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诗歌鉴赏(原卷版+ 解析版)-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各区县模拟真题汇编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5:诗歌鉴赏(原卷版+ 解析版)-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各区县模拟真题汇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05 18:41:0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5:诗歌鉴赏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诗歌, 完成下面小题。
水槛遗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12. 首联中“轩楹敞”和“________”写出了草堂的开阔宽敞; 颈联中的“出”字写出了鱼儿的欢悦, “_______”字写出了燕子轻盈优美的身姿。
13.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2. ①. 眺望赊 ②. 斜
13. 这首诗写傍晚时分所见到的微风细雨中的景象,表现了环境的清幽美好和诗人闲适宁静的心情及其对大自然的热爱。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
首联“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先写草堂的环境:草堂离城郭很远,庭园开阔宽敞,旁无村落,因而诗人能够极目远眺。所以“轩楹敞”和“眺望赊”写出了草堂的开阔宽敞;
颈联“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喷吐着水泡儿,欢欣地游到水面来了。燕子轻柔的躯体,在微风的吹拂下,倾斜着掠过水蒙蒙的天空……这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诗人遣词用意精微细致,描写十分生动。“出”写出了鱼的欢欣,极其自然;“斜”写出了燕子的轻盈,逼肖生动。
综上分析,将相关内容填写进去即可。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首联“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先写草堂的环境,草堂离城郭很远,庭园开阔宽敞,旁无村落,因而诗人能够极目远眺。
颔联和颈联写的是眺望到的景色。“澄江平少岸”,诗人凭槛远望,碧澄清澈的江水,浩浩荡荡,似乎和江岸齐平了,这是写远景;“幽树晚多花”则写近景,草堂四周郁郁葱葱的树木,在春日的黄昏里,盛开着姹紫嫣红的花朵,散发出迷人的清香。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的动态,其意在托物寄兴。
以上以写景为主,写傍晚时分所见到的微风细雨中的景象,表现了环境的清幽美好和诗人闲适宁静的心情。
尾联“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呼应起首两句。以“十万户”与“两三家”对比,更显得“此地”即草堂的闲适幽静。因而表现了环境的清幽美好和诗人闲适宁静的心情及其对大自然的热爱。
综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暮西园
明·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10.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中“绿”“芳”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草蒌萋的春天美景,“满”字则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
B. “春色都从雨里过”,点明春天的气候特点以及春色将尽的情景,从春天的多雨更衬托出阳光的可贵。
C. “知是人家花落尽”一句实写,写出了暮春时节众花凋零的景象。
D. “菜畦今日蝶来多”一句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西园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诗人不曾因春光逝去而感伤
11.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0. C 11. 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和分析。
C.“知”字表明“花落尽”是作者的推测,是虚写,不是眼前之景,所以“‘知是人家花落尽’一句实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作者的情感。
诗歌大意:在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美景里,春天的美丽的光景仿佛快要从春雨中走过的样子。 应该是农人家的花落尽了,所以菜畦地里今天来的蝴蝶格外的多。
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绿”“芳”,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末句“菜畦今日蝶来多”暗点西园,诗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伤,而是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
据以上可知本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一)古诗阅读。(4分)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①。
白云依静渚②,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注释】①莓苔:一作“苍苔”,即青苔。履痕:此处指足迹。②渚:水中的小洲。
10. 诗人眼中常山道人所隐之处周围的环境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原文诗句)可知诗人“寻”常山道人未果。
11. 诗人“相对亦忘言”,陶渊明“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两种“忘言”有何相同之处?
