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综合检测(含解析)第五章第一节相交线——综合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综合检测(含解析)第五章第一节相交线——综合检测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3-10 15:4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相交线——综合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如图,∠α的度数是( )
A.135° B.125° C.115° D.105°
2. 如图,直线AD、BC被直线AC所截,则∠1和∠2是( )
A.内错角?? ?B.同位角?? C.同旁内角??? D.对顶角???????
3. 如图,∠PQR=138°,SQ⊥QR,QT⊥PQ,则∠SQT等于( )
A.42° B.64° C.48° D.24°
4.如图,在△ABC中,∠C=90°,AC=3.点P是边BC上的动点,则AP的长不可能是( )
A.2.5 B.3 C.4 D.5
5. 如图,AD⊥BD,BC⊥CD,AB=a,BC=b,则BD的取值范围是(  )
A.大于a B.小于b C.大于a且小于b D.大于b且小于a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B.不相等的角一定不是对顶角
C.不是对顶角就一定不相等 D.对顶角互补
7.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从这点到这条直线的(  )
A.垂线
B.垂线段
C.垂线的长
D.垂线段的长度
8.下列说法: (1)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2)两条直线相交时,如果对顶角的和是180°,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3)过直线a外一点P作PD⊥a,垂足为D,则线段PD的长度是点P到直线a的距离; (4)在同一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21cnjy.com
A.(1)(2)(4)
B.(1)(3)(4)
C.(2)(3)(4)
D.(1)(2)(3)
9.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互相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一定是(?? )
A.平角
B.直角
C.钝角
D.锐角
10.甲、乙、丙、丁四人在判断时钟的分针与时针互垂直时的时刻,说法对的是(?? )
A.甲说3时正和3时30分
B.丙说9时正和12时15分
C.乙说6时15分和6时45分
D.丁说3时正和9时正
二、填空题。
11. 如图,直线a和直线b相交于点O,∠1=50°,则∠2= ??? .
12.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所示,小明家在A处,他要去在同一条路上的小丽家或小红家或小华家或小刚家问作业,则最少要走__________米可以问到作业。www-2-1-cnjy-com

14. 如图,OA⊥OB,∠AOD=∠COD,∠BOC=3∠AOD,则∠COD=_________.

15.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EO⊥AB,OB平分∠DOF,若∠EOC=115°,则∠BOF=________.∠COF=________. 2-1-c-n-j-y
16.平面内有a、b、c三条直线,则它们的交点个数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
三、解答题。
17. 如图,说出下列几对角的位置关系,并说明是哪两条直线被哪条直线所截成的?
(1)∠1与∠3; (2)∠B与∠5; (3)∠2与∠3
18.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CD,OF⊥AB,∠DOF=65°,求∠BOE和∠AOC的度数。  21*cnjy*com

