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物态变化复习题
一、单选题
1.中国常德诗墙以沅江防洪大堤为载体,全长3km,选刻自先秦以来有关常德的诗作和中外名诗千余首,对其中与物态变化有关的诗词描述正确的是( )
A.“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2.这么近,那么美,周末来河北。关于我省自然风景中涉及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野三坡雾气环绕——雾的形成需要放热
B.雾灵山霜打枝头——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狼牙山冰雪消融——雪的熔化需要放热
D.祖山朝露晶莹——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3.将某物质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关于该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从b点到c点温度升高,是因为没有继续加热
B.50℃时该物质可能处于液态
C.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
D.该物质从a点到b点温度不变,是因为没有吸热
4.下列关于图所示的物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厨房蒸笼冒“白气”是汽化现象,是吸热过程
B.乙图中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是熔化现象,是放热过程
C.丙图中寒冷的冬季玻璃上的“冰花”是凝固现象,是放热过程
D.丁图中寒冷的冬季雪人逐渐变小是升华现象,是吸热过程
5.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
B.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
C.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D.冬天北方窗户上的“冰花”,出现在窗户的外侧表面
6.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 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 B.东北的户外滴水成冰
C.寒冬季节, 堆在户外的“雪人”变小 D.大雾之后太阳出来浓雾消散
7.关于3D打印,其过程是:将固态材料在高温下变成液态材料,喷头按照3D图纸设计轨迹运动,将液态材料喷出,材料迅速冷却后形成立体实物。以上描述的打印过程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先熔化放热,后凝固吸热
B.先升华放热,后液化吸热
C.先熔化吸热,后凝固放热
D.先液化吸热,后凝华放热
8.小东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发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烧杯里的水太少了,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浸没在水中,于是他往烧杯中迅速加了一些冷水(水量比烧杯中的少),用同样大的火加热直到水再次沸腾。忽略气压变化,下面能大致反映小东实验过程中烧杯里的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A. B.
C. D.
9.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
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
C.某同学的体温如图所示,该同学体温正常
D.利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沸水的温度
10.崆峒山是我省著名的风景区,远远望去,云雾缭绕,显得神秘美丽,如图所示。关于云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是从崆峒山中冒出的烟气
B.雾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
C.雾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D.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11.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伟大成就之一,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诗句“一朝秋暮露成霜”描绘了霜降前后的气温变化。“露”和“霜”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凝华 B.汽化和液化
C.液化和凝华 D.液化和升华
二、填空题
12.冰箱是我们家庭必不可少的电器。它的制冷剂在冷冻室里的管道先发生的物态变化为 , 热,然后再发生 (填物态变化)。
13.下表中列出了1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有关信息填空: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铅 328 1740
(1)铅的凝固点是 ℃,-200℃的酒精为 态;
(2)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偏 (选填“高”或“低”)。
14.如图是火车道口机动车限速标志,按规定,汽车通过长为300m的火车道口,至少需要 s;老式蒸汽机火车,行驶时喷气口冒出的大量“白气”是由水蒸气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15.东汉王充所著《论衡》中有“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其中“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成的小水滴,“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成的小冰晶(前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雪的形成过程伴随着 (选填“吸热”或“放热”)。
16.王哲发现妈妈炒菜时,总是最后才放盐。妈妈告诉他食用盐中都加有碘,这样做是为了防止碘在高温下 ;王哲从冰箱中拿出一块被保鲜膜包裹着的肉,在外面放置片刻后,保鲜膜的外面有很多水珠,这是发生了 的现象。
17.2024年9月20日12时11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一飞冲天,以“一箭六星”的方式将吉林一号宽幅02B(01~06)星送入预定轨道。
(1)以上升的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台是 的;
(2)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 来吸收巨大的热量。如图所示,火箭升空瞬间,看到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 形成的(以上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18.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体乙醚会消失,此时乙醚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再推压活塞,会看到注射器中又出现了液态乙醚,此现象说明可以通过 的方法使气体 (填物态变化名称)。
