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陕西省中考化学评卷反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陕西省中考化学评卷反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3-10 15:1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03张PPT。2015陕西省中考 化学评卷反馈西安市铁一中学
沙 靖报告内容西安市铁一中学近三年陕西省中考理化数据分析 2015年陕西省中考整卷数据分析 2015年陕西省中考化学数据分析 学生答卷情况反馈及复习备考建议2015年陕西省中考整卷数据分析 西安市铁一中学西安市:2015年共有85929名学生参加中考2015年陕西省中考整卷数据分析 西安市铁一中学近三年陕西省理化考试数据分析西安市铁一中学2015西安市理化分数段百分比统计图 西安市铁一中学2014西安市理化分数段百分比统计图 西安市铁一中学2015年陕西省中考化学数据分析 2015年西安市中考化学Ⅰ卷分析 2015年延安市中考化学Ⅰ卷分析 2015年延安市中考化学Ⅱ卷分析 2015年铜川市中考化学Ⅱ卷分析 2015年西安市中考化学Ⅱ卷分析西安市铁一中学2015年陕西省中考化学数据分析 9.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理智选择、科学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正在推广普及的公共自行车为人们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
B.生活中常用的塑料、纤维、合金、玻璃等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C.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外观和营养价值等
D.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科技发展等领域学生答卷情况反馈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教学建议 关注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特别是营养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相关知识,食品安全知识,能源、环保知识,燃烧、灭火及生产安全知识,材料分类及对人和环境的影响等都是教学关注的热点问题。10.进行化学实验操作考核时,下列四位同学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检验溶液酸碱性 B.溶解固体 C.倾倒液体 D.熄灭酒精灯学生答卷情况反馈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教学建议 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学会正确及时的处理意外事故的方法。11.明确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与冰的共存物是纯净物,是因为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
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水与酒精混合液的体积小于混合前二者体积之和,是因为混合后分子体积变小学生答卷情况反馈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教学建议 加强对微粒性质和应用的理解,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12.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西达苯胺(化学式是C22H19FN4O2,相对分子质量为390.4),填补了我国T细胞淋巴瘤新药的空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西达苯胺由五种元素组成
B.西达苯胺不属于氧化物
C.一个西达苯胺分子的质量是390.4g
D.一个西达苯胺分子由48个原子构成学生答卷情况反馈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教学建议 结合新信息,提高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氧化物的特征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3.下列各组物质用稀硫酸不能完全区分开的是 【 】
A.镁粉、氧化铜粉、木炭粉
B.NaOH溶液、Ba(OH)2溶液、KOH溶液
C.Na2CO3溶液、NaCl溶液、BaCl2溶液
D.铝片、铁片、银片学生答卷情况反馈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教学建议 加强对物质性质的记忆,鉴别方法的掌握,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14.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有关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像不正确的是【 】学生答卷情况反馈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教学建议 重点掌握硝酸钾、氯化钠、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趋势,研究同一个主干问题从不同方向将化学问题与图像结合起来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15.下列实验进行中的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 【 】学生答卷情况反馈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教学建议 加强实验教学,认真指导学生完成主干知识的相关实验,亲自动手操作并分析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生答卷情况反馈Ⅰ卷结果分析: 满分14分,从以上数据及质检抽样分析可以得出,I卷七个选择题平均分为9.4分,难度0.671(2014年平均分8.3分,难度为0.593),与11-13年平均分(10分左右)还是偏低。容易题为10题(0.85以上),涉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较容易题9、11、12题(0.6-0.8),涉及食品安全知识,能源、环保知识及材料,还涉及物质组成、化学式的意义、分子的性质和应用。较难题为13、14题(0.6以下),涉及物质的鉴别、溶解度,难题为15题(0.5以下),涉及实验原理的分析、化学推理的方法。从结果来看试题的难易梯度设计符合由易到难,比较合理。对学生而言感觉困难的是溶解度;元素化合物的反应,装置分析的思路;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等,以后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答卷情况反馈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1:审题不清,将维生素答成淀粉、碳水化合物、有机物、肉类等。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1:审题不清,将维生素答成淀粉、碳水化合物、有机物、肉类、纤维等。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2:知识漏洞,分不清糖类是光合作用还是呼吸作用的产物。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3:错误原因主要是“钙”字不会写,其次就是写成“钙单质”、“维生素E”、“蛋白质”之类的知识性错误。