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中综合质量调研卷(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中综合质量调研卷(一)(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1-06 17:5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教版小学科学
六年级上册期中综合质量调研卷(一)
一、选择题(20分)
1.下列现象中与季节有关的是( )。
A.大雁南飞 B.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C.猫头鹰昼伏夜出
2.小狗在寒冷的季节来临时,为了生存和繁殖,会有( )现象。
A.换毛 B.冬眠 C.迁徙
3.在模拟“地球自转”的实验中,扮演地球的同学按( )方向转动,才能让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A.逆时针 B.顺时针 C.自西向东
4.物体影子随着太阳的位置而变化,太阳最低时影子( )。
A.最长 B.最短 C.较长
5.如果有一天地球自转变得忽快忽慢,那么地球上( )。
A.每个昼夜的时间长短不一 B.四季更替变快 C.昼夜交替变快
6.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玻片,发现了一个个像小房间似的结构,这是( )。
A.微生物 B.病毒 C.细胞
7.制作简易显微镜,要看到清晰且放大的图像,关键是调节好两个凸透镜之间的( )。
A.角度 B.距离 C.原来大小
8.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我们要先使用低倍物镜,再用高倍物镜观察,与高倍物镜相比,低倍物镜视野内看到的细胞会( )。
A.更少更小 B.更多更小 C.更多更大
9.要想观察水中的微生物,我们应取( )。
A.池塘里的水 B.自来水 C.瓶装纯净水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病毒是一种微生物
B.病毒可以独立存在,不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C.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
二、填空题(7分)
1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 (厚度 凸度)有关。
12.假如显微镜的目镜上标有“10X”物镜上标有“5X”,则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
13.自然界中的大多数生物体是由 组成的,它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4.地球的公转轨道的形状是 (椭圆形 圆形)。
15.在探究昼夜交替现象时,成成和同学查阅资料了解到,地球绕着 转动,称为自转,自转一周需要的时间是 小时。
16.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由位置C到位置D的过程中,白天的时间越来越 。
三、判断题(10分)
17.地球距离太阳最近时,北半球迎来了炎热的夏季。( )
18.上海在成都的东边,上海先迎来黎明。( )
19.正午时,物体影子随季节变化呈有规律的变化,夏季正午的影子最长。( )
20.中国国土面积广大,不同地区会出现不同的昼夜温差。( )
21.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是两种完全对立的学说,没有任何相同点。( )
22.显微镜和弹簧测力计一样,是人类认识周围物质的一种工具。( )
23.在放大镜下观察,能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都相同。( )
24.在放大镜下观察蜻蜓的眼睛可以看到蜻蜓的复眼是由许多小眼组成的。( )
25.有机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等都需要微生物的作用。( )
26.蛙、草履虫、喇叭虫都是单细胞生物。( )
四、连线题(5分)
27.将下列事迹与对应的科学家连起来。
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 列文虎克
发现血液红细胞的科学家 简·施旺麦丹
首次发现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罗伯特·胡克
提出日心说 托勒密
提出地心说 哥白尼
五、简答题(10分)
28.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29.举例说明四季变化对人有哪些影响?
六、实验题(24分)
小明研究“昼夜交替现象”时,让乒乓球静止不动,而让手电筒绕着乒乓球转动,并让手电筒的光始终照着乒乓球。
30.小明用乒乓球代替地球,手电筒代替太阳,这是一个( )实验。
A.对比 B.模拟 C.经典
31.这个实验模拟的假说是( )。
A.太阳不动,地球公转 B.太阳不动,地球自转
C.地球不动,太阳绕地球转动 D.地球不动,绕月球公转
32.实验中所利用的假说和( )的观点相一致。
A.托勒密
B.哥白尼
C.傅科
D.牛顿
33.上述实验 解释昼夜交替现象。若是手电筒不动,让乒乓球原地逆时针转动, 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填“能”或“不能”)
34.在乒乓球上标上乌鲁木齐和北京,重复第39题实验,发现 先迎来黎明,这个结果与实际生活相符,所以小明猜测地球是 (填“自西向东”或“自东向西”)转的。
使用显微镜。
35.在括号中写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36.下列使用显微镜的步骤中,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安放→对光→调焦→上片→观察
B.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C.对光→安放→调焦→上片→观察
37.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眼睛看目镜观察时应该( )。
A.左眼睁开,右眼闭拢 B.左眼闭拢,右眼睁开 C.两眼都保持睁开
38.实验中将镜筒下降时,我们的眼睛应该注视 (填“物镜”或“目镜”)。
39.如图是科学小组在显微镜下观察某生物标本时的视野,若要使视野①转换成视野②,则应向 方移动标本才能实现。若看到的图像不清晰,应转动 调节旋钮。
七、综合题(24分)
实验小学的小科同学做了一个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他用灯泡模拟太阳,并制作一个“地球模型”使其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请你观察下图并回答问题。
40.地球的自转方向 。地球的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 自东向西)
41.当地球公转到 (填字母)位置时,正是我国最寒冷的季节。
42.当地球公转到 (填字母)位置时,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比黑夜时间长。
43.地球运行到 位置时,北京地区正午时的物体影子最短;地球运行到 位置时,北京地区正午时的物体影子最长。(填字母)
44.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球公转位置分别对应我国的哪一节气?分析并连线。
显微镜的使用。
45.现有甲、乙两台显微镜(甲:目镜10×,物镜40×;乙:目镜5×,物镜10×),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选择 显微镜。
46.写出下列部分的名称:① ③ ⑤ 。
47.若观察到的物像比较模糊,但视野亮度正常,要使物像清晰、需要调节显微镜的 (填名称),以便得到清楚的物像。
48.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在载玻片上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其目的是 。
49.小枫同学只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下方找到一个细胞,如果要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物台上的载玻片往 方移动。
50.张华将显微镜的镜筒下降,那么他的眼睛应该注视( )。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载物台
51.观察草履虫时,除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外,还需要( )。
A.滴管、碘酒、镊子、脱脂棉 B.滴管、镊子、脱脂棉
C.小刀、镊子、碘酒、培养皿 D.小刀、镊子、培养皿
参考答案:
1.A
2.A
3.B
4.A
5.A
6.C
7.B
8.B
9.A
10.B
11.凸度
12.50
13.细胞
14.椭圆形
15. 地轴自西向东 24
16.短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29.四季变化影响人的住宅、饮食、活动、过敏、着装、生长等。
30.B 31.C 32.A 33. 能 能 34. 北京 自西向东
35. 36.B 37.C 38.物镜 39. 左下方 细准
40.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41.A
42.C
43. C
A
44.
45.乙 46. 目镜 物镜 反光镜 47.细准焦按钮 48.限制草履虫的游动 49.左下 50.B 51.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