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1.(2024高一上·遵义月考)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从相机拍摄的嫦娥六号着陆月球背面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不断靠近着陆器,此时选取的参考系是( )
A.地球 B.月球
C.南极-艾特肯盆地 D.着陆器
【答案】D
【知识点】参考系与坐标系
【解析】【解答】以着陆器为参考系,则月球的位置不断靠近着陆器,所以不是以地球、月球和南极盆地作为参考系。
故选D。
【分析】利用月球的运动情况可以判别选取着陆器为参考系。
2.(2024高一上·遵义月考)关于位移、质点、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出租车是按车行驶的路程来计费的
B.击剑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得分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C.在1500m赛跑(400m环形跑道)中,跑完全程的运动员的位移大于1500m
D.高速公路牌上显示“限速120km/h”,表示汽车在该段路行驶的平均速度应小于120km/h
【答案】A
【知识点】质点;位移与路程;瞬时速度
【解析】【解答】A.出租车是按车行驶的路径长度进行计费,所以是按路程来计费的,故A正确;
B.击剑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得分时,运动员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有影响,不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故B错误;
C.在1500m赛跑(400m环形跑道)中,由于初末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运动的路径长度,则跑完全程的运动员的位移小于1500m,故C错误;
D.高速公路牌上显示“限速120km/h”,表示汽车在该段路行驶的瞬时速度应小于120km/h,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出租车是按路程进行计费;限速是指限制瞬时速度的最大值;利用运动的轨迹长度和初末位置之间的距离可以比较位移和路程;物体能否作为质点主要看所研究的问题。
3.(2024高一上·遵义月考)下列情景中涉及的物理量为矢量的是( )
A.小张的质量为50kg
B.某地的气温为20℃
C.某汽车以54km/h的速度朝东南方向行驶
D.小刘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约为30min
【答案】C
【知识点】矢量与标量
【解析】【解答】根据物理学所学知识,标量具有大小没有方向,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则质量、温度和时间均为标量,速度是矢量。
故选C。
【分析】物理量中,标量具有大小没有方向,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4.(2024高一上·遵义月考)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则其在任意一秒内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1m/s
B.若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则其速度变化量越大
C.若汽车的加速度为,火车的加速度为,则汽车的加速度比火车的加速度小
D.若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则其速度变化一定越快
【答案】D
【知识点】加速度
【解析】【解答】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若物体做减速运动,根据速度公式则其在任意一秒内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小1m/s,故A错误;
BD.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则物体的加速度越大,但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无关,则其速度变化一定越快,但其速度变化量不一定越大,故B错误,D正确;
C.加速度是矢量,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绝对值代表加速度的大小,若汽车的加速度为,火车的加速度为,则汽车的加速度比火车的加速度大,故C错误。
故选D。
【分析】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变化量无关;利用加速度的绝对值可以比较加速度的大小;利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速度变化量的大小。
5.(2024高一上·遵义月考)某机器人沿直线运动的位置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在内的速度小于在内的速度
B.机器人在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C.机器人在内的速度小于在内的速度
D.机器人在内的速度小于在内的平均速度
【答案】C
【知识点】运动学 S-t 图象
【解析】【解答】ABC.在位移时间图像中,根据图像的斜率绝对值表示速度大小,根据图像斜率可知机器人在内的速度大于在内的速度;根据图像斜率等于0可以得出机器人在内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图像斜率可以得出:机器人在内的速度小于在内的速度,故AB错误,C正确;
D.根据图像坐标可以得出:内机器人的位移为0,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以得出:机器人在内的平均速度为0,故机器人在内的速度大于在内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利用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可以比较速度的大小;利用图像初末坐标可以求出位移的大小,结合时间可以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
6.(2024高一上·遵义月考)某同学在平直道路上练习200m短跑。已知该同学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8m/s,最后50m冲刺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m/s,则该同学跑前150m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7.5m/s B.7.8m/s C.8m/s D.9m/s
【答案】A
【知识点】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已知某同学在平直道路上练习200m短跑,已知该同学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8m/s,则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以得出:全过程所用时间为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以得出:最后50m所用时间为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则该同学跑前150m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故选A。
【分析】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运动的时间,结合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该同学跑前150m的平均速度大小。
