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浙教版八上 4.6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小明用伏安法测电阻,他所测电阻的阻值约为2欧。电压表的量程为0~3伏,电流表的量程为0~3安。测量结束后,他得到的结论是待测电阻的阻值为10欧,则他在测量中所出现的错误可能是( )
A.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接反了
B.没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致使误差过大
C.电压表按0~15伏量程读数,电流表按0~3安量程读数
D.电压表按0~15伏量程读数,电流表按0~0.6安量程读数
2.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
A.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B.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C.改变被测电阻的阻值 D.保护电路
3.如图所示是酒精测试仪的原理图。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随酒精气体浓度增大而减小,那么下列有关酒精测试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路中的电阻R可以不要
B.酒精气体浓度的大小可通过电流表的示数来判断
C.酒精气体浓度越大,传感器的电阻越小
D.酒精气体浓度越小,电流表读数也越小
4.下列能正确表示通过某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5.二氧化锡传感器能用于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它的原理是其中的电阻随一氧化碳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将二氧化锡传感器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则当二氧化锡传感器所处空间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示数U 与电流表示数I 发生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U 变大,I变大 B.U变小,I变小
C.U变小,I变大 D.U 变大,I变小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阻值 闭合开关S后,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分别为 I1、I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7.如图所示为小灯泡 L 和定值电阻 R 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则图中表示灯泡的是 (填“a”或“b”);当把它们串联在0.8安电路中时,L的电阻为 欧,当把它们并联在2伏电路中时,电路的总电阻为 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小科利用器材探究通过M、N之间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部分电路如图所示。
(1)图中 M、N之间应连入 (填“定值电阻”或“小灯泡”)。
(2)图中M、N之间若接入定值电阻,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填变化情况)。www-2-1-cnjy-com
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 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过程中,灯泡 L 的亮度将 (填“变亮”“变暗”或“不变”),电流表 A1 的示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 A2 示数的比值将 。2-1-c-n-j-y
10.测温模拟电路如图1所示,温度计由量程为3伏的电压表改装而成,电源电压U 为 6 伏,R 的阻值为 40欧,热敏电阻的阻值 R1 随温度t 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当开关S闭合后,温度计的0℃应 (填“在”或“不在”)电压表零刻度处;若增大电源电压U,则电路可测量的最高温度将 (填“增大”或“减小”);此电路可测量的最高温度为 ℃。21*cnjy*com
11.人体也是一个 ,只有不高于 36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的。欧姆定律告诉我们,导体中的电流大小跟导体两端的 成正比。电压越高,通过的 越大,大到一定程度就有危险了。身体在潮湿环境中,人体电阻会变 ,人体的安全电压会 。【来源:21cnj*y.co*m】
三、解答题
12.如图所示是利用“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 R 阻值的实验。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实验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 (填“A”或“B”)端。
(3)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 P,发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____;若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____。(均填字母)2·1·c·n·j·y
A.滑动变阻器断路 B.R 断路 C.R 短路
(4)排除故障后,当电压表示数为2.7伏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R 的电流大小为 ,它的阻值是 欧。21cnjy.com
(5)若在实验过程中,不慎将电压表和电流表位置互换,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基本等于 。
答案解析部分
1.C
【解析】根据电压表的两个量程,确定对应刻度上两个数值的倍数关系,从而确定测量出现的问题。
A.如果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接反了(则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此时电路相当于断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示数接近为零,则不能计算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故A错误;
B.已知待测电阻的阻值约为2Ω,测量值应该接近或等于2Ω,不可能为10Ω,与测量次数多少没有关系,故B错误;
C.电压表按0-15V量程读数,电流表按0-3A量程读数(电流表的读数正确),得到的电压是实际电压的5倍,由欧姆定律可知,本该是2Ω的电阻测成了10Ω.故C正确;
D.电压表按0-15V量程读数,电流表按0-0.6A量程读数,得到的电压是实际电压的5倍,得到的电流是实际电流的,则测量的电阻是实际电阻的25倍,故D错误。
故选C。【出处:21教育名师】
2.C
【解析】根据“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分析判断。
A.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了连入电路的电阻,改变了电路中的电流,故A不符合题意;
B.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变阻器的阻值变化,改变了电路中的电流,根据U=IR可知,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C.被测电阻阻值大小跟电阻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有关,实验过程中三者没有发生变化,电阻的阻值不变,故C符合题意;
D.滑动变阻器的连入电路时,滑片滑到最大阻值处,电阻最大,电源电压不变,电流最小,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版权所有:21教育】
3.A
【解析】根据酒精气体传感器的阻值随气体浓度的变化规律,结合欧姆定律对各个选项分析判断即可。
A.根据图片可知,传感器和定值电阻R串联,当传感器的电阻变得很小时,电路中的电阻R可以保护电阻不发生短路,故A错误符合题意;
BC.酒精气体浓度增大时,传感器的电阻变小,则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B、C正确不合题意;
D.酒精气体浓度越小,传感器的电阻变大,则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21·cn·jy·com
4.B
【解析】根据欧姆定律分析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数量关系即可。
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一定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其I-U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B,而A、C、D错误。
故选B。21·世纪*教育网
5.A
【解析】分析电路的连接及电表测量的物理量,由题意可知当浓度增大时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得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由U=IR分析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根据图片可知,电阻R及传感器串联在电源两端,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当一氧化碳浓度增大时,传感器中的电阻减小,由串联电阻的规律,电路的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故电流表示增大。根据U=IR可得R两端的电压增大,故电压表示数变大。
故选A。21*cnjy*com
6.D
【解析】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和欧姆定律U=IR分析判断。
