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土壤里有什么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土壤里有什么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3-10 21:40:20

文档简介


4.土壤中有什么
教材分析:
《土壤中有什么》一课,是在学生对岩石的种类、岩石的用途及风化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学生熟悉、常见的植物和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自探究,了解自然中的土壤。本课通过引导学生研究土壤,了解土壤的组成,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记录观察试验的方法。
设计意图:
本课主要从土壤里有什么的问题开始,让学生运用一定的观察方法,根据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为基础进行推测及猜想研究,再通过实验验证,认识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亲历活动,能够用多种方法、多种感觉、从多种角度对土壤进行观察,从而认识土壤的一些特性。
2.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形成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
3.增强学生记录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4.适时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与环保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综合应用学到的知识研究土壤里有什么。
难点: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一袋土壤、放大镜、记录表、玻璃杯、水、纸、昆虫盒、塑料瓶。
演示实验材料:PPT课件、烧杯、玻璃棒、铁罐头盒、方座支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土块、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课前,我们分小组到几个地方去挖了土壤,下面就请小朋友来说说你挖到的土壤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汇报。
二、自主探究,了解土壤
1.预测。学生预测挖来的土壤有什么。
[PPT2,单击出现:土壤里会有什么?]
师讲解:是啊,土壤里有水、蚯蚓、铁渣、小草树枝、石砂、动植物的残体…… 这些大一点的东西我们通过肉眼观察就可以知道。
土壤里有生命吗?有什么生命呢?
[PPT3,单击出现:土壤中有什么生命?]
师在学生回答后,一边讲解一边点击PPT。
[PPT4、5,单击出现:土壤中能发现许多不同种类的昆虫。]
[PPT6,单击出现:穴居动物,如老鼠在土壤中筑窝。]
[PPT7,单击出现:蜗牛和甲虫靠腐烂的生物为生。]
[PPT8,单击出现:花栗鼠在土壤洞内,寻找枯枝落叶层中的种子和果仁。]
[PPT9,单击出现:蚯蚓能穿破坚硬、紧密的土壤,使植物的根更容易伸展,使空气和水更容易进入土壤。]
[PPT10,单击出现:细菌分解动物、植物残体。]
[PPT11,单击出现:植物的根穿过土壤并占有适当的位置。]
师小结:土壤中生活着许许多多数也数不清的生命体。
[PPT12,单击出现: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亿个生物体!]
师:除了这些,土壤还有没有其他东西?土壤妈妈靠什么来养育了许许多多动物和植物的呢?
2.要解决土壤里到底有什么的问题,我们用什么方法证实刚才大家的推测和猜测呢?
[PPT13,单击出现:观察和实验]
活动二、设计实验方案
(1)分小组讨论实验方案,探讨用什么方法研究土壤中不能直接用肉眼观察到的物质。
(2)汇报实验方案:
① 土壤中还有比沙更小的微粒。(可用放大镜观察。为了观察的更仔细,可以把土壤捻碎)
② 验证土壤中有水。(取潮湿的土壤用手摸,感到湿湿的;用纸巾包好用力握一下,纸巾上会潮湿;把土壤用玻璃杯盖好,放在太阳底下,过一段时间后,杯壁上有水珠。)
③ 研究土壤中是否有空气。(将干土块放入水中看是否有气泡)
④ 静置搅拌均匀的土壤混合溶液,观察分层后的物体。(大的重的沙石在最底层,粘土分布在上层。)
[PPT14,单击出现:实验步骤]
(3)分组实验
[PPT15,单击出现:实验开始]
① 每组最少选定三项不同的试验,每组分工要明确。
② 实验时要注意要求事项和安全。
③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讨论交流后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单。
(4)生动手实验, 师巡视指导。
(5)全班分组交流、汇报、小结。
[PPT16,单击出现:土壤的沉淀物]
(6)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我们用三种方法分别观察到了什么呢?
[PPT17,单击出现:寻找土壤的成分]
(7)我们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
[PPT18,单击出现:土壤颗粒的分类]
小结:
通过以上实验说明:土壤中有沙、小石子、黏土、水、空气等物质。
[PPT19,单击出现:土壤颗粒的分类]
活动四:土壤中有腐殖质吗
观察探究实验,验证猜想。
老师演示实验: 验证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实验名称:土壤成分的构成。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土壤中是否含有腐殖质。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铁罐头盒、方座支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土块、水。
(1)实验方法和步骤:
① 安装好方座支架,然后放上一片石棉网。
② 取少量土壤捣碎后放在铁罐头盒内,将盒放在石棉网上。
③ 点燃酒精灯,给盒内的土壤加热。
④ 观察加热后土壤发生的现象。
师:用酒精灯加热土壤。提问看到了什么现象?闻到了什么气味?这说明了什么?:
⑤ 学生汇报观察现象。
讲解:土壤加热后冒烟,有烧糊的气味,这说明了土壤里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东西,这些东西主要是土壤里动物残体腐烂以后变成的物质,叫做腐殖质。腐殖质是黑褐色的,土壤中含的腐殖质越多,颜色就越黑。
⑥ 实验结果:土壤加热后会冒烟,有烧糊的气味。这是因为土壤中有腐殖质。
[PPT20,单击出现:土壤中还有腐殖质和盐分]
⑦ 师指导填写实验报告单
(2)小结:通过以上实验说明: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水、空气、砂、粘土。和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混合物。板书:砂、黏土、空气、水、腐殖质。
腐殖质在土壤中哪一个位置呢?
