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
和江南地区开发
温故知新
1.263年,____灭蜀。______年,_______________(人)建立西晋,定都_______。
_______年,______灭_____,统一全国。(三国时期结束)
2.________在位时昏庸无能,爆发了_________。给_____方造成了_________。逃往_____的人数以万计,出现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__________。这场战乱严重削弱了______的国力,成为_________________的转折点。
3._____年,内迁的______人攻陷西晋都城,西晋王朝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的双重打击下灭亡。
4.______________时期,我国内迁的少数民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是________。
魏
266
司马炎(晋惠帝)
洛阳
280
西晋
吴
晋惠帝
八王之乱
北
巨大灾难
南方
人口迁徙
西晋
西晋由盛转哀
316
匈奴
八王之乱
内迁各族
武力进攻
东汉、魏、晋
匈奴、鲜卑、羯、氐、羌
匈奴
导入新课
这是南京六朝博物馆大厅悬挂的条幅,展示了建都于此的六个王朝。博物馆里展出的青瓷、陶俑、建筑构件、大型排水设施遗迹,以及石刻、书画等文物,反映了这个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变化。
2
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种变化?
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哪些表现
1.东晋的兴亡
东晋的建立
朝代建立三要素: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都城:
时间:
建立者:
317年
司马睿
建康(今江苏南京)
西晋
东晋(南)
十六国(北)
【歌谣:西晋王朝匈奴毁 ,东晋建立司马睿】
思考:与西晋相比,东晋国土面积如何?
国土面积缩小,东晋据守南方
东晋
晋元帝司马睿
1.东晋的兴亡
东晋的政治
门阀政治
(世家大族与皇帝共治天下)
“王与马,共天下”
①政治上依靠王导
②军事上依靠王导的堂兄王敦。
来坐坐坐!甭跟我客气!
东晋的门阀政治——
东晋虽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本身司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整个朝廷都由世族大家把持,他当皇帝得益于王导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其后又有陈郡谢氏的谢安、谢玄,王敦等。
1.东晋的兴亡
思考:南迁的中原人,他们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东晋初期,朝廷多次进行北伐,在祖逖(tì)等人的努力下,曾收复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内耗最终导致东晋未能恢复中原。
闻鸡起舞
相关史事:
西晋末年,祖邀流亡江南。为恢复中原,他自行招募军队,渡江北伐。船到中流,他慷慨激昂地击辑说:“我如不扫清中原,誓不复返!”跟随的人都被他的豪情壮志感动。由于东晋统治者腐朽软弱,偏安东南,北伐不利,祖邀忧愤而死。
内耗/失败原因:
①由于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掣肘;
②有的统帅北伐动机不纯,利用北伐发展自己的势力。
中流击楫
祖逖有什么精神值得你学习?
刻苦勤奋 胸怀大志
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东晋的北伐
1.东晋的兴亡
东晋的发展与灭亡
(1)发展:东晋曾与北方政权多次交战,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
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淝水之战,以少胜多,东晋战胜前秦
(2)灭亡:420年,东晋灭亡。
公元420年,布衣出生的大将刘裕令傀儡皇帝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自己代晋称帝,建立了南朝的宋国,史称刘宋,东晋宣告灭亡。
2.南朝的政治
420—589年的170年里,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这些朝代都在建康(今南京)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宋疆域最大
西晋
十六国
三国
东晋
南朝(宋、齐、梁、陈)
北朝(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
建康(东晋、宋、齐、梁、陈 )
建业(吴)
南京:六朝古都
2.南朝的政治
朝代 建立者 称帝前曾任官职 时间 都城
南朝 宋 刘裕 平北将军 存续59年 建康
齐 萧道成 骠骑大将军 存续23年 建康
梁 萧衍 大司马、总领中外军事 存续55年 建康
陈 陈霸先 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 存续32年 建康
结合表格思考:南朝的政治有什么特点?
