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经问舒乙,如何用几句话来概括老舍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别于中国现代其他作家的特点,舒乙用了五句话:第一句就是“他是北京人”;二是“他是一个满族人”;三是“他是一个穷人”;四是“他差不多有十年生活在国外”;五是“他生于十九世纪的最后一年,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去世”。这几句话微言大义。人们提起老舍,就不能不想起北京,这是老舍倾注了毕生心血和笔墨的古都老城。
杨晓瑜:“如果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做背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不至于害怕。”老舍先生以北平做背景的小说《正红旗下》、《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还有“捡”说明信手拈来,极其简单,正好与后面“爱北平却说不出”对比。“躲开”一词也用得形象生动。
师:嗯,很好,杨晓瑜同学抓住小说和散文的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来比较。小说来自虚构,北平只是背景,那是“他们的”北平,作者信手就可以拈来。而散文来自生活的真实,来自自己的血肉体验,是“我的”北平,是最挚爱的北平,所以觉得困难。
潘开心:我有个疑问,既然题目是《想北平》,为什么第一段要反复强调我的北平只能等于牛之一毛?
师:发现问题永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潘开心提的问题很好。谁能够帮助她解决这个问题。
刘昕怡:作者反复强调“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平”,这是全文的关键,为后文所写的北平划定了一个明确的范围。点明我的北平,不是区域上的,而是我感情上的。而这和上文所说的“北平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所知道的真是太少了”也是一种呼应关系。
蒋一帆:“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是我了解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还有就是我自身大概也等于牛的一毛,微不足道,在浩大的北平之中。这与后文,我的北平是平民眼里的北平,而北平生活中的我是一个穷苦人,也是一种关联。
师:点评得不错,同学们之间形成对话了,这正是学习之道。还有谁来继续点评。
冷雯璐:第二段多处写自己说不出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显得朴素而感人,作者没有华丽的排比和优美的词句大力来说,自己有多爱北平,只是直白地说“我真爱北平!”为什么要这样?北平是作者的根,是作者心里最宁静的一个地方,表达的语言越是简单,就越真诚,文中写到母亲,其实就是写北平,作者把对北平的爱类比为对母亲的爱,更加细腻感人。
师:你的观点是越是朴素的东西,越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诚的。好像是古希腊的雕塑,简单是成熟的美丽,单纯是丰富的高雅。老舍先生是著名的孝子,把北平的爱比做母亲的爱,可见爱之真切。要注意全世界所有的语言,在妈妈这个词的发音上是相同的,因此,有人说世界上最伟大的声音就是母亲的呼唤。
朱康建:对北平和对母亲的爱一样,爱到深处,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法言传,运用比喻来说明这种爱源自内心,付诸行动,很难用语言表达。以对母亲的爱比喻对北平的爱,道出爱的真切、深沉,容易打动读者。
师:你从表达的效果上来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很好。真实的,能引起共鸣的东西是最有价值的东西。这是我们今后选材的重要依据。这种爱难以表达,正如舒婷的诗歌:纵使我心里有一片汪洋,然而流出来的只有两颗眼泪。
钱柏依:我想分析这两句。“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
在社会上,我们也会微笑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落泪,但也许只是逢场作戏,为了获得什么表达什么,而独自“微笑和流泪”就不同了。独自一个人才能表现出真我,才能把内心的最真的想法表现出来。老舍独自一人的微笑和落泪,表现出老舍对北平的爱,是一种最真实最深沉的爱,说不出来,只有微笑和流泪。
师:说得很精彩,抓住一个“独自”,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了老舍独特的心理,我们刚刚说草原上的那个男孩看到美,反而引起了忧郁。还有,何其芳奇怪的问,欢乐是不是也流着泪,如同悲伤。这些都是特有的心理感受,而这种感受又契合前文作者说的“我的北平”。是我主观上的心理上的北平,是与众不同的,是真实的个性的属于我独自一个人的北平。
蒋珏:把对北平的爱比做母亲的爱,亲切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寓意深刻,比喻中是在写母亲,但处处是在写北平。联系文章的背景,1936年,北平已经笼罩在日寇的阴影之中,文中说“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正是作者为北平的安危而不放心,但又无能为力,心中充满焦灼的真实写照,正因为老舍对北平爱之深,才思之切,正因为思之切,所以才欲落泪。表达了作者对北平无限的爱和担忧。
