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5 16:3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经济大危机
(1929年-1933年)
美 国
德、意、日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摆脱危机
寻找出路
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对稳定时期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生产盲目扩大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罗斯福新政
法西斯专政
新课导入
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独裁专制(摧毁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实行集权主义)
极端民族主义(倡导种族优越论,为侵略制造理论依据)
军国主义(崇拜战争,崇拜武力,认为战争能夺取一切)
法西斯主义的三大特征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1.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背景?
2.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标志?
3.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对内外政策?
一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政府几乎瘫痪。
墨索里尼组织法西斯党。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醉心于领土扩张。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背景
世界大战给意大利带来了高达140亿里拉的财政赤字,战争结束后,军事定货停止,主要工业部门衰退,意大利欠美英战债40亿美元,200万复员军人成为失业大军,经济陷于危机之中。……煤铁依靠进口,军费几占国家预算50%,外贸一直入超,通货膨胀,里拉很不稳定,工人实际工资降低,农民丧失生计……
1919年中,意大利南部发生农民起来夺取土地的斗争。与此同时工人罢工斗争广泛开展。
——《世界现代史》卢文璞主编
1922年墨索里尼率领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政权
“意大利的空军、海军和马达声压倒一切声音吧!它们的影子遮住意大利上空的太阳!使地中海再次成为意大利的内湖。”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对内独裁,对外扩张
法西斯党徒在罗马街头焚毁反对派的宣传品
1935年,意大利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
1936年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对外扩张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材料三:
1932年,德国的工业产量比1929年下降了近40%,农业产量下降近30%,失业人数超过600万。
材料一:《凡尔赛条约》
材料二:女子用马克当柴烧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
希特勒上台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919年,他加入德意志工人党,该党后改名为“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
1921年,他成为纳粹党领袖。
1923年,他因“啤酒馆暴动”失败,被捕入狱。
1924年,他出狱后着手强化纳粹党。
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1933年,他出任德国总理。不久,逐步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结合课文中的人物扫描,归纳希特勒和纳粹党的崛起简历。
纳粹
纳粹是德语Nationalsozialist(民族社会主义者)一词的缩写词Nazi的汉语音译。
纳粹党指德国法西斯政党。
纳粹党的理论:
①种族主义;
②民族复仇主义;
③反马克思主义;
④主张对外侵略扩张、对内独裁。
德国的纳粹党为什么能够得到德国的信任,被选上台呢?
1、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掠夺不满,渴望民族复兴,民族复仇主义思想蔓延。
2、经济大危机引发的政治危机,使垄断资产阶级需要对外扩张来转嫁危机。
3、希特勒高超的演讲才能和欺骗手段。(蛊惑宣传,煽动复仇情绪)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希特勒法西斯政权的暴行
“国会纵火案”
焚烧进步书籍
德国法西斯政权对内独裁
“水晶之夜”
“水晶之夜”(或翻译成碎玻璃之夜,是指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纳粹党员与党卫队袭击德国全境的犹太人的事件。这被认为是对犹太人有组织的屠杀的开始。许多犹太商店的窗户在当晚被打破,破碎的玻璃在月光的照射下有如水晶般的发光,这就是该事件名称的由来。 )
犹太人只能乘坐特定的有轨电车
犹太人被要求佩戴歧视性的黄星标志
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
犹太人在欧洲被德国法西斯屠杀达600万人
在世界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中,15%是犹太人,美国的亿万富翁中,犹太人占了20%。美国的主要投资银行几乎都是犹太人...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绘画大师毕加索,音乐巨匠门德尔松。
①历史原因:欧洲有久远的反犹传统,反犹一直是罗马教廷的宗教职责,世俗的传统势力也往往把对犹太人的宗教迫害与经济掠夺结合起来。
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迫害犹太人?
②现实的需要:实施建立一个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国的罪恶计划需要巨额资金提供财力保证。在国力衰落的情况下,把手伸向富有的犹太人成为了他们的理所当然。
③个人原因:希特勒从小就从心理、思想上极其厌恶犹太人,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
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武装军事区
1938年,吞并奥地利
希特勒举行阅兵仪式庆祝
德国法西斯政权对外扩张
1938年,签订《慕尼黑协定》
1939年3月,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P66,知识拓展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觊觎中国之心由来已久
经济大危机带来的重创
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
历史野心
经济危机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温故知新
近代史上,20世纪30年代前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1894
中日甲午战争
1895
《马关条约》
1915
《二十一条》
1900
参与八国联军侵华
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
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持续萧条的日本经济,遭到惨重的打击。……1929年丝价平均每捆1350日元,1930年3月跌至1058日元,9月跌至500日元。……1930年9月比1929年3月,8种商品平均下跌37%。1929年至1931年间,工业总产值下降了32.9%……1931年,失业人数达250万。
……1930年,尽管粮食大丰收,但因米价暴跌,一些旱地作物的价格甚至抵不上运费,以致发生所谓“丰收饥馑”。
劳资争议由1929年的1400多起增至1931年的2400多起。农民的租佃纠纷也从1929年的2400多起增至1931年的3400多起。
——《世界现代史》卢文璞主编
经济大危机对日本工农业的打击,激化了国内外矛盾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觊觎中国之心由来已久
经济大危机带来的重创
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
历史野心
经济危机
日本出现形形色色的法西斯组织
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
军部法西斯势力的上台
相关史事:
“军部”一词最初只指独立于政府,拥有军令大权的国家军事机关,后来逐渐成为当时日本庞大军事官僚结构的总称。军部包括陆军省、海军省、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以及关东军和其他军事机。军部不对议会负责,直属于天皇。
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在经济大危机的刺激下,20世纪30年代以来日本军部法西斯进一步对外扩张: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2年
建立伪满洲国
1935
策划华北事变
加紧扩充军备,制定《国策基准》
1937年七七事变
1936年
广田弘毅上台组阁,亚洲策源地形成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936年11月25日,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加入。至此,纳粹德国(阿道夫·希特勒)与法西斯主义的意大利(贝尼托·墨索里尼)和军国主义的日本(东条英机)结成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Berlin-Rome-Tokyo Axis)为核心的军事集团(成员国称之为“轴心国”)。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标志着三国法西斯军事同盟正式形成。
“三国”轴心国集团
“一次” 经济大危机
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二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德、意、日的法西斯独裁统治,
是人类历史上最反动、最黑暗
的统治,它们相互勾结,狼狈
为奸,对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
构成了严重威胁。新的世界大
战的爆发已经不可避免。
政权 背 景 建立标志 建立时间 内外政策 影 响
意大利
德国
日 本
政治危机
希特勒
上台
一党独裁
扩军备战
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
墨索里尼上台
社会、经济危机
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1933年
1922年
1936年
独裁统治
对外扩张
对外扩张
扩充军备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经济危机
小结
C
1.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而德国和日本则( )
A.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发动内战
C.走上法西斯道路
D.实行新经济政策
B
2.当今世界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那么,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危机的连续打击
B.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
C.国际恐怖活动的频繁发生
D.民族复仇主义的打击报复
A
3.某历史博物馆正在举行纳粹暴行展,下列内容可以在展览中看到的是( )
A.血腥屠杀犹太人
B.七三一部队实施细菌战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绞肉机
D
4.日本法西斯不同于其他法西斯的主要特点是(  )
A.对外侵略扩张    
B.对内独裁统治
C.不断创造政变和兵变   
D.以军部为核心力量
D
5.20世纪30年代,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B.1933 年希特勒上台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