【答案】
10. ①. 幽静(或“清幽”“宁静”“静穆”) ②. 春草闭闲门
11. 诗人“相对亦忘言”,是看到溪花心神澄静,是兴尽而返的惬意自得的感受无需多言;陶渊明“欲辨已忘言”是说恬淡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两者之间都包含了自在恬然的心境与清幽静谧的物象交融为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①“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意思是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那人迹罕至的清幽山径,正是常道士出入往来之地,这里没有人间喧嚣,满路莓苔。“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意思是白云依偎安静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门。如果说一路莓苔给人幽静的印象,那么这里的白云、芳草、静渚、闲门,则充满静穆淡逸的氛围。一切都显得恬静自然,和谐默契,不受丝毫纷扰。在自然景物的观照中,悄然融入自在平静的心绪,来访不遇的怅然,似乎被这清幽、宁静的环境,带有内省参照的“禅意”所冲化,渐趋恬然。“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诗人仅用一“过”字表示雨刚刚存在,而着意于雨霁云收之后翠绿生新的松色。“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在幽溪深涧边摇曳的野花,可见隐居之处景色幽美。
②结合“春草闭闲门”的意思“春草环绕道院闲门”,越溪(或是缘溪)而至其门扉,近看则“春草闭闲门”,蓬门长闭,碧草当门,道士不在寓所。可知作者寻隐者不遇。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的比较理解。
本诗尾联诗人看见了“溪花”,却浮起“禅意”,从幽溪深涧的陶冶中得到超悟,从摇曳的野花静静的观照中,领略到恬静的清趣,溶化于心灵深处是一种体察宁静,荡涤心胸的内省喜悦,自在恬然的心境与清幽静谧的物象交融为一。芳草松色、白云溪花的美感,“禅意”默想的清享,都清美极了。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惬意自得的感受,也都含融在诗的“忘言”之中。
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句,诗人言明自己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诗里的“此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此时此地(秋夕篱边),也可理解为整个田园生活。所谓“忘言”,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道、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据此分析概括即可。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4分)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注释】①本诗是作者长安求仕不第后漫游吴越时所作。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内,诗中的建德也指桐庐江。广陵即扬州,诗中的维扬、海西头均指扬州。
10. 下面对本诗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歌开篇写天色已晚,山中猿声哀鸣,沧江急流奔涌。“急”字不仅写江流之急,还表现了诗人情感的不平静。
B. 诗人用朴质淡雅的笔调,以日暮、深山、猿啼、江水、秋风、孤舟等一系列意象,描绘了一幅孤寂空漠的月夜江宿图。
C. 月夜宿孤舟的诗人,此时此境愁苦顿生,既有羁旅异乡的孤独,又有思乡怀友深情,还有仕途失意的苦楚,一时热泪横流。
D. 全诗以景托情,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寥落凄寂的景物中寄寓着作者凄凄惶惶的心绪,浑成自然,韵味悠长。
11. 请简要赏析颔联景物描写的手法。
【答案】
D
11. 示例一:视听结合:残月孤舟,这是诗人眼中所见;风打树叶声,这是诗人耳中所闻,描写了夜晚桐庐江上萧索、零落的景象,表达诗人失落飘零、迷惘悲苦、孤寂无依心绪。
示例二:动静结合:“风鸣岸叶”是动态描写,“月照孤舟”是静态描写,动静相衬,更显环境的幽寂及诗人情感的孤寂凄凉。
【解析】
【10题详解】
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辨析。
D.有误,全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景与情完美融合,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显得浑成自然,韵味悠长。并非“以景托情,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
故选D。
11题详解】
考查诗句理解赏析。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意思是:两岸风吹树动枝叶沙沙作响,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叶孤舟。
示例:上句整体氛围萧瑟清寂、给人以悲凉之感。“鸣”字从听觉的角度,让人感受到树叶摇瑟的声音,顿感秋意的萧瑟,叶子的不定也透露出一丝不安。下句从视觉的角度,从上至下,立体地展现出月夜在风中飘瑟的小舟。(视听结合)“孤”体现出辽阔天地中凄落的凄清气氛。这两句展现出了一种凄苦之情。借景抒情,以风的凄凉,月的落寞,孤舟的飘荡,体现出诗人羁旅的苦闷,思想的惆怅和失落之情。(情景交融)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一)(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归丁卯桥①村舍
【唐】许浑②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③低水槛④,红叶半江船。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注释】①丁卯桥:地名。②许浑:字用晦,润州丹阳人,太和六年进士,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律诗尤佳,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晚年归丹阳丁卯桥村舍闲居。③紫蒲:紫色的蒲草。④水槛:临水的栏杆。
10.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风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是首联。
B. 诗人夜归看到了明月、岩石、木桥、庭院、紫蒲、水槛、红叶、江船等景物。
C. 本诗颈联选用“紫蒲”“红叶”色彩明丽的意象,从视觉所见,渲染了一种温暖热闹的氛围,烘托归来时心情的轻松愉悦。
D.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月夜归家的喜悦和摆脱官场、回归田园的轻松和满足。
11. “桥响犬遥吠”表现了月下村舍怎样的氛围?试做简要分析。
【答案】
10、C
