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部编2018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互联网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出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让学生直观认识到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严重性;引导学生思考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还应关注、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生活;
(2) 教学难点:妇女地位的提高。
新课教学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社会生活
新课教学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社会生活
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1)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
(2)网络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还对人类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新课教学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社会生活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二战期间,宾州大学莫奇来博士据美军方要求,设计了ENIAC用来计算炮弹弹道。它长约30.48米,宽1米,占地170平方米,30个操作台,重30多吨,耗电量150千瓦,造价48万美元。包含17468个真空管,7200个水晶二极管,1500个中转,70000个电阻器,10000个电容器,1500个继电器,6000个多开关,每秒执行5000次加法或400次乘法,运作了9年之久。
新课教学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社会生活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应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
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晶体管为主要器件;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运算速度每秒几万次至几十万次。
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普遍采用集成电路;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
第四代计算机(1971—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新课教学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社会生活
媒体的发展历程:
第一媒体:以纸质为媒介的报纸
第二媒体: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
第三媒体: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
“第四媒体”: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处理和传播的互联网
新课教学
中学生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网络?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社会生活
(1)网络是把“双刃剑”,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二者都不可忽略。
(2)我们要趋利避害。既不能因为它的积极因素而放任不管,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因素而因噎废食。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让网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新课教学
二、妇女地位的提高
新课教学
二、妇女地位的提高
相关史事:
1975年、1980年、1985年、1995年,联合国先后召开了4次世界妇女大会,肯定妇女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会制定世界妇女事业发展战略;倡导提高妇女教育和健康水平;消除性别歧视和妇女贫困;保护和促进妇女人权,为提高妇女地位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女性对政治的关注和参与程度有根很大提高。她们经常举行活动,表达妇女的意见和立场,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担当重要的角色。在世界范围内,女性政治领导人显著增加。英国、冰岛、印度、韩国、巴西等国纷纷出现女性领导人。
撒切尔夫人,英国政治家,第49任英国首相,1979年-1990年在任,她是英国第一位女首相,也是自19世纪初利物浦伯爵以来连任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
新课教学
二、妇女地位的提高
2006年1月15日,米歇尔·巴切莱特当选为智利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也是南美历史上第一位民选女总统。智利时间2013年12月,再次当选智利总统。
2015年11月18日,阿迈勒·古拜希当选为阿联酋历史上首位女性联邦国民议会议长。
新西兰80后女总理阿德恩
2018年3月14日默克尔第四次被确定为德国总理。10月29日,默克尔表示,她将于2021年卸任总理职务。
新课教学
二、妇女地位的提高
丹麦女首相托宁·施密特
巴西女总统罗塞夫
2013-2018年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
2015-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小组组长,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党的十九大代表
新课教学
二、妇女地位的提高
新课教学
三、生态和人口问题
世界地球日是哪一天?
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日。
世界地球日的确立是从1974年开始的,这一年的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1991年的主题是: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2003--2008年的主题:都是善待地球;2010年--2015年的主题都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世界地球日的主题,反映出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环境问题、资源问题。
新课教学
三、生态和人口问题
1、生态环境恶化:
生态环境恶化 表现 原因
大气污染 人类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产生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 化、海平面上升。
化学污染 大气中的 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紫外线 ,保护地球生命,但化学污染破坏了臭氧层,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资源短缺 污染和浪费也使有限的淡水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土地荒漠化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对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导致热带雨林大片消失,直接影响到全球的生态平衡。
新课教学
三、生态和人口问题
大气污染
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
新课教学
三、生态和人口问题
化学污染
新课教学
三、生态和人口问题
资源短缺
新课教学
三、生态和人口问题
土地荒漠化
新课教学
三、生态和人口问题
2、人口问题
三、生态和人口问题
新课教学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①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世界粮食问题日益尖锐。
②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也构成了新的挑战。
③不同国家人口的生存质量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④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人们的卫生和健康状况难以迅速改善。
⑤耕地和水资源的缺乏,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经常导致普遍的饥饿。
三、生态和人口问题
新课教学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与人口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①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努力,认真应对;
②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发明了电子计算机,构建了计算机网络。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 B.计算机网络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生活空间
C.互联网仅渗透到经济、文化、娱乐领域 D.互联网的普及标志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2.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叱咤世界政坛,有“铁娘子”之称;当今德国总理默克尔更是活跃于国际政治舞台。这表明( )
A.妇女的地位获得极大提高 B.英国民众青睐于女性执政
C.当今女性热衷于政治 D.妇女的地位已经超过了男性
3.QQ与微信成为信息传递与交流的重要平台,这主要得益于( )
A.蒸汽时代的到来 B.电气时代的到来
C.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 D.航天技术的发展
4.近年来雾霾天主要是人们在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大量使用机器排放迅速增加而造成的结果,这种现象告诉我们( )
A.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 B.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C.减少机器使用控制污染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参考答案:CACC
作业布置
5.【科技之“强”】
材料一 2021年1月,全球使用互联网的人数达到了46.6亿,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16亿人,增长了7.3%。目前,全球互联网普及率为59.5%。
(1)根据材料一,探究国际互联网用户数增长较快的原因。互联网的普及标志着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妇女之“幸”】
材料二 2020年2月25日,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3届会议举行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通过《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25周年高级别专题讨论会。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联合国妇女署执行主任努卡出席会议并致辞。
(2)从材料二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全球之“忧”】
材料三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三“忧”话题的形成分别与哪一历史现象直接相关。概括这些图片反映的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
(4)据材料三,概括当前全球之“忧”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决全球之“忧”的途径。
作业布置
参考答案:5.(1)原因:互联网运用广泛;互联网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互联网可以人人自由参与,资源共享;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互联网促进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发展;信息产业的发展。(答出三个方面,符合题意即可)时代:“信息时代”。
(2)联合国积极维护妇女的权利,在妇女地位提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妇女的地位得到极大提高;等等。
(3)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增长过快)。问题:生态与人口问题(或人口与资源问题或环境与社会问题)。
(4)特点:种类繁多。途径:不断发展科技;加强国际合作;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环境、资源管理;加强舆论宣传与监督;等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