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怀疑与学问【2024秋统编九上语文情景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9 怀疑与学问【2024秋统编九上语文情景教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05 18:1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统编版九上语文情景教学高效课件
第五单元 思想火花
顾颉刚
19 怀疑与学问

检查预习

学习目标

知识必备

梳理论证结构

把握论证方法

品味文章语言

思考探究

课堂小结

积累拓展
一个学者给我们谈如何做学问,语重心长。他写的文章,你觉得读得快一点还是读得慢一点?
适合读得慢一点,不适合太急。讲道理的文章,得慢慢地去悟。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篇文章。
在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怀疑”与“学问”之间有什么关系?
字音字形
程颐( ) 轻信( ) 虚妄( )
步骤( ) 懒惰( ) 停滞( )
譬如( ) 腐草为萤( )

wànɡ
zhòu
duò
zhì
检查预习
qīnɡ

yínɡ
同学们看PPT上的字、词,按照小组座位依次说一说,读音、组词、词义。
形近字
虚( )
妄 wànɡ
难以( )怀
忘 wànɡ
妄 忘

折本( )
折腾( )
shé
zhē
多音字
折扣( )
zhé
词语解释
腐草为萤:
不攻自破:
辨伪去妄:
大儒:
流俗:
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化为萤火虫。
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多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责问。
识别虚假的,去掉无事实根据的。
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1.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把握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
3.结合具体语段体会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的特点。
4.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培养怀疑精神。
学习目标
重点
难点
顾颉(jié)刚(1893—1980) 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代表作有《古史辨》《当今中国史学》。
作者简介
知识必备
怀疑与学问的关系是什么呢?在文中找一找,圈画出来。
①“学者要先会疑。”——程颐
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需疑。”——张载
③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
④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⑤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梳理论证结构
对“怀疑与学问”这一命题,作者所持的论点是什么呢?论点是如何提出来的?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中心论点: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
做学问的人首先要学会怀疑。
在学习的时候,对于应该怀疑的地方却不怀疑,就等于没有学,学习必须要有怀疑的精神。
引用名言
什么是怀疑精神?
作者所说的怀疑精神指的是对于传说的话,都要经过“怀疑”
“思索”“辨别”三步,这样就不会盲从和迷信,这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怀疑对做学问的作用是什么呢?
怀疑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中心论点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学则须疑
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请根据以上内容梳理文章的论证结构。
两个分论点能不能互换位置?
怀疑不仅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也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只有先辨伪去妄,才能够建设,才能够启迪,这之间是有先后关系的,是从消极方面到积极方面的递进关系。所以两个分论点不能互换位置。
作者是怎样论证自己观点的?
把握论证方法
1.作者开篇是怎样提出自己观点的?
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
作者在开头引用名言,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证据,这就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2.作者是怎样论证“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论据”
“事实和论据的来源有两种”
“举例论证。国难传言。论证了‘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
第三段

做学问也是这样……

前后存在因果联系,通过讲做学问必不可少要靠“别人的传说”,引出下文如何对待“传说”。
第四段
举例论证(三皇五帝、腐草为萤)怀疑精神的必要性。
然后指出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作用:使作者的观点更具体,更真实,更具有说服力。
第五段
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正反对比论证:使观点更深刻、更全面、更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引用名言,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3.作者是怎样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事实论据 戴震读朱子《大学章句》的典故
道理论据 反:对于别人……不能做学问
正:只有常常……学问才会进步
笛卡尔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
正: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
反:如果后来……不会进步了。
举例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道理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品味文章语言
结合上下文,揣摩下面这段文字,思考后面的问题。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开头的“一切”是否太绝对了?对此,你怎么看?
不绝对。因为作者这里用的“一切”是由论述问题的内涵所决定的,着重强调“怀疑”对于学问家的重要。因为前面已充分论证了“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所以只要是做学问,就得有怀疑精神,这个思维品质便是所有学问家应该具备的。“一切”有“所有”之义,却比“所有”更多一种加重、强调的意味。
这段文字中有四个“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整?为什么?
不能任意调换顺序。第一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要抱怀疑的态度”,第二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前句所说的“怀疑”是“辩论”的前提条件;第三个“常常”后面所说的“评判书中的学说”和第四个“常常”后面的“修正书中的学说”,前面所谈的“评判”也是后面所说“修正”的前提。所以“怀疑”“辩论”“评判”“修正”这四步构成逐层深入,步步递进的关系,不能任意调换顺序。
思考探究
想一想,你在学习中有哪些做法是体现了“怀疑精神”的呢?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课堂小结
1.本文分析事理透辟,逻辑严密。
文章对什么叫“怀疑的精神”,作者阐释得十分明确。所谓怀疑,是指不随便轻信,是经过思考,分清是非,决定信与不信进而又把怀疑分析为“怀疑、思索、辨别”三步。
在论证怀疑对建设新学说的作用时,又将怀疑到创新的治学过程分析为怀疑、辩论、评判、修正、创新五步。这些分析都是很透辟很周密的。
写作特色
2.善于引用名言、列举事例来论证论点,说服力强。
开头引用程颐和张载这两位古代大学问家的经验之谈作为论点,第5段引用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名言,都很有说服力。
举例论证。第4段列举了古代“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的例子并连续多次追问,清楚地告诉人们做学问时怀疑的必要性以及怎样以怀疑精神做学问。第6段举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年读书善疑多问的事例做论据,也很有说服力。
①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陈献章
②所以观书者,释己之疑,明己之未达,每见每知所益,则学进矣;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张载
③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④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董仲舒
⑤群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朱熹 
⑥读书易,思索难,两者缺一,便都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积累拓展
治学名言积累
学习了本文后,相信你对怀疑精神在学习研究方面的重要性又有了新的认识,请你以《读书贵有疑》为题写一篇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