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中2024级期中考试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中国文学史上,词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文学样式。晚唐五代词初起的时候,演唱的歌词主要用于人们饮酒作乐时渲染气氛。文人染指词的写作,基本上是抱持一种游戏的、娱乐的心态,并未将它作为自我抒发的工具。这种特殊功用与创作心态,使词的写作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模式上升为传统,于是,作为一种文体,词的基本特性得以确立:题材不出乎伤春怨别,风格无外乎含蓄蕴藉。然而,“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則可久,通則不乏”(刘勰《文心雕龙》)。在长期的文学实践中形成的词体特质固然有其稳定的自足性,也不能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创新。当词逐渐脱离音乐变为“不歌而诵”并日益走向书面阅读时,它原有的合乐应歌、娱宾遣兴的基本功能也就发生了实质性的转换。
苏轼对词的革新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在保持词体深婉曲折的审美特性的前提下,苏轼以其雄才健笔扩大了词的内容与题材,刷新了词的意境与风格,同时也对词的形式与音律有所突破。不过在强大的传统惯性面前,苏轼本人在词中表现的更多是失意挫折时的旷达情怀,较少书写占据他思想主体层面的用世之志。这表明在创作心态上,苏轼尚木真正做到诗词并重。直到一百多年后辛弃疾的出现,才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在辛弃疾的手中,词是他思想感情最重要的“陶写之具”;在中国文学史上,作为人类思想感情的载体,词也从此变得与诗、文等传统文学样式同等重要。因此,透过辛弃疾留下的六百余首词作,我们可以清晰而全面地感知他所处的时代、他的个性,以及他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
在唐宋词史上,辛弃疾历来以豪放著称。而“豪放”既体现为由题材、意境、情感等有机结合所呈现的创作风格,又体现为一种放笔快意、摆脱束缚的创作个性。
首先,豪放是辛弃疾词作的主体风格。与报国的壮志、英雄的襟怀、军人的豪情这些宏大雄伟的题材内容相适应,他的笔下最常见的是长剑、画戟、金戈、铁马、旌旗等军事物象,和惊湍、奔雷、裂石、西风、飞云等自然物象,在他奔放激越、瞬息万变的情感的涵摄下,构成沉雄开阔、壮丽动荡的艺术境界。如果说,苏轼词的豪放主要表现为在开阔高远的意境中展现参透世事的旷达与超然,那么辛弃疾词的豪放则主要表现为在奔腾耸峙、跌宕不羁的客观物象中寄寓永不消解的豪情与难以释怀的悲愤。因此,清代词评家陈廷焯说,苏轼“词极超旷而意极平和”,辛弃疾“词极豪雄而意极悲郁”。王国维《人间词话》也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可见,苏、辛虽然同为豪放词风的代表词人,由于身世背景、性情修养等的不同,其区别仍是十分显明的。
不过,倘若从放笔快意、摆脱束缚的创作个性而言,苏、辛的豪放却自有其一脉相承的紧密关系。苏轼“以诗为词”,从题材、手法、风格、声律等多个方面冲破传统藩篱,开创革新词派。辛弃疾则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达到诗词散文合一的境界。在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中,从政治、哲理到田园风光、民俗人情,从朋友之情、恋人之思到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内容,皆被他揽入词中,极大地拓展了词的题材范围。与之相应,辛词的艺术风格亦呈现出无限丰富性,以豪放为主而又变化多端,有时缠绵细致,如《祝英台近》(宝钗分);有时朴素清新,如《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有时诙谐幽默,如《沁园春》(杯汝来前);有时自然散淡,如《鹧鸪天》(不向长安路上行)。
传统词作多用比兴,以情景二字为词料,至柳永、苏轼,渐将叙事、议论等表现手法引入词中。辛弃疾融会前人的艺术成就,综合运用抒情、写景、叙事、议论等多种手法,把词的表现功能发挥到极致。如《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寓抒情于议论,将难以言说的深沉愁绪写得余韵悠长;《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借李广故事现身说法,央叙央议,抒写出古今同慨的沉郁悲凉。在语言上,辛弃疾也体现出前无古人的自由与解放,彻底突破传统词家的用语框限,广泛运用《论语》《孟子》《庄子》《左传》《史记》等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典故,同时兼收通俗朴拙的民间俗语,大量使用虚词、语气助词,以及对话、问答乃至呼喝等独特语句。
