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5 20:5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德国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
材料二:纳粹党巧妙利用德国人民痛恨《凡尔赛和约》,煽动复仇主义情绪和种族狂热,鼓吹日耳曼人必须以战争“获取生存空间”,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材料三: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法西斯势力趁势发展壮大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材料四:绥靖政策是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
历史原因:凡尔赛体系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矛盾。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重要原因:绥靖政策也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直接原因: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法西斯政权上台。
二战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军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欧洲东线战场
德国持续侵略
丹 麦
丹 麦
丹 麦
丹 麦
丹 麦
丹 麦
挪威
挪威
挪威
挪威
挪威
丹 麦
挪威
卢森堡
卢森堡
卢森堡
卢森堡
卢森堡
卢森堡
卢森堡
荷兰
荷兰
荷兰
荷兰
荷兰
荷兰
荷兰
比利时
比利时
比利时
比利时
比利时
比利时
比利时
马奇诺防线
5月下旬,德军绕过法国坚固的 “马奇诺防线”,侵入法国境内,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二战初期, 德国闪击战攻势凌厉,4小时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
卢森堡不战而亡,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
欧洲西线战场
德国持续侵略
空袭英国
欧洲西线战场
德国持续侵略
莫斯科保卫战——
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欧洲东线战场
二战的扩大——太平洋战场
1941.12.7日军偷袭珍珠港
  日军以仅损失5艘自杀性小型潜艇和29架飞机的轻微代价,击沉8艘美国战列舰和10艘其它战舰,击毁击伤美机260多架,美军伤亡3300多人。
必须永远记住这个耻辱的日子
罗斯福签署对日宣战书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943年9月
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二战全面爆发
2)、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 二战扩大
3)、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 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4)、1942年1月1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5)、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 二战的转折点
6)、1943年 ——意大利投降
7)、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8)、1945年2月—— 雅尔塔会议
9)、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投降书 欧洲战事结束
10)、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 二战结束
归纳总结·整体感知
二战的进程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带给我们哪些启示?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战争的爆发?
原因: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反法西斯国家人民的英勇斗争;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协调了各国的行动。
启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灾难,我们要热爱和平,避免战争;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所面临的挑战;人民群众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对邪恶势力要坚决抵抗,绝不能妥协退让、姑息纵容;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避免的方法:加强国际合作、协商;发展经济,促进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发挥联合国的重要作用等。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战争名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起止时间
1914-1918年
1939-1945年
交战双方
同盟国、协约国
轴心国、反法西斯联盟
主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
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转折点)、诺曼底登陆
性质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结果
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两次世界大战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