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数学学科
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知识梳理+专项练习)
分数乘法
知识点一、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相同。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知识点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律:
知识点三、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1.甲占(是)乙的几分之几
几分之几=甲÷乙;
甲=乙×几分之几;
乙=甲÷几分之几;
2.甲占(是)总量的几分之几,求乙?
乙=总量-甲×几分之几
3.甲比乙多(增加、上升、提高)几分之几
几分之几=(甲-乙)÷乙;
甲=乙×(1+几分之几);
乙=甲÷(1+几分之几)
4.乙比甲少(减少、下降、降低)几分之几
几分之几=(甲-乙)÷甲;
甲=乙÷(1-几分之几);
乙=甲×(1-几分之几)
分数乘法
一、选择题
1.当 a是一个大于0的数时,下面各式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a× B.a÷ C.a÷1 D.a×1
2.一堆煤,第一次运走总数的,第二次运走余下部分的,那么第一次运走的和第二次运走的相比,( )。21世纪21世纪教育网有21*cnjy*com
A.第一次运走的多 B.两次运走的一样多
C.第二次运走的多 D.无法比较
3.有一捆绳子长40m,用它的做了5根跳绳。照这样计算,这捆绳子可以做多少根这样的跳绳?下面算式中,不正确的是( )。21cnjy.com
A.5÷ B.1÷×5 C.40×÷5 D.40÷(40×÷5)
4.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遗留下来的古埃及草卷中记载着一些数学问题。其中一个问题翻译过来是:“啊哈,它的全部,它的,其和等于19。”如果把“它”看作,那么下列符合题意的方程是( )。2-1-c-n-j-y
A. B. C.
5.如图,三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拼在一起,组成一个大长方形,把第二个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再把第三个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那么图中涂色部分的面积是大长方形面积的( ).
A. B. C. D.
6.六年级学生120人,比全校学生数的少40人,求全校学生人数的正确列式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7.一根电线长20米,第一次用去它的,第二次又用去米,还剩( )米。
8.学校食堂三月份买来450千克大米,四月份比三月份多买,这里是把( )看作单位“1”,则450×表示( ),450×(1+)表示(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9.甲乙两个工程队同时做一个项目,甲需要30天,乙需要的时间比甲多,乙需要( )天完成这个项目.【出处:21教育名师】
10.60千克的是( )千克,比60米多米是( )米,比( )米多是80米。
11.一根铁丝长15米,剪去还剩( )米。
12.水果店运来圣女果和草莓共104千克,圣女果卖出,草莓卖出后,两种水果一样重。运来圣女果( )千克,运来草莓( )千克。www-2-1-cnjy-com
13.一个分数与它本身相加、相减、相除,把所得的和、差、商相加,结果是,这个分数是( ).
14.丽丽第一天摘了40千克苹果,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两天共摘苹果( )千克。
15.一堆煤重吨,第一天烧了后,还剩( )吨,第二天又运来吨,现在这堆煤重( )吨.
三、判断题
16.一堆煤,烧去后,又送来剩下煤的,现在的煤与原来的同样多。( )
17.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要使它的面积不变,宽应该减少。( )
18.公鸡的只数比母鸡少,那么母鸡的只数就比公鸡多。( )
19.一件衣服,先提价,再降价,结果与原价一样多.( )
20.两箱苹果共56千克,如果从第一筐取放入第二筐,则两筐就一样重,说明原来它们的重量相差16千克。( )
21.一杯水50毫升,倒出它的,再倒入毫升,结果还是50毫升。( )
四、计算题
22.直接写出得数。
2.8+1.2= 0.4×25=
3.6÷0.4= 2÷10=
23.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
五、解答题
24.(綦江县)小明看一本240页的书,第一周看了全书的,第二周看了全书的,这本书还有多少页没看?
25.芳芳每天练习舞蹈要用小时,比练习唱歌多用,芳芳每天练习唱歌用多长时间?
26.京沪高速公路全长1200千米,一辆大客车和一辆小客车同时北京和上海出发相向而行,经过6小时两车相遇,如果大客车的速度是小客车的,两辆汽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列方程解答)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7.一份稿件,林青单独打需要6小时完成,王华单独打需要8小时完成.林青单独打了2小时以后,两人合作,还需要几小时完成?