辛弃疾在词体写作上有如此全方位的突破,无怪乎时人评曰:“东坡为词诗,稼轩为词论。”(徐釚《词苑丛谈》引)对此,我们该如何评价呢?一方面,“文章之革故鼎新,道无它,曰以不文为文,以文为诗而已”,故“名家名篇,往往破体,而文体亦因以恢弘焉”(钱钟书语)。苏轼“以诗为词”,辛弃疾“以文为词”,为通行既久、已成习套的词体开出新境,使词的创作摆脱羁绊,进入自由的境界,从而带来了宋词多姿多态的昌盛局面。另一方面,我们也须看到,词自有其不同于诗、文的本质规定性,以写诗作文的方法写词,还需保持词体婉曲多折的审美特性,“破体为文但不能摧毁其体,出位之思但不能完全脱离本位”(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苏轼、辛弃疾的名篇佳作,'往往都能很好地把握这一分寸,这既得力于他们不凡的艺术功力,更取决于他们的人品、性情与境界。所以,王国维说:“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这些提示对于我们今天品读辛弃疾词作仍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摘编自崔铭《〈辛弃疾词集〉导读》)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晚唐五代时期,词的写作往往遵循固定的模式,这与词能营造氛围的特殊功能和词作者在创作时的心态密切相关。
B.苏轼凭借卓越的才华对词进行了大胆创新,为词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性,使词上升至与诗、文等文体同样的地位。
C.辛弃疾的“豪放”既体现为由题材、意境、情感等有机结合所呈现的创作风格,也体现为一种摆脱束缚的创作个性。
D.苏辛的名篇佳作在创新与传统之间找到了平衡点,这既与他们的艺术功力有关,也与他们的人品、性情和境界有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词体形成了一些具有稳定的自足性的特质,同时也要顺应时代变迁,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和发展。
B.辛弃疾的词作中经常出现各种充满豪情的物象,营造出了沉雄开阔、壮丽动荡的艺术氛围,表达了辛弃疾的壮志豪情与家国忧愤。
C.苏辛两位词人同属豪放派,但作品情感各异,苏词之“旷”与辛词之“豪”的区别源自两人身世背景和性情修养等的不同。
D.“以诗为词”“以文为词”的创作手法破除了文体之间的界限,使词的创作更加灵活自由,从而带来了宋词多姿多态的繁荣局面。
3.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辛弃疾词作“彻底突破传统词家的语言框限”的一项是(3分)()
A.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C.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D.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4.文中写道:“辛弃疾在词体写作上有如此全方位的突破,无怪乎时人评曰:‘东坡为词诗,稼轩为词论。’”请根据材料内容,任选两方面来概括辛弃疾在词体写作上的突破。(4分)
5.陈廷焯说,苏轼“词极超旷而意极平和”,辛弃疾“词极豪雄而意极悲郁”。请结合《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具体分析这一观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敌后武工队
冯志
人是地里仙,一日不见走一千。这支撤退的部队,经过一夜的急行军,爬沟、绕点、穿过平汉铁路、通过层层封锁线,来到了山区,`在分区驻地——贾各庄住下了。
进山区后的二十几里路,指导员魏强的鞋底就磨透了。第二天,吃过午饭,他坐在院里,在日头底下,穿针引线地缀补起来。这时,排长贾正挑着两大桶水,噔噔噔地闯进房东的屋门,哗哗地倒进了瓮里。
“哎呀,同志!瓮里都满啦……嗨,一住下,吃水就给包下了!”一阵尖细的、满怀感激的话语,从屋里传来,这是房东老太太的声音。
“在咱冀中,想给房东挑也不敢。”贾正放下水桶,从屋里走出来。
“报告,魏指导员,参谋长请你和贾排长。”一个倒背小马枪、武装整齐的小通信员很有礼貌地冲魏强行着军礼。
“走!”魏强箍箍头上的毛巾,摸摸紫花褂子襟纽,按按腰间的驳壳枪,拽拽前后的底襟,和贾正一前一后紧跟通信员走出了大门。
参谋长一见魏强和贾正走进来,忙移开眼前的《抗敌报》,招呼他俩坐下。
“你们跟我到这边来,是知道要干什么的!”
“知道!”魏强、贾正同声回答。
“知道就好!敌人让咱箕中根据地变了质,武装工作队就变成一把牛耳尖刀,悄悄地插到敌人心脏里,去搅和它个乱七八糟。分区党委决定调你俩去武装工作队,魏强同志担任小队长。你俩有什么意见?”
