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单糖(好题必刷)(含解析)--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4.1.1 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单糖(好题必刷)(含解析)--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3.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1-06 18:56:2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章 生物大分子
4.1.1 糖类的组成与分类 单糖
选择题(共12小题)
1.糖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关于糖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均有甜味 B.淀粉和纤维素均不是糖类
C.糖类均可水解 D.糖类都含有C、H和O元素
2.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一种单糖
B.葡萄糖分子中有6个碳原子、6个水分子
C.常温下,葡萄糖可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D.葡萄糖完全燃烧需要消耗
3.医疗上葡萄糖被大量用于病人输液的原因是(  )
A.葡萄糖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B.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在人体内能直接进入新陈代谢
D.每克葡萄糖被氧化放出的能量值最大
4.下列对葡萄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醛
B.葡萄糖是一种有甜味的物质
C.葡萄糖能水解生成乙醇
D.葡萄糖是一种还原性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5.下列关于葡萄糖和果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糖中含有醛基,是还原性糖,而果糖中没有醛基,是非还原性糖
B.葡萄糖和果糖都能与H2在一定条件下作用生成己六醇
C.葡萄糖与乙酸作用生成葡萄糖五乙酸酯
D.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单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6.糖尿病患者的尿样中含有葡萄糖,在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时,能产生红色沉淀。说明葡萄糖分子中含有
A.苯基 B.甲基 C.羟基 D.醛基
7.下列各组有机化合物的水溶液,能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的是( )
A.葡萄糖和乙醛 B.丙醛和丙酮 C.乙醛和甲酸甲酯 D.麦芽糖和葡萄糖
8.一种试剂能把乙醇、乙酸、甲酸、葡萄糖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A.新制Cu(OH)2
B.溴水
C.银氨溶液
D.KMnO4酸性溶液
9.下列有关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不一定只含C、H、O元素
B.符合通式Cn(H2O)m的都是糖类
C.糖类物质都有甜味
D.糖类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六大类营养素之一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物质的分子都可以用Cm(H2O)n来表示
B.凡能溶于水具有甜味的物质都属于糖类
C.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能生成它们的化合物
11.下列混合物能用分液法分离的是 (  )
A.果糖与乙醚 B.苯和溴苯 C.葡萄糖和乙醚混合液 D.葡萄糖与果糖混合液
12.下面有关葡萄糖与果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它们都易溶于乙醇、乙醚
C.二者都是六碳糖 D.果糖比葡萄糖要甜
填空题(共2题)
13.根据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作答:
(1)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时,被氧化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该官能团被氧化成________。
(2)银镜反应中,1 mol葡萄糖转移________mol电子,还原得到____________mol Ag。
(3)1 mol葡萄糖与乙酸反应成酯,理论上可得__________g葡萄糖五乙酸酯。
(4)1 mol葡萄糖完全氧化生成CO2与H2O,需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为________L。
14.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I.在某些酶的催化下,人体内葡萄糖的代谢有如下过程:
(1)过程①是_________反应,过程②是________反应,过程③是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的名称)
(2)上述物质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填字母代号)
II.葡萄糖被氧化后生成葡萄糖酸,形成内酯(具有六元环酯结构)。葡萄糖酸内酯简称GDL,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超市中见到的内酯豆腐就是用它点成的。方法是把GDL和CaSO4(或其他凝固剂)按1:3~2:3配比混合使用。用它点出的豆腐更加细嫩,营养价值也高。
(3)葡萄糖酸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4)葡萄糖酸内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章 生物大分子
4.1.1 糖类的组成与分类 单糖
选择题(共12小题)
1.糖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关于糖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均有甜味 B.淀粉和纤维素均不是糖类
C.糖类均可水解 D.糖类都含有C、H和O元素
【答案】D