19. 如图,OA⊥OB,OC⊥OD,OE是OD的反向延长线.
(1)∠AOC等于∠BOD吗?请说明理由;
(2)若∠BOD=32°,求∠AOE的度数.
20. 已知直线AB与CD相交于O,OE平分∠AOC,射线OF⊥CD于O,且∠BOF=32°,求∠COE的度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如图,直线EF,CD相交于点0,OA⊥OB,且OC平分∠AOF,
(1)若∠AOE=40°,求∠BOD的度数;
(2)若∠AOE=α,求∠BOD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3)从(1)(2)的结果中能看出∠AOE和∠BOD有何关系?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答案:A
解析:【解答】由题意得,∠α与45°角互为邻补角,∴∠α=180°-45°=135°,故选A。
【分析】由题意可知,根据邻补角性质来解答。
2. 答案:A
解析:【解答】∠1和∠2在被截线AD、BC的内部、在截线AC的两侧,满足“内错角”的定义,故选A。
【分析】根据内错角的定义知∠1和∠2互为内错角。 【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这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当P点位于C点时,AP的长度最短,因此不可能比3小。 5. 答案:D21教育网
解析:【解答】∵AD⊥BD,BC⊥CD
∴BD<AB,BC<BD,
又AB=a,BC=b,
∴b<BD<a.
故选:D.
【分析】BC⊥CD,可知BC6. 答案: B
解析:【解答】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对各个命题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正确的命题的个数.
A、如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但不是对顶角,故不正确;
B、符合对顶角的性质,故正确;
C、如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但不是对顶角,这两个角却会相等,故不正确;
D、对顶角相等但不一定互补,只有相交两直线互相垂直时才出现此种情况,故正确;
故选B.
【分析】根据对顶角的定义来判断,可以举出反例进行辨别。
7. 答案:D 解析:【解答】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对照定义进行判断。故选D.21·cn·jy·com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根据该定义进行判断。 8. 答案:C 解析:【解答】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而不是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本小题错误; (2)两条直线相交时,如果对顶角的和是180°,则说明这组对顶角的度数都是90°,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故本小题正确; (3)过直线a外一点P作PD⊥a,垂足为D,则线段PD的长度是点P到直线a的距离,满足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故本小题正确; (4)在同一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故本小题正确. 故选C.2·1·c·n·j·y
【分析】本题考查了垂线的定义和性质,可根据垂线的定义和性质逐一进行判断。 9. 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垂直的定义: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即可得到结果。 根据垂直的定义可知,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互相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一定是直角,故选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垂直的定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垂直的定义。
解析:【解答】根据对顶角相等即可求解: ∵∠2与∠1是对顶角,∴∠2=∠1=5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两个角是对顶角,根据对顶角的性质来解答。
12. 答案:相交或平行。
解析:【解答】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为相交或平行。不能写垂直,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分析】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或平行。
13. 答案: 15米。
解析:【解答】根据图象可知,小明到小红家的距离为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距离,即小明去小红家问作业,可走最短距离为15米。21·世纪*教育网
【分析】题目要求所走路程最短,也就是考查垂线段最短,只需在图中找出垂线段的长度。
14. 答案:30°
解析:【解答】因为∠AOD=∠COD,
所以2∠AOD=∠COD,即可得∠AOB=6∠AOD,
而OA⊥OB,可得∠AOB=90°,
所以∠AOD=15°,所以∠COD=2∠AOD=30°.
【分析】利用∠AOD与另外两个角的倍数关系以及∠AOB是直角来解答。
15. 答案: 25°;130° 解析:【解答】 解:∵直线AB、CD相交于O,∴∠AOC=∠BOD=180°,∵OB平分∠DOF,∴∠BOD=∠BOF??? ∴∠AOC=∠BOD=∠BOF ∵EO⊥AB∴∠EOA=90°∠EOC=115° ∴∠AOC=∠EOC-∠EOA=115°-90°=25° ∴∠AOC=∠BOD=∠BOF=25°∠COF=180°-∠BOF-∠COA=180°-25°-25°=130°
【分析】本题考查对顶角定义与性质、垂直的定义与角平分线的定义,根据这几个知识点来解答。
(2)∠B与∠5是同位角,是由直线AB,CD被直线BC截成的;
(3)∠2与∠3是同旁内角,是由直线AD,CD被直线AC截成的。
【分析】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来判断。
18. 答案:∠BOE=65°,∠AOC=25°
解析:【解答】解:∵OE⊥CD,OF⊥AB,
∴∠DOF+∠DOB=90°,∠BOE+∠DOB=90°,
∴∠BOE=∠DOF=65°,
∵∠AOC与∠BOD互为对顶角,
∴∠AOC=∠BOD=90°-∠DOF=25°。
∴∠BOE=65°,∠AOC=25°。
【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可知∠DOF和∠BOE都是∠DOB的余角,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以求出∠BOE的度数;而∠AOC与∠BOD互为对顶角,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可以求出∠AOC的度数。www.21-cn-jy.com
19. 答案:(1)∠AOC等于∠BOD;(2)∠AOE=58°。
解析:【解答】解: (1)∠AOC等于∠BOD,理由如下:
因为OA⊥OB,OC⊥OD,
所以∠AOC+∠BOC=90°,∠BOD+∠BOC=90°,
所以∠AOC等于∠BOD。
(2)据上述,所以∠AOC=∠BOD=32°,
因为OC⊥OD,
所以∠AOE=90°-∠AOC=58°.
【分析】(1)由题意得,∠AOC与∠BOD都是∠BOC的余角,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AOC与∠BOD相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由(1)的结论和垂直的定义来解答,求出∠AOE=58°。
【分析】本题没有给出图形,需要自己画图,本题要分类讨论,考虑的情况要全面。
21. 答案:(1)∠BOD =20°;(2)∠BOD=α;(3)∠AOE=2∠BOD
解析:【解答】解:(1)∵∠AOE+∠AOF=180°(互为补角),∠AOE=40°,
∴∠AOF=140°;
又∵OC平分∠AOF,
∴∠FOC=∠AOF=70°,
∴∠EOD=∠FOC=70°(对顶角相等);
而∠BOE=∠AOB﹣∠AOE=50°,
∴∠BOD=∠EOD﹣∠BOE=20°;
(2)∵∠AOE+∠AOF=180°(互为补角),∠AOE=α,
∴∠AOF=180°﹣α;
又∵OC平分∠AOF,
∴∠FOC=∠AOF=90°﹣α,
∴∠EOD=∠FOC=90°﹣α(对顶角相等);
而∠BOE=∠AOB﹣∠AOE=90°﹣α,
∴∠BOD=∠EOD﹣∠BOE=α;
(3)从(1)(2)的结果中能看出∠AOE=2∠BOD.
【分析】根据邻补角、角平分线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