28.客车货车同时从A地、B地相对开出,已知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全程的,当货车行到全程的时,客车恰好行了全程的。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9.1支铅笔的单价是1支钢笔单价的。王老师买了6支铅笔和2支钢笔共用去15.3元。每支钢笔和每支铅笔各多少元?21*cnjy*com
30.(葫芦岛)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当甲车行了全程的时和乙车相遇,已知乙车走完全程要12小时,求甲车行完全程要几小时?
31.小华读一本故事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读了余下页数的还多8页,这时还有52页没有读.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
32.一袋面粉,第一天吃去总数的,第二天吃去总数的,吃去的正好是84千克.这袋面粉一共有多少千克?2-1-c-n-j-y
33.甲、乙两个车间,甲车间人数占两个车间总人数的,如果从甲车间抽调90人到乙车间后,则甲、乙两个车间的人数比是2:3.原来两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
1.D
【详解】解:解:由于<1,1>1,
所以a×<a,a×1>a;
a÷>a,a÷1<a.
又<1,
所以a÷<a×1,
所以a×1的结果最大.
故选D.
【点评】在几个乘法算式中,如果其中的一个因数相同,根据另一个因数的大小就能确定这几乘法算法式的积的大小;同理在几被除数相同的除法算式中,根据除数的大小,我们就能确定这几个除法算式的商的大小.21教育网
2.B
【分析】把这堆煤看作单位“1”,第一次运走全部的,余下部分占全部的(1-),第二次运走部分占全部的(1-)×,计算出结果并与比较大小,据此解答。
【详解】第一次运走部分占全部的分率:
第二次运走部分占全部的分率:(1-)×
=×
=
因为=,所以两次运走的一样多。
故答案为:B
【点睛】求出第二次运走的部分占全部的分率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3.C
【分析】把这捆绳子的总长度看作单位“1”,用它的做了5根跳绳,也就是说5根跳绳的长度相当于这捆绳子的,要求这捆绳子可以做多少根这样的跳绳,用除法计算。
【详解】A.5÷;绳子的可以做5根跳绳,则这捆绳子可以做的跳绳的根数为:5÷根;原说法正确;
B.1÷×5,绳子的可以做5根跳绳,将这捆绳子看作单位“1”,则一捆绳子可以做的跳绳的根数为:1÷×5根;原说法正确;21cnjy.com
C.40×÷5,这捆绳子的为:40×,每根跳绳的长度为:40×÷5米,原说法错误;
D.40÷(40×÷5),每根跳绳的长度为40×÷5米,则这捆绳子可以做的跳绳的根数为:40÷(40×÷5),原说法正确。【来源:21cnj*y.co*m】
一捆绳子长40m,用它的做了5根跳绳。照这样计算,这捆绳子可以做多少根这样的跳绳?下面算式中,不正确的是40×÷5。
故答案为:C
【点睛】利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知识,以及分数除法的应用进行解答。
4.C
【分析】根据题意,把“它”看作x,则它的全部就是x,它的就是x,再根据和等于19,列出等式是:x+x=19,据此解答。【版权所有:21教育】www-2-1-cnjy-com
【详解】根据题意,列式为:x+x=19。
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遗留下来的古埃及草卷中记载着一些数学问题。其中一个问题翻译过来是:“啊哈,它的全部,它的,其和等于19。”如果把“它”看作,那么下列符合题意的方程是x+x=19。21教育网2·1·c·n·j·y
故答案为:C
【点睛】关键是找出等量关系式:它的全部+它的=19,再根据把“它”看作x,进而写出等式。
5.D
【解析】略
6.C
【分析】把全校的总人数看成单位“1”,六年级的人数如果加上40人就是全校总人数的,即全校总人数的对应的数量是人,由此用除法求出总人数。
【详解】有分析可知,全校的总人数是: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分数除法的应用,找准单位“1”以及对应的具体数量,明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7.
