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素养解读
了解中国历代重要变法和改革,认识改革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掌握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的内容,理解变法和改革的历史条件,培养唯物史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2.分析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的影响,认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 3.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改革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
难点: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改革的历史意义
【时空定位】
【知识解读】
均田制: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的土地制度。太和九年(485年),冯太后接受李安世的建议,颁布均田令。主要内容:男子十五岁以上,授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女授露田二十亩。年满七十岁,还田于官。桑露田均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奴婢授田数量、办法与农民相同,地方官吏在职的给予公田。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征收赋税和调发徭役,并为三长制和户调制奠定了基础。
三长制:北魏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李冲的建议,于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废除宗主督护制,创立三长制,以抑制豪强隐匿户口和逃避租调徭役,并直接控制基层政权组织。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其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三长享有一定的优待,得免除一人到三人的官役。此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同时也打击了世家大族地主的利益。
一条鞭法:1581年,明代嘉靖时期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推行“一条鞭法”。规定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征收。赋役征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由于大地主的反对,后被废止,但用银两收税的办法保留下来。张居正改革以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的全球化开端为历史大背景,与全球市场的初步形成,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即经济全球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以实物为主向以白银货币为主的新财政体系的全面转型,是中国两千多年财政体系的根本转型。
清末新政:广义上的清末新政:1901-1911年,这10年清政府所进行的改革都称之为新政。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狭义上的清末新政:指1901-1905年间,面临内外交困之危局,为实现王朝之自我救赎,晚清政府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涉及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改革运动。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晚清改革、光绪新政。
币制改革:1934年,美国为摆脱经济危机,提高白银收购价格,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宣布禁止白银流通,一律使用法币。法币政策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一定作用。
【主干知识】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学习聚焦: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民族交融。但改革过程充满曲折与艰辛。
(一)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变法改革。
1.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
(1)背景: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兼并战争频繁;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经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阶级:新兴地主阶层壮大,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发展地主经济。
思想:法家学说为各国的变法提供了理论指导。
(2)目的:富国强兵。
(3)内容:①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②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③实行什伍连坐④建立县制
(1)政治: ①建立县制,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纲上P11)
②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纲上P11)
(2)经济: ①废除井田制,授田于百姓。(纲上P11)
②重农抑商,(纲上P11)奖励耕织。
(3)军事: 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纲上P11)
(4)社会: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纲上P11)
(4)影响: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推动社会转型,逐步建立君主专制政治制度。(纲上P11)
2、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①鲜卑族建立北魏政权,统一北方。 ②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③北魏社会矛盾激化,统治面临危机
(2)内容:①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
②孝文帝亲政后,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
(3)作用 ①政治: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经济:缩小了南北差距,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民族关系: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
④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
(二)促进封建制度巩固的变法改革
3.北宋——王安石变法
(1)背景:①北宋中期存在着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的三冗两积问题。
②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虽然失败,但为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③为了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实现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宋神宗支持王安石推行变法。
(2)目的:富国强兵。
(3)内容:富国之法:①青苗法:限制了豪强之家和高利贷者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②募役法: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③理财新法还包括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
强兵之法:①内容:实行“省兵”措施,精简军队,缩减编制,推行强兵措施,如保甲法、
保马法,将兵法等。②作用:节省了军费开支,使宋军的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取士之法:①内容:改革科举制度,主要是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批评“恩荫”制度,贯彻择优录用的原则。 ②作用:为变法选拔了一批人才,推动了变法的进行。
[辨析比较] 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
相同点 直接目的都是富国强兵,都得到了统治者支持;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并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变法都对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
不同点 根本目的 前者是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后者是挽救北宋统治危机
性质 前者是一场封建化运动;后者是缓和社会矛盾的局部调整
结果 前者成功;后者失败
4.明朝——张居正改革
(1)背景: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2)内容①大力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②裁减开支,清丈土地。③改革税制。