19.用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来测量某物体的温度时,测量值偏低1C,当该物体的温度升高10C后,再用温度计来测量物体的温度时,测量值却偏高了0.5C,将该物体的温度继续升高10C,此时用温度计来测量时,测量值将 C(填偏高或偏低多少C),用这个温度计分别来测量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两者的示数差为 C。
三、实验题
20.早春季节小丹去雪乡游玩,发现迎着阳光的屋顶积雪开始熔化,她想知道雪是晶体还是非晶体,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探究。
(1)屋顶积雪熔化的速度可能与 有关;
(2)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3)实验中要观察的现象是 ,要记录的数据有 和 ;
(4)判断雪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方法是 ;
(5)“水浴法”给雪加热的好处是 、 。
21.在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特点时,小芳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当水温为89℃时,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水沸腾后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利用记录的数据绘制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小圆同学利用相同的实验器材在同一实验室进行实验(只是在烧杯上加盖了纸板,纸板上只有一个仅能穿过温度计的小孔),如图丙所示。
(1)该实验中应通过观察 来判断水是否沸腾;
(2)从图像乙可知,从计时开始,水被加热 min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 ℃;
(3)通过对比两个同学的实验数据发现:在小圆同学的实验中,水的沸点要略高一些。请解释其原因: 。
22.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利用如图甲装置完成以下实验操作:
液体 酒精 水银
凝固点 -117 ℃ -39 ℃
沸点 78.5 ℃ 357 ℃
(1)某时刻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示数为 ℃;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中的图线a;结合图表分析,实验时应选用 液体温度计;
(2)利用该装置在高山上继续探究,其他条件不变,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图线 (选填“b”、“c”或“d”)。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冰”是由水在低温下直接变为固态的冰,这个过程称为凝固,而不是凝华。故A错误;
B.“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中形成的。故B错误;
C.“露”是在夜晚,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地面上的花草、树木等物体上形成的,这个过程是液化现象。故C正确;
D.“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低温下直接凝华形成的固态冰晶。故D错误。
故选C。
2.C
【详解】AD.雾和露都是由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后液化形成的小水球,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AD正确,不符合题意;
B.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在极低的温度中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雪的熔化是由固态吸收热量后熔化成液态,所以熔化过程需要吸热,故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详解】A.物质从c点到d点是沸腾阶段,液体沸腾时要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故A错误;
B.该物质从第4min开始熔化,第11min结束,熔点为50℃,故50℃时该物质可能处于液态,也可以处于固态,也可以是固液共存态,故B正确;
C.该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为晶体,晶体的熔点为50℃,故C错误;
D.在ab段内,甲继续吸热,其中甲温度不变,说明此阶段甲处于熔化过程,甲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D错误。
故选B。
4.D
【详解】A.甲图中厨房蒸笼冒“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是放热过程,故A错误;
B.乙图中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是由固态变为液体的过程,熔化现象,是吸热过程,故B错误;
C.丙图中寒冷的冬季玻璃上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是放热过程,故C错误;
D.丁图中寒冷的冬季雪人逐渐变小是雪直接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是升华现象,是吸热过程,故D正确。
故选D。
5.B
【详解】A.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空气流速加快,汗液蒸发加快,蒸发吸收热量,故A错误;
B.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后来冰受热熔化成水后形成的,故B正确;
C.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
D.冬天北方窗户上的“冰花”的形成是因为室内温度高,窗户玻璃温度低,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窗户玻璃凝华成“冰花”,所以“冰花”出现在窗户内侧,故D错误。
故选B。
6.D
【详解】A.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不符合题意;
B.东北的户外滴水成冰,这是凝固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寒冬季节, 堆在户外的“雪人”变小,这是升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大雾之后太阳出来浓雾消散,这是小水珠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是汽化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C
【详解】将固态材料在高温下变成液态材料,属于熔化过程,熔化需要吸收热量;将液态材料喷出,材料迅速冷却后形成立体实物,属于凝固过程,凝固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故选C。
8.B
