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5 20:5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以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及仆从国与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0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 ,是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轴心国
德国
1940年9月27日加入1945年5月8日投降(国家元首:希特勒)。
意大利
1940年9月27日加入1943年9月8日投降(后成立的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在1943年9月23日加入,1945年4月25日投降)(国家元首:墨索里尼)。
日本
1940年9月27日加入1945年8月15日投降(国家元首:昭和天皇)
隆美尔
施坦因曼
古德里安
格拉齐亚尼
梅塞
山本五十六
东条英机
反法西斯同盟(同盟国)
苏联(1941年6月22日)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美利坚合众国(1941年12月7日)
富兰克林·罗斯福/哈里·S·杜鲁门
亚瑟· 内维尔 ·张伯伦/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1939年9月3日)
(1941年12月9日)
中华民国
蒋介石
朱可夫
罗科索夫斯基
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
科涅夫
尼米兹
麦克阿瑟
巴顿
蒙哥马利
坎宁安
朱安
法西斯三巨头
雅塔尔三巨头
形成轴心国(德意日)
德袭波兰战争爆发
法国沦陷
莫斯科
保卫战
日本偷袭珍珠港
签署《联合
国家宣言》
建立反法西
斯联盟
斯大林
格勒战役
打败德军不可战胜神话
太平洋战场开始,美国参战
苏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1939.9.1
全面爆发
1940年
1940.6
1941.10-1942.1
规模进一步扩大
1941.12
达到最大规模
1942.1.1
联合
1942.7-1943.2
转折
诺曼底登陆
意大利投降
雅尔塔会议
德国投降
波茨坦会议
日本签订投降书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北非战场结束
二战结束
1943.7
轴心国瓦解
1944.6
反攻
1945.2
协调
1945.5.8
欧洲战事结束
1945.7
1945.9.2
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8.15
①时间:
②参与国:
③标志:
④内容:
⑤作用:
1942年1月1日 富兰克林·罗斯福
中英美苏等26个国家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签字国保证运用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仆从国;每个国家都保证不与法西斯国家合作,不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性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①时间:
②双方:
③结局:
④影响:
1942.7-1943.2
德国VS苏联
苏军—— 开始战略进攻,并掌握了主动权。
德军——元气大伤,由战略进攻转为防御。
二战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
①时间:
②盟军:
③作战计划:
④影响:
两栖登陆战
1944年6月6日 法国诺曼底
美、英等盟军
(军事联合)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诺曼底登陆
①目的:
②时间、地点:
③首脑:
④内容:
⑤影响:
丘吉尔 罗斯福 斯大林
1945年2月 苏联雅尔塔
(英)丘吉尔(美)罗斯福(苏)斯大林
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①彻底消灭法西斯战后军事占领德国,
②成立联合国
③苏联承诺对日参战
①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
②奠定了战后世界美苏两极格局的基础。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雅尔塔会议
看图说史
柏林战役
攻克柏林德国投降
1945年5月8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欧战结束
看图说史
日本投降
长崎
日本投降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参加对日作战;
▲中国在毛泽东号召下,发起对日的最后一战。
二战结束
广岛
(1)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
(2)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
(3)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意义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