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 练习
1.下面牌匾中的书法内容是我国历史上某一位思想家提出的观点。他是( )
A.孔子 B.墨子 C.孙子 D.老子
【答案】D
【知识点】老子的主张;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老子是春秋晚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有: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主张“无为而治”。故“道法自然”与老子有关,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老子的思想主张,政治上提倡“无为而治”。无为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为所欲为。
2.(2019·烟台)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诞生了孔子等思想大家,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下列思想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
A.提倡法治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为政以德
【答案】D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政以德属于儒家思想主张,D选项符合题意。
A选项属于法家思想,排除。
B选项属于墨家思想,排除。
C选项属于道家思想,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儒家思想的准确把握,儒家主张德治。
3.“故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能以礼挟而贵名白,天下愿,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材料所折射的“礼治”的思想出自于( )
A.儒家孔子 B.道家老子 C.儒家荀子 D.道家庄子
【答案】C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选项C正确;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4.(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测试)墨子思想折射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崇尚和平、追求和谐的积极力量,在当前社会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
A.“为政以德”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改革”“法治”
【答案】B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为政以德”是春秋时期孔子的治国思想;兼爱、非攻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主张;无为而治是道家学派的主张;战国时期法家的韩非强调依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
5.(2021·湖南)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由此可知,韩非主张( )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实行仁政
C.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 D.“兼爱”“非攻”
【答案】A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 材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反映了韩非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思想主张。战国时期的法家的代表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选项A符合题意;
选项B是孟子的思想主张,排除;
选项C是庄子的思想主张,排除;
选项D是墨子的主张,排除;
故答案为A 。
【点评】 本题以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主张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韩非子思想主张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6.当前,达州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素质大幅度提高,比如为避免舌尖上的浪费,大家积极践行国家倡导的“光盘行动”。这一行动体现了战国时期某一思想家的主张。该思想家还提出( )
A.倡导节俭 B.以法治国
C.“兼爱”“非攻” D.民贵君轻
【答案】C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为避免舌尖上的浪费,大家积极践行国家倡导的‘光盘行动’”反映的是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的主张。墨家的创始人墨子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他还主张“兼爱”和“非攻”,要求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坚决反对以大欺下、以强凌弱的战争。他还主张推举有才能的人管理国家,选项C正确;
A是材料中体现的墨子思想主张,排除;
B是法家的思想主张,排除;
D是儒家的思想主张,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通过设置情境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属识记层面的要求。识记百家争鸣各家代表人物和主张。
7.《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这说明老子( )
A.崇尚“自然”,主张“无为而治”
B.主张爱一切人,视人如己
C.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
D.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答案】D
【知识点】老子的主张
【解析】【分析】春秋晚期的楚国人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他提出“天道自然,无为而治”,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这说明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老子,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答案。
8.某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名句,此名句出自(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之一矣”可知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学说。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着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他死后,他的弟子将其言行整理成《论语》一书,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儒家学说的内容。
9.(2021·安徽)老子认为“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二者都主张( )
A.无为而治 B.重农抑商 C.儒道一家 D.以民为本
【答案】D
【知识点】老子的主张;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 老子认为“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可知,老子重视人民,以民为本;根据“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可知,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以民为本。所以孔子和老子都主张以民为本。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老子和孔子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的能力。主要掌握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张。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还是伟大的教育家,主要思想:是仁”和“礼”……在政治方面,提倡“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倡导“无为而治”,要求统治者不能胡作非为,不能以严刑峻法来威逼百姓。
10.(2020·怀化)“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答案】B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核心思想“仁”,提出了“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同时孔子还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的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B正确;
老子主张的是世间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与题不符,A错误;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与题不符,C错误;
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与题不符,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孔子在政治方面和教育方面的贡献,属于常考知识点,要牢记。
11.战国中期,以申不害为宗,重“术”(权术);以商鞅为宗,重“法”(法令);以慎到为宗,重“势”(威势)。到战国末期,将这三派思想兼容并顾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庄子 C.墨子 D.韩非
