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西汉时,一个名叫东方朔的人向汉武帝上书。他写的奏本使用了三千片简牍,要两个人才能费力抬动。简牍用竹、木制成,比较笨重。为了便于携带,人们在绢帛上写字,但绢帛价格昂贵,难以普及。经过反复试验,人们终于造出了纸张。
造纸术的发明有什么重要意义?除造纸术之外,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还有哪些新发展?
学习目标
1、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了解造纸术对文化传播的作用;知道张仲景和华佗的成就。
2、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的基本史实,知道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
3、认识到两汉时期我国科技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书写材料的伟大革命——造纸术的发明
甲骨文
青铜铭文
竹木简
帛书
思考:图中的书写材料有什么有缺点?
青铜器、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帛的价钱昂贵,不能大量使用;甲骨书写内容太少。
纸是现在最常见和最普遍的书写材料,那么,我国在纸被发明之前,人们的书写材料有哪些呢?
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术的基本方法——
考古学家在陕西西安、甘肃天水和敦煌等地多次发现了西汉时期的麻纸,这证明西汉时已生产纸。但这种纸质地粗糙,使用不便。
此为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纸面平整、光滑、结构紧密,表面有细纤维渣,可见造纸技术比较原始。其原料为大麻纸上用墨线绘有山、川、崖,路,是一幅世界最早的纸绘地图。
缺点:质地粗糙、使用不便。
造纸术的改进(东汉)
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工艺
材料: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
材料中的“伦”指的是?用什么作为造纸原料?有什么好处?
6
原料: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好处: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意义:①纸的使用日益普遍,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②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③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
观看视频,概括张仲景和华佗的主要医学成就有哪些?
河南南阳医圣祠
安徽亳州华佗纪念馆
张仲景 华佗
时期
成就
地位
东汉末年
东汉末年
1.著作《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
2.“治未病”,提倡预防疾病
1.外科手术——麻沸散
2.五禽戏,强身健体
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后世称“医圣”。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禽戏”导引图
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勇于创新的开拓意识、救死扶伤的优良医德。
中国古代数学一直注重实际应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
《九章算术》
最晚成书于东汉时期
总结了东汉以前的数学知识,内容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术、代数、几何等
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数学著作
注重实际应用,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
特点:
地位:
内容:
时间:
著作:
秦简九九表
简上抄录了较为完整的乘法口诀,反映了秦朝对乘法口诀的推广和应用。
数学
秦汉时期,农学有较大发展,代表性著作是《氾(fan)胜之书》。这部书总结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提出改良土壤、适度施肥、合理密植等农业生产方法。
农学
◎改良土壤
◎适度施肥
◎合理密植
体现精耕细作的农业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史家绝唱-司马迁与《史记》
《史记》
人物
内容
地位
司马迁(西汉汉武帝时期)
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
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学著作;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以人物为中心的综合性史书体裁。
《史记》的价值
材料1: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材料2: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
材料3: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
——鲁迅
材料4:朴素凝练、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减一字不能。
—— 柳宗元
史学价值:公正记事,秉笔直书,记录保存了大量史料和史事,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文学价值: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
根据司马迁的人生经历,你能感受到他的什么精神品质?
1
4
5
2
祖上数代
任职史官
遵父遗志
修著史籍
著成《史记》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年十岁则诵古文,
二十遍览名山大川
李陵事件
被处宫刑
秉承父志
十年著史
犯颜直谏
飞来横祸
家学渊源
耳濡目染
大笔如椽 、鸿篇巨制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
勤奋好学、坚持不懈,忍辱负重、追求崇高理想和献身伟大事业的精神。
知识拓展
通史
是指连贯地记载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
编年体
就是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纪传体
就是以人物为纲,按时间顺序,连贯地记述各个时代史实的史书体例。
断代史
是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如班固所著的《汉书》。
道教和佛教
起 源
时 间
派 别
教 义
影 响
我国本土
东汉末年
张角:太平道
张陵:五斗米道
尊奉黄帝和老子,相信神仙方术。
为下层民众信奉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来源于古代的民间巫术和神仙方术,又将《老子》《庄子》加以附会引申,形成以长生成仙为根本宗旨的道教教义,随着相应的宗教组织和活动的出现,道教便正式诞生了。
张角
张陵
四川成都青城山
史记记载,张陵曾在四川大邑的鹄鸣山传教。后世民间传说变为成都附近的青城山是张陵修道传教的地方。
起源
诞生时间
创始人
传入时间
教义
古代印度
约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尊称“释迦牟尼”)
西汉末年(通过丝绸之路)
主张众生平等,因果轮回
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乃中国、越南、朝鲜、日本及欧美国家的“释源”和“祖庭”。
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敦煌莫高窟
乐山大佛
敦煌壁画飞天形象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道教和佛教在东汉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有哪些?
佛教教义
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才能得解脱
迎合了统治者
迎合贫苦民众
众生平等
道教教义
修身养性、炼丹求仙
修道治病
迎合了统治者
迎合贫苦民众
领域 时代 人物 成就
造纸术 西汉 /
东汉
医学 东汉
史学 西汉
宗教 西汉末年 /
东汉
数学 东汉 /
农学 /
发明造纸术
蔡伦
改进造纸术
麻沸散;
五禽戏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治未病”
华佗
司马迁
《史记》
佛教传入中国;东汉广泛传播
张角;张陵
太平道教;
五斗米道
《九章算术》
《氾胜之书》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