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6 13:4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1、通过把握三国至唐前期分合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制度创新及中外交流的历史意义,以及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新成就
2、通过唐后期和五代十国的社会动荡,理解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举措;了解唐后期至两宋时期的重要改革,以及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课程目标
导入
我们大家都听过隋唐盛世这个词,那为什么会在隋唐时期出现空前的封建社会盛世呢?这跟隋唐制度方面的创新设计是有很大关系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618年
李渊建唐
220年
曹丕建魏
581年
杨坚建隋
907年
朱温灭唐
魏晋南北朝
唐朝
隋朝
收天下之心—选官之变: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集天下之权—中枢之变: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聚天下之财—赋税之变: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①官僚政治发展日趋成熟
②按财产征税的理念逐步确立
趋势
创新
时空定位
材料一 在封建社会里,孝为礼之始,廉为官之本,把孝廉作为察举的主要科目是理所当然的事。孝、廉,本为两科,各自为目,分别取士,但也有既以孝举又以廉举者,后来演变成孝、廉并举。
——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汉代的察举制
设问: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教材,概括察举制的选拔标准。
孝:善事父母;廉:做官清廉。
汉武帝
一、选官制度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选官标准最初是家世和才能并重。后来就只注重家世门第。
一、选官制度
材料三 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不均称尺,务随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赵淡元:《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
材料二 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
——《文白对照二十五史精华》
设问:阅读材料二和三并结合教材,评价九品中正制。
初期大体能够贯彻“唯才是举”的方针,选拔了不少人才,削弱了朋党势力的发展,并强化了中央权威。后期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一、选官制度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科举制
一、选官制度
设问:阅读两表,分析科举制的作用。
社会
学而优则仕
国家
选才制度设计
民间百姓
实现社会升迁的流动空间制度性
材料四
门第
九品中正制
品行
察举制

魏晋
隋唐
考试成绩
科举制
设问:选官制度的演变体现了什么发展趋势?
选拔形式
03
趋向制度化、公平化、公开化
选拔标准
01
由世家门第演变为学识才能
选拔标准
选拔方式
02
地方品评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
选拔方式
一、选官制度
中央官制
发展过程:
西汉时期,设立中外朝制度,提高尚书令地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
渊源
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确立
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设立政事堂,提高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完善
二、三省六部制
中央官制
皇 帝
中书省
草拟诏令
审核诏令
刑部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工部
门下省
尚书省
负责执行
政事堂
(中书门下)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低权高)
隋唐—群相
秦汉—独相
分工:
二、三省六部制
中央官制
中央政府设政事堂,作为宰相的议事机构,一切重大事务,都要由政事堂会议讨论,经皇帝批准后颁行。三省的首长:中书令(中书省)、侍中(门下省)、左右仆射(尚书省),都是宰相,以后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也是宰相,他们都带有参知机务、参知政事等衔,所以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宰相多至一二十人。唐代中央官制的特点在于,相权较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专制;又因宰相是政事堂集体议事,三省又互相牵制,避免了个别宰相专权……唐初,完备了隋朝的三省制度,皇帝与三省互相制约,共同治政,构成了相对和谐的政治体制。
——樊树志《国史概要》
阅读材料,思考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其影响。
二、三省六部制
中央官制
特点:
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
影响:
分割相权,彼此制约,有利于强化皇权;
三省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三省集思广益,有利于决策科学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君主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但无法真正制约皇权。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三省六部制
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制
秦朝
时期
中央官制
演变:
中外朝制度
虽置三公
事归台阁
形成三省制
汉武帝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三省六部制
演变趋势
相权不断削弱
君权不断加强
强化君主专制
二、三省六部制
相地而衰征
齐国(春秋)
鲁国(春秋)
初税亩—履亩而税
两汉
编户齐民—租税轻,丁税重
魏晋、北魏
租调制
隋—唐初
租庸调制—只问丁身,不问财产
唐中后期
两税法—唯以财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古代民众的义务:“税”+“役”
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货币
田税:以田亩为基础的土地税
人口税: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
户税:以户为单位的财产税
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力役 、军役、杂役等等
三、赋税制度
1、 租调制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并思考,从魏晋到唐代,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征税标准是什么?
