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天气的成因-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期末科学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人教鄂教版 )
一、选择题
1.(23-24六年级上·湖北鄂州·期末)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是蒸发的是( )。
A.马路上的积水变干 B.湿衣服变干 C. 冰融化成水
2.(22-23六年级上·湖北黄冈·期末)下列不属降水的是( )。
A.冻雨 B.雨夹雪 C.雾
3.(22-23六年级上·湖北黄冈·期末)水烧开后冒出的“白气”是一种( )现象。
A.蒸发 B.凝结 C.沸腾
4.(21-22六年级上·湖北襄阳·期末)水的三态变化取决于温度的变化。这句话( )。
A.正确 B.错误 C.无法判断
5.(21-22六年级上·湖北襄阳·期末)下列做法中,不能加快湿衣服晾干速度的是( )。
A.将湿衣服放在太阳下晒 B.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处 C.将湿衣服拧成一团
6.(21-22六年级上·湖北襄阳·期末)在“霜的形成”模拟实验中,加盐的目的是( )。
A.让冰块接触得更紧密 B.制造更低的温度 C.改变冰的密度
7.(21-22六年级上·湖北襄阳·期末)气象谚语是指民间流传的关于预测天气变化的词语。其中,与云有关的谚语是( )。
A.雷声大,雨点小
B.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C.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8.(21-22六年级上·湖北襄阳·期末)同样条件下,温度越低,水蒸气凝结的速度( )。
A.越快 B.减缓 C.不变
9.(21-22六年级上·湖北襄阳·期末)冰雹产生于( )。
A.晴天 B.阴天 C.强对流天气
10.(21-22六年级上·湖北襄阳·期末)最容易形成降雨的云是( )。
A.卷积云 B.雨层云 C.高积云
二、填空题
11.(22-23六年级下·湖北恩施·期末)各种各样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雾、露、霜等的形成都与自然界中的 有关。
12.(22-23六年级上·湖北黄冈·期末)雾和云的形成是空气中的 遇冷变成 ,云就是 中的雾。
13.(22-23六年级上·湖北随州·期中)水在平常温度下,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失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作 。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作 。
14.(19-20六年级上·湖北孝感·期末)农业污水主要是由过量使用 和喷洒 引起的,它们会随着农田排水引入江河湖海。
15.(23-24六年级上·湖北鄂州·期末)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做 。同样条件下,温度越低,水蒸气出现这种现象的速度 。生活中常见的凝结现象有:眼镜起雾、锅盖上的水珠等。
三、判断题
16.(23-24六年级上·湖北鄂州·期末)天气是大自然形成的,人工影响天气对人类没有任何好处。( )
17.(23-24六年级上·湖北随州·期末)人体的汗液蒸发时会吸收热量,对人体起到降温的作用。( )
18.(23-24六年级上·湖北随州·期末)蒸发现象只有在温度高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
19.(22-23六年级上·湖北黄冈·期末)露是固体,霜是液体。( )
20.(22-23六年级下·湖北恩施·期末)用湿海绵擦拭黑板,水痕很快消失了,这是生活中的蒸发现象。( )
21.(22-23六年级上·湖北随州·期末)《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指的是立冬节气。( )
22.(22-23六年级上·湖北黄冈·期末)自然界中的水蒸气升到空中,遇冷后形成降水又回到大地。( )
23.(22-23六年级上·湖北黄冈·期末)空中有云时不一定会下雨,下雨时空中一定有云。( )
四、连线题
24.(22-23六年级上·湖北随州·期末)穿针引线。
雪 水蒸气在地面凝结成小水滴漂浮在地面附近
霜 水蒸气遇冷变成冰晶落到地面上
雾 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滴落到地面
露 水蒸气遇冷变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
五、简答题
25.(23-24六年级上·湖北黄冈·期末)夏天,当你把啤酒从冰箱中取出后,你会发现酒瓶外壁会出现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
26.(22-23六年级上·湖北襄阳·期末)露和霜的形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7.(21-22六年级上·湖北襄阳·期末)人工影响天气是指用人为手段使天气现象朝着人们预定的方向转化,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人工影响天气的现象?这样做有什么作用?(请最少写出2种手段及其作用)
六、实验题
28.(23-24六年级上·湖北黄冈·期末)如图所示是模拟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点燃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当水沸腾时,用一个培养皿盖住烧杯,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培养皿的底部出现 ,这是由水沸腾后产生的水蒸气 (填“遇冷”或“受热”)发生了 而形成的。
(2)若要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可以在培养皿内盛放适量的 (填“冰块”或“热水”)。
(3)由此可推断,雨的形成原因是:地面上的水蒸发变成 升到天上,遇冷又变成 降到地面,形成雨水。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2页,共4页
试卷第1页,共4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A C B B A C C
1.C
【详解】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湿衣服变干、马路上的积水变干,都是在常温下,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属于蒸发现象;冰融化成水是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属于融化现象,不属于蒸发现象。
2.C
【详解】降水是云中的水分以液态或固态的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现象。它包括雨、雪、雨夹雪、米雪、霜、冰雹、冻雨、冰粒和冰针等降水形式。雾不属降水。
3.B
【详解】水蒸气是一种白色的气态,我们肉眼是看不到的,而我们看到的白气是由水蒸气遇冷变化而来的小水珠。水烧开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珠。
4.A
【详解】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5.C
【详解】加快蒸发的方法是:通风、温度高、增大蒸发面积等。将湿衣服放在太阳下晒、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处能加快湿衣服晾干速度;将湿衣服拧成一团则达不到目的,不能加快湿衣服晾干速度。
6.B
【详解】在“霜的形成”模拟实验中,往碎冰堆里放食盐,能够加快碎冰的融化,冰融化吸热使得周围温度降低,从而制造更低的温度。
7.B
