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第三中学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2-11 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迁》(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酒泉市第三中学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2-11 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迁》(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10 07:4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的变迁照相与电影剪发辫
改称呼
改服饰学习目标:
1、学习理解近代照相和电影在中国出现的意义。

2、了解中山装的蕴含
3、学习掌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称呼,改为“先生”“君”称呼的原因复习巩固:
1、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__________, 也是_________留下的唯一成果,它创办于________年 ,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2、京师大学堂是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__________在位时颁布诏书设立的。
3、1904年,清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4、科举考试创立于____朝,在我国大约存在1300多年,_____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
5、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___________》,创办时间 _______ ,地点_____,是中国____________的先驱。
6、1897年,_______在上海创办,它以编印教科书_______、_______、和翻译介绍西方的学术著作为主,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7、照相术最早诞生于 世纪 年代末 , 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世纪 年代。
8、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的时间和地点是
;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 。
9、1912年3月,颁布剪辫令的是 。 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掉辫子,这件事说明( )
10、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革除清朝“老爷”“大人”之类的官场称呼,主要是因为它不符合民主共和制度下 的要求。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比较普遍的称呼是 。
11、清末民初,在中国一些大城市里,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是 。中山装的服饰名称来源于孙中山 的服装
12、在国际上,被视为最具有中国气派的民族服装是 ,现代中式旗袍的渊源是 。清末为什么废除科举制 科举制的创立,使选官的范围更广,使一些平民子弟有机会做官。
但到了明清时代却发展为八股取士,从四书五经中选题,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考中的人只懂儒家经典,没有实际学问,培养出来的都是忠实的奴仆,与社会发展也极 不相称。
因而,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一照相与电影的出现1、你知道照相术是什么时候诞生,
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吗?照相术于19世纪3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诞生,
40年代以后开始传入中国2、照相对中国社会生活产生了什么作用?它锁定了瞬间即逝的历史片断,保留了社会发展的真实证据,为我们观察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影视资料考一考慈禧太后的摄影照片剪发辫,改称呼1912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发布的法令:1、要求全国的男子在限定的期限内剪去
象征清王朝的发辫2、废除“大人”、“老爷”等前朝官场的称呼,
政府的职员之间一律改称职务,民间百姓之
间称“先生”或“君” 为什么要颁布剪辫令?辫子是清朝子民的象征,也成为外国人嘲笑的对象。辛亥革命以后还有人留着长辫子。剪去辫子表示去除旧俗,做中华民国新国民。革命军在街头剪辫子为什么要改称呼?政府的职员是人民的公仆,不是特殊的阶级,不应有非份的名称。改称呼,革除了封建色彩,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意向。清末民初人们的服饰有什么化?男士:西服、中山装女士:高领服装(二)、小组合作交流 1、请你列举中国近代教育领域发生的变化。
(京师大学堂的设立;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建立各级新式学堂;1905年废除科举考试。)
2、中国近代教育发生了一件大事,沿用了数千年的科举制被废除了,这在当时的读书人中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许多人拍手称快,但也有人痛苦懊恼,你怎样看待废除科举制度?
(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它结束了自隋唐以来用考试选拔官员的办?法,揭开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序幕,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的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军事、外交、科技等人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进步的重要表现。)
3、列举清末民初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表现。
(照相与电影的出现;剪发辫、改称呼;中山装与女士高领服装的出现。)4、中国古代人们笃信儒家关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教训,但民国初年却兴起了剪辫的浪潮,请你试分析剪辫令颁布的目的。(去除旧俗,更是向清王朝和封建传统挑战,做一个真正的中华民国的公民。)
5、服饰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清末民初人们的服饰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如何产生的?(中山装是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服装,它是西式与中式服装的完美结合;女士高领服装的盛行是由当时的人们吸取了西服洋装的特点,对满族女子的旗袍加以改良而成,按照西方流行的人体曲线加以重新剪裁、演变的。)
6、中山装刚设计出来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了革命和建国的含义。你知道其寓意吗?
