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
第3节 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02
03
01
U与E的关系
φ与E的关系
第3节 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目录
CONTENTS
匀强电场场强E
04
新课引入:电场的两个基本性质是什么?
>
+Q
+
+
+
+
+
+
+
+
q
+
FA
q
+
FB
A
B
EPA
EPB
O
参考点
1.力的性质:
2.能的性质:
试探电荷在电场中必受力.
试探电荷在电场中拥有能.
电场
电场力F
场强E
电势差UAB
电势φ
电势能EP
第一部分
电势与场强的关系
一、φ与E的关系
EA>EB
φA>φB
φA<φB
A
B
A
B
EA>EB
1. E大φ不一定高;φ高E不一定大
思考1:判断A、B两点电势φ的高低和场强E的大小?
φA=0
EA=0
EA=
0
φA=0
思考2:以无穷远为参考点,判断A的电势φ和场强E
A
A
2. E为零,φ不一定为零;φ为零,E不一定为零
一、φ与E的关系
1. E大φ不一定高;φ高E不一定大
3.φ与E无直接关系
第二部分
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
q
E
+
E
A
B
qE
+
dAB
q
二、U与E的关系
1.推导:
UAB=
WAB
q
=
qEdAB
=EdAB
+
A
B
qE
dAB
q
LAB
UAB=
WAB
q
=
qELABcosθ
q
=ELABcosθ
=EdAB
+
θ
2.结论:
注意:①只适用于匀强电场。
UAB等于场强E乘以A、B两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dAB。
②UAB不带正负。
③E方向是φ降低最快的方向。
二、U与E的关系
UAB等于场强E乘以A、B两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dAB。
E
d
A
B
L
④匀强电场平行且等距的两点U相等
C
D
L
⑤非匀强电场电场线密集,
UAB
UCD
=
6v
2v
4v
φD=
UAB
UBC
>
A
B
C
L
L
1.推导:
2.结论:
注意:①只适用于匀强电场
②UAB不带正负
③E方向是φ降低最快的方向。
UAB=EdAB
d
0v
7V
5V
φ=
①
②
③
3v
φC=
4V
中点φ等于两点电势平均值
等差等势面也密集
【典例1】 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电荷量为q=5.0×10-10C的正电荷由a点移到b点和由a点移到c点,静电力做功都是3.0×10-8J,已知a、b、c三点的连线组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ab=20 cm,∠a=37°,∠c=90°,sin 37°=0.6,cos 37°=0.8,求:
(1)a、b两点的电势差Uab;
(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和方向。
[答案] (1)60 V (2)375 V/m 方向平行于ac,且由a指向c
【针对训练1】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相距10 cm的平行板A和B之间有一匀强电场,如图,电场强度E=2×104 V/m,方向向下。电场中C点距B板为3 cm,D点距A板为2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UCD=1 000 V
B.让B板接地,则C点的电势φC=600 V
C.让A板接地,则D点的电势φD=400 V
D.将一个电子从C点移到D点静电力做的功,
与将电子先从C点移到P点再移到D点静电力
做的功数值不同
B
【针对训练2】如图,A、B、C三点在匀强电场中,AC⊥BC,∠CAB=37°,BC=10 cm,把一个电荷量q=1×10-5C的正电荷从A移到B,静电力不做功;从B移到C,静电力做功为-8×10-3J,则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和方向是(cos37°=0.8)( )
A.800 V/m,垂直AC向下
B.800 V/m,垂直AC向上
C.10 000 V/m,垂直AB斜向下
D.10 000 V/m,垂直BC斜向上
C
U=Ed
E=U/d
第三部分
匀强电场场强E
在数值上等于沿场强方向每单位距离上的电势差。
两点间电势差与两点沿电场方向上距离的比值
E
伏每米(V/m)
三、匀强电场场强E
1.定义:
A
B
LAB
3.单位:
1V/m=1N/C
E=UAB/dAB
2.定义式:
1V/m=
E=F/q
1J/C
1m
=
1N m
1m C
=
1N/C
dAB
注意:①只适合匀强电场,
②场强E方向是φ降低最快的方向 ,
③几何等分点也是电势差等分点。
UAB
且随着距离均匀减小
x
φ
o
X
O
场强E的三个公式的区别
区别公式 物理含义 适用范围 说明
电场强度大小的 定义式 一切电场 q为试探电荷的电荷量
真空中点电荷场强的决定式 真空中,场源电荷Q是点电荷 Q为场源电荷的电荷量
匀强电场中场强的 定义式 匀强电场 d为沿电场方向的距离
