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数学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人教数学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1-05 07:5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期中测试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24时计时法的14时就是普通计时法的(  )
A.下午4时 B.下午2时
2.水果店卖出梨756千克,卖出的橘子比梨多427千克,卖出橘子(  )
A.1283千克 B.1183千克 C.1083千克 D.329千克
3.814﹣567=(  )
A.357 B.247 C.347
4.40个三年级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  )
A.1吨 B.100千克 C.1000克
5.哪种物品的厚度比较接近1毫米?(  )
A.5角硬币 B.一块橡皮 C.一张白纸
6.1200和3100差(  )
A.4300 B.1900 C.2900
7.湖面上有若干条船,总共坐了36人,而且每条船上不是坐3人就是坐4人,下面几种情况中,不可能是(  )
A.湖面上有11条船 B.湖面上有10条船
C.湖面上有9条船 D.湖面上有8条船
8.一些苹果,正好放了4盘,每盘同样多,这些苹果可能有(  )
A.20个 B.15个 C.22个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9.写出下面各数的倍数(各写5个).
1的倍数有   ;10的倍数有   .
10.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   作单位(例如:卡车,轮船等的载质量).1吨=   千克.
11.笔算加法,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   进   .
12.一辆卡车最多能装800箱水果,能用这辆卡车一次运走的是   和   。
A.344箱桔子
B.416箱苹果
C.548箱葡萄
13.小明去看奶奶,路上用了40分钟,9:20到达.小明的出发时间是   .
14.   时整,时针、分针、秒针重合在一处.
15.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23,它的最小倍数是   。
16.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684看成了748,这时得到的差刚好是1000,正确的差是   。
17.1999+498﹣2008=   。
18.一般1米大约走2步,走2000步大约是   千米.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9.秒针走一圈正好是60秒,也就是一分.   .(判断对错)
20.3吨棉花比3吨铁轻得多.   .(判断对错)
21.商场促销活动,烤箱原价680元,现价570元,便宜了100元。   (判断对错)
22.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和是1998。   (判断对错)
23.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数一定是6的倍数.   (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4.直接写得数。
650+8000= 500+600= 1500﹣600= 4500﹣500=
3000+600= 9000﹣2000=
25.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709﹣388=验算: 438+365=验算: 800﹣236=验算: 85+905=验算:
五.操作题(共1小题)
26.根据你的经验判断下列事物的质量.比1吨重的在〇里涂红色,比1吨轻的涂绿色.
六.应用题(共6小题)
27.实验小学为鼓励学生阅读,新购进一批图书,数量在100到200之间,并且比26的倍数多13本.实验小学新购进图书最多有多少本?
28.修路队要修3000米的路,第一天修了735米,第二天修了826米,还剩多少米没有修?
29.兴业超市星期日的营业额是3800元,星期一的营业额比星期日下降了1000元。兴业超市星期一的营业额是多少元?
30.同样大小的一块木板和一块海绵,木板重还是海绵重?这种现象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
31.机床厂2018年计划生产645台机床,2019年计划生产780台机床。2019年比2018年计划多生产多少台机床?
32.三个小朋友进行骑自行车比赛,9:35三人同时从同一起点出发,下面是三个小朋友到达终点的时间.
(1)谁获胜了?
(2)他们分别用了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
一、
1.【分析】把24时计时法转化成普通计时法,上午时间不变,下午时间减去12时.
【解答】解:24时计时法的14时就是普通计时法的下午:14﹣12=2(时);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转化.
2.【分析】卖出的橘子比梨多427千克,即卖出的橘子比756千克多427千克,求卖出橘子的质量,用加法计算即可.
【解答】解:756+427=1183(千克)
答:卖出橘子1183千克.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减法的意义的实际应用,关键是明确数量之间的关系.