7.(2024高一上·遵义月考)某辆无人驾驶汽车在封闭的平直道路上进行测试。汽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发现障碍物的瞬间立即启动刹车系统,刹车2s末的速度大小为12m/s。已知汽车刹车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取汽车刚开始刹车时为0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B.第4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为4m/s
C.第6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为4m/s
D.0~6s内汽车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24m/s
【答案】B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解析】【解答】A.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公式可以得出: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故A错误;
BC.根据速度公式可以得出:汽车刹车到停下所用时间为
则第4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为
第6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为0,故B正确,C错误;
D.0~6s内根据汽车初末速度可以得出:汽车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
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利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汽车减速的加速度大小,结合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减速的时间,进而求出汽车末速度的大小;利用初末速度的大小可以求出速度变化量大小。
8.(2024高一上·遵义月考)2024年9月20日12时1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宽幅02B01~06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时11分”是指时刻
B.工作人员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安装在发射塔上时可将火箭视为质点
C.火箭启动时的速度为0,加速度不为0
D.随着火箭的速度逐渐增大,火箭的加速度一定增大
【答案】A,C
【知识点】质点;时间与时刻;加速度
【解析】【解答】A.“12时11分”火箭发射升空的瞬间是指时刻,故A正确;
B.工作人员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安装在发射塔上时,火箭的形状大小对研究的问题不能忽略,则不可将火箭视为质点,故B错误;
C.火箭启动时的速度为0,由于火箭的速度不断变化则加速度不为0,故C正确;
D.随着火箭的速度逐渐增大,由于未知速度变化快慢所以火箭的加速度不一定增大,故D错误。
故选AC。
【分析】火箭发射的瞬间代表时刻;物体能否作为质点主要看所研究的问题;火箭启动时速度等于0,加速度不等于0;未知速度的变化快慢不能确定加速度的变化。
9.(2024高一上·遵义月考)汽车A、B在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运动,两者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在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A的速度越来越小
B.汽车B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C.存在某时刻两车的加速度相同
D.汽车A、B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B,C
【知识点】运动学 v-t 图象
【解析】【解答】A.在图像中,根据速度的绝对值可以判别:汽车A的速度越来越大,故A错误;
B.根据图像的切线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像斜率可以判别汽车B的加速度越来越大,故B正确;
C.根据图像的切线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像斜率可以判别存在某时刻两图线的切线斜率相等,即存在某时刻两车的加速度相同,故C正确;
D.在内,根据坐标的绝对值可以得出:汽车A的速度一直大于汽车B的速度,所以汽车A、B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增大,故D错误。
故选BC。
【分析】利用速度的绝对值可以判别速度的变化;利用图像斜率可以判别加速度的大小;利用图像坐标可以比较速度,进而判别两车之间的距离变化。
10.(2024高一上·遵义月考)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从斜坡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了4s时滑雪运动员到达斜坡底端B点,经过B点时保持速度大小不变,进入水平滑道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6s滑雪运动员的速度恰好为零.取滑雪运动员刚开始运动的时刻为0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雪运动员运动到斜坡底端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12m/s
B.滑雪运动员第3s末的速度大于第5s初的速度
C.滑雪运动员在水平滑道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D.滑雪运动员在第3s内的加速度大于在第9s内的加速度
【答案】A,D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从A点到B点,运动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公式可以得出
故A正确;
B.根据时间轴可以判别第5s初即为第4s末,由于滑雪运动员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于速度不断增大则滑雪运动员第3s末的速度小于第5s初的速度,故B错误;
CD.设滑雪运动员在水平滑道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根据速度公式可以得出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
根据表达式可以得出:滑雪运动员在第3s内的加速度大于在第9s内的加速度,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分析】利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运动员的速度大小;利用时间轴可以判别对应时刻,结合速度的变化可以比较瞬时速度的大小;利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减速加速度的大小,进而比较加速度的大小。
11.(2024高一上·遵义月考)小王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得到的纸带部分数据如图所示,点1、2、3、4为纸带上相邻的四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则纸带上打出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s,打纸带上点3时小车的速度大小 m/s,从纸带上打出点1到打出点4的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大小 m/s。(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0.1;0.75;0.69
