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中国人事掉了自信力吗【2024秋统编九上语文情景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8 中国人事掉了自信力吗【2024秋统编九上语文情景教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05 18:1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顾颉刚
统编版九上语文情景教学高效课件
第五单元 思想火花
知识必备
学习目标
理清论证思路
检查预习
01
02
03
04
品味文章语言
05
思考探究
06
课堂小结
07
积累拓展
08
写给中国青年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
只是向上走,
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
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就令萤火一般,
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鲁迅先生的诗歌是富有力量的,鲁迅先生的文章更是如此。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政府的腐败无能,救国无路,且常常散播不利于民族团结进步的言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鲁迅先生针对这一论调,发出了自己的呼号,写下了这篇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它,感受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之情。
搽( ) 玄( ) 渺( )   
醉( ) ( )残 诓( )
怀( )伤( ) ( )头苦干 舍( )
仆( ) 自( ) ( ) 人 不足为( )
慨( ) 省( ) ( )罩
诬蔑( ) 脂( ) 脊( )
miǎo
xǐnɡ

kuānɡ
wū miè



检查预习
字音字形
同学们看PPT上的字、词,按照小组座位依次说一说,读音、组词、词义。
chá

xuán


zuì




shě
身求法
前 后继





kǎi



zhī

埋头苦干( )
埋怨( )
mái
mán

舍( )身求法
房舍( )
shè
shě

风尘仆仆( )
前仆后继( )


多音字

笼罩( )
笼统( )
lónɡ
lǒnɡ

拐弯抹角( )
抹布( )

抹杀( )