【详解】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升高到一定程度,达到沸点,不断吸收热量,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烧杯里的水沸腾后,加了一冷水,水的温度会直接下降;随着加热水的温度又会逐渐升高,然后又会沸腾,且沸腾时的温度是相同,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B
【解析】略
10.D
【详解】雾是液态小水滴,由于山顶的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雾,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1.C
【详解】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液态的小水滴,是液化过程;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
故选C。
12. 汽化 吸 液化
【详解】[1][2][3]当电冰箱工作时,制冷剂在冰箱冷冻室里的管道内发生汽化而吸热;在外面冷凝器中发生液化而放热。因此制冷剂起到把“热”搬运到冰箱外的作用。
13.(1) 328 固
(2)高
【详解】(1)[1]同一种晶体物质,熔点和凝固点是相等的,查表可知铅的熔点是328℃,所以凝固点同样就是328℃。
[2]查表可知固态酒精的熔点是-117℃,-200℃比-117℃的温度低,没有达到它的熔点,所以还是固态。
(2)查表可知固态水银的熔点是-39℃,即液态水银的凝固点是-39℃,寒冷北方最低气温可达-40℃,低于水银的凝固点,所以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
14. 72 液化
【详解】[1]由限速标志可知,机动车的最高限速为15km/h,所以,汽车通过长为300m的火车道口,至少需要
[2]白气是水蒸气上升的过程中遇到冷空气液化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15. 液化 凝华 放热
【详解】[1]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露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2][3]霜和雪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
16. 升华 液化
【详解】[1]炒菜时,最后才放盐,因为食用盐中都加有碘,固态的碘遇到高温的油时极易变成碘蒸气,这个过程是升华现象,故为了防止碘在高温下升华,最后才放盐。
[2]从冰箱中拿出一块被保鲜膜包裹着的肉,保鲜膜的外面出现了许多小水珠,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到冷的保鲜膜液化形成的。
17.(1)运动
(2) 汽化 液化
【详解】(1)火箭发射过程中,以上升的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台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发射台是运动的。
(2)[1][2]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水吸收巨大的热量,汽化成水蒸气,火箭升空,水蒸气遇到周围冷的空气就会发生液化,液化成小液滴,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白色“气团”。
18.. 汽化 压缩体积 液化
【详解】[1]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变成了气态乙醚,这是乙醚发生的汽化现象。
[2][3]推活塞,使气态乙醚的体积被压缩,分子间的距离拉近,体积变小,变成了液态乙醚,这表明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19. 偏高2 115
【详解】[1]设初始温度为t,测量出的温度为t-1℃,当该物体的温度升高10C后,测量出的温度为t+10℃+0.5℃,实际温度升高了10℃,而温度计升高的温度为
该温度计与实际温度相比升高了1.5℃,实际温度再升高10℃,再此的基础上(测量出的温度为t+10℃+0.5℃),该温度计与实际温度相比再升高了1.5℃,故此时用温度计来测量时,测量值将偏高2℃。
[2]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的温度为100℃,相差10℃,温度计就发生偏高1.5℃的偏差,现在相差100℃,就会出现偏高15℃,故用这个温度计分别来测量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两者的示数差为115℃。
20.(1)温度
(2)秒表/停表
(3) 雪的状态 时间 温度
(4)看熔化过程中温度是否不变
(5) 使雪受热均匀 温度变化慢方便记录数据
【详解】(1)早春季节小丹去雪乡游玩,发现迎着阳光的屋顶上积雪开始熔化,此时有太阳,温度升高,另外还有可能与其它外部因素有关,因此填写环境温度、屋顶材料、日照强度、日照时间、积雪厚度、屋顶形状等合理即可。
(2)实验时需要记录不同时刻的温度值,因此,需要测量时间的停表。
(3)[1]由于实验室探究雪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观察雪的熔化现象,因此实验中要时刻观察雪的状态。
[2][3]实验过程中要分析雪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需要测量温度和时间,因此需要记录时间和温度。
(4)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判断雪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方法是若雪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有熔点),则是晶体,若雪熔化过程中温度一直改变(没有熔点),则是非晶体。
(5)[1][2]使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可以使雪受热均匀,还可以使温度变化慢一些,便于观察现象、记录数据。
21. 是否有大量气泡冒出水面 5 99 加了盖子的烧杯内部气压略高一些,气压升高,水的沸点升高
【详解】(1)[1]水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该实验中应通过观察是否有大量气泡冒出水面来判断水是否沸腾。
(2)[2][3]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从图像乙可知,从计时开始,水被加热7min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99℃。
(3)[4]小圆实验时加了盖子,实验中烧杯内部气压略高一些,气压升高,水的沸点升高。
22.(1) 93 水银
(2)d
【详解】(1)[1]由图甲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93℃。
[2]由乙图可知,水的沸点温度是98℃;由表中数据可知,酒精的沸点是78.5℃,在78.5℃时将会汽化;水银的沸点是357℃,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所以实验中要选水银温度计。
(2)利用该装置在高山上继续探究,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所以在高山上,水的沸点降低,由图乙可知,图线d的沸点低于其它图线的沸点,所以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图线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