根据题意可知,两个电阻串联,根据“串联电路各处电流都相等”的规律可知,通过它们的电流I1=I2。电阻阻值 ,根据U=IR可知,它们两端的电压:U1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7.a;5;2.5
【解析】 (1)由欧姆定律可知,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图b是正比例函数图象;而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图a表示通过灯泡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
(2)由图象可知,串联电路的电流为0.8A时,灯泡L的电压为4V,根据欧姆定律求出L的电阻;再由图象可知,它们并联在2V电路中时,通过R、L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特点,求出总电流,最后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总电阻。
(1)因为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因此图b为定值电阻的图象;而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图a表示通过灯泡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
(2)由表可知,当把它们串联在0.8A电路中时,灯泡两端的电压UL=4V;
由可得,此时L的电阻为:;
当它们并联在2V电路中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IL'=0.6A,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IR=0.2A,所以干路电流为:I=IL'+IR=0.6A+0.2A=0.8A;
电路的总电阻:。
8.(1)定值电阻
(2)变小
【解析】 (1)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需要保持电阻一定;灯丝电阻与温度有关,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利用欧姆定律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变化分析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分析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变化。
(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都有关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需要保持电阻一定,而小灯泡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所以在M、N之间需要连入定值电阻;
(2)图中M、N之间若接入定值电阻,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减小。因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变大,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减小。
9.不变;变小;变大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并联,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A1测R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根据电源的电压可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滑片移动时通过L的电流变化和实际功率的变化,进一步可知灯泡亮暗的变化,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的电流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的变化,进一步可知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变化。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并联,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A1测R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
因电源电压不变,
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L的电流和实际功率不变,即灯泡的亮度不变;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
由I= 可知,通过R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干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则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变大。
10.不在;减小;30
【解析】 由电路图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t两端电压。
(1)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分析解答;
(2)若增大电源电压U,电压表的量程仍为0-3V,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由欧姆定律知电路的电流增大,热敏电阻的阻值Rt的阻值减小,由图2可知电路可测量最高温度的变化;
(3)当电压表的示数最大时电路允许测量的温度最高,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热敏电阻的阻值,由图象读出环境的最高温度。
由a图可知,R、Rt串联,电压表测Rt两端电压,
(1)当温度表的示数为0℃时,热敏电阻Rt的阻值不为零,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知,热敏电阻Rt两端的电压不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不为零,即温度计的0℃不在电压表的零刻度线上;
(2)若增大电源电压U,电压表的量程仍为0-3V,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由欧姆定律知电路的电流增大,热敏电阻的阻值Rt的阻值减小,电路可测量的最高温度减小;
(3)当电压表的示数最大,即Ut=3V时,电路允许测量的温度最高,根据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可得:
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UR=U-Ut=6V-3V=3V,
则电路中的电流:,
热敏电阻的阻值:,
由图象可知,此电路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为30℃。
11.导体;电压;电流;小;变低
【解析】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2)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3)身体潮湿时人体电阻会变小,对人体造成危险的电流是一定的,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电压变化。
(1)人体也是一个导体,只有不高于36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2)欧姆定律告诉我们,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越高,通过的电流越大,大到一定程度就有危险了。
(3)身体潮湿时人体电阻会变小,对人体造成危险的电流是一定的,根据U=IR可知,电流一定,电阻越小,电压越低。
12.(1)
(2)B
(3)B
(4)0.3A;9
(5)3
【解析】(1)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器材的串并联关系,以及电压表所测的物理量,注意接线柱的选择以及变阻器接线“一上一下”;
(2)在实验开始前,为了避免电路电流过大,要求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阻值最大的位置;
(3)当定值电阻R发生断路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因此电流很小接近于0。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接近电源电压,据此分析判断;
(4)根据乙图确定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根据指针读出示数,根据计算电阻的阻值。
(5)当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时,它测电源电压。
(1)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除了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其他的都是串联,变阻器接线一上一下,如下图所示:
(2)根据图片可知,滑片P在B端时阻值最大,因此实验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B端;
(3) 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 P,发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____;若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R断路,故选B;
(4)根据甲图可知,电流表选择量程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则电阻的阻值为:。
(5) 若在实验过程中,不慎将电压表和电流表位置互换,闭合开关后,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则它的示数基本等于3V。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