达标与反馈: (一)精挑细选:
1、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题词:“发扬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做出更大贡献”,下列说法中和北京大学历史相符合的有( )
①初名京师大学堂 ②是维新变法运动的唯一成果
③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④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A.①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我国现行教育分为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阶段,这是一种法定学制,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能随意增删。这种以教育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的做法开端于( )
A.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B.新文化运动时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建议 C.戊戌变法的“新政”措施之一 D.京师大学堂作为当时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构作出的规定3、科举制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是在( )A、1840年 B、1890年 C、1905年 D、1911年
4、被严复评价为“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沿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的废科举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被废的科举制存在时间是( ) A.唐朝—清朝 B.隋朝—清朝 C.隋朝—中华民国 D.三国两晋南北朝—清朝
5、最先在中国办报的是( )
A、清政府 B、华侨 C、外国人 D、中国的民族资本家
6、商人张三于1873年在上海看到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案,这一信息渠道是( )
A《申报》 B《辞源》 C《文汇报》 D《最新教科书》
7、看报纸已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主要休闲活动,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在哪个城市最早出现的( )
A.广州 B.北京 C.海南 D.上海
8、我们经常使用的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它的出版社是中国近代出现最早、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 )
A.三连书店 B.商务印书馆 C.外文出版社 D.教育出版社9关于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大学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 B、1905年,清政府宣布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C、19世纪70年代,《申报》在上海成立 D、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
10、下列现象和近代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的叙述有知识性错误,它是( )
A、王某在阅读《申报》时,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消息
B、戊戌变法期间,李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C、刘某乘火车沿着詹天佑设计建造的京张铁路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D、19世纪晚期,照相与电影在中国一些城市出现
11、算一算,2010年是商务印书馆创办多少周年( )
A、106年 B、120年 C、107年 D、112年12最近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产生了如《卧虎藏龙》《英雄》等获国际大奖的优秀影片,揭开中国电影事业序幕的是( )A.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 “ B.1905年拍摄了京剧艺术记录片《定军山》 C.20世纪初有声电影的的出现 D.阮玲玉等优秀演员的走红
13、在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有一段描述了钱老太爷的大儿子剪去辫子引起全家震动的情节,后来政府规定全国男子限期剪去辫子,颁布这一剪辩令的是( )
A.慈禧太后 B.宣统皇帝 C.袁世凯 D.孙中山
14、 “先生”是社会交往中最常用的称谓,中华民国时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还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一变革体现了( ) A.中国开始与国际流行接轨 B.中华民国政府想标新立异以示与清政府的区别 C.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D.称呼更简洁了
15、中国领导人出席重要的会议或仪式经常穿着中山装,你知道人们开始穿着中山装是在( )
A.鸦片战争结束后 B.中日战争期间
C.辛亥革命前 D.辛亥革命后16、20世纪初,在中国能办到的事情有( )
①坐轮船、火车 ②使用洗衣机 ③照相、看电影 ④男子剪辫子、女子可以不缠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晚清下列教育改革措施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是() A.设立京师大学堂 B.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C.建立各级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D.废止科举考试
18.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京张铁路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
B.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 C.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D.电影《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问题探究 1、为什么说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废除都是历史的进步?
(因为科举制的建立与废除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隋朝建立科?举制,适应了南北朝以来士族衰弱和庶族兴起的趋势,为庶?族地主参政开辟了途径,扩大了地主阶级政权的政治基础。?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科举制的废除,结束了自隋唐以来用考试选拔官员的办?法,断绝了人们对科举功名的追求,揭开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序幕,它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的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军事、外交、科技等人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2、完成教材53页材料阅读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的创刊词,这份报纸的名称是什么?请你根据材料说说这份报纸的特色及意义。
(《申报》;特色: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内容丰富,新闻量大,范围广,真实可信,通俗易懂,能够让读者在阅读新闻的同时增长见识,吸取经验。历史意义:办报形式都为后来的报纸所继承,是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
3、比一比,通过今天的学习,看谁知道的中国近代“第一”最多?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是 。
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 。
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是 。
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 。
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 。
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是淞沪铁 路)?(三)完成课后58页材料阅读题和历史填充图册
五、总结提升同学们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