魏强听说分区党委决定派自己到武工队去,并且要担任小队长,当时不知是高兴,还是胆怯,总之,心里突突跳个不停。稍一沉思,想到自己是个共产党员,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于是忙站起说:“服从组织需要,没有意见。”贾正用舌头舔了一下嘴唇,也跟上一句:“没有意见。”
贾各庄到南峪,中间只隔个小山渠,不到二里地。魏强、贾正不到吃一顿饭的工夫就赶到了。武工队人数不多,四十六七个人,可是从人员到武器,真是棒得出奇。讲武器,除了有机关枪、掷弹筒等自动火器,每个人还有一支日造马步枪,绝大部分人腰间还插支驳壳枪:论人员,那真是好样的:二小队长蒋天祥是魏强抗大二分校的同学,来前,在通信连任连长;武工队的队员们,都是九分区部队的金疙瘩,富有战斗经验的班、排干部。魏强心里非常高兴,这些队员,他是认识的多,不认识的少。
蒋天祥听说魏强来了,忙找到一小队,还在院子里就“魏强、魏强”地喊起来。魏强从屋里跑出,两个多月没见面的老朋友,四只大手狠劲地攥在一起,立刻叙起离情来。
贾正来到武工队,一瞅,都是枪林弹雨里的老战友,更是高兴。少言寡语的赵庆田,是和他一起参的军,一起入的党。贾正扭脸转向一直叼着烟袋光笑不说话的赵庆田:“你这一阵子怎么样?”说着走了过去,和赵庆田并肩站在一起。赵庆田笑眯眯地向贾正身旁靠了靠。
“咱们这个小队长怎么样?”赵庆田憋了老大半天,才憋出了十个字。
“你说魏小队长?那可是个厉害上级。你说是打,是说,是写?样样都数头份。他是俺们连的指导员。我和你一分手,就跟他一起……”贾正本着自己知道的,向赵庆田介绍着。
魏强送走蒋天祥,就朝赵庆田、贾正走来。
“小队长来了。”赵庆田低声地说。
“好,贾正,你来啦!”这时,从大门外闯进一个身穿便衣、持马步枪的军人。瓜子脸、尖下巴颏,嘴上长着黑黝黝的一抹子短胡髭,个子准比贾正高出半头。他上来就把贾正的手攥住了。
“刘太生,这是咱们小队长。”赵庆田觉得在魏强——自己的小队长跟前,不应这样随便,忙介绍。刘太生立正、挺胸、二目平视地报告:“小队长,刘太生值勤回来。”
“你们都是老战友?随便谈吧。”魏强点头回礼地说。看到刘太生,魏强的脑际立即出现了一位身高体胖、慈眉善目的老太太,这就是他在清苑县张庄认识的那位模范抗属刘大娘。她在八月间,被敌人杀死了。这个小伙子,一旦要知道母亲被敌人杀害的消息,将不知道多么悲痛呢。他知道贾正也知道刘太生的母亲去世的事,生怕贾正冒失地说出来,两眼不时地凝盯着他。
“刘太生,你家可出了个大事……”贾正一本正经地刚说到这,魏强立刻使劲地咳嗽了两声。贾正扭脸朝魏强一望,见魏强丢过来个眼色,马上把语气缓和下来:“你猜是什么大事吧?”
“我离家好几年,怎么会知道?”
“说给你吧,你二兄弟长生参加县大队啦!”
“这个?我早知道,还是我妈送去的。是不?”刘太生对这个过了时的消息很不满足,“贾正,我妈结实呗?”
贾正不愿意在自己的同学、多年的战友、革命的同志面前说假话,但是,暂时又不.能照实地说,只好忍着内心的苦痛,小声说了三个字:“还结实。”
“刘太生,你这个大马虎,头晌午借老乡的镰刀,你还了没有?”辛凤鸣进来望见刘大生就问。
“哎哟!没有。人家要啦?我去。”刘太生很忏悔地扭头就要走。
“得了吧!等你送,早破坏群众纪律啦!”
“你送啦!好,我谢谢你!”