11. 宁静。以声衬静,用桥的轻微响声和遥远的狗叫声衬托夜晚的宁静。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C.有误,颈联“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的意思是紫色的菖蒲出水很高,使水边的栏杆都显得低了;深秋时节红叶飘零,落了很多在船上,渲染了温暖恬静的氛围,而非“温暖热闹的氛围”;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赏析解答此题,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根据景物,分析其表达效果。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意思是在桥边,远处传来阵阵狗叫声,庭院空着,人都在沉睡着。这两句诗意在表现乡村夜晚的静谧,却从声响写起,属于典型的以声写静的写法。作者用桥的轻微的响声和遥远的狗叫声衬托夜晚的宁静,以声衬静,更显其静,营造了夜晚宁静的氛围。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4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杨柳枝词①
(唐)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注释】①此诗约做于会昌三年至五年之间,诗人为避朋党倾轧,自请外放,长期远离京城。
11. 诗中描绘的柳枝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12. 诗中诗人借“柳”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作具体分析。
【答案】
11. ①. 茂密(繁密茂盛) ②. 柔嫩(柔软鲜嫩)
12. 白居易借荒园中无人欣赏的柳树,表达了对统治者埋没人才的愤懑之情。
【解析】
【分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本诗首句写枝条之盛,舞姿之美。“春风千万枝”,是说春风吹拂,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一树而千万枝,可见柳枝之繁密茂盛。
次句极写柳枝之秀色夺目,柔嫩多姿。春风和煦,柳枝绽出细叶嫩芽,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的思想感情。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意思是:永丰坊西角的荒园里,整日都没有人,这柳枝属于谁?表达了作者对永丰荒园里柳枝美姿却无人赏识的痛惜,结合背景可知,诗人借此表现出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被埋没的感慨愤懑之情。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一)(4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归鹿门歌①
【唐】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②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③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作者隐居鹿门时,鹿门:山名,在襄阳。②渔梁:洲名,在湖北襄阳城外汉水中。③庞公: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不久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
12. 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歌开篇两句写渡头的喧闹,充满人间烟火气息,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眷恋。
B. 前两联,由远及近地描写了黄昏时山村的夜景,以及诗人归家的情景。
C. “岩扉松径”与前句“栖隐处”相照应,是表现山林生活典型的意象场景。
D. 本诗笔法顺畅,语调平和,语言质朴,结构自然,笔墨省净,点染疏豁,情感真挚。
13. 简析“鹿门月照开烟树”一句中“开”字的妙处。
【答案】
12、A
13. “开”字有“打开”之意,诗中指鹿门山在月光映照下山树渐渐显现出来,好似忽然来到了庞公隐居之地;生动形象地将烟雾笼罩的山林由朦胧而赫然清晰的动态过程凸现出来,渲染了清幽恬静的氛围;暗示了诗人脱离尘世喧嚣,归隐鹿门幽境,心境也因之豁然开朗,归隐山林的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A.有误,诗歌开篇两句写到山寺钟声鸣响,天色已近黄昏,渔梁渡头,一片争渡的喧哗声。首联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前一句写古寺的幽静,后一句写渡头的喧嚣,以此衬托诗人沉静和洒脱超俗的胸怀。而非“开篇两句写渡头的喧闹”和“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眷恋”;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炼字。要理解整首诗的意思,揣摩诗人表达的情感,然后结合具体语句的意思体会用字的妙处,注意其在传情造境方面的作用。
“鹿门月照开烟树”意思是鹿门月光照亮轻烟缭绕的树木,“开”在这里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烟雾笼罩的山林由朦胧而变得赫然清晰,突出了月光出来山林的动态变化过程,形象生动,又极有意境,表现诗人此时回到鹿门的怡然自得,暗示诗人脱离尘世喧嚣,心境也随之豁然开朗,透露出诗人的隐逸情怀。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4分)
夜归丁卯桥①村舍
【唐】许浑②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③低水槛④,红叶半江船。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注释】①丁卯桥:地名。 ②许浑:字用晦,润州丹阳人,太和六年进士,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律诗尤佳,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晚年归丹阳丁卯桥村舍闲居。③紫蒲:紫色的蒲草。 ④水槛:临水的栏杆。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是首联。
B.诗人夜归看到了明月、岩石、木桥、庭院、紫蒲、水槛、红叶、江船等景物。
C.本诗颈联选用“紫蒲”“红叶”色彩明丽的意象,从视觉所见,渲染了一种温暖热闹的氛围,烘托归来时心情的轻松愉悦。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月夜归家的喜悦和摆脱官场、回归田园的轻松和满足。
11. “桥响犬遥吠”表现了月下村舍怎样的氛围 试做简要分析。 (2分)
【答案】
10.C
11. 宁静。以声衬静,用桥的轻微响声和遥远的狗叫声衬托夜晚的宁静。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0~11题。(4分)
杨柳枝词①
(唐)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注释】①此诗约做于会昌三年至五年之间,世人为避朋党倾轧,自请外放,长期远离京城。