【答案】D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在诸子百家中的法家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战国末期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是韩非,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百家争鸣等相关史实。
1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极力宣扬得众、爱众和济众思想,如孔子认为“仁者爱人” “宽则得众”,孟子主张“民贵君轻”“与众乐乐”。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儒学( )
A.适应了封建统治需要 B.以批判法家刑罚为宗旨
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答案】C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A.春秋战国时期,处于奴隶制度崩溃,封建制度还未确立时期,排除A;
B.材料体现不出以批判法家刑罚为宗旨,排除B;
C.根据材料“孔子认为‘仁者爱人’‘宽则得众’,孟子主张‘民贵君轻’‘与众乐乐’。”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极力宣扬得众、爱众和济众思想,强调民众的重要性,有救世济民的社会理想。
C符合题意;
D.材料体现不出 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春秋战国时期儒学。
13.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催生了社会思想的变化,刺激了各派学说的兴起,对各种社会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这反映了下列哪一局面( )
A.统一战争 B.诸侯争霸 C.七雄并立 D.百家争鸣
【答案】D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见解,涌现出一批作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百家争鸣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4.美国知名中国事务观察家彼得·沃克发现西方的价值观本身就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要么好,要么坏;要么赢,要么输。他意识到自己更倾向于东方的价值观,并且成为老子的忠实粉丝。据此可知,其最认可的“东方的价值观”是(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答案】A
【知识点】老子的主张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美国知名中国事务观察家彼得 沃克发现西方的价值观本身就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要么好,要么坏;要么赢,要么输。他意识到自己更倾向于东方的价值观,并且成为老子的忠实粉丝。据此可知,其最认可的“东方的价值观”是道家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他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A符合题意;
老子是道家创始人,儒家是创始人孔子,B排除;
老子是道家创始人,墨家是创始人墨子,C排除;
D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与老子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老子与道家思想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5.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思想家及其对应的主张,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孔子——主张以德治国,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B.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相互攻伐
C.庄子——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且可以互相转化
D.韩非——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答案】C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 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以“礼”成为行为规范,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自然资源得以持续利用,符合当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观念。战国时期道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主张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认为人应该和自然和谐发展,他批评孔子在鲁国想要恢复西周制度的做法,就是陆地上推船,劳而无功。墨家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的墨子,他主张“兼爱”(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和“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符合今天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的韩非,他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故庄子是错误的,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局面。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各派就战争和统治者如何统治人民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16.(2021·荆州)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可见他们都认为政治统治得以巩固的关键因素是( )
A.选贤举能 B.复古崇礼 C.富国强兵 D.取得民心
【答案】D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 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可见他们都认为政治统治得以巩固的关键因素是取得民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孟子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并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D 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选项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17.“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理念。下列主张与其相近的是( )
A.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B.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答案】C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映了以民为本的思想,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最相近,选项C正确;
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8.(2020七上·德庆月考)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经据典,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其中引用的经典“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思想?( )
A.墨家的兼爱 B.儒家的仁政 C.法家的法治 D.道家的辩证
【答案】C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A.墨家的兼爱,不符合题意;
B.儒家的仁政,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可以看出,这里说的是执行法度的人坚决,国家就会富强;执行法度的人软弱,国家就会贫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的是法家的法治思想,故选项C符合题意;
D.道家的辩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难点是理解题干含义,这是文言文,只有理解题干含义,才能进行理解回答。
19.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材料二
(1)材料一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 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请说出材料一中思想家在教育上的一个成就。
(3)材料二是谁的画像 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4)最能体现材料二人物思想观点的寓言故事是( )
A.守株待兔 B.塞翁失马 C.刻舟求剑 D.愚公移山
【答案】(1)孔子。儒家。“仁”。
(2)创办私学。
(3)老子。春秋时期。道家。
(4)B