魏强虽然乍来到武工队,一见这起子生龙活虎般的队员,从心眼里痛快。确实,在这些人的身上,能看到一种雄厚的力量。这力量就是那坚强的意志,火般的热情。他们自己也都认为:有这样的意志,这样的热情,一切阻挡革命前进的东西,都将会被轧毁、碾碎。
(节选自冯志《敌后武工队》,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咱冀中,想给房东挑也不敢”,贾正的这一句话说明我方部队在冀中地区难以得到百姓的认可,与百姓的关系并不亲密。
B.战士们长途跋涉,鞋破身累,到达贾各庄后,先休整了一段时间,然后才帮助当地老百姓做家务,进行下一步的战斗安排。
C.赵庆田向贾正询问魏强这个小队长怎么样,表明赵庆田对魏强的质疑,同时也表明魏强在个人魅力方面还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
D.刘太生家上至慈眉善目的老母亲,下到刘太生及其二兄弟都为革命事业贡献了力量,映射出革命时期军民齐心的斗争历史。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的“人是地里仙,一日不见走一千”为夸张式的表述,说明部队撤退时行军速度之快,与后文魏强鞋子被磨破的内容相呼应。
B.文中的贾正诚实正直,他原本打算告诉刘太生其母之事,但因得到队长的暗示而作罢。这一情节安排,展示了他们之间的信任与默契。
C.结尾写魏强来到武工队感受到了战友们坚强的意志和如火般的热情。这与前文写魏强来之前对战友们没有信心的情节形成鲜明对比。
D.本文中多处的对话描写不仅能够起到推进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还能呈现出革命战争时期军民互帮互助的生动画面。
8.文本中的魏强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本文与课文中的《百合花》在主题方面有共同之处。请根据两篇小说的内容,分别从战友之情与军民之情的角度作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杜甫,字子美,京兆人。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谘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常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左右走报其母,救得止。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犬醉,一昔卒,年五十尤。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材料二:
世俗多言李太白在当涂采石,因醉泛舟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故其地有捉月台。予按李阳冰作太白《草堂集序》云:“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公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为序。”又李华作《太白墓志》,亦云:“赋《临终歌》而卒。”乃知俗传良不足信,盖与谓杜子美因食白酒牛炙而死者同也。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赋分。(3分)
关辅A饥B辄弃官C去D客E秦州F负薪G采橡栗H自给。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奇,认为……奇特,意动用法,“李邕奇其材”与“帝奇之”两处“奇”用法相同。
B.“因许甫自往省视”与《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的“因”用法相同。
C.巾,头巾,指戴头巾,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的“巾”意思相同。
D.按,考察、查究,成语有“按兵不动”,其中的“按”字意思与此处意思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甫年轻时家境贫困,不能发奋振作,只能客居在吴越、齐赵等地,后考取进士又落榜,困处于长安城。
B.杜甫的朋友房琯被撤了宰相一职,杜甫上疏为他求情,肃宗大怒,后在宰相张镐的劝说下,肃宗才平息怒气。
C.杜甫的家人寄居在鄜州,时叛军抢掠,他的家人常年生活贫寒困苦,杜甫短暂回家看望家人,后又回京城。
D.严武与杜甫是世交,对杜甫十分优待,杜甫在严武家却不太拘礼节,傲慢放肆,导致严武心中有所怨恨。
13.把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4分)
(2)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左右走报其母,救得止。(4分)
14.材料二中作者对世俗评说李白和杜甫死因的结论是什么?材料二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作者的结论?请简要概括。(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5~16题。
即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题目“即事”,即诗人对眼前的事物、情景有所感而作此诗,表达出诗人对现实不满。
B.首联先写景,由小径写到山色,由近到远,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历历在目之感。
C.颔联“一川水”与“数家村”利用数量短语的对举,让纵横交错的乡村画面清晰可辨。
D.诗人在尾联表达自己的感受:诗人向人谈起这番游历,就像亲身去了一次世外桃源。
16.请从意象选择的角度赏析颈联的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短歌行》中,曹操以周代读书人的服饰代指人才,抒写渴慕人才的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夸张手法直接描写天姥山的高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两次提到“月亮”这一意象,“_________”一句借月亮发出疑问,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_________”一句借月亮表达了自己的故国之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是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 A ?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祀》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不失其伦”是在别父子、远近、亲疏。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在我们现在读来,鬼神、君臣、父子、夫妇等具体的社会关系,怎能和贵贱、亲疏、远近、上下等抽象的相对地位相提并论?其实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往来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①范围的太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雄厚而定。②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③中国传统结构的差序格局中具有这种仲缩能力。