【知识点】瞬时速度;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解析】【解答】已知打点周期为0.02s,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则纸带上打出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平均速度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打纸带上点3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根据平均速度可以得出:从纸带上打出点1到打出点4的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分析】利用打点的周期结合时间间隔数可以求出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大小。
12.(2024高一上·遵义月考)某实验小组为测量滑块的加速度大小,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如图所示,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光电门A和B安装在气垫导轨上;
②滑块上安装一宽度为d的遮光条,滑块沿倾斜导轨先后通过光电门A、B,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光电门A的时间为,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为,遮光条从开始遮住光电门A到开始遮住光电门B所经历的时间为t,已知,。
(1)滑块沿倾斜导轨做 (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
(2)滑块通过光电门A时的速度大小 ,滑块从光电门A运动至光电门B的平均加速度大小 。(均用题目中给定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上述测得的速度实际为滑块的 (填“平均速度”或“瞬时速度”),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择较 (填“宽”或“窄”)的遮光条进行实验。
【答案】(1)加速
(2);
(3)平均速度;窄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解析】【解答】(1)滑块沿倾斜导轨先后通过光电门A、B,由于经过电门A的时间大于经过电门B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
则滑块沿倾斜导轨做加速直线运动。
(2)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以得出:滑块通过光电门A时的速度大小为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以得出:滑块通过光电门B时的速度大小为
遮光条从开始遮住光电门A到开始遮住光电门B所经历的时间为t,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可以得出:滑块从光电门A运动至光电门B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3)由于根据根据速度公式
测得的速度实际为滑块的平均速度,为了平均速度更接近瞬时速度,减小实验误差,应使挡光时间小一些,则选择较窄的遮光条进行实验。
【分析】(1)利用速度公式结合运动的时间可以比较速度的变化;
(2)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滑块经过光电门速度的大小;结合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3)利用平均速度近似为瞬时速度,为了减小误差,应该选择较窄的遮光条进行实验。
(1)滑块沿倾斜导轨先后通过光电门A、B,由于经过电门A的时间大于经过电门B的时间,则滑块沿倾斜导轨做加速直线运动。
(2)[1]滑块通过光电门A时的速度大小为
[2]滑块通过光电门B时的速度大小为
遮光条从开始遮住光电门A到开始遮住光电门B所经历的时间为t,则滑块从光电门A运动至光电门B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3)[1][2]上述测得的速度实际为滑块的平均速度,为减小实验误差,应使挡光时间小一些,则选择较窄的遮光条进行实验。
13.(2024高一上·遵义月考)汽车碰撞试验是综合评价汽车安全性能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各国政府检验汽车安全性能的强制手段之一。在某次正面碰撞试验中,汽车从固定的碰撞试验台左侧处由静止开始沿直线加速,经以的速度撞上碰撞实验台,撞后瞬间汽车的速度大小变为,方向与原方向相反,汽车与碰撞实验台的碰撞时间。求:
(1)汽车从开始运动到恰好撞上碰撞实验台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v;
(2)汽车与碰撞实验台碰撞前后速度变化量的大小;
(3)汽车与碰撞实验台碰撞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a。
【答案】(1)解: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
(2)解: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汽车与碰撞实验台碰撞前后速度变化量为
负号表示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即大小为12m/s。
(3)解: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负号表示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为240m/s2。
【知识点】加速度;平均速度
【解析】【分析】(1)已知汽车运动的位移和时间,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2)已知汽车碰撞前后的速度,利用初末速度可以求出速度变化量的大小;
(3)已知速度的变化量,结合作用时间可以求出平均加速度的大小。
(1)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
(2)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汽车与碰撞实验台碰撞前后速度变化量为
负号表示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即大小为12m/s。
(3)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负号表示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为240m/s2。
14.(2024高一上·遵义月考)如图所示,固定不动、足够长的斜面上,时刻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A点以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物块运动到最高点后又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块每隔0.1s的瞬时速度大小如表所示。求:
0.0 0.1 0.2 … 1.5 1.6 …
12 11 10 … 0.6 0.8 …
(1)物块沿斜面上滑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物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3)时物块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答案】(1)解:物块沿斜面上滑的加速度
物块的速度逐渐减小,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因此物块沿斜面上滑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下。
(2)解:物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