(3)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张居正死后,变法内容只保留一条鞭法)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学习聚焦:戊戌变法失败了,但它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清末新政和民国时期的改革,也大都没有成功。
1.戊戌变法:背景 政治:甲午战后,民族危机严重;“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迫切的需求。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西方近代思想传播和维新思想影响
实践: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志士,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维新思想。
戊戌变法:
(1)时间:1898年6-9月。
(2)影响①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②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③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清末新政(1901—1911)
(1)背景: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2)内容: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
(3)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
清末梁启超在《变法通议》引用《周易》中的话“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强调变法要因时而变,与时俱进。(摘自教材P22导语)据此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信息:“求变”“求新”是中国历史的传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精神;变法应该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维新变法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社会上反对势力很大。裁撤闲差衙门后,大批丢了乌纱帽的庸官极端仇视变法,他们或造谣惑众,或上书恫吓。(摘自教材P24历史纵横)据此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原因:变法触犯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破坏和阻碍。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学习聚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间(1956年)
①背景:中国共产党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
②作用: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新生政权,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2)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3)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4)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
(5)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中共中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一)社会主义革命
措施 影响
第一阶段 1949-1953 ◆土地改革 1.背景:新中国成立时,全国约2/3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纲上P157) 2.概况:①1950年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纲上P157) ②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纲上P157) 3.意义:农民摆脱封建土地制度束缚,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实现工业化扫除障碍(纲上P157) ◆稳定物价 1.背景:新中国成立时,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加剧物价上涨(纲上P157) 2.概况:①“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纲上P157) ②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纲上P157) 3.结果:①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纲上P157) ②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纲上P157) ◆剿匪镇反 1.背景: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纲上P157) 2.概况:人民解放军进行人民解放战争后期作战,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纲上P157) ◆抗美援朝 1.背景: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武装干涉朝鲜内战,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纲上P158) 2.过程:①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纲上P158) ②1953年7月,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纲上P158) 3.意义:①打出国威和军威,提高新中国国际地位(纲上P158) ②锻造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鼓舞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纲上P158) 1.恢复国民经济 2.巩固新生政权
第二阶段 1953-1956 1.经济:◆过渡时期总路线 ①背景:1953年,中共根据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变化提出(纲上P160) ②内容: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 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纲上P160) ◆一五计划 ①概况:1953-1957年,开展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纲上P160) ②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纲上P160) ◆三大改造 ①内容:1953-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纲上P160) ②意义: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纲上P160) 2.政治:◆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①内容:1954年9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纲上P160) ②意义:初步构成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纲上P160) 1.完成社 会主义革 命,确立 社会主义 基本制度 2.实现中 国历史上 最深刻最 伟大的社 会变革
(二)社会主义建设
良好开端 ◆《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 1.内容:①论述社会主义建设中应正确处理的十个方面关系 ②强调对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暴露的缺点和错误,要引以为戒 2.意义:标志着中共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新的重要认识,对当时和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意义 ◆中共八大(1956年9月) 1.背景: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建立起来(纲上P162) 2.内容: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纲上P162)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纲上P162) 3.意义:标志着中共探索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取得初步成果(纲上P162)
严重曲折 1.原因: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 2.概况:“三面红旗”(1958年) ①理论: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纲上P163) ②实践:“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纲上P163) 3.评价:①积极性:反映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状况普遍愿望(纲上P163) ②局限性: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纲上P163) 4.后果:1959-1961年,经济发生严重困难(纲上P163)