【知识点】老子的主张;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1)《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论的著作,因此材料一是孔子的言论。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在教育对象上对教育事业留下的“绝大的影响”是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孔子在教育方法上对教育事业留下的“绝大的影响”是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3)材料中的人物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他生活在我国的春秋时期。
(4)最能体现老子的思想观点的寓言故事是塞翁失马。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他善于从正反两反面考虑问题,塞翁失马,焉知非祸的观点最能体现道家思想。
故答案为:
(1)孔子;儒家。“仁”。
(2)创办私学。
(3)老子,春秋时期。道家。
(4)B。
【点评】本题考查孔子和老子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准确识记孔子和老子的基础知识。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儒、法、道、墨等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
材料二 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依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局面出现的背景。
(2)依据材料一,指出各学派针对哪一问题展开辩论。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儒家、法家针对这一问题的主张。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大辩论”产生的影响。
【答案】(1)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或社会大变革)。
(2)治理国家。儒家主张“以德治国”(或实行“仁政”);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3)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知识点】老子的主张;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主要背景是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
(2)依据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搢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儒、法、道、墨、阴阳的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各学派针对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展开辩论。儒家主张“为政以德”,法家主张改革和法治。
(3)材料二中这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世纪大辩论”指的是百家争鸣,据材料二“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可知,这场“大辩论”产生的影响是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故答案为:
(1)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或社会大变革)。
(2)治理国家。儒家主张“以德治国”(或实行“仁政”);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3)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21.战国时期,中国历史进入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形成的不同学派称为“诸子百家”。
步骤一:在历史留言板上,贴上下列四位人物图片,并写出他们代表的派别。
①墨子 ②孟子 ③庄子 ④韩非
步骤二:在历史活动课中,百家争鸣电视栏目要招聘栏目主持人。
步骤三: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后,围绕平时出现的乱扔纸屑的现象,大家对解决问题的意见不一:
卫生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款5元。”
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变的。”
(1)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
(2)根据提供的栏目名称,你会给四位人物安排最适合的主持栏目吗 (填代号)
A.《人与自然》 B.《法制在线》
C.《和平使者》 D.《关爱民生》
①- ,②- ,③- ,④- 。
(3)上述材料中,两人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的两家学派的观点,请你分别指出他们运用的是哪一家学说的观点
(4)诸子百家中的学说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借鉴
【答案】(1)墨家;儒家;道家;法家
(2)C;D;A;B
(3)卫生委员的话体现了法家的思想;班长的话体现了儒家的思想。
(4)孟子的“仁政”;庄子的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墨子的“兼爱”“非攻”;韩非的法治思想都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和借鉴。(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老子的主张;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 (1)墨子是黑家学派创始人;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创始人。
(2)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可主持《和平使者》;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民贵君轻”,可主持《关注民生》;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可主持《人与自然》;韩非主张改革、法治和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可主持《法制在线》。
(3)卫生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款5元”,运用的法家观点,强调用刑罚加强管理;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变。”,运用的是儒家观点,主张教化学生,以礼治班;
(4)本题是开放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主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儒家学说的“仁政”治国的思想,法家学说中主张改革,提倡发展的思想等仍值得我们现代社会吸收和利用。
故答案为:
(1)第1空、墨家;第2空、儒家;第3空、道家;第4空、法家
(2)①-C②-D③-A④-B。
(3)卫生委员的话体现了法家的思想;班长的话体现了儒家的思想。
(4)孟子的“仁政”;庄子的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墨子的“兼爱”“非攻”;韩非的法治思想都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和借鉴。(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 / 1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 练习
1.下面牌匾中的书法内容是我国历史上某一位思想家提出的观点。他是( )
A.孔子 B.墨子 C.孙子 D.老子
2.(2019·烟台)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诞生了孔子等思想大家,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下列思想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
A.提倡法治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为政以德
3.“故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能以礼挟而贵名白,天下愿,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材料所折射的“礼治”的思想出自于( )
A.儒家孔子 B.道家老子 C.儒家荀子 D.道家庄子
4.(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测试)墨子思想折射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崇尚和平、追求和谐的积极力量,在当前社会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
A.“为政以德”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改革”“法治”
5.(2021·湖南)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由此可知,韩非主张( )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实行仁政
C.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 D.“兼爱”“非攻”
6.当前,达州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素质大幅度提高,比如为避免舌尖上的浪费,大家积极践行国家倡导的“光盘行动”。这一行动体现了战国时期某一思想家的主张。该思想家还提出( )
A.倡导节俭 B.以法治国
C.“兼爱”“非攻” D.民贵君轻
7.《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这说明老子( )
A.崇尚“自然”,主张“无为而治”
B.主张爱一切人,视人如己
C.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
D.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8.某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名句,此名句出自( )