物块的速度逐渐增大,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因此物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下。
(3)解:结合表格分析可知,时物块处于下滑阶段,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速度大小
其中,,解得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1)物体在斜面做减速运动,利用加速度的定义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2)物块沿斜面下滑时,利用加速度的定义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3)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利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末速度的大小。
(1)物块沿斜面上滑的加速度
物块的速度逐渐减小,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因此物块沿斜面上滑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下。
(2)物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
物块的速度逐渐增大,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因此物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下。
(3)结合表格分析可知,时物块处于下滑阶段,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速度大小
其中,,解得
15.(2024高一上·遵义月考)一列长的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轨道正前方有一长的隧道。列车员在火车车头距离隧道口处第一次鸣笛,经听到第一次鸣笛的回声。一段时间后列车员第二次鸣笛,经听到第二次鸣笛的回声。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隧道口上方为比较陡峭的高山,只考虑声音在隧道口上方产生的回声。求:
(1)火车行驶的速度大小;
(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t;
(3)火车第一、二次鸣笛的时间间隔。
【答案】(1)解:列车员在火车车头距离隧道口处第一次鸣笛,经听到第一次鸣笛的回声,则有
解得火车行驶的速度大小为
(2)解: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为
(3)解:设列车第二次鸣笛时距离隧道的距离为,经听到第二次鸣笛的回声,则有
设火车第一、二次鸣笛的时间间隔,则有
联立解得
【知识点】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分析】(1)列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利用位移公式可以求出火车速度的大小;
(2)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利用位移公式可以求出运动的时间;
(3)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公式及声音运动的位移公式可以求出时间间隔。
(1)列车员在火车车头距离隧道口处第一次鸣笛,经听到第一次鸣笛的回声,则有
解得火车行驶的速度大小为
(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为
(3)设列车第二次鸣笛时距离隧道的距离为,经听到第二次鸣笛的回声,则有
设火车第一、二次鸣笛的时间间隔,则有
联立解得
1 / 1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1.(2024高一上·遵义月考)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从相机拍摄的嫦娥六号着陆月球背面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不断靠近着陆器,此时选取的参考系是( )
A.地球 B.月球
C.南极-艾特肯盆地 D.着陆器
2.(2024高一上·遵义月考)关于位移、质点、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出租车是按车行驶的路程来计费的
B.击剑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得分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C.在1500m赛跑(400m环形跑道)中,跑完全程的运动员的位移大于1500m
D.高速公路牌上显示“限速120km/h”,表示汽车在该段路行驶的平均速度应小于120km/h
3.(2024高一上·遵义月考)下列情景中涉及的物理量为矢量的是( )
A.小张的质量为50kg
B.某地的气温为20℃
C.某汽车以54km/h的速度朝东南方向行驶
D.小刘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约为30min
4.(2024高一上·遵义月考)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则其在任意一秒内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1m/s
B.若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则其速度变化量越大
C.若汽车的加速度为,火车的加速度为,则汽车的加速度比火车的加速度小
D.若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则其速度变化一定越快
5.(2024高一上·遵义月考)某机器人沿直线运动的位置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在内的速度小于在内的速度
B.机器人在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C.机器人在内的速度小于在内的速度
D.机器人在内的速度小于在内的平均速度
6.(2024高一上·遵义月考)某同学在平直道路上练习200m短跑。已知该同学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8m/s,最后50m冲刺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m/s,则该同学跑前150m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7.5m/s B.7.8m/s C.8m/s D.9m/s
7.(2024高一上·遵义月考)某辆无人驾驶汽车在封闭的平直道路上进行测试。汽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发现障碍物的瞬间立即启动刹车系统,刹车2s末的速度大小为12m/s。已知汽车刹车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取汽车刚开始刹车时为0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B.第4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为4m/s
C.第6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为4m/s
D.0~6s内汽车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24m/s
8.(2024高一上·遵义月考)2024年9月20日12时1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宽幅02B01~06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时11分”是指时刻
