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分析样题
九年级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共8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或不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答题,视为无效答题。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中国古籍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可燃性 B.黑色固体
C.难溶于水 D.熔点高
2.研发了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获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是
A.屠呦呦 B.张青莲 C.闵恩泽 D.侯德榜
3.下列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细胞的呼吸作用 B.醋的酿造 C.木炭燃烧 D.食物的腐烂
4.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的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黏土烧制陶瓷 B.黑火药爆炸 C.用粮食酿醋 D.活字印刷
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液体的倾倒 D.氧气的验满
6.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是
A.铜 B.氧气 C.金刚石 D.氯化钠
7.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下列气体不会污染空气的是
A.氮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8~12题:
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它受热时或见光易分解出氧气,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原理为2KMnO4K2MnO4+MnO2+O2↑。KMnO4溶液可用作消毒剂。
8.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KMnO4 B.K2MnO4 C.MnO2 D.O2
9.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一定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酒精灯 B.试管 C.漏斗 D.集气瓶
10.下列关于高锰酸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应保存于棕色试剂瓶 B.高锰酸钾受热不易发生分解
C.高锰酸钾是混合物 D. 制氧气时高锰酸钾中氧元素全部转化为氧气
11.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 +6 C.+4 D. +7
12.锰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它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锰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9.94 g B.锰的中子数为25
C.锰属于非金属元素 D.锰的原子序数为25
13.荷叶中含有的荷叶碱(化学式为C19H21NO2)具有降脂、抑菌等作用。下列有关荷叶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O2 B.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C.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9∶2 D.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4.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
C.干冰升华,体积变大——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15.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X 6.0 3.0 1.0
反应后质量/g 0 2.0 3.0 11.0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X数值是6.0
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4∶11
二、(本题包括1小题,共13分)
16.(13分)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
Ⅰ.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 ▲ (填字母),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气泡 ▲ 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 ▲ ,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实验台上。
(3)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填字母)。
Ⅱ.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及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1)能向自然界中释放O2的是 ▲ (填字母)。
A.动植物的呼吸 B.可燃物的燃烧 C.植物的光合作用
(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
Ⅲ.学习氧气制取后,学习小组开展了“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的实践活动。化学小组制作了一台简易“制氧机”如图所示。用A剂、B剂产生氧气,其中A剂为白色颗粒(2Na2CO3 3H2O2),B剂为MnO2。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时,在反应仓中加入适量的水,再依次加入A和B即可持续、平稳地产生氧气。
第一步:2Na2CO3 3H2O2═2Na2CO3+3H2O2
第二步: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1)验证过滤仓导出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 ▲ 。
(2)过滤仓中的水起到的作用是 ▲ (填字母)。
A.可以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 B.降低氧气温度
C.加快氧气的生成 D.洗气,使氧气具有一定的湿度
(3)小组中同学在100g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与100g质量分数为9.1%的过碳酸钠溶液中分别加入1.5g二氧化锰用同一家用制氧机进行对比实验,利用氧气传感器测出两份溶液产生氧气的曲线如下图。
综合分析,家用制氧机的制氧剂选择过碳酸钠而不选择3.0%过氧化氢溶液的可能理由是 ▲ (填字母)
A.过碳酸钠是固体便于携带和保存
B.过碳酸钠能提供更高浓度的氧气
C.相同时间内相同条件下,过碳酸钠比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氧气的体积更多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17.(10分)2024年“中国水周”的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1)下列做法有利于减少长江污染的是 ▲ (填字母)
A.坐游轮游玩长江时,将垃圾自行带下船并妥善处理,不要扔进江中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长江中
C.工厂废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长江
D.生活中不向长江中乱扔垃圾
(2)右图为电解水实验示意图,在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端相连的玻璃管内
产生的气体是 ▲ (填“氢气”或“氧气”)。
理论上收集到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 ▲ ,
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高铁酸钾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水处理剂,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K2FeO4+10H2O=4Fe(OH)3+8X+3O2,则X的化学式为 ▲ 。
(4)一种净水机可以将水厂的自来水直接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净水机中,PP棉净水原理和化学基本实验操作中 ▲ 的原理相似,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 (填仪器名称)。
②颗粒活性炭可去除异味和余氯,这是因为活性炭具有良好的 ▲ 性。
③请写出一条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 ▲ 。
18.(9分)下表呈现的是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主要化合价等信息。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上表中钠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 ,铝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 。氯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 (选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属于 ▲ 元素(选填“金属”、“非金属”)。
(2)核电荷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微观粒子的符号是 ▲ (填离子符号);核电荷数分别为8和14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
(3)从上图中,可发现如下规律: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 ▲ ;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同的 ▲ 。
(4)写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 。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19.(8分)化学技术驱动“碳达峰、碳中和”。
(1)CO2转化为炭黑回收利用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依次发生过程Ⅰ和Ⅱ,“→”表示从反应物到
生成物。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过程Ⅰ的化学方程式为 ▲ 。
②反应过程Ⅱ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
③该过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
④理论上,88 kgCO2最多可得到氧气的质量为 ▲ 。
(2)化工产业中,常用原子经济百分比来衡量工艺效率,公式是:
原子经济百分比=×100%。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直接合成产品乙醇(C2H6O),该反应同时生成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其原子经济百分比是 ▲ 。
20.(4分)图中A~ E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氧化
物,常温下为液态,其余为单质; D是一种紫红色固体;在
B中点燃E可发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
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物质C的化学式 ▲ 。
(2)写出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写出E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 ▲ 。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21.(6分)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后,小组同学利用铜和氧气反应的原理,借助氧气传感器测定装置中氧气含量的变化,设计下图所示实验。
进行实验:加入足量铜粉平铺于瓶底,启动氧气传感器,点燃酒精灯,2000 s时移走酒精灯,实验中氧气传感器测得的数据如下图所示。
(1)实验过程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气球的作用是 ▲ 。
(2)从起点A到终点E的过程中,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BC段氧气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CE段冷却过程中,装置内压强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分析样题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1、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C D B B A C C A D D B C D
二、(本题包括1小题,共13分)
16.(13分)
Ⅰ.(1)锥形瓶
(2)BD 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 玻璃片盖住瓶口
(3)A
Ⅱ. (1) C (2)2H2+O22H2O
Ⅲ. 2H2O22H2O + O2↑
(1)在导管口放一根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证明为氧气
(2)ABD (3)AB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17.(10分)
(1)AD (2)氢气 1∶2 2H2O2H2↑ + O2↑ (3) KOH
(4)①过滤 玻璃棒 ②吸附 ③一水多用(合理即可)
18.(9分)
(1) 11 3 得到 非金属 (2) Mg2+ SiO2
(3)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4) Al2O3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19.(8分)
(1)①6FeO + CO2 = C + 2Fe3O4 ②分解反应 ③FeO(或FeO和Fe3O4)
④64 kg (2)2CO2+6H2 C2H6O+3H2O 46%
20.(4分)(1)H2 (2)3Fe+2O2Fe3O4
(3)光亮的铁丝表面逐渐变红,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21.(1)红色固体逐渐变黑,气球先胀大后缩小 形成密闭体系,缓冲气压
(2) 不变 (3)2Cu+O22CuO (4)变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