【分析】先计算第一次用去的米数,剩下的米数=电线全长-第一次用去的米数-第二次用去的米数。
【详解】20-20×-
=20-10-
=(米)
【点睛】根据分数乘法计算第一次用去的米数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8. 三月份购买大米的质量 四月份比三月份多购买大米的质量 四月份购买大米的质量
【分析】一般将分数“的”字前面的量看作单位“1”,把“是”“占”“比”后面的量看作单位“1”,四月份比三月份多买,是把三月份购买大米的质量看作单位“1”,三月份购买大米的质量×=四月份比三月份多购买大米的质量,已知一个数,求比这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用分数乘法计算,三月份购买大米的质量×(1+)=四月份购买大米的质量,据此解答。
【详解】
分析可知,学校食堂三月份买来450千克大米,四月份比三月份多买,这里是把三月份购买大米的质量看作单位“1”,则450×表示四月份比三月份多购买大米的质量,450×(1+)表示四月份购买大米的质量。www.21-cn-jy.com
450×(1+)
=450×
=540(千克)
所以,四月份购买大米540千克。
【点睛】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计算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9.36
【详解】略
10. 36 60/60.6 50
【分析】求60千克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求比60米多米是多少米,用加法计算;
把未知米数看作单位“1”,则80米是未知米数的(1+),用80除以(1+)即可求出未知米数。
【详解】60×=36(千克)
60+=60(米)
80÷(1+)
=80÷
=50(米)
则60千克的是36千克,比60米多米是60米,比50米多是80米。
【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先求出已知数占未知数的几分之几,再用除法计算。
11.9
【分析】把这根铁丝的全长看成单位“1”,剪去后,还剩下全长的(1-),用全长乘上这个分率,即可求出还剩下的长度。【来源:21cnj*y.co*m】【出处:21教育名师】
【详解】15×(1-)
=15×
=9(米)
故答案为:9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解。
12. 24 80
【分析】根据题意,设运来圣女果x千克,则草莓(104-x)千克;把运来的圣女果总数量看作单位“1”,卖出,还剩(1-),还剩x×(1-)千克圣女果;把运来的草莓看作单位“1”,卖出,还剩(1-),还剩(104-x)×(1-)千克草莓;剩下的圣女果与草莓一样重,列方程:x×(1-)=(104-x)×(1-),解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解:设运来圣女果x千克,则草莓(104-x)千克。
x×(1-)=(104-x)×(1-)
x= ×(104-x)
x=-x
x+x=
x+x=
x=
x=÷
x=×
x=24
草莓:104-24=80(千克)
【点睛】根据方程的实际应用,圣女果与草莓的运来的数量,设出未知数,再找出相关的量,列方程,解方程。
13.
【解析】略
14.110
【分析】把第一天摘的苹果质量看作单位“1”,则第二天摘的是第一天的1+,第一天摘了40千克,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求出第二天摘的质量,加上第一天摘的质量即可。
【详解】40×(1+)+40
=40× +40
=70+40
=110(千克),两天共摘苹果110千克。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乘法的应用,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15.
【解析】略
16.×
【解析】略
17.×
【分析】假设长方形原来的长为a,宽为b,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先计算长方形的长增加后此时长方形的面积,再和原来的面积对比,即可判断宽的变化情况。
【详解】假设原来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原来的面积:a×b=ab;
现在的面积:(1+)×a×现在的宽=a×现在的宽;
要使面积不变,现在的宽应为原来宽的,
1-=,所以宽应该减少,因此原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面积不变,结合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求解。
18.×
【分析】设母鸡的只数是1。把母鸡的只数看作单位“1”,公鸡的只数是母鸡的(1-),再用母鸡的只数×(1-),求出公鸡的只数,再用公鸡与母鸡的只数差,除以公鸡的只数,即求出母鸡的只数比公鸡多几分之几,再进行判断。2·1·c·n·j·y21·cn·jy·com
【详解】设母鸡的只数是1。
1×(1-)
=1×
=
(1-)÷
=÷
=×
=
公鸡的只数比母鸡少,那么母鸡的只数就比公鸡多。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9.×
【解答】解:1×(1+)×(1﹣)
=1××
=
<1
即现价低于原价。
故答案为:×。
20.√