[PPT21,单击出现:腐殖质的表土层]
(3)讲解:这些成分都与植物的生长有关系,水、空气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须具备的条件,腐殖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砂和粘土是植物生长、固定的地方,水、空气、腐殖质都要贮存在砂和粘土中。
土壤的这些成分搭配得合适,土壤才能肥沃,植物才能长得好。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为什么这么说呢?
[PPT22,单击出现:为什么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土壤的确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她就像我们的妈妈,她为动植物提供了土壤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
(4)师:看来,大家对土壤了解得还真不少啊!老师这儿也有一位小朋友,她去研究了以后,还写了一首小诗呢!同学们,你们想听吗?好,那就送给大家吧!
(5)学生欣赏小诗。
[PPT23,单击出现:我们的土壤妈妈]
三、教师总结
总结:大家说得多好啊,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观察,学会了发现,学会了探究,了解了土壤的组成,还懂得了保护土壤。
[PPT24,单击出现:保护土壤,从身边做起!]
土壤妈妈有了我们这些环保小卫士,一定也会很高兴,而且会越来越美丽。
这样,我们就能和小动物、植物一起在土壤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健康快乐地生活了!下课后请同学们进一步“观察校园里的土壤”,再回到大自然中,继续去探究更多更深的知识。
学习了本课,老师来考考你们。
[PPT25、26、27、28、29,单击出现:练习]
板书设计:
土壤中有什么
砂、小石子、黏土、水、空气、腐殖质、无机盐
教后反思:
本教案的设计比较适合浙江省农村小学。教学时,每一小组的桌子上都摆放着放大镜,一次性塑料杯、纱布、脸盆(里面装着水),学生们也带来了自己取来的各样土壤。许多学生急着摆弄桌上的器具,我提示先想后做,根据对农田实地调查活动,提出自己想知道的关于土壤的问题。提出问题是探究活动的开始。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学生提出的问题也非常广泛:①除了我们能看到的,土壤里还有什么?②同一地方的土,干的会发白,而湿的却发黑。为什么?③田里的土上面是黑土,挖到下面却是黄土。同一地方的土为什么会完全不一样呢?④土壤里有空气吗?
学生提的问题很多,我把学生的问题简要地逐一写在黑板上,然后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了整理,选定了本节课可以尝试着通过实验去进行研究的问题:除了看到的东西外,细土里还有些什么?田里的黑土与下面的黄土里面主要有什么不同?干土与湿土的颜色不一样与什么有关?土壤里有没有空气供蚯蚓等小动物呼吸?之后,我请每一小组讨论选择认为自己有能力研究的问题来研究。
研究之前,我要求各小组同学要商量,针对所选的题目,要用到什么材料,怎么实验,哪些东西可能要记录下来。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计划后再动手。
活动开始了,各小组的活动不一。有的把几种土排在一起,细细地捏,用放大镜认真地比较和区别;有的把两种土分别放入两个杯中搅拌,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几分钟的活动后,各个小组都有一些猜想中或者意料之外的发现。还有的发现放黄土的杯里只有一些白泡沫,放黑土的那杯水面上浮有脏物,学生把这一发现反映给了我。我表扬了他们在比较中发现了问题,并引导说:“你们是否弄清楚了那些脏物到底是什么?”学生立即用放大镜仔细看,有的把脏物粘在小木棒或手指上仔细看,发现是一些碎烂的草叶之类的东西。
学生在总结的时候分析,黑土之所以黑,主要是一些植物烂在里面,如果黄土里面有很多的东西烂在里面也会变黑的。我称赞了他们的分析,并补充说:“其实动物死后也腐烂在土壤里。时间长了垃圾堆也黑乎乎的,就是因为有许多腐烂物。人们把这些腐烂在土壤里的东西称为腐殖质。”接着,我追问:“为什么田里的黑土总在上面一层”能否找出一些理由?”
简短的谈论后,各小组纷纷发言:
1.“上节课在农田里观察土壤时拔去杂草,那些杂草死后就腐烂在上面的土层里。”
2.“农民把猪粪、垃圾送到田里,也是烂在上面土壤里,所以上面的土变黑。”......
