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中2023级期中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5 BADAC
6~10 ADDDA
11~15 CDBCA
16~20 CDCAD
21~24 ABC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25.(25分)
(1)(10分)
特点:服务于日本国家利益:(2分)暗藏野心:(2分)政府主导:规模大;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参
与主体广泛:学习内容全面:从制度到文化,学习内容不断深入。(后面6点,任答1点2分)
背景:中国:唐朝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朝对外政策文明开放,对外
交流活跃:唐朝制度先进:唐朝对外交通发达。(任答1点2分)
日本:推进大化改新:调解与唐在朝鲜半岛的冲突;强国意识的推动:希望借助中国接触和了解世
界。(每点2分,任答1点即可)
(2)(12分)
变化:从处于被动到占据主动。(从不平等到平等:从屈辱外交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2分)
原因:清末:清政府闭目塞听、政治腐败,国势衰落、社会矛盾尖锐:甲午战败,清政府丧失外交主动权:
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明治维新后日本成为亚洲强国,走向军国主义道路。(每点2分,
任答2点共4分)
1972年:中共的正确领导:1971年重返联合国,国际地位提高:综合国力增强:中美关系开始走
向正常化的推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复交三原则得到日本的理解尊重和支持。(每点2
分,任答3点共6分)
(3)(3分)
认识: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关系:要警惕日军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
也可给分)(每点2分,任答2点共3分)
26.(12分)
【示例】
主题:中国古代教化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不断增强。(2分)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孔子、孟子、荀子基本完成了儒家教化思想体系
的理论建构,但当时儒家思想没有被统治者认可,教化的社会功能有限。汉初经济凋敝,统治者吸
取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教化百姓:汉武帝之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伦理道德的教化作
用大大增强。儒家的仁、礼、孝悌、德治、榜样教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共同构成了古
代教化的核心内容。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影响了社会风气,随着理学的兴起,儒学士人积极投身基
层教化,加之地方政府的重视,教化不断向基层渗透,并深入到百姓日常生活之中。明代废丞相,
设内阁,皇权高度强化,儒家义理渗透进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教化与法律合流,乡约因政府利用
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使得其影响进一步扩大。(8分)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发展,统治者对民众的教化愈加重视,教化逐渐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并最终
与法律合流成为加强专制统治的工具。(2分)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中2023级期中考试
历史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
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周礼·秋官》记载,西周的职官“小司寇”在“国危”“国迁”“立君”时,
须“致万民而询焉”。这表明当时
A.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B.原始民主传统仍具影响力
C.周天子与百姓共治天下
D.君权受到相权的有效制约
2.秦制规定,各郡每年九月必须定期地向中央报告本地的租税收入、户口统计和治安
情况等。据《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上报的内容要求十分详细,以备中央考核。
由此可知
A.上计考核成为吏治的依据
B.秦朝地方腐败现象严重
C.秦基层组织实现有效治理
D.秦注重地方官员的培养
3.图1为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昭君博物院。两千多年来,王昭君赢得了各民族人
民的尊敬,主要因为她是
图1昭君博物院
A.女性自强不息的榜样
B.国家主权与尊严的捍卫者
C.文学艺术灵感的来源
D.民族和平与融合的推动者
4.公元486年,北魏孝文帝下诏建立明堂,其布局与汉长安城一致。公元491年,他
又追尊道武帝为太祖,并建立与魏晋相一致的太庙祭祀制度。以上举措旨在
A.彰显北魏政权的正统性
B.宣扬尊宗重祖思想
C.强化儒学正统独尊地位
D.提升官员文化素养
高中2023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5,据《后汉书》记载,在公元1世纪时已经有外国商人来到洛阳。越来越多西域商人
涌入,导致魏国(3世纪)需敦煌太守仓慈发给商人专门许可证方可去洛阳贸易,这
主要得益于
A.开明的对外政策
B.繁荣的经济文化
C.丝绸之路的影响
D.稳定的社会秩序
6.唐代,贫穷子弟为了应考,往往借助佛寺、道院读书,寺院也乐于收留他们,希望
他们中有人飞黄腾达,于寺院大有好处。这折射出当时的人才选拔制度
A.扩大了政治统治基础
B.选拔程序渐趋于理性
C.推动了儒家思想传播
D.提高了官员执政能力
7.唐代的谏官,是宰相的唇舌,“只纠绳皇帝”:宋朝时,谏官不准由宰相任用,“于
是台官、谏官同为需由皇帝亲擢了”。这一变化
A.加强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B.为澄清吏治扫除了障碍
C.使政府遭掣肘而效率低下
D.适应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8.宋人吕好问曾在奏折中描述:“比年以来,诸路杂科监司猥多,司分既异,所以不
复相照,各执己见。”此材料可用于佐证宋代
A.重武轻文的治国方略
B,官员普遍缺乏勤政意识
C.空前强化的君主专制
D.制度设计影响行政效率
9.《大清律例》的编纂指导思想为“准古的今”:“准古”是指遵循清以前的历代盛
世王朝的法制:“酌今”则是指刑法典的制定要“准社会现象以为衡”。据此可知,
此律例
A,体现了礼法并施的原则
B.旨在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
C.力图强化中枢机构权力
D.注重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10.1793年,马嘎尔尼代表英国国王向乾隆祝贺八十寿辰,双方在是否行叩拜之礼上发
生争执。最后,经过多次协商,马嘎尔尼以谒见英王时单膝下跪礼节觐见乾隆皇帝,
这说明
A.礼仪之争的实质是文化冲突
B,清王朝朝贡体系走向解体
C.天朝上国观念阻碍近代外交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11.表1是学者统计的从建文元年至永乐二十二年九榜进士录取情况,出现这种现象的
主要原因是
表1
区域
全国
东南地区
西南地区
北方地区
人数
1938
1621
92
225
占比
100%
83.6%
4.8%
11.6%
A.长途贸易的不断发展
B.闭关锁国政策影响
C.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D.北方社会动荡不安
高中2023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