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大生产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军民大生产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3-10 14:4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军民大生产》,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欣赏 聆听 演唱表演 小组创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体验劳动歌曲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陶冶其情操。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要做到独立创编歌词,相对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由此,在本节课里,要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还得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演唱时声音富有弹性,一领众和时要有默契。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军民大生产》,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积极参与劳动号子的编创活动。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老师范唱《南泥湾》
1、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跟着老师演唱的歌曲以及图片的变化,思考3个问题。(这是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由歌曲《南泥湾》导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老师讲述时代背景。(南泥湾的变化)
3、今天呢,老师将带大家走进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通过一首《军民大生产》再现当年的劳动场面。
活动2【讲授】学唱歌曲
1、介绍歌曲背景:1939年2月2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发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号召,要求部队、机关、学校发展生产。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很快开展起来。著名作曲家张寒晖由此在1945年创作了著名的歌曲《军民大生产》。21教育网
2、聆听歌曲《军民大生产》并且思考: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热烈激昂、坚定有力)
2、歌曲的演唱形式又是怎样的?(领唱、齐唱)
3、介绍劳动号子:一领众和铿锵有力产生并运用于劳动,具有协调和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
特点:劳动中产生,为劳动服务,节奏规整,强弱鲜明。
作用:指挥劳动,协调步伐,鼓舞干劲,调节精神。
4、小组合作,跟录音学唱歌曲。自己总结难唱的地方,标记出来。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挨个解决。
5、难点提示:﹥﹥
55
嗬咳(重音记号,力度强)
6、小组展示,各小组选一个同学当号工,领唱,其余小组成员配合。
活动3【活动】歌词创编
各小组自己设计,把歌曲中括号内的保留,其余部分替换,节奏大范围内不变。进行创编。
解放区呀么(嗬嗨),大生产呀么(嗬嗨),军队和人民 (西里里里嚓啦啦啦 嗦罗罗罗呔)齐动员那么(嗬嗨)。
举例: 球队加油歌
中国队呀么嗬咳
加油踢呀么嗬咳
打的对手西里里里察啦啦啦索罗罗罗太
得胜利呀么嗬咳
班级加油歌
七一班呀么嗬咳
斗争先呀么嗬咳
大家努力学习西里里里察啦啦啦索罗罗罗太
得第一呀么嗬咳
设计好的小组,一样的,选出一名号工,其余成员配合,并进行小组展示。
活动4【作业】请同学们课后发现身边的劳动号子并模仿
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劳动号子,并且同学们也体验了当小小音乐家,自己创编歌曲,很有意思吧!作为重庆人,大街小巷都可以发现劳动号子,老师给大家留一个作业,请同学们仔细找一找身边的劳动号子,并且模仿,下节课上课时进行表演。最后,老师来当号工,同学们来配合老师,跟着钢琴伴奏,结束这一堂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