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历史八上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历史八上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6 14:5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56页。
教材分析
北洋政府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把临时政府迁往北京,改组内阁,削弱革命派的力量,开始一步步独揽大权,中国历史开始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本章主要叙述从1912年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的基本史实,分为四部分。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以后,一步步建立起北洋军阀的反动独裁统治。从袁世凯到段祺瑞,都实行对内独裁复辟、维护封建制度,对外投靠帝国主义的政策,中国历史进入政治极为黑暗的时期。革命党人与之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斗争的焦点是要不要共和的问题。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持民主共和,先后发动了反袁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及反段的护法运动,但却以失败告终,表明旧民主主义革命已走到尽头了,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本课的教学要带领学生梳理历史事件,了解各起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使学生对那段历史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核心素养
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由袁世凯复辟的失败认识到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才能与时代同行。
教学目标
1.了解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  护国战争和军阀割据等基本史实,体会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袁世凯复辟失败的原因,明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才能与时代同行,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必将被历史淘汰。(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3.感受孙中山等民主革命者为捍卫民主革命屡败屡战的斗争精神、坚定的革命信仰和锲而不舍的坚强品质。(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
难点
袁世凯为什么要并且有胆量复辟帝制 为什么又很快就败北了
教学突破
袁世凯为什么能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至于他有了当皇帝的美梦 这个美梦为什么又破灭得那么快 这个问题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行分析,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资料,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再进行相应的点拨,让学生认识到当时革命形势的复杂性。
教学设想
本课在教学时,有必要先介绍一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对于行政权的规定,让学生在了解责壬内阁制的基础上进入教材内容的学习。在“二次革命”这一部分,教师要带领学生理解为什么国民党在大选中获胜会让袁世凯惊恐,从而示意手下刺杀了宋教仁,这就需要对当时临时政府的权力组成进行说明。至于“二次革命”和后面的“护国战争”经过,让学生图文对照,大致了解即可。袁世凯在复辟帝制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接受了“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关于这些,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记忆。第四部分“军阀割据”,可以让学生用列表的形式把各个派系、领导人和势力范围归纳出来,在此基础上进行记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教材内容的图片资料,如“民国初年军阀割据形势图”等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护国战争和军阀混战的资料,对那段历史能从整体上有个印象。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什么
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师:它是谁制定,又是谁颁布的
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参议院制定,孙中山颁布的
3.师:在这份文件中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这事实上是实行的责任内阁制。根据《临时约法》的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总理为政府首脑,并与各部总长组成内阁作为行政中枢,通过国务会议处理政务,辅佐临时大总统;参议院为最高立法机关并有制约临时大总统和内阁的权力。这样规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袁世凯的权力过大而导致革命失败。那么,袁世凯接任临时大总统后,他执行了这部法律吗 中华民国在他的带领下走向了何方呢 让我们进人新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介绍《临时约法》规定的责任内阁制的具体意思,能帮助学生理解后面袁世凯修改规定的原因,以及国民党的壮大为什么会引起他的恐慌等一系列问题。
二、教授新课
(一)二次革命
1.师:请大家阅读教材,说说二次革命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学生阅读本节内容及“相关史事”,回答:宋教仁遇刺案。
2.师:宋教仁遇刺案的背后真凶牵涉到谁
生:经查,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并直接牵涉到袁世凯本人。
3.师:袁世凯为什么要派人刺杀宋教仁
生:以宋教仁为首的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使得袁世凯大为惊恐。
4.师:为什么国民党在选举中占明显优势会让袁世凯惊恐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袁世凯在当上临时大总统后,就想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临时约法》规定的责任内阁制。事实上,当时袁世凯独揽大权后,这一制度便名存实亡了。宋教仁作为《临时约法》的制定者之一,一直在为责任内阁制的实施而努力。1912年,他做了一件什么事