10.诗中描绘的柳枝具有 、 的特点;(2分)
11.诗中诗人借“柳”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请作具体分析。(2分)
【答案】
10.(2分)茂密(繁密茂盛) 柔嫩(柔软鲜嫩)
11.(2分)白居易借荒园中无人欣赏的柳树,表达了对统治者埋没人才的愤懑之情。
【2024年山东滨州邹平魏桥实验学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0~11题。(4分)
秋日登吴公台①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②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③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注】①吴公台:在今江苏省江都县。陈宣帝时名将吴明澈围北齐于江都,重加修筑,以射城内,因称吴公台。陈伐北齐,他率领诸军,攻克淮南江北一带。后与北周作战,兵败被俘,忧愤而死。 ②野寺:位于偏地的寺庙。这里指吴公台上寺。③磬:寺院中敲击以召集众僧的鸣器,这里指寺中报时拜神的一种器具。因是秋天,故云“寒磬”。
10.下面选项中与诗歌表达的情感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B.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青照汗青
C.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D.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1.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颈联。(2分)
【答案】
10.B(2分)
11.颈联描绘了西下的残阳正依恋旧时的军垒,而空疏的林中正回荡着晚暮的钟声,写出了古台野寺的落寞萧索,冷寂凄清,表现了诗人对英雄的缅怀和物是人非的无限伤感。(2分)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一)(4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钟山即事①
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②。
茅檐相对③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释】①此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之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南京),游钟山时有感而作。②弄春柔:在春意中摆弄柔美的姿态。③茅檐:茅屋檐。相对,对着山。
10. 下面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弄”字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花草随春风舞动的美好情态。
B. “茅檐相对坐终日”,整日一声不响地在屋檐下对着大山静静地坐着,寂寞至极而至感到愁苦。
C. “坐终日”一句写诗人虽远离官场,但依然流露出孤独和失意之感
D. 末句是改用南朝梁王籍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是用反衬,王安石的诗是直写,从正面渲染静态,显得平淡自然,直截明快。
11.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10. B
11. 对自然美景的喜爱、流连;退居金陵时闲适恬淡的心情;政治上失意的孤独、寂寞。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理解诗句。
B.“感到愁苦”有误。“茅檐相对坐终日”,整天整日一声不响地在屋檐下对着大山静静的坐着,幽闲、寂寞至极。通过在茅檐下独坐,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幽静。
故选B。
【11题详解】
考查诗歌内容、情感理解。
诗歌大意:山涧中的流水,静悄悄的,绕着竹林流淌。竹林西畔,那繁花绿草,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晃。我坐在茅屋檐下,整天看着这明媚的春光;夕阳西下,耳边听不到一声鸟鸣,山中显得格外的静寂幽旷。
结合注释可知,这首诗表达的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日游钟山是的所见所感。看似脱去世故,其还是人退而心不退,故作此诗,以表达心中的不平。诗的前两句写的是涧、竹、花、草之美,构成一幅春日图景,所写之景是美的,有对美的欣赏之意,也有对自然的喜爱之情。三、四句中再写情境,点出幽境。在诗人的笔下,一切又都那么幽深静寂,“茅檐相对坐终日”,整天整日一声不响地在屋檐下对着大山静静的坐着,幽闲、寂寞至极。作品看似表露诗人心中的一种闲适自得,然而细细品味则不难体会出字里行间蕴含着的孤独、寂寞和政治上的失意。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4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①?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营营:往来劳碌。
10.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
B. 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童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
C. “夜阑风静觳纹平”,以江面的平静反衬词人内心的不平静,写出诗人不甘被贬,渴望建功立业的政治追求。
D.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表达了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11. 有人认为词的下片“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在表达上一语双关,请结合词句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0. C
11. “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描绘了夜深风住后的江面上水波安静之景。词人面对此情此景,也产生追求人生平静、远离世俗的情感,这既是词人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内心写照,也体现了词人潇洒旷达的襟怀个性。(答出江景安静和人生追求平静即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赏析。