【典例2】如图所示,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等势线,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50 V,φb=-20 V,则a、b连线的中点c的电势应为( )
A.φc=-35 V
B.φc>-35 V
C.φc<-35 V
D.无法判断
B
【针对训练1】(多选)图中虚线为一组间距相等的同心圆,圆心处固定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一带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射入电场,实线为粒子仅在静电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三点是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则该粒子( )
A.带负电
B.在c点受力最大
C.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
D.由a点到b点的动能变化大于由b点到c点的动能变化
CD
【针对训练2】 (多选)如图所示,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关于y轴(沿竖直方向)对称,O、M、N是y轴上的三个点,且OM=MN。P点在y轴右侧,MP⊥ON。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
B.将负点电荷由O点移动到P点,静电力做正功
C.M、N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O、M两点间的电势差
D.M、N两点间的电势差小于O、M两点间的电势差
AD
【典例3】(多选)一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xOy平面,平面内a、b、c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0 V、17 V、26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的大小为2.5V/cm
B.坐标原点处的电势为1V
C.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低7eV
D.电子从b点运动到c点,静电力做功为9eV
ABD
【针对训练1】A、B、C是匀强电场中的三个点,各点电势φA=10 V,φB=2 V,φC=6 V,A、B、C三个点在同一平面上,图中电场强度的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
D
【针对训练2】如图所示,A、B、C、D是匀强电场中一个以坐标原点为圆心、半径为1 m的圆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已知A、B、D三点的电势分别为φA=3 V、φB=-2 V、φD=8 V,由此可知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
A.4 V/m
B.5 V/m
C.6 V/m
D.7 V/m
B
课堂小结
A
B
A
B
2. E为零,φ不一定为零;φ为零,E不一定为零
1. E大φ不一定高;φ高E不一定大
3.φ与E无直接关系
④匀强电场平行且等距的两点U相等
⑤非匀强电场电场线密集,
①只适用于匀强电场
②UAB不带正负
③E方向是φ降低最快的方向。
中点φ等于两点电势平均和
等差等势面也密集
E
d
A
B
L
C
D
L
UAB
UCD
=
6v
2v
4v
φD=
d
0v
φC=
4V
在数值上等于沿场强方向每单位距离上的电势差。
①只适合匀强电场,
②场强E方向是φ降低最快的方向 ,
③几何等分点也是电势差等分点。
且随着距离均匀减小
x
φ
o
E
A
N
P
M
无特定关系
U=Ed
E=U/d
【练习1】医生用心电图检查仪为一位身高1.8 m的运动员体检,她把电极吸在身体5个不同的位置,如图所示。如果人体从头往脚的方向构成匀强电场,其中有两个点的电势差最大,约为500 μV,则电场强度约为( )
A.278 μV/m
B.500 μV/m
C.1 000 μV/m
D.1 250 μV/m
B
课堂练习
【练习2】在水平地面上放一块长方形的铁块,在它O点正上方固定一正点电荷Q,长方形的铁块MN上A、B、O、C、D间距相等,则正点电荷Q在各点产生的场强E,在长方形的铁块MN上各点的电势φ、各点间的电势差U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φ0>φA>φB
B.E0>EB>EA
C.UAB>UB0>UOC>UCD
D.MN上表面不带电
B
课堂练习
【练习3】一种电场的某条电场线与x轴重合,其场强大小E与坐标x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电场是匀强电场
B.由图像可以直接看出场强大小随x均匀增大
C.图像的斜率表示电场的电势
D.x1与x2之间的电势差等于阴影部分的面积
D
课堂练习
【练习4】高压电线落地可能导致行人跨步电压触电。如图所示,若高压输电线掉落在水平地面上的O点,且O点附近地质结构分布均匀,将在地面形成以O为圆心的一系列同心圆等势线。则( )