【解析】A.糖类不一定有甜味如多糖,选项A错误; B.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属于糖类,选项B错误;C.二糖和多糖能水解,单糖不能水解,选项C错误;D.糖类含有C、H、O三种元素,选项D正确。答案选D。
2.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一种单糖
B.葡萄糖分子中有6个碳原子、6个水分子
C.常温下,葡萄糖可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D.葡萄糖完全燃烧需要消耗
【答案】A
【解析】
A.葡萄糖是单糖,A正确;
B.葡萄糖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但不是以水分子的形式存在,B错误;
C.葡萄糖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必须加热,C错误;
D.葡萄糖的分子式可改写为C6(H2O)6,由此可判断1mol葡萄糖完全燃烧需要消耗6molO2,D错误。
答案选A。
3.医疗上葡萄糖被大量用于病人输液的原因是(  )
A.葡萄糖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B.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在人体内能直接进入新陈代谢
D.每克葡萄糖被氧化放出的能量值最大
【答案】C
【解析】分析:糖类物质在消化道内消化为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然后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即葡萄糖在人体内能直接进入新陈代谢,据此解题。
详解:葡萄糖是人体必需食用的营养素,但人体内有六大营养素,故这不是在医疗上葡萄糖被大量用于病人输液的原因,A错误;葡萄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但这与在医疗上葡萄糖被大量用于病人输液无直接关系,B错误;糖类物质在消化道内消化为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然后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即葡萄糖在人体内能直接进入新陈代谢,故在医疗上葡萄糖被大量用于病人输液,C正确;每克葡萄糖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放出的能量15.6KJ,每克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放出的能量39.3KJ,每克葡萄糖被氧化放出的能量值不如油脂大,D错误;正确选项C。
4.下列对葡萄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醛
B.葡萄糖是一种有甜味的物质
C.葡萄糖能水解生成乙醇
D.葡萄糖是一种还原性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答案】C
【解析】
A项:葡萄糖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是一种多羟基醛。A项正确;
B项:葡萄糖有甜味。B项正确;
C项: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能生成乙醇,但不是水解反应。C项错误;
D项:葡萄糖分子中有醛基,具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D项正确。
本题选C。
5.下列关于葡萄糖和果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糖中含有醛基,是还原性糖,而果糖中没有醛基,是非还原性糖
B.葡萄糖和果糖都能与H2在一定条件下作用生成己六醇
C.葡萄糖与乙酸作用生成葡萄糖五乙酸酯
D.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单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A
【解析】
A.虽然果糖中不含有醛基,但果糖中含有羰基可以被还原,与葡萄糖一样也是还原性糖,故A错误;
B.葡萄糖分子中含有5个-OH和1个-CHO,果糖分子中含有5个-OH和1个-CO-,醛基和羰基都能与H2加成,最终均生成己六醇,故B正确;
C.葡萄糖分子中含有5个-OH,能与乙酸作用生成葡萄糖五乙酸酯,故C正确;
D.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式均为C6H12O6,但二者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6.糖尿病患者的尿样中含有葡萄糖,在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时,能产生红色沉淀。说明葡萄糖分子中含有
A.苯基 B.甲基 C.羟基 D.醛基
【答案】D
【解析】
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醛,具有还原性,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可以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沉淀,该反应是检验—CHO的特征反应,答案为D。
7.下列各组有机化合物的水溶液,能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的是( )
A.葡萄糖和乙醛 B.丙醛和丙酮 C.乙醛和甲酸甲酯 D.麦芽糖和葡萄糖
【答案】B
【解析】
A.葡萄糖和乙醛都含有醛基,都可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红色沉淀,不能鉴别,故A错误;
B.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红色沉淀,丙酮不反应,可鉴别,故B正确;
C.乙醛和甲酸甲酯都含有醛基,均可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红色沉淀,不能鉴别,故C错误;
D.麦芽糖和葡萄糖都含有醛基,都可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红色沉淀,不能鉴别,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8.一种试剂能把乙醇、乙酸、甲酸、葡萄糖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A.新制Cu(OH)2
B.溴水
C.银氨溶液
D.KMnO4酸性溶液
【答案】A
【解析】
乙醇能溶于水,乙酸就有酸性,甲酸具有酸性,并含有醛基,能与新制Cu(OH)2浊液反应,葡萄糖含有醛基,能与新制Cu(OH)2浊液反应.