A. B. C. D.
9.(2021·安徽)老子认为“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二者都主张( )
A.无为而治 B.重农抑商 C.儒道一家 D.以民为本
10.(2020·怀化)“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11.战国中期,以申不害为宗,重“术”(权术);以商鞅为宗,重“法”(法令);以慎到为宗,重“势”(威势)。到战国末期,将这三派思想兼容并顾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庄子 C.墨子 D.韩非
1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极力宣扬得众、爱众和济众思想,如孔子认为“仁者爱人” “宽则得众”,孟子主张“民贵君轻”“与众乐乐”。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儒学( )
A.适应了封建统治需要 B.以批判法家刑罚为宗旨
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13.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催生了社会思想的变化,刺激了各派学说的兴起,对各种社会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这反映了下列哪一局面( )
A.统一战争 B.诸侯争霸 C.七雄并立 D.百家争鸣
14.美国知名中国事务观察家彼得·沃克发现西方的价值观本身就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要么好,要么坏;要么赢,要么输。他意识到自己更倾向于东方的价值观,并且成为老子的忠实粉丝。据此可知,其最认可的“东方的价值观”是(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5.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思想家及其对应的主张,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孔子——主张以德治国,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B.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相互攻伐
C.庄子——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且可以互相转化
D.韩非——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16.(2021·荆州)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可见他们都认为政治统治得以巩固的关键因素是( )
A.选贤举能 B.复古崇礼 C.富国强兵 D.取得民心
17.“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理念。下列主张与其相近的是( )
A.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B.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8.(2020七上·德庆月考)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经据典,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其中引用的经典“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思想?( )
A.墨家的兼爱 B.儒家的仁政 C.法家的法治 D.道家的辩证
19.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材料二
(1)材料一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 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请说出材料一中思想家在教育上的一个成就。
(3)材料二是谁的画像 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4)最能体现材料二人物思想观点的寓言故事是( )
A.守株待兔 B.塞翁失马 C.刻舟求剑 D.愚公移山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儒、法、道、墨等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
材料二 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依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局面出现的背景。
(2)依据材料一,指出各学派针对哪一问题展开辩论。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儒家、法家针对这一问题的主张。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大辩论”产生的影响。
21.战国时期,中国历史进入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形成的不同学派称为“诸子百家”。
步骤一:在历史留言板上,贴上下列四位人物图片,并写出他们代表的派别。
①墨子 ②孟子 ③庄子 ④韩非
步骤二:在历史活动课中,百家争鸣电视栏目要招聘栏目主持人。
步骤三: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后,围绕平时出现的乱扔纸屑的现象,大家对解决问题的意见不一:
卫生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款5元。”
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变的。”
(1)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
(2)根据提供的栏目名称,你会给四位人物安排最适合的主持栏目吗 (填代号)
A.《人与自然》 B.《法制在线》
C.《和平使者》 D.《关爱民生》
①- ,②- ,③- ,④- 。
(3)上述材料中,两人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的两家学派的观点,请你分别指出他们运用的是哪一家学说的观点
(4)诸子百家中的学说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借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老子的主张;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老子是春秋晚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有: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主张“无为而治”。故“道法自然”与老子有关,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老子的思想主张,政治上提倡“无为而治”。无为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为所欲为。
2.【答案】D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政以德属于儒家思想主张,D选项符合题意。
A选项属于法家思想,排除。
B选项属于墨家思想,排除。
C选项属于道家思想,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儒家思想的准确把握,儒家主张德治。
3.【答案】C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选项C正确;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4.【答案】B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为政以德”是春秋时期孔子的治国思想;兼爱、非攻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主张;无为而治是道家学派的主张;战国时期法家的韩非强调依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
5.【答案】A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 材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反映了韩非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思想主张。战国时期的法家的代表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选项A符合题意;
选项B是孟子的思想主张,排除;
选项C是庄子的思想主张,排除;
选项D是墨子的主张,排除;
故答案为A 。
【点评】 本题以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主张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韩非子思想主张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6.【答案】C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为避免舌尖上的浪费,大家积极践行国家倡导的‘光盘行动’”反映的是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的主张。墨家的创始人墨子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他还主张“兼爱”和“非攻”,要求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坚决反对以大欺下、以强凌弱的战争。他还主张推举有才能的人管理国家,选项C正确;
A是材料中体现的墨子思想主张,排除;
B是法家的思想主张,排除;
D是儒家的思想主张,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通过设置情境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属识记层面的要求。识记百家争鸣各家代表人物和主张。
7.【答案】D
【知识点】老子的主张
【解析】【分析】春秋晚期的楚国人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他提出“天道自然,无为而治”,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这说明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老子,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答案。
8.【答案】B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之一矣”可知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学说。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着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他死后,他的弟子将其言行整理成《论语》一书,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儒家学说的内容。
9.【答案】D
【知识点】老子的主张;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 老子认为“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可知,老子重视人民,以民为本;根据“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可知,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以民为本。所以孔子和老子都主张以民为本。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老子和孔子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的能力。主要掌握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张。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还是伟大的教育家,主要思想:是仁”和“礼”……在政治方面,提倡“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倡导“无为而治”,要求统治者不能胡作非为,不能以严刑峻法来威逼百姓。
10.【答案】B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核心思想“仁”,提出了“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同时孔子还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的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B正确;