A.图中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
B.图中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
C.行人无论向哪个方向跨步,两脚间距离越大跨步电压越大
D.行人无论向哪个方向跨步,两脚间距离越大跨步电压越小
A
课堂练习
【练习5】(多选)如图所示为电子束焊接机,图中带箭头的虚线代表电场线,B、C是电场中两点。K为阴极,A为阳极,两极之间的距离为d,在两极之间加上高压U,有一电子在K极由静止被加速。不考虑电子重力,元电荷为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K之间的电场强度均为U/d
B.B点电势低于C点电势
C.B点电场强度大于C点电场强度
D.电子由K到A的电势能减少了eU
BD
课堂练习
【练习6】(多选)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边长为5cm的等边三角形ABC,三角形所在平面与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平行。O点为该三角形的中心,D、E、F分别为AC、AB和BC边的中点。三角形各顶点的电势分别为φA=4V、φB=8V、φC=12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点电势为10V
B.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160V/m,方向由C指向A
C.将电子由F点移到C点,电子的电势能减少了2eV
D.在三角形ABC内切圆的圆周上,E点电势最低
BC
课堂练习
【练习7】如图所示,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关于y轴(沿竖直方向)对称,O、M、N是y轴上的三个点,且OM=MN.P点在y轴的右侧,MP⊥ON.则( )
A.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
B.将负电荷由O点移动到P点,电场力做正功
C.M、N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O、M两点间的电势差
D.在O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粒子,
该粒子将沿y轴做直线运动
AD
-
+
课堂练习
【练习8】如图所示,在某电场中画出了三条电场线,C点是A、B连线的中点.已知A点的电势为φA=30 V,B点的电势为φB=-10 V,则C点的电势( )
A.φC=10 V
B.φC>10 V
C.φC<10 V
D.上述选项都不正确
C
U=
Ed
课堂练习
【练习9】如图所示,图中五点均在匀强电场中,它们刚好是一个圆的四个等分点和圆心.已知电场线与圆所在平面平行.下列有关圆心O和等分点a的电势、电场强度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
A.a点的电势为6 V
B.a点的电势为-2 V
C.O点的场强方向指向a点
D.O点的场强方向指向电势为2V的点
AD
6v
课堂练习
0.05
d
【练习10】平行的带电金属板A、B间是匀强电场,如图所示,两板间距离是5cm,两板间的电压是60 V.问:
(1)两板间的场强是多大?
(2)电场中有P1和P2两点,P1点离A板0.5 cm,
P2点离B板也是0.5 cm,P1和P2两点间的电势差多大?
(3)若B板接地,P1和P2两点的电势各是多少伏?
+
+
+
+
-
-
-
-
解:(1)
=
E=
U
60
=1200
v/m
(2)
U12=
Ed12
=
1200×
0.04
=48V
(3)
φ1=
U1B=
Ed1B
=
1200×
0.045
=54V
φ2=
U2B=
Ed2B
=
1200×
0.005
=6V
课堂练习
-e
【练习11】如图所示,虚线方框内为一匀强电场区域,电场线与纸面平行,A、B、C为电场中的三个点,三点电势分别为φA=12V、φB=6V、φC=-6V.试在虚线框内作出该电场的示意图(即画出几条电场线),保留作图时所用的辅助线.若将一个电子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多少电子伏的功?
12V
6V
-6V
6V
0V
UAB
=
解:WAB
=
-6ev
课堂练习
【练习12】如图所示为一组未知方向的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把电荷量为1×10-6 C的负电荷从A点沿水平线移至B点,静电力做了2×10-6J的功,A、B间的距离为2 cm,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_____,电场强度的大小E=___________,若B点电势为1 V,则电子处于A点时,具有的电势能Ep=___eV.
-2 V
2×102 N/C
1
UAB=
q
WAB
E=
U
d
d
2×10-6
-1×10-6
=
=
2
0.01
φA=
-1v
Ep/q
φA=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