C.“夜阑风静彀纹平”,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写景的句子,其实不是纯粹写景,而是词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它引发出作者心灵痛苦的解脱和心灵矛盾的超越,象征着词人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所以此时的作者已不想为官,此项理解为“写出诗人不甘被贬,渴望建功立业的政治追求”是错误的。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夜阑风静縠纹平”,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写景的句子,描写了夜深风静之后水波平静的景色,其实不是纯粹写景,而是词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它引发出作者心灵痛苦的解脱和心灵矛盾的超越,象征着词人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联系写作背影可知,苏东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由入世转向出世,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在他复杂的人生观中,由于杂有某些老庄思想,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旷达不羁的性格。联系后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可知,“夜阑风静縠纹平”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的外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5:诗歌鉴赏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诗歌, 完成下面小题。
水槛遗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12. 首联中“轩楹敞”和“________”写出了草堂的开阔宽敞; 颈联中的“出”字写出了鱼儿的欢悦, “_______”字写出了燕子轻盈优美的身姿。
13.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暮西园
明·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10.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中“绿”“芳”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草蒌萋的春天美景,“满”字则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
B. “春色都从雨里过”,点明春天的气候特点以及春色将尽的情景,从春天的多雨更衬托出阳光的可贵。
C. “知是人家花落尽”一句实写,写出了暮春时节众花凋零的景象。
D. “菜畦今日蝶来多”一句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西园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诗人不曾因春光逝去而感伤
11.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一)古诗阅读。(4分)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①。
白云依静渚②,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注释】①莓苔:一作“苍苔”,即青苔。履痕:此处指足迹。②渚:水中的小洲。
10. 诗人眼中常山道人所隐之处周围的环境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原文诗句)可知诗人“寻”常山道人未果。
11. 诗人“相对亦忘言”,陶渊明“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两种“忘言”有何相同之处?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4分)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注释】①本诗是作者长安求仕不第后漫游吴越时所作。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内,诗中的建德也指桐庐江。广陵即扬州,诗中的维扬、海西头均指扬州。
10. 下面对本诗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歌开篇写天色已晚,山中猿声哀鸣,沧江急流奔涌。“急”字不仅写江流之急,还表现了诗人情感的不平静。
B. 诗人用朴质淡雅的笔调,以日暮、深山、猿啼、江水、秋风、孤舟等一系列意象,描绘了一幅孤寂空漠的月夜江宿图。
C. 月夜宿孤舟的诗人,此时此境愁苦顿生,既有羁旅异乡的孤独,又有思乡怀友深情,还有仕途失意的苦楚,一时热泪横流。
D. 全诗以景托情,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寥落凄寂的景物中寄寓着作者凄凄惶惶的心绪,浑成自然,韵味悠长。
11. 请简要赏析颔联景物描写的手法。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一)(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归丁卯桥①村舍
【唐】许浑②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③低水槛④,红叶半江船。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注释】①丁卯桥:地名。②许浑:字用晦,润州丹阳人,太和六年进士,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律诗尤佳,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晚年归丹阳丁卯桥村舍闲居。③紫蒲:紫色的蒲草。④水槛:临水的栏杆。
10.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风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是首联。
B. 诗人夜归看到了明月、岩石、木桥、庭院、紫蒲、水槛、红叶、江船等景物。
C. 本诗颈联选用“紫蒲”“红叶”色彩明丽的意象,从视觉所见,渲染了一种温暖热闹的氛围,烘托归来时心情的轻松愉悦。
D.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月夜归家的喜悦和摆脱官场、回归田园的轻松和满足。
11. “桥响犬遥吠”表现了月下村舍怎样的氛围?试做简要分析。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4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杨柳枝词①
(唐)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注释】①此诗约做于会昌三年至五年之间,诗人为避朋党倾轧,自请外放,长期远离京城。
11. 诗中描绘的柳枝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12. 诗中诗人借“柳”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作具体分析。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一)(4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归鹿门歌①
