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下期期中学情监测九年级历史学科
试题卷
(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亚里士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对这句话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B.古埃及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
C.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
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而来
2.在古巴比伦王国,如伤害奴隶的眼睛或骨头,伤害者应向奴隶主人赔偿奴隶一半身份的罚金。此判罚的
依据可见于(
A.象形文字的铭文
B.《十二铜表法》青铜板
C.帕特农神庙石柱
D.《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3.玄奘游历印度时有如下记录:“屠夫、渔夫、刽子手和清道夫之类的人不能往在城里,且行走时只能走路
的左边。”下列说法与材料体现的制度相符的是()
A.主要维护吠舍的利益
B.等级之间可以随意转化
C,各等级实行内部通婚
D.第一等级掌握行政权力
4.在雅典城邦担任官职是一种荣誉和义务,任职者并无薪资,凡任职者需有充足的生活保障。公元前5世
纪,雅典开始向担任公职和出席公民大会者提供-定津贴。这一做法()
A.推动雅典民主制度的发展
B.体现雅典健全的法律体系
C.说明外邦人没有政治权利
D.标志雅典确立了民主制度
5.“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西欧法兰克王国采邑制改革相比较,共同之
处在()
A.都仿效了他国的政治经济制度
B.都促进本国封建制度的形成
C.都改变了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
D.都主要是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6.“它兴起于沙漠中的一个宗教…在短短的一个世纪中,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强
大帝国,到8世纪中期,它统治了从此利牛斯山到信德,从摩洛哥到中国边境的广大地区。”这里所说的
“宗教”“帝国”是指()
·
A.基督教、罗马帝国
B.基督教、拜占庭帝国
C.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
D.伊斯兰教、奥斯曼帝国
7.古希腊思想家人才济济、思想光芒万丈。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亚里士
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发出时代最强音。他们共同体现了(
A.自由平等的诉求
B.个人主义的哲学
在中金星
C.真理至上的观念
D.探索世界的精神
8.在中世纪西欧,大学作为学者行会,与当时的君主政府和教会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大学并不受所在
地的政府的管束,在不满政府的情况下,大学甚至可以采用迁校等方法来与之抗争。这说明中世纪西欧
大学(
)
A.掌握了学校管理权及任免权
B.是欧洲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C.完全摆脱了国王和教皇控制
D.拥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治权
9.阿拉伯人借用了拜占庭的部分官制和管理模式,接收和保护了拜占庭的城市建筑,保存了拜占庭大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