B.工作人员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安装在发射塔上时可将火箭视为质点
C.火箭启动时的速度为0,加速度不为0
D.随着火箭的速度逐渐增大,火箭的加速度一定增大
9.(2024高一上·遵义月考)汽车A、B在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运动,两者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在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A的速度越来越小
B.汽车B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C.存在某时刻两车的加速度相同
D.汽车A、B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10.(2024高一上·遵义月考)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从斜坡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了4s时滑雪运动员到达斜坡底端B点,经过B点时保持速度大小不变,进入水平滑道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6s滑雪运动员的速度恰好为零.取滑雪运动员刚开始运动的时刻为0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雪运动员运动到斜坡底端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12m/s
B.滑雪运动员第3s末的速度大于第5s初的速度
C.滑雪运动员在水平滑道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D.滑雪运动员在第3s内的加速度大于在第9s内的加速度
11.(2024高一上·遵义月考)小王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得到的纸带部分数据如图所示,点1、2、3、4为纸带上相邻的四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则纸带上打出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s,打纸带上点3时小车的速度大小 m/s,从纸带上打出点1到打出点4的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大小 m/s。(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2024高一上·遵义月考)某实验小组为测量滑块的加速度大小,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如图所示,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光电门A和B安装在气垫导轨上;
②滑块上安装一宽度为d的遮光条,滑块沿倾斜导轨先后通过光电门A、B,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光电门A的时间为,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为,遮光条从开始遮住光电门A到开始遮住光电门B所经历的时间为t,已知,。
(1)滑块沿倾斜导轨做 (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
(2)滑块通过光电门A时的速度大小 ,滑块从光电门A运动至光电门B的平均加速度大小 。(均用题目中给定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上述测得的速度实际为滑块的 (填“平均速度”或“瞬时速度”),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择较 (填“宽”或“窄”)的遮光条进行实验。
13.(2024高一上·遵义月考)汽车碰撞试验是综合评价汽车安全性能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各国政府检验汽车安全性能的强制手段之一。在某次正面碰撞试验中,汽车从固定的碰撞试验台左侧处由静止开始沿直线加速,经以的速度撞上碰撞实验台,撞后瞬间汽车的速度大小变为,方向与原方向相反,汽车与碰撞实验台的碰撞时间。求:
(1)汽车从开始运动到恰好撞上碰撞实验台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v;
(2)汽车与碰撞实验台碰撞前后速度变化量的大小;
(3)汽车与碰撞实验台碰撞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a。
14.(2024高一上·遵义月考)如图所示,固定不动、足够长的斜面上,时刻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A点以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物块运动到最高点后又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块每隔0.1s的瞬时速度大小如表所示。求:
0.0 0.1 0.2 … 1.5 1.6 …
12 11 10 … 0.6 0.8 …
(1)物块沿斜面上滑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物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3)时物块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15.(2024高一上·遵义月考)一列长的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轨道正前方有一长的隧道。列车员在火车车头距离隧道口处第一次鸣笛,经听到第一次鸣笛的回声。一段时间后列车员第二次鸣笛,经听到第二次鸣笛的回声。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隧道口上方为比较陡峭的高山,只考虑声音在隧道口上方产生的回声。求:
(1)火车行驶的速度大小;
(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t;
(3)火车第一、二次鸣笛的时间间隔。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参考系与坐标系
【解析】【解答】以着陆器为参考系,则月球的位置不断靠近着陆器,所以不是以地球、月球和南极盆地作为参考系。
故选D。
【分析】利用月球的运动情况可以判别选取着陆器为参考系。
2.【答案】A
【知识点】质点;位移与路程;瞬时速度
【解析】【解答】A.出租车是按车行驶的路径长度进行计费,所以是按路程来计费的,故A正确;
B.击剑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得分时,运动员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有影响,不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故B错误;
C.在1500m赛跑(400m环形跑道)中,由于初末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运动的路径长度,则跑完全程的运动员的位移小于1500m,故C错误;
D.高速公路牌上显示“限速120km/h”,表示汽车在该段路行驶的瞬时速度应小于120km/h,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出租车是按路程进行计费;限速是指限制瞬时速度的最大值;利用运动的轨迹长度和初末位置之间的距离可以比较位移和路程;物体能否作为质点主要看所研究的问题。
3.【答案】C
【知识点】矢量与标量
【解析】【解答】根据物理学所学知识,标量具有大小没有方向,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则质量、温度和时间均为标量,速度是矢量。
故选C。
【分析】物理量中,标量具有大小没有方向,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4.【答案】D