切磋( )
切实( )
qiē
qiè
( )残
( )茫
渺 miǎo
缥( )
缈 miǎo
渺 缈
前( )后继
仆 pū
( )朔迷离
扑 pū
仆 扑
( )人泪下
催 cuī
摧 cuī
摧 催
形近字
怀古伤今:
玄虚:
渺茫:
埋头苦干:
舍身求法:
前仆后继:
词语解释
怀念古代。哀叹现在。表示对现状不满的怀旧思绪。
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因遥远而模糊不清,或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形容专心致志,卖力地工作。 (含褒义)
原指佛教徒为寻求佛法不惜牺牲肉体,后指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生命。
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也形容为达到某种目的,不顾一切。
摧残:
自欺欺人:
诓骗:
不足为据:
使蒙受严重损害。
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说谎话骗人。诓,哄骗。
足,够得上;据,证据。不能作为依据。
时间之河奔腾不息。回溯往昔,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__________。
前仆后继 前赴后继
抗日战争中,杨靖宇、赵一曼、陈翰章等青年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__________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前赴后继
前仆后继
相同点 都形容不怕牺牲,勇往直前。
不同点 “前仆后继”在表现英勇壮烈方面比“前赴后继”语意更重。
词语辨析
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
2.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掌握论证方法。
3.品味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
4.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学习目标
重点
重点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本杂文集,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知识必备
作者简介
知识链接
议论文(立论) 驳论文
定义 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 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驳倒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思路 立观点—做论证—做结论 树靶子——驳敌论——立己论——作结论
本文写于1934年9月25日,时值“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因此,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并没有采取有效的行动。帝国主义的奴役与中国古老的封建传统相结合,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力受到了极大的摧残,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本文针对的“时”和“事”是什么呢?
背景资料
“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
——选自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的演讲
1934年,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军阀段祺瑞发起一些国民党官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保佑。
“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选自《大公报》1934年8月24日的社论
有些人结合种种现实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针对这种论调,作者在他53岁寿辰之时,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写下了这篇著名的驳论文。
针对这种悲观论调,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论证这种观点的?
理清论证思路
研读1-2段,讨论探究:
作者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支撑这个观点的论据又是什么?
树靶子
对方观点:于是有人 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第2段)
对方论据:
(1)两年前 总自夸“地大物博”
(2)不久 不再自夸 只希望“国联”
(3)现在 一味求神拜佛
(国民党政府及其御用文人)
作者在描述敌方论据时,用的三个副词有什么作用?请试着赏析。
“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
“只”刻画了夸耀者抓住救命稻草时的执着与仰人鼻息的丑态。
“一味”体现了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府深陷求神拜佛之中,不愿自拔,不愿清醒,一副顽固不化的嘴脸。
以上三个词,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嘴脸,极富讽刺意味。
作者对于对方列举的这些论据持怎样的态度?
作者认为这些论据本身是事实。
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承认对方的论据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发现对方的论据不能得出“失去自信”这个论点,其论证不合逻辑。
阅读3-5段,思考:
驳敌论
阅读3-5段,作者是如何分析发现对方的论据不能得出其论点的?
总自夸“地大物博”
信“地”信“物”
只希望着国联
信“国联”
一味求神拜佛
麻醉自己
他信力
他信力
自欺力
≠“自信力”
直接反驳:论据不能证明论点,论证过程错误,所以论点也是错误的。
对方论点中的论述对象和论据中的论述对象有什么不同?其中存在着怎样的漏洞?
敌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中国人”指全体中国人,范围大
敌论据:“我们总自夸着……”
“我们”仅仅是国民党反动派帐中一小部分中国人,范围小
偷换概念,以偏概全
立己论
研读6-8段,讨论探究:
作者批驳敌论后提出了什么观点?支撑自己观点的论据又是什么?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第7段)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正面立论,间接反驳敌论点。
这一类的人们坚持抗战和民族解放。
知识链接
直接反驳。先摆出对方的错误论点,然后指出对方的错误所在,反驳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
间接反驳。可用正面立论的形式,先提出和对方针锋相对的观点。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从而间接宣告对方观点不能成立。
以上几类人分别指的是什么样的人?请你举例说明。
埋头苦干的人
拼命硬干的人
为民请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
指为了国家利益,执著于某一事业不畏艰险,奋斗不息的人。
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
指为人民疾苦而呼告的人。
指历尽艰险,探求真理的人。
詹天佑、邓稼先
岳飞、林则徐
范仲淹、海瑞
商鞅、玄奘
“中国的脊梁”这个比喻好在哪?它的精神本又是什么?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脊梁”本义指人的脊柱,有坚硬、竖直、人体的中轴等特点。指中国自古以来有着坚定信念、不屈精神、对历史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优秀儿女。
这样的比喻形象地揭示出有自信力的优秀的中华儿女身上坚定、正直、顽强的精神,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的重大作用。
作结论
研读第9段,作者通过论证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第九段)
文中的“脂粉”“筋骨和脊梁”“状元宰相”“地底下”等词语分别指什么
脂粉指美化、伪装
筋骨和脊梁指精神、品质、人格、操守等
状元宰相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御用文人
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革命力量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是说,中国人是否有自信力,不要看那些反动文人发表出来的文章,而要去看那些真正的堪称中国脊梁的人的所作所为。他们虽然“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但他们“有确信,不自欺”,是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列出对方的论据和论点
对方论据:自夸地大物博;信国联;求神拜佛
对方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直接反驳
信“地”信“物”
信“国联”
求神拜佛
失掉他信力
——发展“自欺力”
自信力的有无要看中国的筋骨和脊梁。
间接反驳
提出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古今的“中国脊梁”
请同学们用结构图画出作者的论证思路。
树靶子
驳敌论
立己论
作结论
事实论据
事实论据
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试结合原文例句品味其表达效果。
品味文章语言
这篇文章的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
例如,在文章开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
“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充满着嘲讽意味。
修辞 原文例句 表达效果分析
仿拟
排比
“他信力”
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增强论证的气势,既有力驳斥了敌论点,更歌颂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伟大。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仿拟、排比、反问、比喻等修辞方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试结合原文举例分析。
修辞 原文例句 表达效果分析
反问
比喻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增强论证的气势,有力驳斥敌论点,强调拥有自信力的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存在于中华大地。
形象生动地赞颂了中华儿女中为国为民的杰出人物,这正是中国人拥有自信力的有力证明。
注释中提到“文中加点的语句,最初发表时被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删去了”,这说明什么?
“求神拜佛”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批判了国民党一些官僚和社会名流以号召人民求神拜佛为幌子,蒙蔽人民,对日本的侵略实行妥协,不抵抗政策。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唯恐去之而不及。
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合作探究
鲁迅是中国的脊梁吗?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1934年9月25日,此时的鲁迅已经53岁,两年以后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这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1935年,鲁迅居住在上海四川北路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即“半租界”,收集1934年所作杂文,命名为《且介亭杂文》,“且介”即取“租界”二字各一半而成,意喻中国的主权只剩下一半。
这就是为拯救中国民众麻木愚昧的思想,弃医从文;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的作者鲁迅先生。
这篇文章除了结构妙、内容妙,精神高之外,题目也妙,请让我们再次回到标题,题目有何之妙?
①题目是一个问句,有很大的吸引力;
②题目点出了当时某些中国人的悲哀论调;
③题目表现了作者对这一论调的批驳和揭露;
④题目同时暗示了作者对这一论调的激愤情感;
⑤题目暗示了文章的写作思路,先驳而后立。
当下中国,“筋骨和脊梁”数不胜数。不过,也有人对现在的中国青年产生了质疑,说他们担负不起民族的未来,看重物质享乐,不想努力却幻想着一夜成名,“躺平”“啃老”“佛系”……同学们,你们认同这个观点吗?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又该如何成为新时代的中国脊梁呢?
思考探究
首先,摆出对方自夸地大物博、信国联、求神拜佛的论据,列出对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论点;然后,以直接批驳的方式,阐述了“失去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接着,间接批驳,先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的观点,再列举古今的中国的脊梁的例子,运用举例论证进行论述;最后,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要看中国的筋骨和脊梁。
课堂小结
1.结构清晰,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文章第1、2摆出对方的论据和论点;3—5段,分析对方的论据,批驳对方的论证过程,指出其论点的错误性;6—8段,提出己方观点,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间接驳斥对方观点;第9段得出结论,照应题目。
第3段开头“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上承第1、2段对方的论据和论点,下启后边的批驳。在驳论和立论之间,安排第6段作过渡段:“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而转向正面立论。
写作特色
2.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
例如,在文章开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用词充满着嘲讽意味。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嘴脸,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方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尤其是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
积累拓展
模仿课文第七段的句式,用排比和比喻这两种修辞手法写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