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古人谈读书》表格式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4《古人谈读书》表格式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05 22:0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主题 《古人谈读书》 第一课时(共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能通过多种识字方法认识“耻、寝”等4个字,读准多音字“识”,正确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注释,在比较、发现、交流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大意,有节奏地流利朗读课文并背诵。 3.能通过观察会写“耻、诲”等5个字。
【评价任务】 1.能正确认读本课“耻、寝”4个生字,会写“耻、诲”等5个生字。(目标1、3) 2.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诵课文。(目标2) 3.能理解课文大意,准确写出词语或课文句子的意思。(目标2)
【学习内容】 本文由两则文言文组成,记录了古人有关读书、学习的言论。 第一则选自《论语》,是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六句话。第一句写要以诚实的态度对待学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第二句写要聪敏勤学,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第三句是说孔子自已读书的时候多记多背,学习不知满足,教诲他人不知疲倦。第四句是孔子说明自己求学的态度,他不是生来什么都知道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靠勤勉求得知识的人。第五句是说求学要有进取心,不能懈怠。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学到了还怕会丢失。第六句写“学”和“思”的关系。孔子说自己曾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思考,发现这样做并没有什么益处,不如学习。这说明“思”要建立在“学”的基础上,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进步。 第二则选自朱嘉《童蒙须知》(一作《训学斋规》),告诉我们读书要心想、眼看、口诵。“心到”,是“三到”中最重要的,用心思考了,自然就会看得仔细,也会读得正确并记忆犹新。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学生在四年级学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经过了关键信息提取的训练,大部分学生都能按照要求提取信息,但是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有差异。有的学生是文字识别能力弱,有的学生是不能按要求准确提取信息,也有学生是提取信息之后不能再根据要求进行概括。 本课时的具体内容是文言文,学生已经有了学习文言文的经验,了解了常规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在理解文言文大意的时候,问题不大。不过,要精准地表达语句的的意思,还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去发展。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趣味故事 激发兴趣1.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一些名人读书的故事。 2.分享对《论语》、孔子、朱熹的了解。 3. 朗读题目。 导入新课:带领学生阅读单元导语,理解“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整体认知。引导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名人读书的小故事。 出示《论语》、孔子、朱熹图片,带学生回忆读过的《论语》以及朱熹的诗歌。 引导学生根据题目提出疑问。 学生能够将搜集的资料清楚地表达出来。 学生能否根据题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活动意图说明: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了解课文的出处,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营造读书是从古至今大家都在追求的目标,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环节二: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出停顿(指向目标1、3)学生自由指读课文,借助拼音,注释,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听老师在什么地方停顿。 3.同桌二人合作,互相听读。同桌互相分享经验,交流停顿的地方。 4.学生齐读课文。 5.抽读课文。读准: (1)“知”两个读音; (2)“敏而好学”的“好”读四声; (3)“默而识之”的“识”读“zhì”; (4)“诲人不倦”的“诲”读“huì”,部首是言字旁,写字表中同样是言字旁的字有“谓、诵”; (5)“眼口岂不到乎”的“岂”下半部分是“己” 1. 大屏幕出示自读要求。 2. 教师范读课文。强调在听的时候注意用/划出停顿。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5)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7)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提出同桌互读的要求。 4.提出齐读要求。 5.教师引导: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我们再请一些同学单独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的同时随文学写字。 自主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在课文中标出停顿/节奏。 发音准确,有节奏地朗读全文。活动意图说明: 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了解大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环节三:理解语句,读懂内容。(指向目标2)自主运用此前学过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试着说说每句话的意思。不能理解的地方圈出来打上问号。 学生按照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句进行分享。再带着同学们有节奏地朗读。 学生完成自主评价并核对学习效果。 学生朗读课文。1.教师出示理解文言文意思的方法: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查找工具书等。 2.教师出示课文内容,在学生分享的时候针对重难点字词进行指导。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以诚实的态度对待学习。)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聪明,“好”喜好。聪明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而觉得耻辱。)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默的。