反馈中,各小组都汇报交流了自己的研究结果,证明土壤是一种混合物。下课前,我根据各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了简单的评价。
课件30张PPT。小学科学(科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土壤里有什么土壤里会有什么呢?土壤中有哪些生命?土壤中能发现许多不同种类的昆虫。蚂蚁是在土壤中穴居的昆虫穴居动物,如老鼠在土壤中筑窝。蜗牛和甲虫靠腐烂的生物为生。花栗鼠在土壤洞内,寻找枯枝落叶层中的种子和果仁。蚯蚓能穿破坚硬、紧密的土壤,使植物的根更容易伸展,使空气和水更容易进入土壤。 细菌分解动物、植物残体植物的根穿过土壤并占有适当的位置。 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 生活着几亿个生物体 !用什么方法来证实我们的猜测呢? 是我们不可缺少的求证方法! 观察和实验实验步骤:
1.把小土块放入水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
有什么?
2.将土块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在等待过程中把部分土
壤放在培养皿里,垫上石棉网,用酒精灯加热,能闻
到什么气味?说明土壤里有什么?
3.观察静置后的水杯中的情况,水里有什么?
注意事项:
土块要轻放;搅拌要彻底;静置时间要长;
观察时,杯子也应保持静置不动的状态。
实验开始!沉积物最上面一层是黏土,用小棍挑一点在手上涂抹,感到黏滑、细腻;
其次是沙粒,越到底下颗粒越粗;
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残体。土壤湿润、有捻不碎的小石子、草根和小虫
有小石子、大小不同的沙粒、粉末状的微粒
有气泡冒出、土壤按颗粒大小沉积下来,越到底下颗粒越粗
土壤颗粒的分类
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直径>2毫米),其次是沙(直径<2毫米),接着是比沙还小的粉沙(直径< 毫米),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直径< 毫米)。这些统称为岩石的微粒。
土壤是沙、小石子、粘土、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体。
土壤中还有腐殖质和盐分。
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
植物的叶、根和茎是腐殖质的主要来源。
盐分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
它们都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枯枝落叶层亚土层岩石碎屑有腐殖质的表土层为什么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我们的土壤妈妈
她住在地球表面的第一层,由几寸到几千米的深度,都是她的工作区。她的水道下面是牢不可破的地壳。
她是矿物商店的店员。在她杂色的柜台上,陈列着各种的小石子和细沙,都是由暴风雨带来的,从高山的崖石上冲下来的。
她是植物的助产士。在她温暖的怀抱里,开放着所有的嫩茶和绿叶,摇摆着各色的花朵和果实,根和她紧密地拥抱。
她是动物的“保姆”。在她平坦的摇床上,蹦跳着青蛙和老鼠,游行着蚂蚁和蚯蚓,蜷伏着蛹和寄生虫。
她是微生物的培养者。在她黑暗的保箱里,微生物迅速的繁殖着。1.土壤是由 、 、 、 、 和
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2.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从大到小分别是 、 、 和 。
3.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 。土壤中还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 和 。土壤中有什么水空气沙黏土腐殖质小石子沙砾沙粉沙黏土空气腐殖质盐分保护土壤,
从身边做起!1.把土壤拿来烧会闻到一股焦臭味,这是因为土壤中有( )。
A、水分 B、黏土 C、腐殖质
2.最大的土壤颗粒是( )。A、沙砾 B、沙 C、粉沙
3.因为土壤中有( ),所以很多小动物能生活在土壤里。
A、沙 B、黏土 C、空气
4.土壤中蚯蚓的主要作用是( )。
A、给植物提供盐分
B、使植物的根更容易伸展使空气和水更容易进入土壤
C、分解动物、植物残留体CAC土壤中有什么B5.可以用来烧制砖块的是( )。
A、沙砾 B、沙 C、黏土
6.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是( )。
A、沙砾 B、沙 C、粉沙CA土壤中有什么黏土粉沙沙沙砾1.土壤是由水、空气、沙、黏土腐殖质等混合成的。( )
2.不同的地方,土壤的颜色是不同的。( )
3.腐殖质多的土壤,小动物也会比较少。( )
4.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 )
5.土壤中最小的颗粒是黏土。( )
6.土壤在水中搅拌后沉淀可以按颗粒大小分成几层。( )
7.土壤中的腐殖质和盐分,是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 )√√√×√√土壤中有什么√蚂蚁
蚯蚓
蜗牛
老鼠
细菌
植物的茎、根、叶土壤中有什么分解动物、植物的残留体
在土壤中群居
在土壤中筑窝
靠腐烂的生物为生
是腐殖质的主要来源
使植物的根更容易伸展使空气水更容易进入泥土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