老子主张的是世间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与题不符,A错误;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与题不符,C错误;
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与题不符,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孔子在政治方面和教育方面的贡献,属于常考知识点,要牢记。
11.【答案】D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在诸子百家中的法家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战国末期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是韩非,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百家争鸣等相关史实。
12.【答案】C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A.春秋战国时期,处于奴隶制度崩溃,封建制度还未确立时期,排除A;
B.材料体现不出以批判法家刑罚为宗旨,排除B;
C.根据材料“孔子认为‘仁者爱人’‘宽则得众’,孟子主张‘民贵君轻’‘与众乐乐’。”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极力宣扬得众、爱众和济众思想,强调民众的重要性,有救世济民的社会理想。
C符合题意;
D.材料体现不出 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春秋战国时期儒学。
13.【答案】D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见解,涌现出一批作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百家争鸣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4.【答案】A
【知识点】老子的主张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美国知名中国事务观察家彼得 沃克发现西方的价值观本身就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要么好,要么坏;要么赢,要么输。他意识到自己更倾向于东方的价值观,并且成为老子的忠实粉丝。据此可知,其最认可的“东方的价值观”是道家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他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A符合题意;
老子是道家创始人,儒家是创始人孔子,B排除;
老子是道家创始人,墨家是创始人墨子,C排除;
D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与老子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老子与道家思想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5.【答案】C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 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以“礼”成为行为规范,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自然资源得以持续利用,符合当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观念。战国时期道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主张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认为人应该和自然和谐发展,他批评孔子在鲁国想要恢复西周制度的做法,就是陆地上推船,劳而无功。墨家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的墨子,他主张“兼爱”(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和“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符合今天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的韩非,他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故庄子是错误的,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局面。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各派就战争和统治者如何统治人民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16.【答案】D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 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可见他们都认为政治统治得以巩固的关键因素是取得民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孟子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并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D 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选项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17.【答案】C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映了以民为本的思想,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最相近,选项C正确;
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8.【答案】C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A.墨家的兼爱,不符合题意;
B.儒家的仁政,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可以看出,这里说的是执行法度的人坚决,国家就会富强;执行法度的人软弱,国家就会贫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的是法家的法治思想,故选项C符合题意;
D.道家的辩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难点是理解题干含义,这是文言文,只有理解题干含义,才能进行理解回答。
19.【答案】(1)孔子。儒家。“仁”。
(2)创办私学。
(3)老子。春秋时期。道家。
(4)B
【知识点】老子的主张;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1)《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论的著作,因此材料一是孔子的言论。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在教育对象上对教育事业留下的“绝大的影响”是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孔子在教育方法上对教育事业留下的“绝大的影响”是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3)材料中的人物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他生活在我国的春秋时期。
(4)最能体现老子的思想观点的寓言故事是塞翁失马。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他善于从正反两反面考虑问题,塞翁失马,焉知非祸的观点最能体现道家思想。
故答案为:
(1)孔子;儒家。“仁”。
(2)创办私学。
(3)老子,春秋时期。道家。
(4)B。
【点评】本题考查孔子和老子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准确识记孔子和老子的基础知识。
20.【答案】(1)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或社会大变革)。
(2)治理国家。儒家主张“以德治国”(或实行“仁政”);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3)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知识点】老子的主张;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主要背景是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
(2)依据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搢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儒、法、道、墨、阴阳的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各学派针对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展开辩论。儒家主张“为政以德”,法家主张改革和法治。
(3)材料二中这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世纪大辩论”指的是百家争鸣,据材料二“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可知,这场“大辩论”产生的影响是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故答案为:
(1)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或社会大变革)。
(2)治理国家。儒家主张“以德治国”(或实行“仁政”);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3)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21.【答案】(1)墨家;儒家;道家;法家
(2)C;D;A;B
(3)卫生委员的话体现了法家的思想;班长的话体现了儒家的思想。
(4)孟子的“仁政”;庄子的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墨子的“兼爱”“非攻”;韩非的法治思想都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和借鉴。(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老子的主张;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 (1)墨子是黑家学派创始人;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创始人。
(2)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可主持《和平使者》;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民贵君轻”,可主持《关注民生》;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可主持《人与自然》;韩非主张改革、法治和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可主持《法制在线》。
(3)卫生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款5元”,运用的法家观点,强调用刑罚加强管理;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变。”,运用的是儒家观点,主张教化学生,以礼治班;
(4)本题是开放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主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儒家学说的“仁政”治国的思想,法家学说中主张改革,提倡发展的思想等仍值得我们现代社会吸收和利用。
故答案为:
(1)第1空、墨家;第2空、儒家;第3空、道家;第4空、法家
(2)①-C②-D③-A④-B。
(3)卫生委员的话体现了法家的思想;班长的话体现了儒家的思想。
(4)孟子的“仁政”;庄子的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墨子的“兼爱”“非攻”;韩非的法治思想都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和借鉴。(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