师:很好,能结合背景来谈了。我们曾经说过一切知识只有在一定的背景下才能获得深刻的确认和理解。
施斐:“每一个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的每一个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说明了我和北平都是细微的,平凡的,我的所感也是平凡的,但我对北平的想念却是珍贵的,无价的,是言语无法形容的。
师:是啊,看一看,北平的细小和我的卑微,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这里血脉交融,在北平这个网状的体系中,每个细小的事件就像是运行的血管和细胞,而我就参与在细小的事件之中,是北平给了我真实的血液和生活,北平就是母亲。
承怡:作者对北平的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的,但是又是热切的、迫切的,想要表达出这强烈的爱。于是,作者想用夸奖表达出自己的爱,但是,又嫌夸奖太苍白,太不够表达自己的爱,配不上自己心中的北平,看似矛盾,其实正是作者对北平爱的体现。
师:也就是说这里写出了作者的矛盾心理,越是矛盾的地方,越是反常的地方,越是感情最复杂和动人的地方。同学们要有一双慧眼看出这种不寻常的构思。
胡依豆:“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是十分细小的东西,都是与生活和美相连的小,每一件小事中都代表着我对北平的记忆,是对北平爱的深切。
缪思愉:我想说的是,每一个细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事件中有个我,说明我是普通的,也是细小的,我融化在北平细小的事件里,血脉相连,但我对北平的感情却不是细小的,不普通的,但我又说不出,我感到痛苦。这种痛苦就是爱的升华。
师:有意思,痛苦是爱的升华。眼因流多泪水而愈显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显醇厚。
魏楠:我想提一个问题。应该说,作者也喜 ( http: / / www.21cnjy.com )爱眷念北平的历史和文化,但这些又都是依托在历史古城的风景名胜上的,而前文又说夸奖古城的某一点会把北平看得太小,这其中似乎有矛盾。
师:对啊,这里是不是有什么矛盾?谁来解释一下。
张楠:“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每一个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个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我觉得这句话就是解答,作者并没有夸奖古城的某一点,因为那就成了枝枝节节的了。作者喜欢的是整个儿的,与自己相黏合在一起的,一大块的,从什刹海到玉泉山的。最后是物我交融的。
师:魏楠,你觉得张楠的解释怎么样?你还满意吗?
魏楠:很满意。
师:学习就要这样,我感觉我们今天完成了一个超越,老舍先生《想北平》想的很厉害,我想同学们自主学习也想得很厉害,今天都算实现了。
沈鹿:第二段的“积凑”一词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特别好,决不能用“拼凑”。“拼凑”是不得已的东拚西凑,是罗列,而“积凑”则是长时间的感情的累积,这既与前文作者在北平生活了26年相照应,又是北平和自己终于血肉相联的途径。
师:分析得很好。很多人特别擅长炼字,往往一个字就是诗眼,甚至文眼,诸多感情寄寓其中,学会解字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方法。
王煜嘉:我也分析字。“浸”和“啼”两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用得特别精彩。“浸”,说明这种爱时间很长,并且已经融入血肉,以杜鹃“啼”血的意象,表达自己对北平血肉不可分的眷念和魂牵梦萦。
承怡:杜鹃啼血,多么凄美的比喻,多么热切的思念,北平!北平!北平!啼声逐渐高涨,情感也随着过渡到一个新的层次,将文章推进到一个小高潮。
师:说得很好,我感觉同学们已经完全进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老舍的情境里去了。“杜鹃啼血”这个典故,说的是古时候蜀国的帝王杜宇,客死他乡之后,魂魄化为杜鹃,叫声凄厉,很像“不如归去”,常啼至流血。这个典故常被用来形容思乡心愿难偿。李白有诗句:“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商隐也有诗句:“庄生晓梦迷蝴喋,望帝春心托杜鹃。”文天祥的诗句:“从今别却江南日,化作啼鹃带血归。”这些名句都引用了“杜鹃啼血”的典故
许天豪:我想说说“辜负”和“对不起”。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的意思大致都是“对不起”,但还是有细微的差别,在句中的位置也很有讲究。“辜负”一句含有别人给了自己巨大的期望或好意,而自己却未能对得起她。北平给了我一切,包括血和生命,但我连对她的爱都说不出来。“辜负”突出了北平在自己心中的崇高地位,又照应了下文的“赐”,我的性格和禀赋都是古城赐予我的,这里的“赐”字,原指上级赐与下级,用在这里,体现出自己灵魂深处对北平的膜拜,把自己写得很渺小,把北平抬得很高。
师:这里的分析已经上升到一个层面了,我最喜欢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是同学们能够前后关联的分析,瞻前顾后,在整体中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美。谁来说说作者反复说“说不出来”,为什么说不出来?最后,究竟有没有写出来?
