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小调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沂蒙山小调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3-11 14:36:00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教学目标
1、学会并富有感情地演唱《沂蒙山小调》
2、初步了解“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和变拍子的定义。
3、通过欣赏和演唱《沂蒙山小调》,学生乐于主动学习、认识中国的民歌。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演唱《沂蒙山小调》,学生体会山东民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1、《沂蒙山小调》回声部分的演唱
2、“鱼咬尾”创作手法的运用
新设计
1、导入:通过欣赏和观察一组图片,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中国的哪个地方?
导出沂蒙山
2、老师示范演唱《沂蒙山小调》,学生思考问题:
(1)老师在哪几句话后面呼吸了 (2)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
3、讲解变拍子,并进行律动练习。在律动的过程中,带入歌词的练习,初步了解歌词的节奏
4、在钢琴的伴奏下演唱《沂蒙山小调》。提问:同学们发现歌曲的歌词有什么特点?
老师讲解一字多音(延伸流动性)以及衬词(抒发情感)在歌曲中的作用。对一字多音的反复练习,同时增强旋律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演唱时注意声音的柔美,呼吸的位置,一字多音的连贯。
5、学生演唱《沂蒙山小调》,老师配上回声,在听觉上产生了什么效果?学生与老师互换角色,引导学生用圆润、轻柔的声音演唱回声,体会回声的效果。21教育网
6、老师出示4个乐句,请学生找一找4个乐句的首尾有什么特点?讲解“鱼咬尾”这种歌曲的创作手法的特点。21cnjy.com
7、老师出示一个音乐动机,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创编4小节的旋律。通过学生自己的创作,进一步体会“鱼咬尾”这种创作手法。21·cn·jy·com
小结:
本堂课,我们一起学唱了《沂蒙山小调》,感受了山东民歌的独特魅力,我们也一同分享了变拍子的意义和“鱼咬尾”这样一种创作手法,同学们也积极地参与到了创作的活动中来,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够继续关注我们的民族音乐,使我们的民族音乐更加绚丽多彩。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