生: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
5.师:国民党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国会即先前的临时参议院,它是最高立法机关。国民党在选举中的表现让袁世凯认识到国会即将被国民党掌控,而创建国民党的宋教仁又一直是责任内阁制的强力推行者,这让袁大为惊恐。因此他派人刺杀了宋教仁。
出示“宋教仁遇刺”图片,简要介绍事件经过。
6.师:“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他决心以武力平复国内的舆论压力,同时镇压国民党。请问袁世凯是怎样做的
生:袁世凯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7.师:为此,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我们来大致看看二次革命的经过。
出示“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指导学生由此大致了解革命经过。
8.师:“二次革命”的结果如何
生:“二次革命”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最终被袁世凯镇压下去了。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师:袁世凯在镇压二次革命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阅读本节内容,列举袁世凯的种种作为
(1)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2)下令解散国民党。
(3)解散国会。
(4)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5)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2.师:解散国会,总统制的确立特别是最后一条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可以指定继承人,这简直就和当初的皇帝差不多了。袁世凯的这些行为,让他复辟帝制、想当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袁世凯为了实现皇帝梦,甚至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了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对自己的支持。请同学们归纳“二十一条”的内容
学生回答:
(1)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2)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即辽东半岛)和蒙古的权益。
(3)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4)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3.师: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至此.一场复辟帝制的闹剧即将登场。
展示图片“袁世凯祭天”。
4.组织讨论:袁世凯在当上中华民国的大总统后,为什么会想着复辟帝制当皇帝呢
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以及所学知识,说出自己的看法。教师适当补充、点拨,使学生能够对当时局势有更深入的了解
(1)袁世凯复辟帝制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是由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摧毁封建势力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封建地主阶级在中国社会仍保持举足轻重的影响,这是帝制复辟发生的经济和政治基础。
(2)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不敢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甚至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但帝国主义不会允许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它们支持扶持袁世凯复辟帝制,这是帝制复辟发生的外部原因。
(3)辛亥革命中资产革命派没有对封建思想进行彻底批判,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帝王思想
仍具有强大的习惯影响,袁世凯为了称帝,推行“尊复古”的逆流,这是帝制复辟发生的思想基础。
(4)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度未能在中国真正实行,袁世凯大权独揽,推行专制独裁统治。
(5)资产阶级革命力量涣散。清帝退位后,许多资产阶级革命派人士认为革命任务已完成,无心进取,思想混乱,纪律涣散,对袁世凯的本质面目没有认识清楚,致使袁世凯一步步走向复辟的道路。
(三)护国战争
1.师: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高举起反袁大旗。
出示“材料研读”中的孙中山《讨袁檄文》。
要求学生阅读后思考: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是怎样的
生:孙中山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称袁世凯为“民贼”,号召民众进行讨袁斗争,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2.师:这次战争发生在什么时间 领导者有谁 经过怎样 结果如何 请大家阅读教材,找出答案。
学生阅读教材后,师生共同梳理战争情况
时间:1915年底。
主要人物;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起兵地点:云南。
经过: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不少省份积极响应,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结合“护国战争形势示意图”来了解)
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
3.出示蔡锷图片,并介绍其为护国运动做出的贡献。
蔡锷,湖南人,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他积极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在护国战争中,他抱病参战,指挥劣势军队顶住了优势敌人的进攻,逼迫敌军停战议和,表现了他坚定不移、临危不惧的精神和为国为民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
4.师:蔡锷、李烈钧等领导的护国战争,从云南北上讨袁,袁世凯纠集重兵围剿护国军。但因袁世凯的复辟行径不得人心,北洋军节节败退。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
