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县第三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6、小石潭记(第一课时)
课型: 课内阅读课 主备人: 许万军 授课人: 编写时间: 2015.5.6
课 题 小石潭记 学 科 八年级语文 编 号
学习时间 2015年 月 日 学习人员 八年级 班 学习形式 五步三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2、能正确译讲并背诵课文。
学习内容
一. 初读课文,要求读音准确,停顿正确。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篁竹( ) 清冽( ) 卷石( ) 为坻( ) 为嵁( ) 参差( ) ( ) 佁然( ) 俶尔( ) 翕忽( ) 差互( ) 幽邃( ) 2、反复朗读几遍课文,把文章读熟练。 3、文学常识:本文作者是 代文学家 ,字子厚,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二、正确译讲课文。学生边默读课文,边结合课本下面的注释,并练习翻译。同时掌握下面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翻译。解释下面加点的字:水尤清冽(尤: ) 伐竹取道(伐: )(取: )下见小潭(下: ) 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佁然不动(佁然: )以其境过清(以: )(清: )不可久居 (居: ) 隶而从者 (隶: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 ) (蛇: )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 )(寒: )记之而去(去: )2、文言词语归纳:①以:①全石以为底( )②卷石底以出( )③以其境过清( )②为:①全石以为底(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③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②以其境过清 ( )④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不可知其源 ( )⑤差:①参差披拂 (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翻译重点句子: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皆若空游无所依。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指名学生开始译讲。译讲方法:先读一句原文,再解释重点词,最后连起来翻译。再读课文,思考问题,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解答: 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5、背诵课文。 独学要入境交流要深入展示要精彩质疑要大胆。学法指导:1、朗读课文3遍,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字音并抄写记忆2、先自译,不会的字词或句子借助工具书理解。要熟记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并不断总结归纳学习文言文要养成归纳总结的良好习惯,许多文言实词和虚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或用法是不同的,要注意积累。译句子要把句中重点的词语翻译出来,否则是要扣分的。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背诵要人人过关
当堂达标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水尤清冽( ) (2)往来翕忽 ( ) ⑶不可知其源( ) ⑷其岸势犬牙差互(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标一处)。 (2分)①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②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下面的句子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直击中考,自我测试。
我的收获
26、小石潭记(第二课时)
课型: 课内阅读课 主备人: 许万军 授课人: 编写时间: 2015.5.6
课 题 小石潭记 学 科 八年级语文 编 号
学习时间 2015年 月 日 学习人员 八年级 班 学习形式 五步三查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揣摩、品味小石潭的特点。2、仔细体会景物描写的特点,感悟作者贬谪后的孤凄悲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赏析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抓住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描写的?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 结合相关句子简析文章第②段在写法上的特点。(任选一个角度) 独学要入境交流要深入展示要精彩质疑要大胆要反复朗读课文,仔细揣摩,切忌还没有深入思考就去查参考书找答案的做法。常用写法特点:侧面描写烘托手法对比动静结合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
当堂达标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2)伐竹取道( )(2)佁然不动 ( )(4)其岸势犬牙差互(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心乐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指代小溪)C.以其境过清(因为) D.乃记之而去(于是,就)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斗折蛇行,明来可见。 4.文章第四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氛围?表现了怎样的心情?(2分)
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