解:A.乙醇与新制Cu(OH)2不反应,与水混溶,乙酸具有酸性,与新制Cu(OH)2发生中和反应,沉淀溶解,甲酸具有酸性,与新制Cu(OH)2发生中和反应,沉淀溶解,加热时有红色沉淀生成,葡萄糖含有醛基,能与新制Cu(OH)2浊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可鉴别,故A正确;
B.溴水与乙醇、乙酸不反应,不能鉴别二者,故B错误;
C.银氨溶液与甲酸、葡萄糖溶液反应都生成银镜,现象一样,不能鉴别,故C错误;
D.乙醇、甲酸、葡萄糖都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都反应而使溶液褪色,不能鉴别,故D错误。
故选A。
9.下列有关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不一定只含C、H、O元素
B.符合通式Cn(H2O)m的都是糖类
C.糖类物质都有甜味
D.糖类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六大类营养素之一
【答案】D
【解析】
糖类俗称碳水化合物,但它不是水与碳直接化合的产物。糖类大都可用Cn(H2O)m来表示,但符合这一通式的不一定都是糖,如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C2(H2O)2]等。糖不一定有甜味,如淀粉、纤维素等。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物质的分子都可以用Cm(H2O)n来表示
B.凡能溶于水具有甜味的物质都属于糖类
C.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能生成它们的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A.并不是所有的糖类都可以用Cm(H2O)n表示,比如鼠李糖分子式为C6H12O5,不符合Cn(H2O)m,故A错误;
B.有甜味的不一定都属于糖类,有些醇能溶于水,也具有甜味,故B错误;
C.单糖不能发生水解,例如葡萄糖和果糖,故C错误;
D.糖定义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或能水解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物质,故D正确;
故选D。
11.下列混合物能用分液法分离的是 (  )
A.果糖与乙醚 B.苯和溴苯 C.葡萄糖和乙醚混合液 D.葡萄糖与果糖混合液
【答案】C
【解析】
A.果糖易溶于乙醚,不分层,不能用分液法分离,故A错误;
B.溴苯易溶于苯,不分层,不能用分液法分离,故B错误;
C.葡萄糖难溶于乙醚,混合液分层,能用分液法分离,故C正确;
D.葡萄糖与果糖互溶,混合液不分层,不能用分液法分离,故D错误;
故选C。
12.下面有关葡萄糖与果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它们都易溶于乙醇、乙醚
C.二者都是六碳糖 D.果糖比葡萄糖要甜
【答案】B
【解析】
A. 葡萄糖与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但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
B. 果糖易溶于乙醇和乙醚,但葡萄糖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故B错误;
C. 葡萄糖与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都是六碳糖,故C正确;
D. 果糖的甜度比葡萄糖要更甜一些,故D正确;
故选B。
填空题(共2题)
13.根据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作答:
(1)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时,被氧化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该官能团被氧化成________。
(2)银镜反应中,1 mol葡萄糖转移________mol电子,还原得到____________mol Ag。
(3)1 mol葡萄糖与乙酸反应成酯,理论上可得__________g葡萄糖五乙酸酯。
(4)1 mol葡萄糖完全氧化生成CO2与H2O,需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为________L。
【答案】(1)醛基(或—CHO) 羧基(或—COOH) (2)2 2 (3)390 (4)134.4
【解析】
银镜反应是醛基的性质,醛基被氧化成羧基;一个醛基得一个氧原子,C的化合价升高2价,转移2个电子,可还原2个Ag+;1 mol葡萄糖可与5 mol乙酸反应,生成1 mol葡萄糖五乙酸酯和5 mol水,故1 mol葡萄糖五乙酸酯的质量为(180+5×60 5×18)g=390 g;根据葡萄糖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C6H12O6+6O2―→6CO2+6H2O,或根据C6H12O6与氧化产物CO2与H2O的原子守恒,可知1 mol葡萄糖完全氧化成CO2与H2O时需6 mol O2。
14.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I.在某些酶的催化下,人体内葡萄糖的代谢有如下过程:
(1)过程①是_________反应,过程②是________反应,过程③是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的名称)
(2)上述物质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填字母代号)
II.葡萄糖被氧化后生成葡萄糖酸,形成内酯(具有六元环酯结构)。葡萄糖酸内酯简称GDL,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超市中见到的内酯豆腐就是用它点成的。方法是把GDL和CaSO4(或其他凝固剂)按1:3~2:3配比混合使用。用它点出的豆腐更加细嫩,营养价值也高。
(3)葡萄糖酸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4)葡萄糖酸内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消去 加成 氧化
(2)A C (3) C6H12O7 (4)
【解析】
Ⅰ.(1) 分析A、B,可知B比A少一分子水,可知A→B发生了消去反应;分析B、C,可知C比B多了一分子水,可知B→C发生了加成反应;分析C、D,可知C中的被氧化成了—CO—,所以C→D发生了氧化反应,故答案为:消去;加成;氧化;
(2) 分析A、B、C、D、E的结构简式和分子式,A、C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所以A、C互为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A;C;
Ⅱ.(3) 葡萄糖酸是葡萄糖分子中的—CHO被氧化为—COOH,故其分子式为C6H12O7,故答案为:C6H12O7;
(4) 葡萄糖酸内酯即葡萄糖酸分子内发生酯化反应,脱去一分子水形成六元环状酯结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