刘昕怡:我认为,并不是作者做不到,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作者不想用通俗的方法写,作者渴望自己成为一个擅长抒情的诗人,但成不了诗人,“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无法表达出作者对北平母亲般的爱,朴实无华的语言,不仅表达出了作者的感情,同时也打动了读者的心。
师:嗯,说得不错,其他同学补充说明。
承怡:作者认为自己不能表达出对北平的爱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自己,可是作者最后依旧强调自己说不出来,此处的矛盾心理充分体现作者对北平爱的迫切,他不是说不出,而是害怕说不尽,说不好。因为有太多要说,以至话到嘴边又无法说出口。
师:说得好。作者所谓的说不出,是真实的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内心的,因为北平给了他那么多,他怎么赞美也不为过,他所害怕的是说不尽说不好。但从我们看来,他或许是没有说尽,但已经说得很好了。呵呵。
钱柏依:“我最初的知识和印象都得自北平。”这个可以看成是作者爱北平的一个很重要的缘由。
人往往最初的印象都是最美好,最深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最能影响人的一生。而老舍先生的最初印象都来自北平,说明北平对先生的影响之大,老舍先生对北平的感情之深。
师:鲁迅曾经说过:童年的情形就是将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命运。可见童年对人的一生的重要意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后现代主义学说都和人类的童年和早期有着很大的关系。美国诗人惠特曼这样写道: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他的一部分……
沈鹿:4、5、6三段是评说北平的特征。作者运用对比突出“我的北平”的几个特点。即既复杂又有边际。动中有静。布局匀调。人为中显出自然。
师:说得不错。但还是有遗漏。运用比较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更鲜明直观的看出北平的不同寻常的可爱。其实在某种程度上那些被用来比较的对象也是一种映衬。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黑人的那首诗:
我们民族的肤色是美的;
我们民族的眼睛是美的;
我们民族的灵魂也是美的。
一首平庸的诗歌,在前面加上映衬的意象就不同了。
夜是美的,我们民族的肤色是美的;
星星是美的,我们民族的眼睛是美的;
太阳是美的,我们民族的灵魂也是美的。
所以,有人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
师:谁来补充沈鹿遗漏的地方?
学生:安静温和,接近生活,靠近自然等。
后面的分析还有老城墙和小蝌蚪 ( http: / / www.21cnjy.com )、嫩蜻蜓、小孩子的赏析。还有“安适”、“安闲”两个词的的赏析。最后一段的呼唤,忧心如焚,杜鹃啼血,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满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老师总结:大处着眼,小处落 ( http: / / www.21cnjy.com )笔,正因为他对北平的熟悉与热爱,他才写出北平的与众不同。老舍把笔伸向了普通北京人的院子、墙根,就因为他是一个平民,一个普通的老北京人,他的生活就在这些院落里,墙根边,他是一个平民艺术家。作者用这些舒缓而平淡的文字,表达了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对北平娴雅而热烈的情怀。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老舍以一个贫寒人的眼光看待北平,他关注的是和他一样的平民人的生活以及环境,看到的就是“温和自然”“布置匀调”“物产可爱”,归结到一点就是他的“平民意识”。
老舍先生曾有一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乡思之情。诗云:
《乡思》
茫茫何处话桑麻?破碎山河破碎家;
一代文章千古事,余年心愿半庭花!
西风碧海珊瑚冷,北岳霜天羚角斜;
无限乡思秋日晚,夕阳白发待归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