建设成就 1.概况 ◆工业 ①建成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纲上P165) ②三线建设,增强国防力量,改善工业布局(纲上P165) ◆国防 成功爆炸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纲上P165) ◆农业 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纲上P165) ◆外交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迎来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改善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外交活动的舞台(纲上P166) ◆教育医疗 文化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蓬勃发展(纲上P166) ◆精神文明 ①代表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等(纲上P166) ②劳模精神: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纲上P166) 2.意义 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三)社会主义改革
进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1.内容:①中心转移: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②恢复路线: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纲上P169) ③拨乱反正:审查解决历史上遗留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功过是非问题(纲上P169) 2.意义: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纲上P169) ◆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纲上P171) ◆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87年) ①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纲上P171) ②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纲上P171) ③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纲上P171)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1992年) 为中共十四大召开作了重要思想理论准备(纲上P171) ◆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92年) 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纲上P171) ◆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97年) 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纲上P176)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2000年10月) 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放战略(纲上P171) ◆中共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002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纲上P176) ◆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007) 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纲上P177) ◆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012年11月) ①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②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纲上P177) ◆中共第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 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中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017年10月) ①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②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纲上P177) ③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纲上P177) 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2019年) 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①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 ②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③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 固、优越性充分体现
内容 ◆改革 1.农村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②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③取消农业税 ④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 ⑤打赢脱贫攻坚战 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城市 ①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 ②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④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3.体制 ①单一公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②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③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开放 ①兴办经济特区:1980年5月,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纲上P171) ②开放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纲上P171) 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2月,加入,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纲上P171) ④共建“一带一路” ⑤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⑥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⑦“引进来”到“走出去” ⑧形成从沿海到沿江,从沿边到内陆,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纲上P171)
成就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纲上P17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纲上P175) ②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纲上P178)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基础建设走在世界前列,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纲上P178) ③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纲上P181) 中国全方位外交布局彰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辉煌(纲上P181)
认识 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②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深化拓展】
一、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1、均田制: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2、三长制:是北魏基层行政组织,废除宗主督护制,设邻长、里长和党长,三长直属于州郡。
3、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度和任期考核制。
4、迁都洛阳,促进了胡汉民族融合。
5、移风易俗:行汉制,穿汉服,改汉姓,说汉语,与汉族通婚,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二、理解:民族交融。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交融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三、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1、理财措施(富国之法,中心措施)
(1)青苗法: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以后偿还,加收20%的利息。
(2)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交免役钱。
(3)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兴修水利,开垦荒地。
(4)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税。
(5)市易法:政府设立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6)作用: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发展生产,增加财政收入。
