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目录
第一部分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第二部分
从部落到国家
第三部分
商和西周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年~1万年以前)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至4000年左右)
表面粗糙,
打制方法制作而成
打制石器
表面光滑,
打磨结合方法制作而成
磨制石器
一
石器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
从事渔猎和采集
已经学会使用火
生产生活特点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70万年—20万年,北京人复原像
170万年,元谋人门齿化石
P2思考点: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观察《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你能指出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吗?
分布广泛且分散;
主要集中在黄河和长江流域。
2
3
过着群居的生活
4
1
打制石器
(烧烤、照明、驱寒、野兽)
中期 晚期
时间 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 距今约5000年
代表
分布
特征
(二)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
生产生活特点(参照课本3页)
早期:距今1万年前
(二)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
燕辽文化区
山东文化区
江浙文化区
中原文化区
红山文化
距今约5000年
大汶口文化
距今约6500-4500年
龙山文化
距今约5000年
仰韶文化
距今约7000-5000年
河姆渡文化
距今约7000年
良渚文化
距今约5300-4500年
中期 晚期
时间 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 距今约5000年
代表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分布 黄河中游 黄河下游 长江下游 黄河流域 辽河上游 长江下游
成就
(二)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
生产生活特点(参照课本3页)
早期:距今1万年前
中期 晚期
时间 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 距今约5000年
代表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分布 黄河中游 黄河下游 长江下游 黄河流域 辽河上游 长江下游
成就 手工业:彩绘陶器 农业: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 农业:种植水稻 手工业: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二)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
生产生活特点(参照课本3页)
早期:距今1万年前
中期 晚期
时间 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 距今约5000年
代表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分布 黄河中游 黄河下游 长江下游 黄河流域 辽河上游 长江下游
成就 手工业:彩绘陶器 农业: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 农业:种植水稻 手工业: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代表器物是黑陶,被称为“蛋壳陶” 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有宗教信仰)
(二)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
生产生活特点(参照课本3页)
早期:距今1万年前
合作探究:结合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的分布特点,分析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特点,并总结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特点:①数量多,分布广泛;②多元一体,中原为核心。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分布广泛;多元一体;中原核心;大河流域;源远流长;包容性。
角度 内容
多元性 从文化分期看,有仰韶、大汶口、河姆渡、龙山、红山和良渚文化;
从文化特点看,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特征,如作物种植上南稻北粟;
从遗址分布看,涉及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
一体性 从经济文化成就看,各地有共同点,如制作陶器、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定居生活。
从遗址分布看,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区域。
多元:分布广泛,各具特色
一体:相互融合、相互影响
思考:原始社会分为哪三个阶段 基本特征?
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生产力低下、共同劳动、成果共享、妇女主导。
1.原始人群:
2.母系氏族社会:
3.父系氏族社会:
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男性主导,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形成部落及部落联盟,私有制、阶级分化、出现权贵阶层,即将迈入阶级社会。
生活水平低下;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思考: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三)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之间的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
剩余产品
私有财产
贫富分化
阶级分化
国家产生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统治的工具。
——列宁
拓展
(三)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
母系氏族社会:
父系氏族社会:
新石器时代晚期
旧石器时代晚期
生产力十分低下;
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出现私有制、阶级、部落。
原始人群
二、 从部落到国家
部落时代:三皇
伏羲
神农
燧人
创造文字,教人渔猎。
尝百草,
用草药治病。
钻木取火。
部落时代:五帝
黄帝
颛顼
帝喾
尧帝
舜帝
禅让制
时间:五帝后期龙山文化时代
代表:陶寺遗址——宫殿建筑、天文建筑、礼器、阶级分化。
万邦时代——国家初始形态
宫室类单体建筑遗迹
观象台
玉器(礼器)
文字
墓葬:贫富分化,阶级分化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2.制度:世袭制。(公天下 家天下)
3.文化遗存: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 4.天文历法:《夏小正》
5.统治方式
夏朝——中国历史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王
中央
地方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2.制度:世袭制。(公天下 家天下)
3.文化遗存: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 4.天文历法:《夏小正》
5.统治方式
夏朝——中国历史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王 最高的统治者
中央
地方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2.制度:世袭制。(公天下 家天下)
3.文化遗存: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 4.天文历法:《夏小正》
5.统治方式
夏朝——中国历史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王 最高的统治者
