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东汉的兴衰【统编2024新版七上历史情境教学课件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统编2024新版七上历史情境教学课件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5 09:1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统编2024七上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统编2024新版七上历史情景教学高效课件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学习目标
2
新课引入
3
新知学习
4
前课回顾
1
课堂小结
5
随堂练习
6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1.汉武帝即位初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______”建议,下诏诸侯王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
2.汉武帝时期,新型播种工具______的发明,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
4.为稳固统治,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__________立为正统思想,还在长安兴办______。
3.汉武帝把_______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还在全国各地设_______,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
前课回顾
铸币权
耧车
太学
推恩
卫青
儒家学说
5.汉武帝在西汉强盛起来的基础上,派大将______、________出击匈奴,取得了漠北战役的胜利。
五铢钱
盐铁官
霍去病
1.通过东汉建立的背景及“光武中兴”局面的形成,分析“光武中兴”局面形成的原因、内容、影响,认识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2.通过了解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认识封建专制制度的弊端。
重点
重难点
学习目标
《三字经》中记载:“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王莽是如何夺取政权的?光武帝是如何建立东汉的?东汉王朝是如何从兴盛走向衰败的?
新课引入
《三字经》
王莽
1.王莽改制
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大兴徭役,重增赋敛,征发如雨…(民)饥馑…死于道,以百万数”
——《汉书·谷永传》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公元9年
西汉

东汉
公元220年
新知学习
(1)背景
西汉后期的皇帝有的依靠外戚,有的不理朝政,导致大权旁落,朝政越来越腐败。地主兼并大量土地,失去土地的人民或沦为奴婢,或流亡他乡。
公元23年
公元9年
王莽新政
农民起义
材料: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
——《汉书·王莽传》
依据材料分析王莽新政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外戚王莽
新政的实施加剧了社会动荡。
绿林起义
赤眉起义
刘秀
刘秀于公元 年称帝,定都 ,史称 。刘秀就是 。
25
洛阳
东汉
光武帝
公元9年
公元25年
长安
洛阳
西汉
东汉
西

公元23年

2.东汉的建立
东汉形势图
刘秀称帝后,全国各地还存在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他又用了10多年的时间削平群雄,完成统一。
刘秀的统一战争图
3.光武中兴
(1)背景
材料:“祸拏(ná)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huì)”,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后汉书·冯衍列传》
译文:祸乱相连,战争不息,刑法更加残酷,赋税更加沉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村落成了丘墟,田畴荒芜,于匹夫匹妇,无不怨恨在心。
材料说明东汉建立之初面临怎样的社会状况?
社会动荡不安,经济萧条,社会矛盾尖锐。
刘秀连续下达了六道释放奴婢的命令,使得自西汉末年以来农民沦为奴婢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解决了战乱之后土地荒芜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释放奴婢
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省减刑罚,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减轻田租减轻刑罚
材料二:“天地之性,人为贵。其杀奴婢不得减罪。”
——《后汉书·光武帝纪》
增加了劳动力
缓和了
阶级矛盾
①经济上
材料一: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之。
——《后汉书·光武帝纪》
(2)统治措施
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这样极大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
监督官吏惩处贪污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简化了政务,整治了官场风气
②政治上
③民族关系上
东汉政府把羌人内迁,把南匈奴内迁,把乌桓内迁,把鲜卑内迁,“鲜卑大都护偏何遣使奉献,愿得归化。”
允许内迁缓和矛盾
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加强了民族团结
(3)影响
根据下列材料,你能说一说光武帝采取这些措施的影响吗?
①人口恢复
②经济恢复并发展
西汉
东汉
文景之治
汉武盛世
光武中兴

人口和垦田的数目有所恢复,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天下出现兴盛局面。
BC202年
公元
9年
公元23年
公元25年
光武帝刘秀
公元220年
一个朝代由衰落而重新兴盛,史称“中兴”
4.社会经济发展
(1)农业
①人们通常使用二牛一人一犁的耕作方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东汉牛耕画像石拓片(局部)
②王景治河
王景受命治理黄河,使被淹没的土地变成了良田。
“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
“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fù),破砥(dǐ)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yōnɡ)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huí)注,无复溃漏
之患。”
“虽简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
(2)手工业
冶铁、制瓷等手工业发展较快;
①当时发明的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提高了冶炼质量。
②青瓷烧制技术走向成熟,已出现质量较高的瓷器。
东汉越窑青瓷长颈瓶
东汉青瓷猫头鹰器盖
材料一: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减轻赋税徭役,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人民生活安定……。
材料二: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惩处贪官污吏……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对比“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指出统治者政策的共同之处。
共同之处:轻徭薄赋;释放奴婢;减轻刑罚。
课后活动
盛世的启示
统治者要重视民生,爱惜民力,发展生产,才能使社会出现盛世局面。
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
依据表格算一算:这些东汉的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平均是多少?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这些皇帝的即位年龄和寿命会给当时政治带来什么影响呢?成年后的皇帝又想要什么?又会有什么做法呢?
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7 9
寿命(岁) 27 2 32 30 3 9 36 34 18 54
幼主继位,母后临朝
皇帝早逝
外戚专权,君权旁落
诛杀外戚,夺回君权
皇帝长大,依靠宦官
宦官专权,把持朝政
请大家根据课本P77的知识来排序