护国战争结束。请同学们思考,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径为什么那么快就失败了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1)袁世凯出卖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潮流,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惩罚,这是袁世凯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
(2)辛亥革命摧毁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这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一次飞跃,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民主思想觉悟程度提高,使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没有长期生存的思想基础。
(3)资产阶级革命派坚决维护共和制度,号召人民采用武力推翻袁世凯的反动统治,这种强有力的号召和不懈的斗争是对袁世凯的致命打击
(4)北洋军阀内部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对袁世凯复辟态度的转变,使袁世凯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
(四)军阀割据
1.师:在护国战争中,北洋军队已是人心涣散,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袁世凯死后,北洋军群龙无首,军阀内部地派系之争凸显出来。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北洋军阀分裂后的主要派系有哪些 控制的区域有哪些
学生阅读后列表归纳:
派系   领导者 控制区域
直系 冯国璋、曹锟 江苏、江西、湖北等
皖系 段祺瑞 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奉系 张作霖 东北
滇系 唐继尧 云南、贵州
桂系 陆荣廷 广东、广西
2.教师补充介绍几大派系
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开始暴露出来,在帝国主义各国的分别收买和互相争夺下,分裂成几个派系,其中主要是直、皖、奉三系。
直系,首领是冯国璋(直隶河间人),后是曹锟和吴佩孚。主要依靠英、美帝国主义。盘踞在长江中下游,即江苏江西、河南、湖北等省。皖系,首领是段祺瑞(安徽省合肥人)。段和直系首领邹是袁世凯手下的干将。袁死后,直、皖两系争权夺利斗争特别厉害。皖系投靠日本帝国主义。主要盘踞在安徽、湖南、浙江、福建等省。奉系,首领是张作霖(奉天海城人)。张非北洋系统,但与北洋军阀有一定历史渊源关系,一般都将他列为北洋军阀的一派。奉系军阀投靠日本帝国主义。主要盘踞在东北地区。自此以后,各系军阀争权夺利,连年混战。先是皖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控制北京政权。1920年发生直皖战争,直系军阀联合奉系军阀,打败皖系军阀,以直系军阀为主把持了北京政权。
3.出示“民国初年军阀割据形势图”。提问:从这张地图上,你能感觉当时中国处于怎样的一种局面 用相关词语表达。
主:黑暗、混乱、纷争不断……
4.师:北洋军阀采取什么样的统治
生:对内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对外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5.出示课本“材料研读”,思考: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学生交流、体会:军阀割据混战,导致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民众流离失所,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日益曾长的军队人数和军费开支,使中国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
6.师:大大小小的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人民困苦不堪。
三、巩固新知
(一)教材习题
1.教材第56页“课后活动”第1题: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袁世凯称帝  ②护国战争  ③二次革命  ④宋教仁遇刺
A.④①③② B.④③①②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讲评】此题只要清楚事件间的因果关系便不难得出答案。宋教仁遇刺引发了二次革命,结果失败,袁世凯进一步实施独裁统治,进而称帝,导致护国战争。
【答案】B
2.教材第56页“课后活动”第2题“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这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讲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提出德国直接将山东权益交还被拒,于是决定保持中立。日本在1914年8月对德宣战,出兵占领了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山东半岛。
1915年1月18日,日本公使向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直接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并要求中国绝对保密。1至4月,袁世凯一面命外交部同日本谈判,一方面暗中泄露内容,希望获得英美支持抗衡日本。中国的谈判代表多次拒绝要求中的部分内容,迫使日本做出让步。中国国内亦出现反日情绪。日本则以武力威胁中国。至5月7日,日本政府向中国发出最后通牒,限令于9日前答复。最终袁世凯政府在5月9日晚上11时接受“二十一条”中一至四号的要求并于5月25日完成签字。“二十一条”对中国的影响大致如下:
(1)丧权辱国。
(2)激发了中国人民反日爱国斗争。
各大城市爱国团体奔走呼号,集会游行,誓不承认卖国“二十一条”,并要求惩办卖国贼陆征祥和曹汝霖。上海各界召开万余人参加国民大会,表示拒日到底。上海等地工人举行罢工,各地青年学生组织团体,呼吁抗日救亡,掀起规模巨大的抵制日货运动。全国教育联合会决定将接受日本最后通牒的5月9日定为“国耻纪念日”。
(3)加速了袁世凯政府的倒台。
(4)改变了中国与列强的矛盾地位:中国与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由以英美为首转移到以日本为首。  
(5)助涨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气焰,成为百年来中日关系紧张的始作俑者。
(二)同步课堂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钌接。……军阀割据在这段期间成为普遍现象。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雏持短期团结。”
——摘自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材料二:“据统计,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有关工商业方面的重要法令有:《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商业注册规则》《商会法》《商标法》……”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旧体制“已拆卸”是指什么 根据材料一新旧体制之间不能衔接导致中国当时出现什么社会现象
