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06 09:04:2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教学设计
课题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单元 六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
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有小说、童话、神话和寓言等,都富有想象力。所以要引导学生调动体验,发挥联想和想象,运用快速默读去学习和感受文学作品的奇思妙想,理清作者思路,把握人物形象,概括故事情节。本课是一篇文言寓言故事,还需诵读才好。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2、疏通文意,整体感知。3、揣摩细节,把握寓意。
重点 积累文言词汇,整体感知。
难点 揣摩细节,把握寓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两则希腊寓言。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两则文言寓言。 看ppt 唤醒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回忆,创设学习情境。
讲授新课 组织学生探究新知一、了解作者和作品《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列子》相传战国列御寇著。《列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如《儿童辩日》《歧路亡羊》《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 二、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 2、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标注出疑难。 3、三读课文,品析写作方法,把握寓意。方法指导:翻译采用直译法,要点如下。 1、关键词要体现。【准确性】 2、调换词序。【通顺性】 3、补全省略。【完整性】三、合作探究,分享自主学习成果。 1、小组内互相朗读一遍,看谁读的准,节奏好。 2、交流疏通文意时的疑难之处。3、分享各自对课文的写作方法和寓意的理解。具体点拨:1、正音 gài jí qǐ wú 溉 汲 杞人忧天 亡 zhuì xiù zhòng 坠 星宿 中 伤 chú cǐ dǎo shì 躇步 跐 蹈 舍然 2、词汇常见实词: 及:待,等到。 对:应答,回答。 亡:无,没有 寝:睡觉。 彼:那,那个。 晓:告知,开导。 耳:罢了。一词多义 若: ①像。 求闻之若此。 ②比得上。不若无闻也。 ③你。 若屈伸呼吸。 闻:①知道,听说。 有闻而传之者。 ②传闻,消息。 求闻之若此。 ③使……知道 闻之于宋君。 ⑶ 古今异义 国人道之 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今义指本国家的人。 亦不能有所中伤 中伤:伤害。 今义指诬蔑别人使受损害。⑷通假字 舍:同“释”,解除,消除。⑸ 虚词 之: 代词,这件事。 闻之于宋君。
助词,的。 得一人之使。 定语后置标志,无意义。求闻之若此。 代词,指杞人。 因往晓之。
于: 向。 闻之于宋君。
在。 非得一人于井中。 《穿井得一人》幽默风趣。故事中因对话中有一个多义词(“人”,可指人也可指一个人的劳力)或把“得(需要)(得到)两音义混用,而被人误解,结果越传越远,居然传到国君那里去了。最后道出真相,事实与传言相差太大,不禁令人发笑。文章就是在笑中教育人们不可轻信传言。 《杞人忧天》主要运用对话表现寓意。 按要求阅读相关内容。自主学习阶段,学生专心投入,合作阶段,学生有秩序有见解。 引导学生主动积累文学常识。为朗读文本准备。养成良好读书习惯。先自主再合作,循序渐进,让学生学习活动步步深入。
课堂练习 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 2.传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 3.谈谈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4、“杞人忧天”现在是什么意思?5、联系你的生活,你认为杞人的担忧是可笑的吗?谈谈你的看法。 【课堂练习答案见课件】 学生限时完成训练,过程要专注,不磨蹭不讨论。 夯实基础,巩固积累。
课堂小结 《穿井得一人》告诉人们不可轻信传言并盲目传播,说话不要产生歧义。《杞人忧天》讽刺那些无端多虑、庸人自扰的现象。当然这些都是认知不足导致的。 学生再次自查目标实现情况。 引导学生做事有头有尾,有始有终。
板书 学生系统建构知识。 培养学生系统思维。
寓意
穿井得一人
对话
杞人忧天
寓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9张PPT)
第六单元
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课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
2、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3、揣摩细节,把握寓意。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两则希腊寓言。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两则文言寓言。
探究新知
一、了解作者和作品
《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列子》相传战国列御寇著。《列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如《儿童辩日》《歧路亡羊》《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
探究新知
二、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 
2、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标注出疑难。
3、三读课文,品析写作方法,把握寓意。
方法指导:翻译采用直译法,要点如下。
1、关键词要体现。【准确性】
2、调换词序。【通顺性】
3、补全省略。【完整性】
探究新知
三、合作探究
1、小组内互相朗读一遍,看谁读的准,节奏好。 
2、交流疏通文意时的疑难之处。
3、分享各自对课文的写作方法和寓意的理解。
探究新知
四、点拨
1、正音
溉 汲 杞人忧天 亡
坠 星 宿 中 伤
躇 步 跐 蹈 舍然
gài jí


zhuì
xiù
zhòng
chú cǐ dǎo
shì
探究新知
2、词汇
⑴常见实词:
及:待,等到。 对:应答,回答。 亡:无,没有 寝:睡觉。
彼:那,那个。 晓:告知,开导。 耳:罢了。
⑵一词多义
若: ①像。求闻之若此。
②比得上。不若无闻也。
③你。若屈伸呼吸。
闻:①知道,听说。 有闻而传之者。
②传闻,消息。 求闻之若此。
③使……知道 闻之于宋君。
探究新知
2、词汇
⑶ 古今异义
国人道之 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今义指本国家的人。
亦不能有所中伤 中伤:伤害。 今义指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⑷通假字
舍:同“释”,解除,消除。
探究新知
2、词汇
⑸ 虚词
之: 代词,这件事。 闻之于宋君。
助词,的。 得一人之使。
定语后置标志,无意义。求闻之若此。
代词,指杞人。 因往晓之。
于: 向。 闻之于宋君。
在。 非得一人于井中。
探究新知
《穿井得一人》幽默风趣。故事中因对话中有一个多义词(“人”,可指人也可指一个人的劳力)或把“得(需要)(得到)两音义混用,而被人误解,结果越传越远,居然传到国君那里去了。最后道出真相,事实与传言相差太大,不禁令人发笑。文章就是在笑中教育人们不可轻信传言。
《杞人忧天》主要运用对话表现寓意。
3.写作方法
课堂练习
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
2.传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
3.谈谈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
意思是我家打井得了一个劳动力。
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
告诉人们不可轻信传言并盲目传播,说话不要产生歧义。凡事须亲自调查,这样才能了解到事情的真相。
课堂练习
4、“杞人忧天”现在是什么意思?
5、联系你的生活,你认为杞人的担忧是可笑的吗?谈谈你的看法。
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要消除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讽刺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
课堂总结
《穿井得一人》告诉人们不可轻信传言并盲目传播,说话不要产生歧义。《杞人忧天》讽刺那些无端多虑、庸人自扰的现象。当然这些都是认知不足导致的。
分层作业
1、填空题
《穿井得一人》选自 ,这部书又称 ,战国末秦相 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杞人忧天》选自 。
2、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
①有闻而传之者……
②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③亡处亡气。
④亦不能有所中伤。
⑤奈何忧其坏?
基础必做题
《吕览》
吕不韦
《吕氏春秋》
闻:知道,听说。
道:讲述。 闻:使……知道。
亡:无,没有。
《列子》
中伤:伤害。
奈何:怎么,为何。
分层作业
3、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 如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
4、对于战国时的环境,杞人尚且知道忧天,作为现实环境中的你,面对我们今天的环境,杞人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发?请以小组为单位,写一段现代版《杞人忧天》的小短剧。要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能力选做题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审慎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