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3课 宋元的科学技术(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3课 宋元的科学技术(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10 07:5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你知道吗?
中国的四大发明指的是什么?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第13课宋元的科学技术
学习目标理解并能够识记: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 药的广泛应用
(2)四大发明对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了解:沈括、郭守敬对科学技术的贡献自主探究1、 对比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不同,你认为有哪些变化?活字 印刷术的出现有何重要意义?
2、(1)磁石可以指示南北的特性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那时的指南仪器叫什么?
(2 )指南针是如何被发明、应用和传播的?
3、(1)火药是如何如何被发明、应用和传播的?
( 2)不同时期有哪些不同的火药武器?
4 、沈括、郭守敬分别生活在什么朝代?各自有何重大贡献?
5 、毕昇、沈括、郭守敬等科学家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 习?一、活字印刷术温故知新:
雕版印刷的发明应用?思考:
雕版印刷的缺欠和不便之处?佛经日历诗集材料:
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另外,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就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1.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刻制单字、排版、印刷、拆版北宋泥活字版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
体会毕升的创新“新”在哪里?两个“变”:2.活字印刷术的意义: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 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
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3. 活字材料的改进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11世纪中期:陶活字西夏时发明了木活字宋元时期,我国已有套色印刷技术。4.套色印刷和转轮排字印刷敷彩佛像(辽,应县木塔发现)转轮排字架二、指南针1.战国——“司南”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指南针: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司南指南针被世人誉为“水上之友”。罗盘针2.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3.南宋时,海外贸易繁荣,广泛用于航海4.意义:(了解) 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三、火药的发明与使用2.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3.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4.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1.发明者: 古代的炼丹家;火药的传播13世纪传入阿拉伯,14世纪传入欧洲。
元代铜火铳四大发明的影响: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有什么重大贡献?请同学们讨论、思考,并把你的感想和大家交流吧! 对世界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
——英国近代思想家培根四、科学家(1)朝代:北宋1.人物:沈括(2)成就:著有《梦溪笔谈》,“十二
气历”、最早使用“石油”一词。2.时间:元朝1.人物:郭守敬3.成就:元代著名科学家
郭守敬著有《梦溪笔谈》,主持开凿
了通惠河。当堂训练:
1、宋元时期为什么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1)政治发展;
(2)经济繁荣;
(3)民族融合进一步等。2、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太祖由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另外,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就需要三四年才能完成。
材料二: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材料三司南罗盘针图三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大藏经》是采用什么印刷技术印刻的?这种技术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雕版印刷技术;隋唐时期。活字印刷术;(2)材料二所述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重大发明?这一发明与材料一中的印刷技术相比,有何突出的优点?又有何重要意义?既经济,又省时。比欧洲早约四百年,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司南;(3)材料三中的图一是什么?最早出现于何时?它是根据什么制造而成的?图二又是什么?何时广泛用于航海事业?有何重要意义?战国;根据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造而成的;指南针;南宋;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突火枪;(4)材料三中的图三是什么武器?该类武器在何时广泛应用于战争?在当时,已经用于战争的火药武器有哪些?
(5)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出现于宋朝时期且对文化的传播起了直接促进作用的是哪一项?宋元时期;火箭、火炮等。活字印刷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