朝代 赋税制度 征税标准
魏晋
唐前期
唐后期
租调制
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调(人头税):帛或布
租(田亩税):粮食(粟)
三、赋税制度
3.1 租调制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并思考,从魏晋到唐代,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征税标准是什么?
朝代 赋税制度 征税标准
魏晋
唐前期
唐后期
租调制
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调(人头税):帛或布
租(田亩税):粮食(粟)
庸:用帛或布代徭役
以均田制为基础
三、赋税制度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并思考,从魏晋到唐代,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征税标准是什么?
朝代 赋税制度 征税标准
魏晋
唐前期
唐后期
租调制
租庸调制
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男子不去服役可以以绢布代役,称庸
租庸调制
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庸:用帛或布代徭役
三、赋税制度
两税法——唐
由于安史乱后出现的民户大迁徙和土地所有权的大规模转移,唐初实行的户籍制度和均田制度已经不能维持。天宝十三载编民900万户,其中缴纳赋税的课户为530万户。而乾元三年只有193万户编民,其中课户只有78万。就在这种情况下,朝廷的财政出现了严重危机。
——翁俊雄《唐后期民户大迁徙与两税法》
民众逃亡&土地兼并
均田制无法推行
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政府财政收入锐减
政府财政危机
背景
三、赋税制度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并思考,从魏晋到唐代,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征税标准是什么?
朝代 赋税制度 征税标准
魏晋
唐前期
唐后期
租调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
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按人丁和财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男子不去服役可以以绢布代役,称庸
影响: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三、赋税制度
两税法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两税法的弊端认识?
两税法并没有减轻纳税农民的负担
①没有规定全国统一税额,各州之间税赋轻重不均;
②各类加征及苛敛杂税对两税法造成破坏瓦解。
③土地兼并严重;④长期不调整户;⑤没有灾害减免的规定等
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陆贽《韩苑集》卷22《中书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白居易集》卷2《重赋》
三、赋税制度
两税法
赋税制度演变趋势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征税标准
征税项目
征税对象
征税次数
征收方式
以人丁为主
以财产为主
租庸调、杂役
户税和地税
受田农民
不分主客农商,一律纳税
一次征收
夏、秋两季
征收实物
概以钱计
放松了人身控制
简化了税收名目
扩大了收税对象
固定了收税时间
改变了征收方式
三、赋税制度
两税法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选官制度
中央官制
赋税制度
变化: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创新:以考试成绩和才学为标准、方式规范公正、加强中央集权
变化:泰至汉初三公九卿制—汉代中外朝制—魏晋南北朝三省制—隋唐三省六部制
创新: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节制君权
变化:魏晋南北朝租调制和均田令—唐初租庸调制—唐后期两税法
创新:征税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
课堂小结
1.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
A.抑制了土地兼并
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标志着征税依据由人丁转为财产
C
课堂练习
2.唐代科举制以士人“名”的高低为评鉴的标准、录取的依据。这里的“名”不仅是文学教养的程度,更关键的是士大夫社会里文坛领袖给予的评价。这一现象表明唐代科举取士( )
A.以才学作为主要依据
B.受前代选举制度的影响
C.深受社会舆情的左右
D.保证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B
课堂练习
3.史学家钱穆在论及唐代的科举时说:“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已早懂得许多政治掌故,一旦从政,比较有办法。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 )
A.扩大了政权基础
B.摧毁了门阀政治
C.促进了社会公平
D.与人才培养脱节
D
课堂练习
4.在唐朝,“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商议决定,经皇帝同意后颁行。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也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材料说明“政事堂”的出现( )
A.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C.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
D.一定程度限制了君主专制
D
课堂练习
5.曹丕继魏王后,颁制九品中正制,由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中正都由州郡的世家名门贵族官僚来担任,因而所定为上品者,无非世族名门。这表明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 )
A.克服了察举制的诸多弊端
B.打破了士族的特权垄断
C.兼顾了家世与才能的考量
D.弱化了中央的专制集权
C
课堂练习
6.唐玄宗天宝年间,租庸调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2/3多。代宗大历年间,国家财政收入的重点则开始转向田亩税。赋税征收重点转移是由于当时( )
A.小农经济的发展壮大
B.国家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C.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
D.国家无法直接控制土地和人民
D
课堂练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