中央 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地方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2.制度:世袭制。(公天下 家天下)
3.文化遗存: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 4.天文历法:《夏小正》
5.统治方式
夏朝——中国历史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王 最高的统治者
中央 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地方 直接统治和间接统治相结合。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2.制度:世袭制。(公天下 家天下)
3.文化遗存: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 4.天文历法:《夏小正》
5.统治方式
夏朝——中国历史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6.灭亡:约公元前1600年。
三、 商和西周
(一)商朝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族首领汤推翻了夏朝,建立商朝。
2.文化成就:①文字:河南安阳出土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是一种成熟文字。②青铜器(武器、祭祀)。③历法:殷历、干支纪日法。④文化遗存:河南安阳殷墟。
商王 是最高的统治者
中央 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内外服制 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3.统治方式:
商朝内外服制
内 服
外 服
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
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商族势力范围示意图
商朝的考古发现
龟甲兽骨——甲骨文 司母戊鼎 妇好尊 兽型觥
(二)西周
1.建立时间: 2.建 立 者:
3.事 件:
公元前1046年
姬发(周武王)
牧野之战(武王伐纣)
利簋及铭文
武王伐纣形势图
4.都城:
镐京(西安)
(武王)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所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同姓诸侯(鲁、燕)
先王之后(旧贵族)(陈、杞)
异姓功臣(齐)
分封制概况
分封的对象:
土地、人口
分封的内容:
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土地、人口。
除天子控制的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之外的其他地方。
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
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1.分封对象:
2.分封序列:
3.分封内容:
4.分封地区:
5.诸侯权利:
6.诸侯义务:
再次分封、建立武装、征派赋役、设置官吏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分封制示意图
分封制:
朝觐述职、缴纳贡赋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分封制特点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同姓居多,且位居重要位置;
对地方采取间接管理。
分封制的影响
庶民
士
卿大夫
诸侯
天子
积极:
消极: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使西周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周天子对诸侯国实行有效的控制;
诸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为以后的分裂割据埋下了隐患。
大宗
嫡长子
余嫡子及庶子
小宗
小宗
小宗
卿
大夫
大宗
士
大宗
天子
庶人
小宗
诸侯
宗法制
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3.大小宗具有相对性。
特点
材料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对大宗而言,小宗既是臣属,也是兄弟。(家国一体、家国同构)
影响
1.防止内部纷争;2.有利于凝聚宗族;
3.保障了贵族特权;4.巩固了西周的统治秩序。
嫡长子
嫡长子
嫡长子
大宗
嫡长子
分封制下的等级关系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怎么分
分什么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
西周政治制度
(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
礼乐制度
“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用四,士二。”
——《左传》
礼:泛指宗法等级制度的各种典章、规则、礼节、仪式等。
乐:指音乐、舞蹈等。
目的: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含义: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
西周政治制度
(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
(特点)
(7页)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政权与族权相结合。
先秦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政权结合
②家国一体
③等级制度鲜明
④权力尚未高度集中
4.西周的灭亡: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诸侯共伯和被推举摄政,史称共和行政。
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乘西周、王室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三)商和西周的经济
农业
土地制度
手工业
大盂鼎 大克鼎
井田制示意图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三)商和西周的经济
农业 是主要生产部门,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
青铜农具极少
土地制度
手工业
大盂鼎 大克鼎
井田制示意图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三)商和西周的经济
农业 是主要生产部门,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
青铜农具极少
土地制度 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
手工业
大盂鼎 大克鼎
井田制示意图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三)商和西周的经济
农业 是主要生产部门,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
青铜农具极少
土地制度 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
手工业 青铜铸造是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
大盂鼎 大克鼎
井田制示意图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王权与神权结合,神权色彩浓厚;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政权与族权相结合,家国一体,等级森严;
地方权力较大,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生产工具以木石工具为主;土地国有,集体劳动;
青铜铸造繁荣,青铜文化发达。
成熟文字;
③开始形成多元一体的心理认同;
④从重天敬神向敬德保民转变,民本思想起源。
(甲骨文占卜、祭祀)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从内外服制度到分封制)
(王位世袭制等)
(井田制)
(大量青铜器)
(甲骨文,金文)
(礼乐制)
(华夏子孙、中国)
(课本P8 问题探究)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礼乐文化 ;
总结: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点
课堂小结
时空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