(2)根据材料二,北洋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何影响
【讲评】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准确识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建立起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从此中国进人军阀割据混战时期。
第(2)问,主要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史实。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加上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颁发了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1)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军阀割据。(2)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分析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的异同。
【答案】相同点: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发动的针对北洋军阀专制卖国行为的军事斗争,都依靠地方军阀,均已失败告终。
不同点:二次革命针对宋教仁被害一事,袁世凯大胜,随后加强了中央集权,孙中山流亡海外;护国运动针对袁世凯称帝,结果袁世凯众叛亲离,北洋军阀分裂,虽然袁世凯没能当成皇帝,但革命派没有推翻北洋军阀,造成了后面军阀割据的局面。
四、课堂小结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倒行逆施,为建立独裁统治,实现自己的皇帝梦,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他的这种复辟行径,受到国内各界人士的强烈谴责。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积极奋起,领导了护国战争,终于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不久袁世凯在众叛亲离中死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裂,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中国人民饱受苦难。
板书设计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制造“宋教仁案”
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最终失败
 
袁世凯复辟帝制  对内:建立独裁专制统治,解散国民党
对外:接受日本“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护国战争:袁世凯众叛亲离,1916年6月在绝望中死去
军阀割据: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教学探讨与反思
本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是新编教材新增的一课,主要讲述的是袁世凯一系列倒行逆施的复辟行径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革命派的斗争。教材分四部分讲述了这段历史,涉及的史事较多较杂,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总览全文,大致了解四个部分所述史事的前后因果关系,再展开教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教材内容中的一些历史背景,在教学时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说明,如责任内阁制、为什么国民党的崛起会让袁世凯惊恐“二十一条”中的“南满”是指的什么等。关于袁世凯,注意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的观点分析其掌权后由独裁专制到一步步复辟帝制的内容。同时教学时要注意通过学习资产阶级革命派反袁斗争的内容,使学生认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局限性以及他们为维护民主共和而不屈不挠斗争的革命精神。
补充资料
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是清朝末年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封建地主买办的反革命武装政治集团。清朝末年,对辽宁、河北、山东等北方沿海地区统称“北洋”。1895年,清政府任命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归北洋大臣节制,开始拼凑班子,网罗党羽。到1905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建立了洋新军六镇,形成了北洋势力的雏形,后来,又利用职权扩张势力,广植党羽。1912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以后,在北京建立起北洋军阀政府,开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这是近代中国最黑暗的时期之一。
北洋军阀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①兴起、形成阶段:从1895年袁世凯天津小站练兵到1912年袁世凯窃国;②发展、鼎盛阶段:1912年袁世凯窃国到1916年6月袁毙命;③衰落阶段:1916年6月袁毙命到1926年7月北伐战争前;④覆灭阶段:1926年7月北伐开始到1928年底东北易帜。
北洋军阀的性质:北洋军阀是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和帝国主义势力的代表,同时带有近代的特征,北洋军阀的性质:北洋军阀是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和帝国主义势力的代表,同时带有近代的特征,资本主义色彩。古代军阀的封建性更强,而近代军阀的近代化程度更高,北洋军阀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近代中国的主要统治势力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因此.近代军阀不仅是地主阶级以及买办阶级的代表,同时也是帝国主义势力的代表。
北洋军阀的特点:①以封建地主阶级为其主要社会基础;②军阀们各有一支为自己争权夺利服务的军队,并采用近代制;③军阀们各有一块可以随意搜刮和统治的地盘,割据称雄,拥兵自立;④各派军阀大都是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统治的工具。
- 1 -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