孔子自己读书默默背诵,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育他人不知道疲倦。) (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我不是生来就知道很多知识的人,而是喜欢古代文化,靠勤勉求得知识的人。) (5)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什么似的,追赶上了又担心会丢失。) (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我曾经一整天不吃饭,一整夜不睡觉,来冥思苦想,这样没什么益处,不如去学习啊。) (5)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余尝谓……”与“吾尝终日……”的“尝”都是“曾经”的意思;“漫浪诵读”随意朗读。“决不能记”的“决”是“一定”的意思。) 3.教师出示检测内容。 4.教师引读课文。能正确说出课文的意思,尤其是关键字词。 活动意图说明:在主动实践、运用中积累并掌握理解文言文的方法。环节四:积累课文(指向目标2)小组交流: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2.同桌互相背诵课文。 3.根据语境,背诵课文中合适的内容。1.教师带领学生梳理课文从哪些角度向同学们阐述古人读书。 2.创设背诵情境。 3.抽背课文。能正确背诵课文,并能在具体语境中选使用正确的语句。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具体的意思,熟读课文进行积累并能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运用。
【板书设计】 (
读通顺:节奏
读明白:借助注释/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生活……
)古人谈读书 态度+方法
【教后反思】
【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敏而好学(hào) B.默而识之(shí)
C.心既到矣(yǐ) D.终夜不寝(qǐn)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不耻下问(耻:以……为耻。)
B.学而不厌 (厌:讨厌,厌恶。)
C.余尝谓读书有三到 (尝:曾经。)
D.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急:要紧,重要。)
3.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
C.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论语》是记载荀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典籍。
C.朱熹,南宋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主要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等。
D.本课的二则文言文,都记录了古人有关读书、学习的言论。
二、说说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好:( )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识: ( ) 诲:( )
3.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岂:( )
三、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四、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①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②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③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联系上下文理解画横线的字的意思。
敏:( ) 犹:( )
寝:( ) 益:( )
2.用自己的话说说第①句话的意思。
。 3.理解句子并填一填。
第①句是孔子的“自我鉴定”,他把“ ”作为自己取得成绩的重要原因。
读了第②句可以体会到学习要 。
第③句中,孔子把“思”和“ ”进行比较,突出了
的重要性。
五、品读课文第二部分(朱熹论读书),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1.“读书有三到”,“三到”是指 、 、 。
2.“三到”之中,“ ”最为重要。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主题 《古人谈读书》 第二课时(共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通过资料搜集,阅读关于古人读书的古诗文。 2.通过跨学科学习,制作有关于“读书名言”的书签。
【评价任务】 1.能大声、有节奏的朗诵关于读书的古诗文并结合生活谈谈资料对于自己的启示。(目标1) 2.能制作一张整洁、美观的书签。(目标2)
【学习内容】 学生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对古人读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时的学习主要是学生资料搜集后的分享,更考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对文本独立解读的能力。2022版《语文课标》特别添加了跨学科学习,通过制作书签,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得到更多锻炼。
【学情分析】 学生积累了古诗文学习的经验,能够自主运用学习的方法。对于制作书签,学生非常感兴趣,能够主动尝试去动手解决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学生在搜集、分析文本,动手制作的能力上还有些差异,在进行小组分享的时候,需要老师特别去关注。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检测背诵 复习导入1.全班集体朗诵课文。 2.个别朗诵课文。 出示全班朗诵要求:正确、有节奏地朗诵。 出示情境,按要求背诵课文。 你的同桌在位置上思考一道题,想了很久、很久都想不出来,你会对他说…… 早读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要做到三到……因为…… 出示本课学习任务。学生能否正确课文内容。 学生能够根据情境朗诵正确的内容。 活动意图说明: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课文内容。环节二:分享交流 古人读书(指向目标1)1.小组交流 2.全班分享。 3.全班投票选出班级最喜欢的关于“读书”的名言,张贴在后墙。1.大屏幕出示小组互学要求: (1)朗读一句自己认为值得跟大家分享的名言(读书、学习方法)。 (2)分享这句话的意思。 (3)结合生活谈谈这句话对自己的启示。 (4)小组选择一句大家都觉得很喜欢的跟全班分享。(个别读-意思-启示-齐读) 大屏幕出示全班互学要求: 面向大家,声音洪亮,主动跟同学互动,名言板书在黑板上。 3.老师指导班级小书法家写同学们选出来的名言。 语言表达正确、流利、自信。 分享时跟同学主动互动,听取同学建议,具有审辩思维。活动意图说明: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同桌互学,全班交流,拓展学习资源,培养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环节三:融合学习 制作书签(指向目标2)1.独立完成书签制作。 2.小组交流。 3.全班评选。 1.出示制作书签的方法并发放制作工具: (1)裁剪自己喜欢的图形。 (2)用自己喜欢的字体写下关于“读书”的名言。 (3)对书签进行装饰。 2.小组进行书签的分享,并交流自己的设计思路以及书签的使用方法。 3.组织学生将书签放到书包柜,全班投票选出最佳书签、最具创意书签、最美书签等。 书签设计是否合理,学生的书写是否工整美观,分享的时候理由是否充分。 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通过实践发展审美能力。环节五:总结学习1.学生自主选择书签上的读书名言进行积累。1.教师为同学们评选出来的奖项颁奖。活动意图说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后续探究能力。
【板书设计】 古人谈读书 思考 批注 请教 …… (根据学生的分享现场生成)
【教后反思】
【作业设计】
1.背诵积累关于“读书”的名言。
2.将自己制作的书签送给想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