2、军事措施(强兵之法)
(1)保甲法:十家为一保,农闲时练兵、生产,战时编入军队。
(2)将兵法:禁军固定辖区,有固定将领训练。
(3)作用:节省了政府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增加了武器装备。
3、教育措施(取士之法)
(1)改革科举:废除明经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
(2)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考试成绩优秀者,直接受官。
(3)作用:培养人才,发挥其才干,为变法起了舆论宣传作用。
四、了解:一条鞭法。1581年,明代嘉靖时期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推行“一条鞭法”。规定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征收。赋役征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由于大地主的反对,后被废止,但用银两收税的办法保留下来。张居正改革以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的全球化开端为历史大背景,与全球市场的初步形成,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即经济全球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以实物为主向以白银货币为主的新财政体系的全面转型,是中国两千多年财政体系的根本转型。
五、整体认识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①主观目的反动性:为取悦列强,遏制革命形势和消除统治危机。
②活动本质的封建落后性:仍未超出“中体西用”范畴。
③客观影响的进步性:清政府的这些让步,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资产阶级的愿望,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④实际作用的背离性:清政府努力的结果适得其反,从直接影响看,这引起人民的反抗和满汉地方之间及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离心,不但削弱了自身统治,还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从根本影响看,派遣的留学生成为反清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者;编练的新军成为武昌起义的主力;奖励实业,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而且还从根本上瓦解了封建经济的基础。
⑤认识:
新政、立宪均是清政府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这是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冲击下的产物。但结果都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本质上的落后性。
六、了解:币制改革。1934年,美国为摆脱经济危机,提高白银收购价格,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宣布禁止白银流通,一律使用法币。法币政策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一定作用。
七、了解:国民政府发起的运动。
1、1928年开始,发起“改订新约运动”。从列强手中收回关税自主权等部分权利,使中国一些长期丧失的主权得到了恢复,限制和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增加了国家收入,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
2、1934年开始,发起“新生活运动”。主要内容:以“礼、义、廉、耻”为基本准则,以“整齐、清洁、简单、朴素、迅速、确实”为具体标准,以“国民生活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为目标,从改造国民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做起,如规定要拔上鞋跟,扣齐钮颗;走路靠左,胸部挺起;和洽邻里,同谋公益等。新生活运动的影响却一直持续到今日,如我们大力推广的集体婚礼,升降旗仪式,军训制度等。
3、1935年开始,发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旨在“发展经济以改善民生”、“自救救国”,鼓励发展工农业、交通运输业。在国内经济残破、日寇侵略,中日矛盾日益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历史背景下,此运动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为全面抗战做了战前的经济总动员(为抗战胜利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对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八、知道:当代中国改革过程中的五个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地稳步发展,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九、了解: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指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为“两权分离”。现在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和增加农民收入。
十、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经济体制转型
(1)新中国成立——1956年年底
①特点: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建立起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
②表现: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
(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20世纪90年代初
①特点: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属于半计划半市场的经济体制。
②表现: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3)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以来
①特点: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表现: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改变过去以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式,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大潮中去。
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综合认识
(1)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2)一个目标:中共十四大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两个领域:对内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展国有企业改革)和对外开放。
(4)五个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地稳步发展;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十二、了解: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十三、规律总结:改革的一般背景。
1、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而进行改革。
4、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实现富国强兵。
5、少数民族加速本民族封建化的改革
十四、规律总结: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
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2、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3、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进行。
4、改革与反改革之间的力量对比,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5、改革措施是否符合当时实际,是否全面彻底和行之有效。
十五、规律总结:从改革中得到的启示。
1、改革的必要性。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2、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3、对改革的具体要求。改革措施必须行之有效,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4、改革的模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教材问答】
1.教材P24思考点:为什么戊戌变法会失败?
维新派在思想、政治、组织、策略上均不成熟。没有真正认识到造成民族危机的原因和挽救民族危机的路径,未能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主张,而是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也没有严密的组织。缺乏实际的政治操作能力,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举措失当,也很少做分化、瓦解敌对阵营的工作,使得特权和利益遭到触犯的守旧势力迅速团结起来抵制变法。