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 B 。个人是对团体而说的,是分子对团体。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们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权利上控制个人。这些观念必须先假定了团体的存在。在我们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没有这一套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18.请在文中的空缺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请根据文段内容,提取三个能体现“差序格局”基本特点的关键性词语或短语。(3分)
21.下列语句中不能体现中国乡土社会“差序格局”这一特点的一项是(3分)()
A.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B.一表三千里,一堂五百年。
C.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请以“乡土”为本体仿照其句式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使用暗喻;暗喻贴切,表达流畅。(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深秋,有“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景色,有一丛金黄、果实累累的收获……
总有一些故事在深秋发生,请围绕自己高一的学习生活及感悟,以“又见深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800字;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
1.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苏轼对词进行了革新,但文中只是说辛弃疾使词变得与诗、文等传统文学样式同等重要,并没有提及苏轼使词上升到与诗、文同等地位,该项说法错误。
(2)答案:D
解析:“破除了文体之间的界限” 说法过于绝对,文中只是说为词体开出新境,带来了宋词昌盛局面,但并没有完全破除文体界限,诗词散文在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
(3)答案:无正确选项。选项 A、B、C、D 中的语句都未体现出彻底突破传统词家的语言框限这一特点,文中所说的突破语言框限是指广泛运用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典故、兼收通俗朴拙的民间俗语、大量使用虚词、语气助词,以及对话、问答乃至呼喝等独特语句,这些选项均未涉及。
(4)答案:
题材范围拓展:辛弃疾将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内容皆揽入词中,如政治、哲理、田园风光、民俗人情、朋友之情、恋人之思、日常生活、读书感受等,极大地拓展了词的题材范围。
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又变化多端,有时缠绵细致,如《祝英台近》(宝钗分);有时朴素清新,如《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有时诙谐幽默,如《沁园春》(杯汝来前);有时自然散淡,如《鹧鸪天》(不向长安路上行)。
表现手法综合:融会前人艺术成就,综合运用抒情、写景、叙事、议论等多种手法,把词的表现功能发挥到极致,如《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寓抒情于议论,《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夹叙夹议。
语言运用自由:彻底突破传统词家的用语框限,广泛运用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典故,同时兼收通俗朴拙的民间俗语,大量使用虚词、语气助词,以及对话、问答乃至呼喝等独特语句。
(5)答案:
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苏轼描绘了赤壁的壮丽景色,如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意境开阔高远。词中虽有对周瑜年少有为的羡慕,但最后以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作结,展现出一种参透世事的旷达与超然,情感平和。而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里,辛弃疾用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等词句展现出豪放的气势,同时借古讽今,如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寄寓了自己不被重用、报国无门的悲愤,这种悲愤之情深沉而浓郁,体现出 “词极豪雄而意极悲郁” 的特点。
2. 答案及解析
(6)答案:D
解析:A 项,“在咱冀中,想给房东挑也不敢” 是因为在冀中地区环境特殊,敌人破坏,不是得不到百姓认可,该项理解错误;B 项,文中并未提及先休整一段时间,表述错误;C 项,赵庆田询问魏强情况不能表明对魏强的质疑,也不能说明魏强没得到认可,该项说法错误。
(7)答案:C
解析:文中没有写魏强来之前对战友们没信心这一情节,该项说法错误。
(8)答案:
服从组织:当分区党委决定派他到武工队并担任小队长时,他表示服从组织需要,没有丝毫犹豫,体现了高度的组织纪律性。
