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5 16:3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这是天才艺术家毕加索的一幅名画《格尔尼卡》,他用黑白灰三色表达 了自己的愤怒与哀悼。在画作展览现场,一位将领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回答:“不,这是你们的杰作!”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法西斯原意“束棒”,为古罗马执政官出巡时的权利标志。象征暴力和强权高于一切。
现在法西斯成了恐怖、独裁和战争的代名词。
课程 标准 通过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意大利法西斯和纳粹德国的对外扩张,知道德国、意大利、日本侵略集团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课标 解读 1.概括意大利法西斯建立的背景、标志,并说出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特点,侵略扩张的表现
2.知道德国、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共同原因;说出欧洲战争策源地和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标志
3.知道希特勒的恐怖独裁统治;简述日本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的主要表现与暴行;比较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背景 一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
时间 1922年
建立标志 1922年,意大利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
扩张表现 1935年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特点 对内:实行独裁(恐怖)统治。
对外:醉心于领土扩张(侵略扩张)
1922年10月30日,墨索里尼被任命为首相
意大利法西斯徽记
背景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转嫁危机; 形成标志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建立法西斯专政 暴行(恐怖独裁统治) 对内 (1)制造“ ”,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势力;解散工会,加强思想控制,焚烧进步书籍。
(2)疯狂迫害 ,采取种族灭绝政策。
(3)1935年,撕毁 ,疯狂扩军备战
对外 (1)1936年,德国派兵进驻
(2)1938年,吞并
(3)1939年,吞并
国会纵火案
犹太人
《凡尔赛条约》
莱茵非军事区
奥地利
捷克斯洛伐克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德国的纳粹统治
“纳粹党”概念
是德语“民族社会主义”
(Nationalsozialismus)的音译缩写。前身为1919年1月5日建立的德国工人党。1920年9月30日,该党改名为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联盟。1921年6月29日,阿道夫·希特勒任党的元首。1946年9月30日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判为犯罪组织。
“纳粹党”理论
种族主义;
民族复仇主义;
反马克思主义;
主张对外侵略扩张、对内独裁。
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要把自由主义观念 ,强弩之末的民族主义,以及布尔什维克的洪水猛兽般的乌托邦思想一齐扫荡!
世界是属于法西斯的,民族扩张是一种生命活力的表现。”
雅利安人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维护者;犹太人是劣等民族,是文明的破坏者,人类的寄生虫。
国会纵火案
焚烧进步书籍
从1933年到1945年,纳粹德国在欧洲各地一共修建了1200多座集中营,大批犹太人被纳粹逮捕,送到各地的集中营,从肉体上消灭,进行种族灭绝。
600多万!!!
屠杀犹太人
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迫害犹太人?
欧洲有久远的反犹传统。古代欧洲的罗马教廷由于宗教信仰,对犹太人进行宗教迫害,并且伴随着对犹太人的经济掠夺。
希特勒从小就从心理、思想上极其厌恶犹太人,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
1.历史因素:(宗教信仰)
2.个人因素:
知识链接
材料:我们对一个在强大的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的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为重大的问题。
——1938年9月27日张伯伦发表的广播讲话
  面对希特勒的扩张要求,英法采取了什么政策?
2.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亦称“安抚政策”,即姑息纵容侵略者,对它退让、妥协,不惜牺牲他国的领土、主权甚至本国人民的利益以求自身安全的妥协政策。
(实质:为苟且偷安一时,牺牲弱小国家,企图祸水东引。)
时间:
国家:
内容:
结果:
影响:
1938年9月底
英、法、德、意
强行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签署了《慕尼黑协定》
3.慕尼黑阴谋(二战的催化剂)
(1)使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2)英法以牺牲小国利益为代价,取得与德意日的妥协,换来的是短暂的和平。
(3)助长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快了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给全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1)日本觊觎中国之必由来已久(大陆政策)。
(2)经济大危机中,日本经济受到重创。
(3)军部法西斯势力积极推动对外扩张。
1.背景: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军部”一词最初只指独立于政府,拥有军令大权的国家军事机关,后来逐渐成为当时日本庞大军事官僚结构的总称。军部包括陆军省、海军省、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以及关东军和其他军事机构。军部不对议会负责,直属于天皇。
2.军部法西斯势力的上台
人物 广田弘毅
时间 1936年
标志 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
影响 标志着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3.日本法西斯对外侵略的表现与暴行
表现
暴行
1931年,策划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
1932年,扶植建立伪满政权;
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蚕食中国华北;
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制造南京大屠杀;
731部队细菌战。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进攻沈阳
伪满洲国成立
卢沟桥事变
影响:
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1937年)
“三个国家联合起来了,起初是欧洲轴心,现在是世界的大三角!”
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称柏林—罗马—东京轴心(1937年),又称轴心国集团。
4.法西斯政权的联合
德 日
异 一战后处境
法西斯政权 建立方式
法西斯主义形态
同 背景 法西斯专 政的本质 目的 作为战败国受到宰割
作为协约国一方,分得利益
依靠纳粹党夺取政权建立法西斯专政,有法西斯政党和领袖
依靠现有的天皇制和军部法西斯势力实现法西斯化,没有法西斯政党和领袖
纳粹主义
军国主义
都受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在社会经济困难、政治动荡、阶级斗争尖锐的情况下建立
都是帝国主义极端反动的公开恐怖独裁;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使世界大战的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把世界引向战争
都对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极度不满,极力想打破这一限制,建立称霸世界的大帝国
合作探究
比较德、日法西斯专制建立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