(共20张PPT)
九年级历史下册
预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下册
新课导入
他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总统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总统
他被人们比喻为“狮子”和“狐狸”,也是继华盛顿和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总统
有人说林肯拯救了美国,而他却拯救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一、从繁荣到危机
1.空前繁荣
法国——巴黎和会
美国——华盛顿会议
一战后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
进入繁荣时期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1.空前繁荣
20世纪20年代,美国生产的小汽车占全世界总量的85%,平均5人就拥有一辆。1928年美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整个欧洲。
20年代的美国,是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
1928年当选为美国总统的胡佛是一位自由经济市场的坚定者,他在竞选时的口号十分鼓舞人心。他说:"如果我当选总统,保证让每个工人锅里有一只鸡,车库里都有一辆汽车。
——《大国崛起·美国》
1928年新当选的胡佛总统自信地说:
“我们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它光辉灿烂,充满希望!”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移到纽约。当时的美国被称为世界金元帝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
柯立芝繁荣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美国经济是否是真繁荣呢?通过以下视角得出什么结论
视角2:1929年的美国,大约60%的家具和75%的收音机都是用分期贷款购买的。90%的股票是投机性的,投资者只需支付10%至20%的现金购买股票,其余的均可借贷。
视角3:如果我们坐下静止不动的话,我们4/5的烦恼都会消失,首要的是简洁。 ——卡尔文·柯立芝
视角1.请1920——1929美国经济增长及财富分配数据_
贫富分化
分期付款
股票投机
自由放任政策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2.从繁荣到“危机”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经济繁荣
政府放任经济发展
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人民的购买能力弱
产能过剩
经济危机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这是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
一位牧场主,将牛羊全部射杀后扔进山沟,因为运往市场的运费超过了卖掉它们的价钱。地里的棉花没有采摘,果园里挂满正在溃烂的葡萄和橄榄,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还合算 。
而千百万的城市人却买不起那贱到使农民破产的农产品。没有失业的工人拿的则是名曰“饿不死人的工资”。
------《罗斯福传》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3.感受“危机”
危机的爆发
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
焦虑不安的人们注视着华尔街股票的下跌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外贸缩减 46.2% 40.6% 28.4% 16.5% 8.4% 1/3
工业下降 70% 69.1% 50% 48%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476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近3000万
持续时间长
影响范围广
破坏性特别大
3.感受“危机”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3.感受“危机”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4.“危机”影响
(1)工人大量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流离失所。
(2)产品大量被销毁,生产遭到破坏。
(3)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造成各国社会的动荡不安。
美国人民的反饥饿大游行
一桶桶牛奶倒入河水
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是其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存在。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5.应对“危机”
二、罗斯福新政
1932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
“此刻最应该说的是真话,完全坦白而大胆的真话。我们必须退却,要诚实地面对我们国家所遇到的形势。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我将向国会要求应付紧急状况的最后手段,这就是对紧急状况作战的广泛的行政权力,像我们真正遭遇外敌入侵时所赋予我的权力一样大。”
临危受命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5.应对“危机”
二、罗斯福新政
背景:
开始:
目的:
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1933年,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
直接目的: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消除经济危机
根本目的: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5.应对“危机”
二、罗斯福新政
具体措施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进行整顿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农业进行整顿
“以工代赈”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稳定社会
金融体系
工业体系
农业体系
社会生活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5.应对“危机”
二、罗斯福新政
中心措施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新政特点
《全国工业复兴法》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6.缓解“危机”
三、新政的影响
1.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工业和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6.缓解“危机”
三、新政的影响
2.新政增加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先举起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大旗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写给罗斯福的公开信中说:“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经济时代的开端。”
自由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罗斯福新政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7.解读“危机”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新政的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政策调整,它没有妄谈资本主义的本质
资本主义制度就像一棵出现枯枝烂叶的树一样,激进分子说:“把它砍倒。”保守分子说:“不要动它。”我则采取折衷的办法:“让我们把它修剪一下,这样我们既不会失去老树干,也不会失去新枝。”……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九年级历史下册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