3.【分析】相同数位要对齐,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
【解答】解:814﹣567=247
故选:B。
【点评】考查退位减法的基本运算,掌握整数减法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4.【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可知40个三年级的学生体重大约是1吨;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40个三年级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5.【分析】首先结合选项,分别空间想象其厚度,然后选出符合题设要求的即可。
【解答】解:A.5角硬币的厚度比较接近1毫米;
B.一块橡皮的厚度比较接近1厘米;
C.一张白纸的厚度明显小于1毫米。
故A符合题干要求。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毫米的认识。
6.【分析】运用3100减去1200即可得到它们的差。
【解答】解:3100﹣1200=1900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只数的减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应用。
7.【分析】分情况讨论,然后排除选项即可。
【解答】解:3×8+3×4
=24+12
=36(人)
8条3人船,3条4人船可以坐36人;A项湖面上有11条船的情况存在。
3×4+4×6
=12+24
=36(人)
4条3人船,6条4人船可以坐36人;B项湖面上有10条船的情况存在。
9×4=36(人)
9条4人船可以坐36人;C项湖面上有9条船的情况存在。
如果是8条船,最多是4×8=32(人),32<36,D项不符题意。
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每条船必须是坐满4人或者3人的,然后分情况讨论。
8.【分析】根据题意,苹果的总数一定是盘数的倍数,找一个数的倍数,直接把这个数分别乘以1、2、3、4、5、6……,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利用此方法找4的倍数选择合适的选项即可。
【解答】解:4×5=20(个)
答:这些苹果可能有20个。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9.【分析】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所以求一个数的倍数,就用这个数依次乘1、2、3、4、5…;据此解答.
【解答】解:1的倍数有:1、2、3、4、5……
10的倍数有:10、20、30、40、50……
故答案为:1、2、3、4、5……;10、20、30、40、50…….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倍数的意义,掌握求倍数的方法.
10.【分析】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吨来计量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吨和千克的关系是1吨=1000千克.
【解答】解: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例如:卡车,轮船等的载质量).1吨=1000千克.
故答案为:吨,1000.
【点评】本题考查了吨的认识以及吨和千克的关系.
11.【分析】根据题意,计算整数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上一位进一,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
笔算加法,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上一位进一.
故答案为:上一位,一.
【点评】考查了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根据其笔算方法进行解答.
12.【分析】根据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桔子和苹果,桔子和葡萄,苹果和葡萄的重量,然后再找出小于800箱的两种水果即可。
【解答】解:344+416=760(箱)
344+548=892(箱)
416+548=964(箱)
所以一辆卡车最多能装800箱水果,能用这辆卡车一次运走的是244箱桔子和416箱苹果。
故答案为:A,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加法的意义,然后再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
13.【分析】时间的推算,出发时刻=到达时刻﹣路上用的时间.
【解答】解:9时20分﹣40分=8时40分;
故答案为:8时40分.
【点评】此题考查了时间的推算,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
14.【分析】12时整,时针、分针、秒针重合在一处.
【解答】解:12时整,时针、分针、秒针重合在一处;
故答案为:12.
【点评】此题考查了钟面的认识.
15.【分析】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由此可知这个数是23,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据此解答。
【解答】解: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23,所以这个数是23,它的最小倍数是23。
故答案为:23。
【点评】明确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是解题的关键。
16.【分析】首先用748加上1000,求出被减数是多少;然后再用所求的被减数减去684,求出正确的差是多少即可。
【解答】解:748+1000=1748
1748﹣684=1064
答:正确的差是1064。
故答案为:1064。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首先求出被减数是多少。
17.【分析】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1999+498﹣2008
=2497﹣2008
=489
故答案为:489。
【点评】考查了整数加减法的法则,熟练的掌握整数加减法的法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8.【分析】一般1米大约走2步,2000步是1000个2步,2步是1米,1000个2步就是1000米.1000米=1千米.
【解答】解:1米=2步
2000步是1000个2步,即1000米
1000米=1千米
答:一般1米大约走2步,走2000步大约是1千米.
故答案为:1.