有领导能力:从贾正和赵庆田的交谈中可以看出魏强在战斗、表达、书写等方面能力突出,能胜任小队长这一领导职务。
关心战友:他担心贾正冒失地说出刘太生母亲去世的消息,以免刘太生悲痛,展现出对战友心理和情绪的关心。
(9)答案:
战友之情角度:在《敌后武工队》中,贾正和赵庆田是老战友,彼此熟悉,相见很高兴,刘太生回来时大家热情交流,魏强也关心战友的情绪。《百合花》里,小通讯员和 “我” 在战斗过程中建立了一种特殊的战友情感,虽然开始有隔阂,但后来互相理解。两篇小说都体现了战友之间真挚的情感。
军民之情角度:《敌后武工队》战士们给房东挑水,关心群众纪律,体现了军民鱼水情。《百合花》中,新媳妇为小通讯员缝补衣服,把自己的新婚被子借给部队,表现出军民之间深厚的情谊。
3. 答案及解析
(10)答案:BDF。断句为: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
(11)答案:B
解析:“因许甫自往省视” 的 “因” 是 “于是” 的意思,“我欲因之梦吴越” 的 “因” 是 “依据” 的意思,二者用法不同,该项说法错误。
(12)答案:C
解析:“杜甫短暂回家看望家人,后又回京城” 说法错误,杜甫从鄜州回到京师后,出任华州司功参军,后又弃官,不是短暂看望后就回京城。
(13)答案:
(1)至德二年,(杜甫)逃奔到凤翔拜见(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亡走”“谒”“拜” 各 1 分,句子通顺 1 分)
(2)严武正要出门,帽子被帘子钩住三次,左右的人跑去报告他的母亲,(他母亲赶来)才得以制止。(“将”“钩于帘者三” 句式、“救得止” 各 1 分,句子通顺 1 分)
(14)答案:
结论:世俗对李白和杜甫死因的传说不可信。
事实依据:李阳冰《草堂集序》记载李白病重时授简让他作序,李华《太白墓志》记载李白赋《临终歌》而卒;杜甫因食白酒牛炙而死的说法和李白死因传说一样不可信。
4. 答案及解析
(15)答案:A
解析:“表达出诗人对现实不满” 说法错误,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美景,尾联表达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有世外桃源之感,没有体现对现实不满。
(16)答案:
选择典型乡村意象:颈联选取了 “鸡鸣”“犬吠” 这两个典型的乡村意象,鸡鸣午时,犬吠黄昏,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闲适。
以动衬静营造氛围:通过 “鸡鸣”“犬吠” 的动景来衬托乡村整体的安静氛围,动静结合,更显乡村的静谧美好,让读者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质朴与悠然。
体现乡村生活规律:这些意象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日常规律,从午时到黄昏,时间跨度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完整画面,表现出乡村生活的恬静、有序。
5. 答案及解析
(18)答案:A. 什么是伦呢?B. 而是自我主义。
(19)答案:语句中表述不当的序号为①③。①改为 “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雄厚而定”;③改为 “中国传统结构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
(20)答案:以 “己” 为中心、差等次序、富于伸缩性。
(21)答案:C
解析:“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强调的是团结合作,没有体现差序格局中以 “己” 为中心、有差等次序等特点,A 项体现各自只管自己,B 项体现亲疏关系有差等,D 项体现从自身亲人到他人的差序。
(22)答案:我们的乡土不是一块一块切割分明的田,而是好像把一粒种子撒在大地上所生长出的一圈圈扩展开的年轮。每个人都是他乡土情感所蔓延出去的年轮的中心。
6. 写作思路
《又见深秋》这篇记叙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结构安排
开头:描绘深秋的景色,如校园里金黄的银杏叶铺满小径,或教室窗外火红的枫叶在风中摇曳,营造出深秋的氛围,引出下文故事。
中间:
学习生活场景:可以写在深秋时节紧张的学习生活,比如在落叶纷飞的清晨背诵课文,晚自习后在清冷的秋风中思考难题。描述自己和同学们在这个季节里为了学业努力奋斗的细节,如课堂上大家积极回答问题,课间热烈讨论作业,展现出高一新生的朝气蓬勃和对知识的渴望。
师生情谊片段:叙述与老师之间在深秋发生的温暖故事,比如老师在课间关心自己是否适应深秋的寒冷,是否因为季节变化而影响学习状态,或者老师在落叶的校园小路上给自己讲解难题,那耐心的神情和飘落的黄叶构成一幅温馨画面。
同学友谊展现:描写和同学之间的友谊,如一起在深秋的操场参加运动会,为了班级荣誉奔跑,在赛后相互搀扶,分享胜利的喜悦或失败的遗憾。或者在深秋组织的班级活动中,共同收集落叶制作手工艺品,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结尾:再次回到深秋的景色描写,如夕阳下的校园被秋意笼罩,自己在这个深秋收获了知识、友谊和成长,表达对高一学习生活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呼应开头,升华主题。
细节描写
环境细节:详细描写深秋的自然环境,如秋风的凉意、落叶的颜色和姿态、天空的湛蓝或阴沉等,让读者感受到深秋的独特氛围。比如 “金黄的银杏叶像一把把精致的小扇子,在秋风中打着旋儿飘落,有的落在肩头,有的铺在脚下,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仿佛在诉说着深秋的故事。”
人物细节:在描写人物时,注重细节刻画。如老师关心自己时的眼神 “老师的眼睛里充满了关切,那目光如同深秋的暖阳,驱散了我心中的寒意”;同学在运动场上的汗水 “他的额头布满了汗珠,在深秋的阳光下闪烁着,顺着脸颊流淌,那是青春拼搏的印记”。
情感表达
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如对学习的热情、对老师的感激、对同学的友爱等。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在深秋这个特殊背景下,高一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情感的真挚深沉。例如 “在这个深秋,我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和温暖,那些和同学们一起度过的时光,如同深秋里的篝火,照亮了我的心房,让我不再畏惧学习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