【知识点】加速度
【解析】【解答】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若物体做减速运动,根据速度公式则其在任意一秒内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小1m/s,故A错误;
BD.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则物体的加速度越大,但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无关,则其速度变化一定越快,但其速度变化量不一定越大,故B错误,D正确;
C.加速度是矢量,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绝对值代表加速度的大小,若汽车的加速度为,火车的加速度为,则汽车的加速度比火车的加速度大,故C错误。
故选D。
【分析】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变化量无关;利用加速度的绝对值可以比较加速度的大小;利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速度变化量的大小。
5.【答案】C
【知识点】运动学 S-t 图象
【解析】【解答】ABC.在位移时间图像中,根据图像的斜率绝对值表示速度大小,根据图像斜率可知机器人在内的速度大于在内的速度;根据图像斜率等于0可以得出机器人在内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图像斜率可以得出:机器人在内的速度小于在内的速度,故AB错误,C正确;
D.根据图像坐标可以得出:内机器人的位移为0,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以得出:机器人在内的平均速度为0,故机器人在内的速度大于在内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利用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可以比较速度的大小;利用图像初末坐标可以求出位移的大小,结合时间可以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
6.【答案】A
【知识点】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已知某同学在平直道路上练习200m短跑,已知该同学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8m/s,则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以得出:全过程所用时间为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以得出:最后50m所用时间为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则该同学跑前150m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故选A。
【分析】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运动的时间,结合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该同学跑前150m的平均速度大小。
7.【答案】B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解析】【解答】A.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公式可以得出: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故A错误;
BC.根据速度公式可以得出:汽车刹车到停下所用时间为
则第4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为
第6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为0,故B正确,C错误;
D.0~6s内根据汽车初末速度可以得出:汽车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
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利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汽车减速的加速度大小,结合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减速的时间,进而求出汽车末速度的大小;利用初末速度的大小可以求出速度变化量大小。
8.【答案】A,C
【知识点】质点;时间与时刻;加速度
【解析】【解答】A.“12时11分”火箭发射升空的瞬间是指时刻,故A正确;
B.工作人员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安装在发射塔上时,火箭的形状大小对研究的问题不能忽略,则不可将火箭视为质点,故B错误;
C.火箭启动时的速度为0,由于火箭的速度不断变化则加速度不为0,故C正确;
D.随着火箭的速度逐渐增大,由于未知速度变化快慢所以火箭的加速度不一定增大,故D错误。
故选AC。
【分析】火箭发射的瞬间代表时刻;物体能否作为质点主要看所研究的问题;火箭启动时速度等于0,加速度不等于0;未知速度的变化快慢不能确定加速度的变化。
9.【答案】B,C
【知识点】运动学 v-t 图象
【解析】【解答】A.在图像中,根据速度的绝对值可以判别:汽车A的速度越来越大,故A错误;
B.根据图像的切线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像斜率可以判别汽车B的加速度越来越大,故B正确;
C.根据图像的切线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像斜率可以判别存在某时刻两图线的切线斜率相等,即存在某时刻两车的加速度相同,故C正确;
D.在内,根据坐标的绝对值可以得出:汽车A的速度一直大于汽车B的速度,所以汽车A、B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增大,故D错误。
故选BC。
【分析】利用速度的绝对值可以判别速度的变化;利用图像斜率可以判别加速度的大小;利用图像坐标可以比较速度,进而判别两车之间的距离变化。
10.【答案】A,D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从A点到B点,运动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公式可以得出
故A正确;
B.根据时间轴可以判别第5s初即为第4s末,由于滑雪运动员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于速度不断增大则滑雪运动员第3s末的速度小于第5s初的速度,故B错误;
CD.设滑雪运动员在水平滑道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根据速度公式可以得出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
根据表达式可以得出:滑雪运动员在第3s内的加速度大于在第9s内的加速度,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分析】利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运动员的速度大小;利用时间轴可以判别对应时刻,结合速度的变化可以比较瞬时速度的大小;利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减速加速度的大小,进而比较加速度的大小。
11.【答案】0.1;0.75;0.69