2.教材P26学思之窗: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经过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渐进式改革,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利益格局更加复杂多样,既有安于现状、不愿改革的群体,也存在担心风险、不敢改革的心态,还有急功近利、贸然推进的现象。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改革进入了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3.教材P27思考点:40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它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
①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②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③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④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⑤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
⑥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⑦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⑧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⑨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4.教材P28问题探究:结合上述重要论断,谈谈为什么说两次三中全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都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这两次三中全会,都是在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都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深刻剖析中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走向,实现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凝聚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行动力量,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啃下不少硬骨头,闯过不少急流险滩,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局面。
5.教材P28学习拓展:阅读上述内容,搜集有关变法改革的杰出人物的言论,谈谈改革家应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改革是具有开拓性的事业,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它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也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因此改革必然会遇到各种阻力,充满曲折。这就需要改革家有远见卓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定改革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知识脉络】
【课堂达标】
1、荀子游历至秦国时曾发出感慨:“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秦国出现上述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
A.文化传统的差异 B.商鞅变法的影响
C.儒家思想的传播 D.外来移民的涌入
【答案】B【解析】商鞅变法使秦国出现简朴无华的民风、行政效率提高及社会和谐安定的景象,故选B项;材料强调商鞅变法的积极作用,而不是文化传统导致,排除A项;“甚畏有司而顺”体现法家思想的传播,排除C项;外来移民的涌入与秦国民风淳朴无关,排除D项。
2、有学者统计,北朝正史记载的男女双方均有 姓名可考的族际通婚共241起,仅北魏一朝就有121起,其中鲜卑与汉族通婚占绝大多数。这一现象( )
A.是北魏改行汉制的结果 B.属于纯粹的政治联姻
C.加快了民族交融的进程 D.解决了民族歧视问题
【答案】C【解析】通过题干中“北朝正史记载”、“族际通婚”、“北魏一朝就有121起”、“鲜卑与汉族通婚占绝大多数”,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故选C 项;民族之间通婚不等于改行汉制,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之间的联姻大部分是政治性的结合,但题干并没有提及族际通婚的双方,排除B项;族际通婚不能完全解决民族歧视问题,排除D项。
3、自宋之后到明清数百年间,人们提及王安石顶多说他的诗歌散文,对其变法却讳莫如深。1908年梁启超撰写《王安石传》,自此,王安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无可争议的大改革家。这一变化说明( )
A.王安石综合成就较高 B.时代背景影响历史评价
C.认识历史要全面客观 D.个人立场决定历史认识
【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了不同时时期对王安石历史贡献的评价,近代梁启超重视王安石变法与近代社会变革思潮相关,故选B项;“综合成就较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评价差异,与全面认识历史无关,排除C项;个人立场影响并非决定历史的认识,排除D项。
4、“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 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 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答案】B【解析】根据“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湖南新旧派大哄”等内容可得出,当时维新派并没有统一的思想与策略,有人宣扬新的思想,便大家起哄,B项正确;当时维新思想是主流,排除A项;C项太绝绝对,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对群众的动员,排除D项。故选B项。
5、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
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 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
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 D.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
【答案】C【解析】维新变法时期,地方大员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是认为康有为所著的《孔子改制考》内容激进,容易导致变法偏离,激化矛盾,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陈宝箴是支持变法的,而且他还向朝廷推荐过康有为、杨锐、刘光第等维新人士。我查了这篇奏疏,缘起就是康有为的学说引发了朝野很大的争论,影响了维新运动。陈宝箴从大局考虑,希望不要因为这种争论影响变法的推行,因此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C项正确。顽固派和维新派的矛盾并未化解,因此“推动了”不符合史实,A项错误。“中体西用”指以中国纲常制度为根本,以西方技术为手段。陈宝箴虽然反对“民权平等之说”,但变法也学习西方制度,已突破了“中体西用”,B项错误。陈宝箴支持变法,“彻底否定”一词不当,D项错误。
6、表是中国历史上三位著名人物的言论。其言论意在说明( )
人物 言论
商鞅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
王安石 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谭嗣同 各国变法无不流血而成
A.封建势力是阻碍变法的重要因素 B.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C.杰出人物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 D.改革过程充满着曲折和艰辛
【答案】B【解析】材料中三位历史人物均认为社会状况变化,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政策也要相应变化,因此必须通过改革来推动社会发展,故选B项;材料的重点是应该根据社会状况的变化适时进行改革,并未反映封建势力是阻碍变法的重要因素,排除A项;杰出人物对改革能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决定”一词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要适时进行改革,与改革过程无关,排除D项。
7、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 )
A.苏联社会主义道路已宣告失败
B.中共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C.中国放弃“一边倒”外交方针
D.中共已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
【答案】B【解析】“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意为我们不能照搬苏联的道路,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选B项;1956年苏联还未解体,排除A项;50年代中国仍坚持“一边倒”外交方针,排除C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是“文革”期间的口号,而1956年“文革”还未开始,排除D项。