【分析】设第一框有苹果x千克,则第二筐有(56-x)千克苹果,如果从第一筐取放入第二筐,则两筐就一样重,即第一筐取出x千克苹果,第一筐还剩(x-x)千克苹果,第二筐有(56-x+x)千克苹果,第一框剩下的苹果重量=第二筐现有的苹果重量,列方程:x-x=56-x+x,解方程,求出第一框苹果的重量和第二筐苹果的重量,进而求出它们相差的重量,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来源: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详解】解:设第一筐苹果有x千克,则第二筐苹果有(56-x)千克。
x-x=56-x+x
x+x-x=56
x-x=56
x=56
x=56÷
x=56×
x=36
第二筐:56-36=20(千克)
36-20=16(千克)
两箱苹果共56千克,如果从第一筐取放入第二筐,则两筐就一样重,说明原来它们的重量相差16千克。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列方程解题,利用第一框苹果的重量和第二筐苹果的重量与总重量之间的关系,设出未知数,找出相关的量,列方程,解方程。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21.×
【分析】把这杯水的体积看作单位“1”,倒出它的,就剩余这杯水体积的1-,用乘法求出剩余水的体积,再加又倒入的毫升数,最后与50毫升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50×(1-)+
=40+
=40(毫升)
40毫升≠50毫升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重在区分分数在具体的题目中的区别:带单位是一个具体的数,不带单位是把某一个数量看单位“1”,是它的几分之几。21*cnjy*com
22.4;10;;;1;
9;0.2;;2;;
【详解】略
23.13;1.5;
;43 ;
【分析】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利用减法的性质计算;
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
把除法转换成乘法,再计算;
把44写成(45-1)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详解】
=
=6+4+3
=13;
=2.5-( )
=2.5-1
=1.5;
=1-
= ;
=
= ;
=(45-1)×
=45×-
=44-
=43 ;
= ×( )
= ×1
=
24.这本书还有100页没看.
【详解】分析: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成单位“1”,先求出前两周一共看了总页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还剩下了几分之几没有看,用总页数乘这个分率即可.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解答:解:240×[1﹣(+)],
=240×(1﹣),
=240×,
=100(页);
答:这本书还有100页没看.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5.小时
【分析】把芳芳每天练习唱歌的时间看作单位“1”,每天练习舞蹈的时间是每天练习唱歌时间的(1+),对应的是小时,求单位“1”,用÷(1+)解答。
【详解】÷(1+)
=÷
=×
(小时)
答:芳芳每天练习唱歌用小时。
26.110千米;90千米
【分析】设小客车每小时行千米,则大客车每小时行驶千米,总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根据大客车速度+小客车速度=速度和,列出方程求出的值是小客车速度,小客车速度×=大客车速度。21*cnjy*com
【详解】解:设小客车每小时行千米。
(千米)
答:小客车每小时行110千米,大客车每小时行90千米。
【点睛】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
27.小时
【详解】(1- ×2)÷( )= (小时)
28.384千米
【详解】60×(÷)÷
=60××10
=384(千米)
答:A、B两地间的路程是384千米。
29.5.1元 0.85元
【详解】钢笔:15.3÷(6×+2)=5.1
铅笔:5.1÷6=0.85(元)
30.甲车行完全程要7.2小时.
【详解】试题分析:当甲车行了全程的时和乙车相遇,那么这时乙车行了全程的,那么,甲乙两车所行路程的比为5:3,甲的速度是乙的倍,那么,甲车行完全程需要的时间是12÷,解决问题.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答:解:甲乙两车所行路程的比为:
:=5:3;
甲车行完全程要:
12÷=7.2(小时);
答:甲车行完全程要7.2小时.
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是根据甲乙两车所行路程的比,求出甲乙两车速度之间的关系,再根据速度与时间成反比,进而解决问题.【版权所有:21教育】
31.120页
【详解】(52+8)÷(1﹣)÷(1﹣)
=60÷÷
=120(页)
答:这本故事书有120页.
32.144千克
【详解】84÷(+)=144(千克)
答:这袋面粉一共有144千克.
33.甲车间250人,乙车间150人
【详解】总人数:90÷[﹣(1﹣)],
=90÷(﹣),
=90÷,
=400(人);
甲车间人数:400×=250(人),
乙车间人数:400﹣250=150(人);
答:原来甲车间人数是250人,乙车间人数是150人.
知 识 梳 理
专 项 练 习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教育网(www.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