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春江花月夜 作者:张若虚作品介绍
《春江花月夜》是流传千年的经典,它意境开阔优美,饱含情思哲理,为古今文人称道,闻一多先生称赞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解读品味这样一首情景理完美交融的杰作,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习目标1.熟读诗歌,读准字音,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的情感基调。2.探究月这个典型意象,感受诗中复杂的哲理情思。(重点、难点)
环节一:导入新课
《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称赞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初唐,和张若虚一起共赏那轮明月,在月下倾心交谈。 《春江花月夜》学习导引1.夯实基础(文学常识和重点字音字形填空)2.整体感知(主要是理清思路,反复诵读,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3.文本探究(探究月这个典型意象,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4.拓展提升
环节二:评价学案 订正错误
易错读音
芳甸(diàn)霰(xiàn)纤尘(xiān)青枫浦(pǔ)扁舟子(piān)捣衣砧(zhēn)潜跃(qián)碣石(jié)环节 三:理清思路 把握基调
内容 基调
1月下之景:舒缓沉静
2月下之思:深沉怅惘
3两地之情:忧伤哀婉
文本探究
环节 一:感受月之景象
环节二:触摸月之情理
问题一:作者大量地描写月相,可见月这个意象在诗中分量极重,那么月这个意象在诗中具体有哪些作用? 月亮在诗中的四个作用:
1.景物的主体 2.哲思的触媒
3.离愁的载体 4.全诗的线索
问题二:面对月下美景作者却吟出“皎皎空中孤月轮”,为什么在皎洁的月轮之要前加一“孤”字?研读全诗并结合人生体验来回答。 梳理三种层次的孤独:
1.离别牵出的孤独
2.宇宙人生的矛盾触发的孤独
3.人生境遇和思想的孤独 拓展古人借月抒怀的诗句
李白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把酒问月》)
环节三:探寻人生之真谛
问题:在这样的孤月照耀下,被 这样的旷古孤独包裹着,你认为张若虚该怎样去面对人生?请写一段文字,谈谈自己的见解。 布置作业: 1搜集写月亮的诗文。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春江花月夜》信息化教学设计
作者信息
姓名
张凯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三
邮件
单位
德州市第二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春江花月夜
一、教材分析
《春江花月夜》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第一单元的重要篇目,这一单元的话题是“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春江花月夜》是流传千年的经典,它意境开阔优美,饱含情思哲理,为古今文人称道,闻一多先生称赞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解读品味这样一首情景理完美交融的杰作,对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生分析
高二学生学完了必修,掌握诗歌鉴赏方法的基础上继续并深化古诗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积累并掌握古诗文鉴赏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熟读诗歌,读准字音,在诵读中把握诗的情感基调。。
2.探究“月”这个意象,了解诗中复杂的哲理情思。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目标2。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互联网、微课、PPT、网络音频、博客、QQ等技术。
阶段一:课前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分工查找作者资料、后人对诗歌的评价,进行朗诵展示、理清线索、描绘画面,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为后面具体赏析诗歌、体味感情奠定基础。技术手段:互联网、多媒体、ppt、自主学习评价量规。
2.学生以批注法对文本自读批注,初步理解诗歌。
技术手段:互联网,多媒体。
微课《批注读书法》、自主学习评价量规。
阶段二:课中
展示成果,整体感知
小组交流,选代表利用PPT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使用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加以评价。
再读课文,重点赏析
展示闻一多对《春江花月夜》的评价,组织学生感受月之景象、触摸月之情理、探寻人生之真谛。
学生交流讨论,用PPT或word展示个人批注。
音视频 思维导图 PPT 或word
阶段三:课后
以“《春江花月夜》之美”为题,写作小论文,上传至班级360云平台,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在QQ群或微信群中讨论。用问卷星加以评价。
二、补充与《春江花月夜》相关的资料,保存至班级云盘,要求学生阅读,拓展视野。http://yunpan.360.cn/.net/
技术手段:小论文评价量规、问卷星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自主学习
准备微课,传授思维导图制作技巧,布置预习任务
利用互联网查阅中国古代诗歌的相关知识,查阅《春江花月夜》及张若虚的相关知识及后人对诗评价。自主阅读,品评鉴赏;观看微课,学习批注读书法。
互联网(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微课、自主学习量规。
导入新课
用闻一多对《春江花月夜》的评价导入并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与学生交流初读感受。
学生畅谈感受,注意倾听和记录,采用评价量规进行评价。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kxNjE2ODg0.html
评价量规
展示成果
组织学生小组描绘画面品评“月”的意象、讨论诗中的情感变化,选代表展示成果,适时点拨补充。
小组交流,选代表利用PPT展示预习成果(关于张若虚的介绍、《春江花月夜》的评价)
多媒体一体机、彩色投影仪、思维导图、自主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
研读品味
展示古今文人写月的句子和对宇宙人生的感悟,组织学生分专题研讨“描绘景物美” “感悟哲理美”“ 分析情感美”,尤其注意抓住主要意象,借助想象联想。
学生交流讨论,用PPT展示个人批注。教师点拨。学生诵读、描绘画面、评说意象之美、探究哲理、分析情感。
《春江花月夜》文学是价值链接http://www.doc88.com/p-694270798477.html
PPT、学习成果展示量规
作业及评价
以“《春江花月夜》之美”为题,写作小论文,上传至班级360云平台,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在QQ群或微信群中讨论。用问卷星加以评价。
二、补充与《春江花月夜》的相关的资料,保存至班级云盘,要求学生阅读,拓展视野。http://yunpan.360.cn/.net/
完成作业,上传至班级360云平台,自由交流,相互评价。
阅读云盘中的补充材料。
http://yunpan.360.cn/.net/
博客,QQ,云平台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特色一:依学定教。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产生学习的主动性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未知知识提出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
特色二: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为主。从教学过程开始前的查阅资料到教学过程中的批注式读书法,再到撰写论文进行展示和评价,课堂设计始终尊重学生主体性。
特色三:技术支持特色明显。课前预习利用互联网和微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进行中利用多种评价量规监控学生学习过程,课堂学习结束后利用云盘汇集积累资料,始终坚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特色四:不离语文教学本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最忌离开文本,成为声光电的表演,在教学设计中我们特别注意了不离语文教学本质这一要点。预习中设计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要让学生比传统学习更多更有效的研读文本;用微课及PPT将批注阅读这一优秀读书传统发扬光大,让学生感受名家如何阅读经典;用互联网资源展示古今文人对《春江花月夜》评价及相关写月的诗句,,激发学生对诗词经典的热爱。借QQ群及云平台展示丰富的资源及优秀的阅读感受,体现语文学习博大精深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