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晚清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专题练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
一、单选题
1.1856年5月2日,美国公使伯驾照会两广总督叶名琛,引述中美《望厦条约》第34款“至各口情形不一……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要求修约。与此同时,英国公使包令也援引《望厦条约》要求修约。据此可知( )
A.英国利用片面最惠国待遇加紧对中国侵略
B.修约成为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
C.中国东南边疆地区的安全遇到严重危机
D.帝国主义国家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下表为1846—1905年英国建筑师在上海、汉口、天津、北京等四地的分布情况统计。这体现了( )
城市 人次年份 上海 汉口 天津 北京
1846—1860 14 3 0 0
1861—1875 120 19 0 0
1876—1890 193 10 2 0
1891—1905 353 20 67 14
A.晚清外交的不断退让 B.英国势力范围的扩展
C.列强侵略方式的转变 D.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
3.据研究,19世纪上半叶,江南的地权相对集中,此后一段时期,—些府县地权趋于分散。例如1888年,有报道称镇江府“大地主不复存在”,大部分土地掌握在个体小农手中。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西方列强入侵 B.民族资本主义的逐渐发展
C.太平天国运动 D.农村土地商品化程度提高
4.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地主阶级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他们“再进一步”的举动是( )
A.以救国为宗旨创办民族工业 B.向西方学习创办军事工业
C.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D.主张兴民权倡导君主立宪
5.列文森用“历史与价值的张力”与“理智——情感”的二分来解释近代中国的文化认同危机。他认为:在十九世纪,历史和价值在许多中国人的心灵中被撕裂了。这里的:撕裂指的是( )
A.传统文化秩序崩解带来的现代性困境 B.甲午战争惨败彻底打碎天朝上国迷梦
C.向西方学习历经从器物到思想的转变 D.戊戌维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夺取了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的修筑权,通过修筑和经营铁路,攫取沿路地区的开矿权等许多经济、政治特权。《国闻报》指出:“通中国之铁路,均属西人之铁路,路成而中国亦遂不国矣。”列强的这些举措( )
A.使清政府完全丧失铁路主权 B.旨在扩大对华商品输出
C.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激化了侵华列强的矛盾
7.严复在《原强》中指出,西洋“其鸷悍长大既胜我矣,而德慧术智又为我民所远不及……苟求其故,则彼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能使其民皆若有深私至爱于其国与主,而赴公战如私仇者”。这一思想( )
A.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提供了反清斗争的理论依据
C.突破了中体西用的藩篱 D.揭示了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8.据范文澜《中国近代史》所载,1900年6月,慈禧太后决定“招抚”义和团,对各国宣战。此时在广东的李鸿章接到宣战诏书以后,当即以为:“此乱命也,粤不奉诏。”随后授意邮政大臣盛宣怀与东南各省的督抚刘坤一、张之洞等策划同各国领事签订了《东南保护条款》。据此分析,李鸿章等人的举动( )
A.表明了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B.避免了中国东南各省遭列强侵略
C.反映了东南各省督抚的卖国行径 D.表达了对义和团运动的大力支持
9.《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纷纷认可美国在“门户开放”政策中提出的“维护中国领土与主权完整”“各国在中国各地平等公正贸易”的原则。这一变化体现了(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 B.列强以更隐蔽的方式形成侵华的同盟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国力 D.中国独立主权国家身份获得列强承认
10.有笔记载:“端、刚纵匪,西太后听其所为,致酿成此辱国赔款之举,则割台澎以后又一国耻也。”其所评论的是( )
A.鸦片战争的战败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二十一条”的提出
11.1900年,盛宣怀首先给闽浙总督许应骙去信说:“粤督李鸿章、江督刘坤一、鄂督张之洞三帅均‘已遵旨联络一气,力保东南’”。许应骙忙回电答应,并称:“敝处早经会各领事,力任保护,与江、鄂办法不谋而合。”这反映了( )