学生答卷情况反馈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3:错误原因主要是“钙”字不会写,其次就是写成“钙单质”、“维生素E”、“蛋白质”之类的知识性错误。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4:首先是不会辨别复合肥,其次是题目中要求选字母,学生直接选填化学式。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4:首先是不会辨别复合肥,其次是题目中要求选字母,学生直接选填化学式。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5:错别字很多,“维”写成“唯”、“微”,“合”写成“和” 。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学生答卷情况反馈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1:分不清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2:答非所问,出现“实验现象明显”,“气密性好”,“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结束”,“防止生成气体污染环境”、“卫生、方便”等错误。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2:答非所问,出现“实验现象明显”,“气密性好”,“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结束”,“防止生成气体污染环境”、“卫生、方便”等错误。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3:首先是不会计算化合价,“-3”以外的答案很多;其次是不会表示化合价,写成“负三”的人也不在少数,值得提醒的是此题要求仅是求出氮元素的化合价,没有要求用化学用语表示,只写“-3”或“-3价”就行。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3:首先是不会计算化合价,“-3”以外的答案很多;其次是不会表示化合价,写成“负三”的人也不在少数,值得提醒的是此题要求仅是求出氮元素的化合价,没有要求用化学用语表示,只写“-3”或“-3价”就行。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学生答卷情况反馈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1:不会判断“饱和”与“不饱和”,错别字泛滥;
问题2:审题不清,没有看到共析出多少,写成“6”。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3:理解能力欠缺,恒温蒸发结晶,温度不变,判断不出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所以三个选项都有人选。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学生答卷情况反馈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1:审题不清,要求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学生写的是化学方程式。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错误主要有:未配平、配平时带括号,如:3 (H2SO4);化学式写错;“↓”、“↑”随便标;反应物是氧化铁与稀硫酸,写的是与稀盐酸反应;不会写或胡写等。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错误主要有:未配平、配平时带括号,如:3 (H2SO4);化学式写错;“↓”、“↑”随便标;反应物是氧化铁与稀硫酸,写的是与稀盐酸反应;不会写或胡写等。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错误主要有:未配平、配平时带括号,如:3 (H2SO4);化学式写错;“↓”、“↑”随便标;反应物是氧化铁与稀硫酸,写的是与稀盐酸反应;不会写或胡写等。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3:没有质量守恒的意识,“增大”还是“减小”分不清。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学生答卷情况反馈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1:不清楚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的性质,所以三个选项都有选。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未配平、无“↓”、化学式写错的较多。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未配平、无“↓”、化学式写错的较多。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3:首先审题不清,选择酸溶液、碱溶液进行鉴别;其次是知识掌握不好,能够检验出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除了酸和碱溶液,还有可溶性钙盐和钡盐,其余盐不能达到目的;再次,学生对可溶性钙盐和钡盐记忆不准确,出现了CaCO3、BaSO4等难溶性沉淀。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3:首先审题不清,选择酸溶液、碱溶液及其他进行鉴别;其次是知识掌握不好,能够检验出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除了酸和碱溶液,还有可溶性钙盐和钡盐,其余盐不能达到目的;再次,学生对可溶性钙盐和钡盐记忆不准确,出现了CaCO3、BaSO4等难溶性沉淀。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3:首先审题不清,选择酸溶液、碱溶液及其他进行鉴别;其次是知识掌握不好,能够检验出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除了酸和碱溶液,还有可溶性钙盐和钡盐,其余盐不能达到目的;再次,学生对可溶性钙盐和钡盐记忆不准确,出现了CaCO3、BaSO4等难溶性沉淀。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3:首先审题不清,选择酸和碱溶液进行鉴别;其次是知识掌握不好,能够检验出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除了酸和碱溶液,还有可溶性钙盐和钡盐,其余盐不能达到目的;再次,学生对可溶性钙盐和钡盐记忆不准确,出现了CaCO3、BaSO4等难溶性沉淀。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学生答卷情况反馈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1:没有读懂题意,如:使反应物与液体充分反应、使其与水平面接触而发生反应、不让空气跑进锥形瓶中、控制反应速率等;死记硬背现象严重,如:防止液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1:没有读懂题意,如:使反应物与液体充分反应、使其与水平面接触而发生反应、不让空气跑进锥形瓶中、控制反应速率等;死记硬背现象严重,如:防止液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1:没有读懂题意,如:使反应物与液体充分反应、使其与水平面接触而发生反应、不让空气跑进锥形瓶中、控制反应速率等;死记硬背现象严重,如:防止液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1:没有读懂题意,如:使反应物与液体充分反应、使其与水平面接触而发生反应、不让空气跑进锥形瓶中、控制反应速率等;死记硬背现象严重,如:防止液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1:没有读懂题意,如:使反应物与液体充分反应、使其与水平面接触而发生反应、不让空气跑进锥形瓶中、控制反应速率等;死记硬背现象严重,如:防止液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2:漏选或错选现象严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未配平、无“↑”、条件错、化学式写错或不规范现象特别多,还有把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和水通电混淆。