【点评】2000步是1000个2步,1个2步是1米,1000个2步就是2000米.然后再把1000米化成1米.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9.【分析】钟表的秒针走一圈正好是60秒,也就是一分.
【解答】解:秒针走一圈正好是60秒,也就是一分.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是考查钟表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
20.【分析】铁和棉花的质量都是3吨,因此质量相等,即一样重.
【解答】解:3吨铁与3吨棉花相比,一样重.因此,答案×;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铁和棉花的密度不同,质量相等,一样重,只是体积不同.
21.【分析】根据题意,用原价减去现价,求出便宜的钱数,再判断。
【解答】解:680﹣570=110(元)
答:便宜了110元。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原价减去现价就是便宜的钱数。
22.【分析】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求其和为:99+999=1098,据此判断。
【解答】解: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大的三位数是999
99+999=1098,所以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三位数是多少。
23.【分析】一个数能同时被2和3整除的数一定是2和3的公倍数,2和3的公倍数有6,12,18,24…,所以这个数一定是6的倍数.
【解答】解:因为6是2和3的倍数,所以能被6整除的数一定是2和3的倍数.
所以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3整除的数一定是6的倍数,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应结合题意,根据一个数的倍数特征及质数和奇数的含义解答即可.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4.【分析】根据整数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
【解答】解:
650+8000=8650 500+600=1100 1500﹣600=900 4500﹣500=4000
3000+600=3600 9000﹣2000=7000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加减法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25.【分析】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注意题目要求。
【解答】解:709﹣388=321
438+365=803
800﹣236=564
85+905=99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
五.操作题(共1小题)
26.【分析】根据经验,飞机和客车的质量要比1吨重,梅花鹿要比1吨轻,第三幅图种有6个100千克,共600千克,也比1吨轻,由此可解答.
【解答】解: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1吨重量的感受,并结合经验进行判断.
六.应用题(共6小题)
27.【分析】找出在100到200之间26的倍数,即可得出实验小学新购进图书最多有多少本.
【解答】解:100到200之间26的倍数有:104、130、156、182,
182+13=195(本),
因为100<195<200,
所以实验小学新购进图书最多有195本.
答:实验小学新购进图书最多有195本.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找一个数的倍数,正确找出100到200之间26的倍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8.【分析】根据减法的意义,求还剩多少米没有修,用总米数减去两天修的米数即可。
【解答】解:3000﹣735﹣826
=2265﹣826
=1439(米)
答:还剩1439米没有修。
【点评】本题考查了减法的意义的实际应用,关键是明确数量之间的关系。
29.【分析】星期一的营业额比星期日下降了1000元,用星期日的营业额减去1000元,就是星期一的营业额。
【解答】解:3800﹣1000=2800(元)
答:兴业超市星期一的营业额是2800元。
【点评】这道题是对减法含义的理解: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30.【分析】木板的密度比海绵的密度大,所以同样大小的一块木板和一块海绵,木板重,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同样大小的棉花和铁块等。
【解答】解:根据生活经验:同样大小的一块木板和一块海绵,木板重;
举例:同样大小的棉花和铁块。
【点评】本题结合生活实际,对物体质量大小进行感知。
31.【分析】根据减法的意义,求2019年比2018年计划多生产多少台机床,用2019年计划生产的台数减去2018年计划生产的台数即可。
【解答】解:780﹣645=135(台)
答:2019年比2018年计划多生产135台机床。
【点评】本题考查了减法的意义的实际应用,关键是明确数量之间的关系。
32.【分析】(1)9:35三人同时从同一起点出发,那么谁到得最早,谁就获胜,在三个时间中,9:52最早,所以涛涛获胜;
(2)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计算即可.
【解答】解:(1)9:52早于9:58早于10:10,
答:涛涛获胜.
(2)9时58分﹣9时35分=23分钟
9时52分﹣9时35分=17分钟
10时10分﹣9时35分=35分钟
答:洋洋用了23分钟,涛涛用了17分钟,亮亮用了35分钟.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这个公式及其变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