8、下图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C.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 D.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
【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图示可以看出,农业占比减少,工商业、运输业等的占比有所增长。20世纪80年代,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农业劳动力逐步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了日益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群体,加上此时农村改革进入市场化改革探索阶段(1985~1991),更多农民选择从事别的职业,因此有了个体工商、物流运输等迅速发展,B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排除A项;材料不能看出城乡之间的差距,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郊区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参考百度百科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9、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了“积极建立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决定。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待业保险”正式更名为“失业保险”。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经济改革引发失业现象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完善 D.思想解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待业保险”制度是一种覆盖范围仅限于国营企业且保障层次很低的失业救济制度,仅仅是为了解决失业者最基本的生活困难,实行“失业保险”制度表明我国已能实事求是地面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失业现象,摆脱了旧有观念的束缚,依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寻找多种可行的解决办法,从而使失业保险真正发挥应有的功能,可见思想解放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D项正确;并不是经济改革引发失业现象,是国家对失业现象的界定变了,排除A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排除B项;材料主旨不是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且“已经”的说法夸大了,排除C项。故选D项。
10.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
A.儒学地位颠覆 B.列强侵略加剧 C.政局变化迅速 D.西学深入民心
【答案】C【解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是因为1898年的戊戌变法中有废除八股取士的主张,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则是由于很快戊戌变法就失败了,所以该书商的对书籍销量的预判跟当时政局变化太快有关,故选C项;儒学地位遭到颠覆性打击最早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与题干所述时间不符,排除A项;列强侵略从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开始就不断加剧,据此没法解释该书商所面临的困境,排除B项;西学深入民心无法说明“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排除D项。
11.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 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
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 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
【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强调的是“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也就是说上谕变法缺乏足够的社会基础,也就是没能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故选D项;由“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说明自上而下的方式并不是其缺陷,排除A项;题干中“是从基础上开始”、“一个倒置的金字塔”说明评价者认为这场变法是从基础开始的,而实际上却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而不是强调变法措施问题,排除B项;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是导致变法缺陷的原因,而不是变法的缺陷,排除C项。
12.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募饥民修水利”“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等关键信息可知这一措施既可以救济受灾农户,又可以修建水利设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给农户创造就业机会,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故选C项;根据材料“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等关键信息可知这一措施既可以救济受灾农户,又可以修建水利设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给农户创造就业机会,未涉及“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排除A项; “募饥民修水利”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煮粥赈灾”“开仓放粮”都有利于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并非其与其他赈灾方式相比的不同点,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募饥民修水利”,未涉及其他抗灾救荒措施,无法得出“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排除D项。
13、材料 商鞅变法,严惩百姓私相斗殴行为,奖励军功,授以爵位田宅,养成“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风气,秦国的军队几乎战无不胜,统治区域不断扩大,被当时六国人称为“虎狼之国”。荀子曾访问秦国,他认为秦国管理有效,承认秦国军队战斗力强悍:“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但他认为按商鞅之法组建的秦国军队,“隆势诈,尚功利”,无礼义教化,“干赏蹈利”(求赏逐利),只能称之为“盗兵”,“尚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不能与春秋时齐桓公的军队相比,更不能与商汤王、周武王那样的仁义之师相提并论。
——摘编自《荀子》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荀子称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军队为“盗兵”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的军事改革。(6分)
【答案】(1)原因:商鞅变法使百姓勇于公战,军队战斗力强;秦国军队过于注重功利;秦国军队无礼义教化,不是仁义之师;秦国军队战斗是“独夫”行为,没有纪律约束;荀子的儒家立场。
(2)评价:
积极: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壮大了军事力量;沉重的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为后世军事改革提供借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秦国国内秩序的安定,保证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尚功利、轻教化,军队的整体素质不高,不敌仁义之师,为后来秦国二世而亡埋下隐患。
【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商鞅变法,严惩百姓私相斗殴行为,奖励军功,授以爵位田宅,养成‘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风气,秦国的军队几乎战无不胜”可知商鞅变法使百姓勇于公战,军队战斗力强;根据材料“隆势诈,尚功利”可知秦国军队过于注重功利;根据材料“无礼义教化”可知秦国军队无礼义教化,不是仁义之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军队战斗是“独夫”行为,没有纪律约束。
(2)评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要辩证看待,主要可从军事、政治、经济、后世等角度分析,具体分析可得积极: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壮大了军事力量;沉重的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为后世军事改革提供借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秦国国内秩序的安定,保证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尚功利、轻教化,军队的整体素质不高,不敌仁义之师,为后来秦国二世而亡埋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