【唐】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②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③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作者隐居鹿门时,鹿门:山名,在襄阳。②渔梁:洲名,在湖北襄阳城外汉水中。③庞公: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不久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
12. 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歌开篇两句写渡头的喧闹,充满人间烟火气息,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眷恋。
B. 前两联,由远及近地描写了黄昏时山村的夜景,以及诗人归家的情景。
C. “岩扉松径”与前句“栖隐处”相照应,是表现山林生活典型的意象场景。
D. 本诗笔法顺畅,语调平和,语言质朴,结构自然,笔墨省净,点染疏豁,情感真挚。
13. 简析“鹿门月照开烟树”一句中“开”字的妙处。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4分)
夜归丁卯桥①村舍
【唐】许浑②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③低水槛④,红叶半江船。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注释】①丁卯桥:地名。 ②许浑:字用晦,润州丹阳人,太和六年进士,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律诗尤佳,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晚年归丹阳丁卯桥村舍闲居。③紫蒲:紫色的蒲草。 ④水槛:临水的栏杆。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是首联。
B.诗人夜归看到了明月、岩石、木桥、庭院、紫蒲、水槛、红叶、江船等景物。
C.本诗颈联选用“紫蒲”“红叶”色彩明丽的意象,从视觉所见,渲染了一种温暖热闹的氛围,烘托归来时心情的轻松愉悦。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月夜归家的喜悦和摆脱官场、回归田园的轻松和满足。
11. “桥响犬遥吠”表现了月下村舍怎样的氛围 试做简要分析。 (2分)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0~11题。(4分)
杨柳枝词①
(唐)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注释】①此诗约做于会昌三年至五年之间,世人为避朋党倾轧,自请外放,长期远离京城。
10.诗中描绘的柳枝具有 、 的特点;(2分)
11.诗中诗人借“柳”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请作具体分析。(2分)
【2024年山东滨州邹平魏桥实验学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0~11题。(4分)
秋日登吴公台①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②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③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注】①吴公台:在今江苏省江都县。陈宣帝时名将吴明澈围北齐于江都,重加修筑,以射城内,因称吴公台。陈伐北齐,他率领诸军,攻克淮南江北一带。后与北周作战,兵败被俘,忧愤而死。 ②野寺:位于偏地的寺庙。这里指吴公台上寺。③磬:寺院中敲击以召集众僧的鸣器,这里指寺中报时拜神的一种器具。因是秋天,故云“寒磬”。
10.下面选项中与诗歌表达的情感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B.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青照汗青
C.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D.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1.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颈联。(2分)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一)(4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钟山即事①
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②。
茅檐相对③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释】①此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之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南京),游钟山时有感而作。②弄春柔:在春意中摆弄柔美的姿态。③茅檐:茅屋檐。相对,对着山。
10. 下面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弄”字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花草随春风舞动的美好情态。
B. “茅檐相对坐终日”,整日一声不响地在屋檐下对着大山静静地坐着,寂寞至极而至感到愁苦。
C. “坐终日”一句写诗人虽远离官场,但依然流露出孤独和失意之感
D. 末句是改用南朝梁王籍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是用反衬,王安石的诗是直写,从正面渲染静态,显得平淡自然,直截明快。
11.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4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①?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营营:往来劳碌。
10.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
B. 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童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
C. “夜阑风静觳纹平”,以江面的平静反衬词人内心的不平静,写出诗人不甘被贬,渴望建功立业的政治追求。
D.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表达了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11. 有人认为词的下片“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在表达上一语双关,请结合词句谈谈你的理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