【详解】云是由悬浮在大气中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象谚语是指民间流传的关于预测天气变化的词语。与云有关的谚语是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所以B符合题意。
8.A
【详解】水蒸气遇冷变成看得见的小水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同样条件下,温度越低,水蒸气凝结的速度越快,所以A符合题意。
9.C
【详解】冰雹是强对流天气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态降水现象,常伴随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水,具有影响范围小、发展迅速、持续时间短等特点。
10.C
【详解】积云通常在湿润地区和热带地区出现,但有时也会在干燥地区出现。高积云通常是灰色的,靠近地球表面,往往预示着雨天的来临,C选项符合题意。
11.水循环
【详解】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雾、云、雨、雪、露、霜等天气。海洋水经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过程,回到陆地上,又经过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回到大海中,水在海洋和陆地之间不断循环运动,使得陆地上的水资源得到不断更新和补充。
12. 水蒸气 小水滴 高空
【详解】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雾是在低空形成的,接触地面,云就是高空中的雾。而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
13. 蒸发 凝结
【详解】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14. 化肥 农药
【详解】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由此可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农业污水主要是由过量使用化肥和喷洒农药引起的,它们会随着农田排水引入江河湖海。
15. 凝结 越快
【详解】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温度有关。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做凝结。同样条件下,温度越低、水蒸气凝结的速度越快。
16.×
【详解】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即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及风等情况。天气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工影响天气对人类有益,如人工降雨。
17.√
【详解】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人体的汗液蒸发时会吸收热量,所以对人体起到降温的作用。题干正确。
18.×
【详解】蒸发是水在平常温度下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蒸发在任何温度都能进行,无论是温度低,还是温度高,都能发生蒸发现象。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9.×
【详解】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可知,露是液态的水,霜是固态的水。
20.√
【详解】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蒸发,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使温度下降。用湿海绵擦拭黑板,水痕很快消失了,这是生活中的蒸发现象。
21.×
【详解】深秋的早晨,地面、花草上有一层白色的霜,霜是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夜间遇到极冷的空气后,迅速放出大量的热量,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里的这句诗描写的是深秋时节芦苇结霜的景象。
22.√
【详解】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的。它无处不在,通过蒸发、冷凝、降水等方式连续不断地循环。江河湖海里的水通过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形成云、雾、露、霜,回到江河湖海中,这样就构成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题目说法正确。
23.√
【详解】空中有云时不一定会下雨,晴天、多云天气,空中也都有云。下雨时空中一定有云,一般下雨天气乌云密布。
24.
【详解】天气就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力、风向等。雪是降雨过程中遇到冷空气,雨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冰晶融化成的小水滴落到地面,露是水蒸气在地面的植物上液化成的小水滴,雾是水蒸气在地面液化成小水滴漂浮在地面附近,雹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冰晶落到地面上,霜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
25.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
【详解】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啤酒,温度较低,而冰箱外的温度较高,所以空气中的水蒸气碰到冰冷的啤酒外壁会凝结成小水珠。
26.露和霜的形成的相同点:都是水蒸气遇冷放热形成的。不同点:形成露的温度在0℃以上,形成霜的温度在0℃以下;露是液态,霜是固态。
【详解】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露。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露和霜的形成的相同点:都是水蒸气遇冷放热形成的。不同点:形成露的温度在0℃以上,形成霜的温度在0℃以下;露是液态,霜是固态。
27.人工增雨:增加降水量;人工防雹:减轻或消除冰雹的危害;人工消雾:使雾中的水汽凝结、沉积;人工防霜冻:防霜冻等。
【详解】阴晴雨雪等都是天气现象,天气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人工影响天气是指用人为手段使天气现象朝着人们预定的方向转化。比如,人工增雨:增加降水量;人工防雹:减轻或消除冰雹的危害;人工消雾:使雾中的水汽凝结、沉积;人工防霜冻:防霜冻等。
28. 水珠 遇冷 凝结(或液化) 冰块 水蒸气 小水滴
【详解】(1)在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过程中,点燃酒精灯给烧瓶中的水加热,当水沸腾时,用一个培养皿盖住烧杯,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培养皿的底部出现水珠,这是水蒸气遇冷发生了凝结,而形成液态的水。
(2)若要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可以在培养皿内盛放适量的冰块,使温差更大。
(3)雨的形成原因是:地面上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到天上,遇冷又变成小水滴降到地面,形成雨水。
答案第4页,共4页
答案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