①武将篡权,建立新朝代
②存在时间短
政权更迭频繁
③定都建康
偏安南方
宋武帝、宋文帝在位时,轻徭薄赋,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南齐末年,萧衍从地方起兵夺取帝位,是为梁武帝。但在其统治后期,由于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千里绝烟,人迹罕见。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3.江南地区的开发
看视频结合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南迁有哪两种情形?产生了什么影响?影响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江南地区的开发
黄河
长江
《史记》中江南地区未开发,人烟稀少、生产落后、商业不发达。
《宋书》中描写了江南地区开发后的景象,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发达。
3.江南地区的开发
时期 发展情况
黄河流域是全国经济重心;
江南地广人稀、农业落后(未开发)
①秦汉时期
③西晋末年
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南下
④东晋后期
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
②孙吴建国后
江南得到初步开发
阅读课本104页,梳理江南地区开发的历程。
结合材料,概括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3.江南地区的开发
材料一: 江南地区古代森林、沼泽广泛分布,具备了农业发展的良好条件。
材料二:(南朝宋)……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 社会比较安定。
材料三:……中原人民把他们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了江南,迅速改变了江南“火耕水耨”的落后面貌,这对江南地区的开发,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材料四: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
材料五:在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下,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
③北方人口南迁,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④南方统治者的政策支持
⑤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3.江南地区的开发
思考:魏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南迁有哪两种情形?产生了什么影响?
影响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游牧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情形:①北方游牧民族迁往中原地区,
②中原地区人民迁往南方地区。
影响:①促进了民族融合;
②有利于江南地区的开发。
因素:①生产力水平;
②统治者的政策(或重视程度);
③社会环境。
3.江南地区的开发
开发的表现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①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
②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育秧移栽,麦稻兼作,双季稻
④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南朝 青瓷莲花湖
东晋黑釉鸡首壶
南朝 织锦
扬州“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3.江南地区的开发
思考:江南地区的开发有何影响?
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经济中心”与“经济重心”的区别
“中心”涉及政治的影响,一般来讲首都在哪儿,就在哪儿形成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统一时期,一般只有一个中心,分裂时期,则可能有多个中心。
“经济重心”则是指经济最发达、地位最重要的某个较大地区。
思考:江南地区的开发对今天的发展有何启示?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
③北方人口南迁,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④南方统治者的政策支持
⑤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①要保持社会安定
②要重视人才和科技的发展
⑤要重视民生
④统治者要做出正确决策,重视经济发展
①要保护环境,
坚持可持续发展
原因
启示/教训(怎么做)
课堂小结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东晋的兴亡
江南地区的
开发
南朝的政治
地理位置:长江中下游地区
灭亡:420年,灭亡
建立:317年,司马睿,定都建康
北伐:祖逖,失败告终,局部统一(南方)
420—589年,宋、齐、梁、陈,定都建康
宋: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社会安定
梁:政治败坏,经济破坏
原因:劳动力+技术;自然环境、社会;统治者;努力
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
影响: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课堂小练
1.东晋第一个皇帝是( )
A.司马懿 B.司马炎 C.司马昭 D.司马睿
2.《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
A.江南气候条件优越 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C.江南生产技术先进 D.江南劳动力资源丰富
3.东晋之初,为将南下逃难人士纳入到司马睿政权下,王导向他们展示收复中原的大义(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挟天子以令诸侯
C.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D.王与马,共天下
3.南朝时,如果北方的商人要去江南地区最华的城市采购丝绸和瓷器,他们最应该去的城市是( )
A.广州 B. 建康 C. 扬州 D.锦州
D
B
D
B
课堂小练
1.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 )
①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技术和先进生产工具
②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③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
④南方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势力膨胀,把持政权,寒门子弟靠读书入仕困难重重,因此,重武轻文观念甚嚣尘上,有人认为“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而不是“端坐读书,作老博士也”。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社会动荡激发爱国情怀 B.时局影响社会观念
C.士族势力强大威胁皇权 D.选官制度发生变化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