【知识点】瞬时速度;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解析】【解答】已知打点周期为0.02s,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则纸带上打出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平均速度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打纸带上点3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根据平均速度可以得出:从纸带上打出点1到打出点4的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分析】利用打点的周期结合时间间隔数可以求出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大小。
12.【答案】(1)加速
(2);
(3)平均速度;窄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解析】【解答】(1)滑块沿倾斜导轨先后通过光电门A、B,由于经过电门A的时间大于经过电门B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
则滑块沿倾斜导轨做加速直线运动。
(2)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以得出:滑块通过光电门A时的速度大小为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以得出:滑块通过光电门B时的速度大小为
遮光条从开始遮住光电门A到开始遮住光电门B所经历的时间为t,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可以得出:滑块从光电门A运动至光电门B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3)由于根据根据速度公式
测得的速度实际为滑块的平均速度,为了平均速度更接近瞬时速度,减小实验误差,应使挡光时间小一些,则选择较窄的遮光条进行实验。
【分析】(1)利用速度公式结合运动的时间可以比较速度的变化;
(2)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滑块经过光电门速度的大小;结合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3)利用平均速度近似为瞬时速度,为了减小误差,应该选择较窄的遮光条进行实验。
(1)滑块沿倾斜导轨先后通过光电门A、B,由于经过电门A的时间大于经过电门B的时间,则滑块沿倾斜导轨做加速直线运动。
(2)[1]滑块通过光电门A时的速度大小为
[2]滑块通过光电门B时的速度大小为
遮光条从开始遮住光电门A到开始遮住光电门B所经历的时间为t,则滑块从光电门A运动至光电门B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3)[1][2]上述测得的速度实际为滑块的平均速度,为减小实验误差,应使挡光时间小一些,则选择较窄的遮光条进行实验。
13.【答案】(1)解: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
(2)解: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汽车与碰撞实验台碰撞前后速度变化量为
负号表示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即大小为12m/s。
(3)解: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负号表示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为240m/s2。
【知识点】加速度;平均速度
【解析】【分析】(1)已知汽车运动的位移和时间,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2)已知汽车碰撞前后的速度,利用初末速度可以求出速度变化量的大小;
(3)已知速度的变化量,结合作用时间可以求出平均加速度的大小。
(1)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
(2)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汽车与碰撞实验台碰撞前后速度变化量为
负号表示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即大小为12m/s。
(3)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负号表示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为240m/s2。
14.【答案】(1)解:物块沿斜面上滑的加速度
物块的速度逐渐减小,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因此物块沿斜面上滑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下。
(2)解:物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
物块的速度逐渐增大,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因此物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下。
(3)解:结合表格分析可知,时物块处于下滑阶段,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速度大小
其中,,解得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1)物体在斜面做减速运动,利用加速度的定义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2)物块沿斜面下滑时,利用加速度的定义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3)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利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末速度的大小。
(1)物块沿斜面上滑的加速度
物块的速度逐渐减小,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因此物块沿斜面上滑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下。
(2)物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
物块的速度逐渐增大,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因此物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下。
(3)结合表格分析可知,时物块处于下滑阶段,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速度大小
其中,,解得
15.【答案】(1)解:列车员在火车车头距离隧道口处第一次鸣笛,经听到第一次鸣笛的回声,则有
解得火车行驶的速度大小为
(2)解: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为
(3)解:设列车第二次鸣笛时距离隧道的距离为,经听到第二次鸣笛的回声,则有
设火车第一、二次鸣笛的时间间隔,则有
联立解得
【知识点】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分析】(1)列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利用位移公式可以求出火车速度的大小;
(2)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利用位移公式可以求出运动的时间;
(3)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公式及声音运动的位移公式可以求出时间间隔。
(1)列车员在火车车头距离隧道口处第一次鸣笛,经听到第一次鸣笛的回声,则有
解得火车行驶的速度大小为
(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为
(3)设列车第二次鸣笛时距离隧道的距离为,经听到第二次鸣笛的回声,则有
设火车第一、二次鸣笛的时间间隔,则有
联立解得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