“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
幼主继位,母后临朝

皇帝早逝

外戚专权,君权旁落

皇帝长大,依靠宦官

诛杀外戚,夺回君权

宦官专权,把持朝政

结合排序和课本知识,思考东汉中后期政治局面有何特点?
造成这个政治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影响如何?
影响:导致政治腐朽不堪,民生困苦,社会混乱。
特点: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反复出现,他们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己。
原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皇位世袭制的弊端。
1.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2.豪强大族势力
结合教材和图片,思考东汉豪强大族的特点和影响。
亭上层四角有张弩控弦的武士守卫,中间有人扬袖起舞,旁有一人抚琴及三人拍手伴歌。这一陶水亭是豪强拥有私人武装及娱乐生活的写照。
京汉车马出行壁画(局部)
这是河北安平一座东汉墓葬的壁画。壁画中有车辆、骑马随从等,展现了东汉高级官员出行的场面。
影响:豪强大族势力的膨胀,是东汉晚期出现割裂局面的重要因素
东汉绿釉陶水亭
特点:
①占有很大的田庄;②拥有巨额财富;③拥有私人武装;
④长期担任朝廷中的要职,世代为官
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时局动荡不安;
社会危机不断加深,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中
民间反抗
爆发农民起义
黄巾起义
材料研读
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从来(民不)必可轻。
——《太平御览·菜茹部》
这是东汉后期的一首民谣。说一说这首民谣反映出民众什么样的情绪。
表达了民众无畏压迫,反抗到底的情绪
1.背景
时间:
领导人:
范围:
特点:
结果:
影响: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名存实亡
184年
创立太平道的张角
全国
有组织、有准备
主力失败,余部坚持斗争了20多年
2.农民起义代表——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口号: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起义者头绑黄巾,被称为“黄巾”。
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地方州郡乱作一团。
东汉疆域图
东汉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改刺史为州牧。州牧割据加速东汉王朝瓦解。
公元220年,曹丕建立魏国。东汉灭亡。
思考:黄巾起义被镇压,是否标志着东汉政权得以长治久安?
三国形势图


东汉为何会走向兴盛?又为何由兴盛到灭亡?
光武中兴
黄巾起义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统治者顺应民心
励精图治
以民为本
任用贤才
发展农业生产
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整顿吏治
......
统治者不得民心
加重剥削人民
政治腐败
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
思考探究
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
黄巾起义
社会阶级矛盾尖锐;时局动荡不安;民众水深火热
王莽改制
光武中兴
背景
措施
影响
农业
手工业
二牛一人一犁
社会动荡不安,矛盾尖锐,经济萧条
经济、政治、民族关系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安定
王景治理黄河
冶铁、制瓷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豪强大族势力
领导人
时间
结果和影响
张角
184年
背景
东汉的兴衰
社会经济的发展
政治腐朽,民生困苦,社会混乱
东汉晚期出现割据局面的重要因素
失败,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名存实亡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2024·广东广州)汉代某皇帝统治时期,陆续下诏“复三十而税一”“复五铢钱”“释奴婢”“并官省职”,这些措施使社会逐步安定。该皇帝统治的时期被称为(  )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B
2.下图所示为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的施政措施,其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
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
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允许少数民族内迁,缓和矛盾
A. 恢复经济并巩固统治
B. 激化了民族矛盾
C. 造成了贪官污吏现象
D. 导致了朝政腐败
A
3.145年,东汉梁太后与其兄长梁冀立刘缵为质帝。梁冀毒死质帝后,又扶持桓帝登基,并将自己另一个妹妹立为桓帝皇后。此后,梁冀大权独揽,百官升迁任免都要先到他家里谢恩。以上现象可以证明东汉时期( )
A. 君主昏聩
B. 宦官干政
C. 外戚专权
D. 地方割据
C
4.东汉顺帝末年流传着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童谣意思是说正直无私的人下场悲惨,邪曲之徒却享尽富贵。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官僚机构臃肿
B.豪强地主横行
C.天灾与农民起义并存
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D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