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章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1课时:大洲和大洋
一、课时目标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②在世界地图上准确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面积排序、位置、分界线。
二、教学重难点
①能说出陆地海洋的分布特点。
②能准确的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大小、分界线。
三、教学方法
主题式情境教学:以“白云山课堂研学之旅”为主题创设教学情境,认识等高线地形图与分层设色地形图。
问题式探究教学:依托主题情境,设置探究问题链,在问题探究过程中进行知识学习与素养培育。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讲解第一二章节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播放视频,提出问题 学生思考 利用宇宙图片-地球图片-真实的地球图片,理清章节思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自己拍的资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推进①:地球的海陆分布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我们居住的星球到底是地球还是水球呢? 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1.参与互动,积极发言进入第一个内容的学习——探究认识地球海陆分布的状况。 2.交流互动,找出分析海陆分布特点的方法,并总结特点如何。 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去。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展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图文结合,通过方法指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让学生讨论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的能力。发挥学生自主性,自己解决。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海陆分布格局。
新课推进②:七大洲四大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再次明确视频中遇到的问题。 1.学生在图中识别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洋、海峡。老师点拨最大的大陆、最小的大陆、最大的岛屿、最大的半岛。 2. 学生展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大小排列顺序、位置、分界线。 3.出示图片,提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又快又好的记忆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 老师点拨:1找邻居法 2形象记忆法 3连线法 4顺口溜 【教法指导】 展示白云山分层设色地形图(此图颜色不是统一模板,只做教学引导使用,使学生明白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海拔)。 1. 小组先讨论,形成共识。 2. 完成后展示学习成果。 3. 交流讨论什么方法可以记忆的又快又准,并展示 从科学概念入手,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开展学习,内容层层递进,易于学生理解。 小组展示学习成果的设计意图是为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通过这样的设计,我们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让他们在学习中收获更多的成长和进步。
课堂小结与课堂检测
·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知识: 课堂检测 读图完成下题。 在图中填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 面积最大的洲是 , 面积最小的大洋是 。 主要在 (半球)的大洲有欧、亚、非、大洋洲。全部在西半球的大洲是 赤道穿过的大洲有 、 南美洲和大洋洲。 (3)跨经度最广的洲是 。 (4)跨纬度最广的洲是 。 (5)地跨寒带、温带、热带三个带的洲是 。 6.亚洲和非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 B白令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巴拿马运河
课后任务
你最喜爱的探险家是谁?他有什么事迹?请以”我最喜爱的探险家”为题,制作一份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