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生物的差异性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同种生物的差异性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3-11 07:4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同种生物的差异性
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以生物物种多样性为线索来阐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前提下的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着眼于第七章,本节课程内容在这一章中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地位,是第一节《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延伸,它具体阐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多样性。本节课以学生熟知的人和植物为例来阐明同种生物的差异性,以说明地球上生物是多样的,同一个物种的个体之间也有差异,使学生加深对生物多样性的进一步认识,并为下面学习《保护生物多样性》作铺垫。教材以具体的实物、图片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探究过程,以人和同种植物存在的差异来使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一个直观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说出人的相貌、指纹和血型的差异及各种类别。
给出同种生物不同个体,能比较并说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实物、图片、指纹等的处理,学会收集信息和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发展表达和交流能力,实践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人或同种植物间存在的差异性,意识到自我的独特性,增强自信心和独立性。
2、在课程中学习体会生命的奇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兴趣。
教学重点: 人的性状差异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性状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来做一个活动:叫上3位学生,让一名学生描述另外两个学生中的其中一名学生的外表特征,并让其余学生猜一猜他描述的是哪一位同学。
教师:我们能够从某同学的描述中猜出他所说的是哪位同学,主要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形态特征相互间都是不一样的,即人的性状存在着差异
(二)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人的性状差异从而了解同种生物的差异性
1.相貌
观察图7.2.1三位少女头部的照片,并描述3个不同的特征,写在照片下面的表格中。
总结:人的相貌差异,头部最明显,在黄、白、黑三大人种间差异最明显的为肤色
2.指纹
人的手指皮肤上有许多纹路。是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纹路都一样?我们的每一个手指的纹路一样吗?
学生:每一个学生将指尖在印台上压一下,然后印在白纸上。对照图7.2.2各种类型的指纹,你是属于哪一种类型?将你的指纹与你同学的指纹比一比,你能找出多少相异之处?
地球上所有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而且,一个人的指纹的形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因此,警察常利用指纹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有关部门还利用指纹作为社会生活中的识别证件
3.血型
我们同学可能都有看过一些杂志,上面有关于一些血型和人的性格、属相、星座或者前途有关的一系列说法。我们今天也来了解一下血型。
地球上的人有四种基本血型:A、B、AB和O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血型,你知道自己的血型吗?
根据调查统计,在基本血型人群中,地球上人的血型O型人较多,A型人次之,AB型人最少。
不同血型的人,他们的血液是不相溶的。所以,不管是在献血还是输血之前,医生都要先验一下病人的血型。
不仅人有差异,其他的物种同样存在着差异。
(三)设计意图:了解同种植物性状的差异
一天,妈妈从菜场买了一斤菜,我们粗看一下会觉得它们很相象,但是,当我们仔细观察它们时,会发现它们有些地方是不同的。例如,它们的叶片大小、形状,乃至叶片上的叶脉分布都有不同。即使是同一株植物上的叶片,也有不同。
我们只要到自然界,或菜场、超市、农副市场去走一趟,我们就可以看到很多同种植物之间都存在差异。如:看图7.2.4不同颜色的辣椒果实,虽然它们都是灯笼状,但仔细比较,形状是有差异的。辣椒的颜色也是一种生物的形状,有的 是绿色的,有的则是红色、橙色的,这是由于它们的品种不一样。
品种:是指来自同一祖先(同一物种),具有人类需要的某种经济性状的栽培植物或家养动物的群体。品种是人类干预自然的产物。
品种与种是两个概念,如绿椒、黄辣椒、红辣椒是不同品种,但他们都属于一个种,辣椒。
课外活动:调查农副市场中某一种蔬菜或水果性状的差异
教学反思
一、教学过程亮点:
(1)引课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总 体说来,整堂课都很真实,实在,课件从制作到应用都能很好地服务于教学,发挥着抽象问题具体化,突破难点的作用,教态大方,语言流畅,板书工整,条理清 晰,逻辑严谨,用各自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思想方法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
(2) 体现了科学是实验科学的特点:本节课实验贯穿整个教学始终,在设计实验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设计合理,在课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事 先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印上自己和同桌的指纹,同时让学生采集同一植物不同植株上的四片叶子。教师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参与提问方 面,问答人数占全班绝大多数,有个别提问、回答,有全班集体回答。让学生动脑思考讨论,并做出相应的解答,对出现的错误或不足及时做出纠正,这样有利于培 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突破了本节的难点。
(3) 从教学效果上看,学生对基本知识能够掌握,部分学生能够积极跟上老师的引导,动脑动手,对大部分问题通过自己的分析或和同学的讨论,能够有具体的思路和方 法,学生能够较好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达成度较高,学生的课堂反应很好。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突出了学习的主动性,并善于开发挖掘学生思维,有效 提高教学质量。
本堂课由于提问较多,以提问推动了师生间的互动,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及时鼓励、引导学生探究。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但性状对学生来讲,它的定义比较陌生,所以以后可以老师自己讲就可以,用不着师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