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24 司马光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言文的体裁特点。
2.识记“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登、庭”等7个生字。
【学习重点】
学会文言文的朗读,了解课文大意,随文识字,正确书写。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学习难点】
第一课时
司马光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全,都
指司马光
理解内容
我们还可以根据前后语境,把不会的词语换成现代文中常见的词语来理解。
去
离开
涌出
识字技巧
加一加
跌倒 跌落
diē
足 + 失 = 跌
比比皆是
jiē
比 + 白 = 皆
我会写
半包围结构
司
庭
登
跌
众
弃
持
sī
tíng
dēng
diē
zhòng
qì
chí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光 持 石 击 瓮 破 之
谁持石?
光
我知道
持石干什么?
击瓮
为什么击瓮?
把瓮砸破救人
谁
做什么
怎样做
注意停顿断句。
你能说说课文里的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吗?
小组讨论
光持石击瓮破之
讨论:你学着司马光做了什么动作?
话题交流 新课导入
课堂交流
《鱼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论语十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你知道文言文吗?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思考:结果怎样?
课文品读
是指瓮爆裂开了之后,水一下子冒出来了。
迸
【译文】别的孩子都离开了,司马光拿起石头将水缸打破,水涌了出来,落水的小孩便得救了。
朗读时,要读出沉着、敬佩的语气。
朗读时,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情境结合
说说水流出来的样子。
瓮被砸破后,水
一下子涌出来了。
【迸】涌出
中国在1918年以前,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作为书面语言写成的。现代我们一般把“古文”称为“文言文”。
文言文——特征是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文言文
最后一个“文”字,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小博士
用组词法及根据前后语境进行换词的方法来理解此句。
理解文意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译文:大家都抛弃他(失足者)离开了,司马光立刻
拿起石块击打瓮,瓮破了,水流了出来,掉入
水里的小孩儿才得以活下来。
阅读观察,说说你的发现。
语言简洁、以单音节词为主
对比观察
司马光
从前有个人叫司马光。他小时候,常跟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一座假山,假山旁边有一口装满水的瓮。有一回,有个小朋友在假山上玩儿,不小心掉到瓮里了。
小朋友们都慌了,有的叫着喊着跑了,有的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跑。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瓮,几下就把瓮砸破了。瓮里的水流出来,掉在瓮里的小朋友终于得救了。
24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古文
紧抓要点 层层突破
交流讨论
1
司马光是在什么情况下“击瓮”的呢?
2
在写司马光砸瓮救人之前,为什么还要写其他孩子的反应?
3
课文通过写司马光砸瓮救人这件事想表现什么呢?
学完本文后,你有什么问题?
司马光,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散文家。天资聪颖、惜时如金。世称涑水先生。
主持编写《资治通鉴》。(我国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编年体通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
司马光砸瓮的故事家喻户晓。
人物介绍——司马光
我知道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4 司马光
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文言文——《司马光》。
交流讨论
足跌没水中
光持石击瓮破之
司马光是在小孩儿跌入水中完全被淹没,而其他孩子因恐惧纷纷逃跑时砸瓮救人的。
我会读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
圈出本课要学习的生字,试着朗读古文。
“司马”是复姓。
初读课文 随文识字
sī
diē
jiē
qì
chí
生字学习
司
跌
皆
弃
持
去掉拼音再读一遍!
文言文中一些字的古代意思和现代意思不一样!
dēng
结构:上下
偏旁:癶
笔画数:12
书写提示:“癶”左低右高,右边的两撇短而平行,捺从竖中线开始写,注意保持整个字的重心。
书写指导
组词:登山 攀登 一步登天
造句: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去登山。
我会写
司马
司机
庭院
家庭
登山
攀登
跌落
跌倒
众人
观众
放弃
丢弃
持续
操持
司
庭
登
跌
众
弃
持
sī
tíng
dēng
diē
zhòng
qì
chí
从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上,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想对他说什么话?
思考感悟
司马光是一个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善良果断的人。
我想对司马光说:“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真为你骄傲!”
庭
tíng
不要写成“王”
庭院 家庭
造句: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易错提示
司马光持石击瓮时,心里怎么想?
小组讨论
原来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马光砸缸砸得好!
语言积累
刚才,我们讨论了司马光是怎样的一个人,下面我们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吧!讲故事要生动形象,只讲意思不免有些枯燥乏味,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故事讲得既生动又形象呢?
补充想象的内容。(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融入故事中。)
有画面、有声音、有动作的故事会更生动形象。
讲故事的时候要有声有色,声情并茂。
结构梳理
司马光
起因
一儿没水中
经过
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
结果
水迸,儿得活
聪明睿智
沉着冷静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写了司马光砸瓮救人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聪明睿智、遇事冷静的儿童形象。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同时,我们也了解了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
课文主旨
随堂练习
看图完成练习。
1.按课文内容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明事情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对应的是图_______。
②①④③
儿得活
③
提示:参考课文中的注释跟读,读出词句间的停顿即可。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参考答案:一群小朋友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爬到缸上,失足掉入缸中淹到水里。别的孩子都离开了,司马光拿起石头将水缸打破,水涌了出来,落水的小孩便得救了。
拓展延伸
由于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善于思考,所以他后来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主持编纂了著名的《资治通鉴》。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司马光的话,课后就再去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读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