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天津三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天津三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1-06 08:4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天津三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1.足球被踢出后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其在图示位置所受合力的方向可能是( )
A. B. C. D.
2.小船匀速渡河,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水流速度,河宽为,已知在渡河过程中船头方向保持不变,小船渡河时间为,则以下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 小船恰好垂直到达河对岸 B. 船头方向与河岸的夹角的正切值为
C. 小船到达对岸时一定在出发点上游处 D. 调整船头的方向,最短的渡河时间为
3.某攀岩运动员到达山顶后采用如下方式下山,绳的一端固定在山顶,另一端拴在运动员的腰间,沿着岩壁缓缓下移。下移过程中可以把运动员近似看作一根轻杆,整体简化如图所示,点是运动员的脚所在位置,点是山顶的固定点,点是人的重心位置。某时刻腿部与崖壁成角,绳与竖直方向也成角图中实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图中实线位置时,绳子对运动员的拉力比运动员的重力大
B. 在图中实线位置时,绳子对运动员的拉力与运动员的重力大小相等
C. 当运动员的重心下降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对运动员的拉力减小
D. 当运动员的重心下降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对运动员的拉力不变
4.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用轻质弹簧相连,现用水平恒力拉,使、一起沿光滑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
A. 弹簧的弹力小于
B. 撤去的瞬间,的加速度变小
C. 撤去的瞬间,的加速度不变
D. 若水平面粗糙,仍一起运动,弹簧的弹力变小
5.用两根轻绳连接两个球和,其中一根绳的另一端固定在一个竖直转轴上,如图所示,当两球随转轴一起匀速转动时两球所处的位置可能是图中的哪一个( )
A. B. C. 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6.在距离地面高的位置以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最后落至地面。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则小球在最高点的坐标为
B. 从最高点到落地点,小球的位移为
C. 从抛出点到落地点,小球的平均速度为
D. 从抛出点到落地点,小球的速度变化量为
7.如图所示,水平恒力推着平板小车和货物在水平地面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和货物的质量分别为和,货物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与滑动摩擦相等。小车与地面间的滚动摩擦力不计,且货物与平板车左侧推杆不接触,在运动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货物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B. 货物受到的合力大小一定为
C. 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D. 水平恒力大于时,货物会发生相对滑动
8.如图甲所示,质量的物块在平行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时撤去拉力,其内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块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B. 拉力大小为
C. 后物块一定静止 D. 物块沿斜面上滑的距离为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
9.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在橡皮绳的另一端栓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先用一个弹簧秤勾住绳套拉橡皮条的另一端到某一点并记下该点的位置;再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不必要的是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A.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应记录下两根细绳的方向
D.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相等
E.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必须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用一个弹簧秤拉时记下的位置
某同学在坐标纸上记录了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的大小和方向,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两力的合力用表示,、与的夹角分别为和,关于、与、和关系正确的有______
A.
10.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探究小车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之间的关系,图中上下两层水平轨道,细线跨过光滑滑轮并挂上砝码盘,将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作为小车所受合外力,两小车尾部细线连到控制装置上,实验时通过控制装置使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并同时停止。
实验前,下列操作必要的是______。
A.选用质量不同的两辆小车
B.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轨道平行
C.使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D.将轨道右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没有细线牵引时能在轨道上匀速运动,以平衡摩擦力
小明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前由于疏忽,小明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图象可能是丙图中的图线______选填“”“”或“”。
调整正确后,他作出的图象末端明显偏离直线。如果已知小车质量为,某次所挂钩码质量为,则丁图中坐标 ______, 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
11.如图,是平地和斜坡的交接处,斜坡的倾角为,小明站在处遥控无人机。处的无人机获得大小为其重力倍、方向竖直向上的持续升力,由静止开始上升后到达处。改变飞行模式,无人机飞到点正上方处的点时,无人机上的摄像机脱落,摄像机以的速度水平向右抛出,为避免坠毁,小明立即从点沿斜坡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去接住摄像机。设斜坡足够长,取,,取。求:
点与点的高度差;
无人机从处到达斜面上的时间。
12.如图所示,一倾角为、质量为的斜面体置于水平面上,在斜面体和竖直墙面之间放置一质量为的光滑小球,斜面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推力,使、系统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斜面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取。求:
小球受到斜面体弹力的大小和受到墙面弹力的大小;
地面对斜面体支持力的大小;
水平向右的推力的最小值。
13.某工厂用传送带将木炭从高处传送到低处,传送过程示意图可简化为下图,倾斜放置的传送带装置与水平地面夹角,传送带以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转动,某时刻,工人将质量为的木炭轻放在传送带的顶端,经过一段时间后,木炭从传送带底端平滑滑上质量为的木板左端物体经过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再经过一段时间,木炭停止运动且未脱离木板。已知木炭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木炭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距离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已知,。求:
木炭刚放上传送带时的加速度的大小和从运动到的时间;
木炭运动到的速度和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
木炭停止运动时的位置到传送带底端的距离。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解: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
代入数据解得:
设摄像机从脱落到被接住的时间为
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在水平方向上,有
在竖直方向上,有,且有
代入数据解得:
答:点与点的高度差为;
无人机从处到达斜面上的时间为。
12.解:对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斜面体的支持力,墙的支持力,受力如下图所示,
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有:,
联立解得:,
对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也可能向左,墙面的支持力,外力,受力如图所示,
则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竖直方向有:
斜面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
水平向右的外力最小设为时,斜面体可能有向左运动趋势,静摩擦力向右,
对整体由平衡条件可得:
答:球受到斜面体的弹力大小为,墙面的弹力大小为;
地面对斜面体支持力的大小为;
水平向右的推力的最小值为。
13.解:木炭刚放上传送带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设木炭经过时间与传送带共速,则有
解得
该过程木炭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解得
由于,可知共速后木炭继续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设木炭到达端时的速度大小为,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
解得
木炭从共速后到端所用时间为
解得
则木炭从传送带顶端滑到传送带底端的时间
解得
由问可知,木炭运动到的速度为;木炭与传送带共速前,木炭相对于传送带向上运动的距离为
木炭与传送带共速后,木炭相对于传送带向下运动的距离为
由于,则木炭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度为
木炭滑上木板左端时,分别对木炭和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设经过时间木炭与木板达到共速,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

解得

此过程中木炭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由于,可知木炭与木板共速后,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以木炭和木板为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设木炭与木板共速后运动的距离为,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
解得
解得
则木炭停止运动时的位置到传送带底端的距离为
解得
答:木炭刚放上传送带时的加速度的大小为,木炭从运动到的时间为;
木炭运动到的速度为,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为;
木炭停止运动时的位置到传送带底端的距离为;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