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2:漏选或错选现象严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未配平、无“↑”、条件错、化学式写错或不规范现象特别多,还有把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和水通电混淆。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2:漏选或错选现象严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未配平、无“↑”、条件错、化学式写错或不规范现象特别多,还有把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和水通电混淆。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2:漏选或错选现象严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未配平、无“↑”、条件错、化学式写错或不规范现象特别多,还有把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和水通电混淆。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3:分不清检验和验满,如:通入石灰水,是否变浑浊;验满时不知道放瓶口还是伸入瓶内,如:将燃着木条伸入瓶内,观察是否熄灭或将燃着木条伸入瓶口,观察是否熄灭;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3:分不清检验和验满,如:通入石灰水,是否变浑浊;验满时不知道放瓶口还是伸入瓶内,如:将燃着木条伸入瓶内,观察是否熄灭或将燃着木条伸入瓶口,观察是否熄灭;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3:分不清检验和验满,如:通入石灰水,是否变浑浊;验满时不知道放瓶口还是伸入瓶内,如:将燃着木条伸入瓶内,观察是否熄灭或将燃着木条伸入瓶口,观察是否熄灭;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学生答卷情况反馈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
甲同学:(1)不理解题意,成立或不成立填不对;(2)看不懂图示,A2和A3溶液均为无色,就认为溶液为中性;
乙同学:(1)亚铁与铁盐溶液颜色分不清,出现“黄色”答案较多;(2)二写成别的数字的现象严重;
交流与反思:(1)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化学式写错、大小写书写不规范;(2)此空答案较多,除盐酸外,还有盐酸溶液、氯化氢溶液、稀HCl、HCl溶液等,这些都得分,酸性溶液不得分。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23.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回收一块质量为40g的铜锌合金中的铜,将该合金放入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恰好用去稀硫酸100g,烧杯内剩余固体质量为27g。 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40g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是 g。
(2)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学生答卷情况反馈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问题:
(1)不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涵义及方法,胡写。
(2)格式不规范,包括单位问题、设不规范、没答、相关量问题、没乘100%、百分数用小数代替。
(3)方程式中化学式写错;方程式书写错误,部分同学认为铜与稀硫酸酸也能反应,还有部分同学把硫酸看成了盐酸以及不打气体生成符号等,此类问题纯属粗心;
(4)方程式正确,但相对分子质量错误;
(5)没有算硫酸,而算硫酸锌或氢气质量;
(6)第一问13算错。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优秀试卷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学生答卷情况反馈阅卷反馈信息学生答卷情况反馈Ⅱ卷结果分析: 满分36分,从以上数据及质检抽样分析可以得出, Ⅱ卷平均分为21.41分,难度为0.595(2014年平均分为20.1分,难度为0.55),比去年高1.31分,与往年相比差异不大。整套试卷化学部分学生平均分30.8分,难度0.616,基本符合中考说明的要求。
复习建议折射教学:
问题2:化学用语书写和理解依然欠缺,尤其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解决办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挖掘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认识与STS的联系,平时模拟训练的时候从严要求。
问题1:“双基”不扎实,脑海中没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认知水平仍停留在表象、感性、局部等。
解决办法:高效复习,避免简单重复,努力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不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微测试”——一种高效学习效果监测的手段
“微探究”——一种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有益尝试
复习建议折射教学:问题3:不知道什么是学科思想和方法,更谈不上利用它们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解决办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关注、渗透、强调,加强实际应用。
问题4:作实验探究题时,只看局部,不顾整体,匆忙填空,缺乏各种信息的分析及整合能力。
解决办法:教师下题海,学生精做题,教师精于讲,学生精于思,中考卷面上的探究题,实际是“引导式”探究。
复习建议折射教学:问题5:错别字太多,维(微、唯)生素、饱和(合)、钙、光合(和)等其中都有,还有过滤、酒精(洒)、 “酚酞” “石蕊”(芯)等。
解决办法:化学基本概念、化学仪器名称、实验基本操作名称、物质名称等专业用语反复听写,逐一过关。
问题6:审题不仔细,尤其是对设置了限定答案的试题,不按要求回答。如:题目明确限定用“正确”或“不正确”,“合理或不合理”填空的,如果答成“对”或“不对”属无效答案;用填序号的答成文字或化学式,将“③”写成别的数字“3”“三”“ Ⅲ”“(3)”,将“A>C”答成“a>c”,均不得分。
解决办法:定时定量模拟训练,审知识点,审方法,审要求。
复习建议折射教学:
问题7:学生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学困生数量明显增加。
解决办法:注重分层教学 ,关注、关爱学困生发展。
问题8:缺乏得分技巧,不能统筹规划。
解决办法:必考点---得----基本分(35)
重难点---保----综合分(10)
创新点---抢----提高分(5)
优先短板,保持手感
愿:您在这次讲座中能有所收获!
祝:您从此变得更优秀!
再次感谢您的聆听!
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