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17.1 勾股定理(1)问题1
国际数学家大会是最高水平的全球性数学科学
学术会议.2002年在北京召开了第24届国际数学家
大会.如图就是大会的会徽的图案.你见过这个图
案吗?它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追问 由这三个正方形
A,B,C的边长构成的等腰
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之间
有怎样的特殊关系?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问题2 三个正方形A,B,C 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916259413SP+SQ=SRBC2+AC2=AB2(每一小方格表示单位1)在一般的直角三角形中,三边还有这个 数量关系吗?
探究勾股定理 猜想:
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 c,那么a2+b2=c2.探究勾股定理 问题3 通过前面的探究活动,猜一猜,直角三角
形三边之间应该有什么关系? 命题的证明赵爽证法
1、赵爽弦图
2、证明过程
勾股定理在数学发展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其证明方法据说有400 多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研究,或到网上查阅勾股定理的相关资料.
“赵爽弦图”通过对图形的切割、拼接,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它表现了我国古人对数学的钻研精神和聪明才智,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感受数学文化初步应用定理练习1 求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 初步应用定理 练习2 如图,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四
边形都是正方形,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分别
是12,16,9,12.求最大正方形E 的面积. FG初步应用定理练习3 求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度. 课堂小结 (1)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2)在探究勾股定理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怎样
的探究过程?课后作业 必做题 :
1.整理课堂中所提到的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
2.习题17.1第1,2题;
选做题:
查找有关勾股定理的有关史料、趣事及其他证明方法.感受数学文化 这个图案是公元3世纪我国汉代的赵爽在注解《周
髀算经》时给出的,人们称它为“赵爽弦图”.赵爽根
据此图指出: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红色)可以如图
围成一个大正方形,中间的部分是一个小正方形 (黄
色).课件13张PPT。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勾股定理:回顾旧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
斜边的平方.
小竞赛1. 看图示信息,求直角三角形中第三边的长,将结果标在图上. 3 . 13小竞赛. 2. 如图,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
S1=18,S2=12,则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的
直角边长是 探究 小明家装修时需要一块薄木板,已知小明家的门框尺寸是宽1 m,高2 m,如图所示,那么长3 m,宽2.2 m的薄木板能否顺利通过门框呢? 木板的长、宽分别和门框的宽、高和对角线进行比较.分析实际问题数学问题能否通过比大小比较线段大小1. 一木杆在离地面3 m处折断,木杆顶端落在离木杆底端4 m处. 木杆折断之前有多高?
2. 一个圆锥的高AO=8 ,底面半径OB=6 . AB的长是多少?练习答案:8 m答案:10第1题图第2题图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的坐标是(3,4),则OP的长为( )
A.3 B.4 C.5 D.
2.在Rt△ABC中,∠C=90°,∠B=45°,c=10,则a的长为( )
A.5 B. C. D.
3. 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B. C. D.3检验4. 如图,已知一根长8 m的竹竿在
离地3 m处断裂,竹竿顶部抵着地面,
此时,顶部距底部有 m.
5. 如图,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为1.求图中四边形ABCD的周长.
检验
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4,
求第三条边长.
练习答案:5或 .哪两条边呢?直角边还是斜边?看来要分类讨论结果了.本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用了哪些方法?
你有哪些体会? 总结本课布置作业
教材28页习题17.1第3,8题。
拓展练习
1. 已知Rt△ABC中,∠C=90°,
若a=1,c=3,则b= . 2. 已知Rt△ABC中,∠A=90°, ∠B=30°,
若a=4,则c= . 3. 已知Rt△ABC中,∠B=90°, ∠A=45°,
若b=7 ,则c=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