A.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 B.清政府灭亡具有必然性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必败 D.清朝统治已经宣告土崩瓦解
12.晚清以来,发生在1900年之前的农民抗税活动每年总数维持在20次以下,1900年之后迅速增加,最高在1910年超过了100次。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A.甲午战前政局相对稳定 B.政府税收来源的多样化
C.战争赔款加剧统治危机 D.革命救国成为社会共识
13.1895~1898年间,强学会、知耻学会、粤学会、保国会、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等纷纷成立。这些民间团体的出现表明( )
A.中央权力的下移 B.救亡路径的求新
C.革命力量的发展 D.社会转型的完成
14.1900年6月21日清廷发布对外宣战诏书,南方督抚拒不承认。五天后,上海道台与各国领事举行议谈,双方均承认“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为主”。这( )
A.推动中外反动势力开始联合 B.体现了清政府外交的灵活
C.遏制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发展 D.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15.某学者在一篇文章中说:“(19世纪末)有识者则已翻然思改革,凭敌忾之心,呼维新与爱国,而于‘富强’尤致意焉。戊戌变政既不成,越二年即庚子岁而有义和团之变,群乃知政府不足与图治,顿有掊击之意矣”。这表明当时( )
A.政治变革渐成为时代潮流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社会各界支持义和团运动 D.清朝廷有意重启戊戌变法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约问题”
1895年,法国通过中法《续议商务专条附章》取得在广东等地开矿的优先权。该约在签订和执行中,形成法国“独专”与其他列强“均沾”相冲突的“法约问题”。议约之时,中方对于其第五条原议“中国云南等处开矿,则向法国矿师商办”,考虑“以该国欲独专其利,恐他国不免违言”,故力争“改为中国将来开矿,可先向法国矿师商办”。
1896年,英法签署《伦敦协定》,规定“在云南和四川两省,中国已经让与或将来可能让与英国或法国的所有商业和其他特权及利益,都将为两国及国民和附属国人民所共同享有”。20世纪初,清政府重申三省矿务由国家办理的部分,按照法约规定先向法国厂商及矿师人员商办,由商民承办的则由其自行决定,同时向英国申明两广矿务并未给予法国“独专”权利。清政府利用英法之间的矛盾,避免了列强瓜分矿权的危局。
1901年,法商李三私下与土人订立合同承领开采增城县矿区,被两广总督驳斥。列强对广东矿权的觊觎与掠夺引起清政府的关注与抵制。1903年成立商部后,任命考察外埠商务大臣,招徕外洋华商,筹划在粤开办矿业。后又成立闽广农工路矿总公司等,经营管理矿业。
——摘编自莫婉娟《“法约问题”与清末广东矿权的挽回》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约问题”的来由。
(2)你如何看待清政府“法约问题”始末中的举措?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以培养新式翻译和外交官为主要目标。“自开馆以来,译书为要务,其初总教习、教习等自译,近来学生则颇可襄助,间有能自行翻译者。”从丁韪良翻译《万国公法》开始到1896年,京师同文馆的师生共翻译了国际公法、世界历史、地理、天文以及自然科学等各类书籍29部,其中外交7部、政法5部、数理化7部、天文2部、医学2部、历法3部,其他3部。
材料二 1865年,曾国藩、李鸿章设立江南制造局。洋务派在实践中渐渐感到,不懂得西方科学原理,就很难真正掌握西方科学技术。故于1868年,设立翻译馆。在之后的时间里,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延聘中西人士,采用口译和笔述相结合的译书方法,翻译、编译出版了大量西方书籍。从1871年江南制造局出版第一部译著到1880年,共售书超过83000册。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英译图书分类及数量如下表。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英译图书的分类及数量表
分类 数量 分类 数量 分类 数量 分类 数量
军事/海军 37 工程 31 农业 12 医学 12
化学 10 矿业 10 数学 7 造船 7
科学 6 历史 6 图画 6 国际法 5
电气 5 地质 3 地理 3 政府 3
商业 3 教育 3 物理 2 天文 2
——以上均摘编自李昱《洋务运动时期西方科技书籍的译介出版》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京师同文馆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书的异同,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洋务运动时期的西方图书的译介出版活动。
参考答案:
1.A
英国公使包令也援引中美《望厦条约》要求修约,依据的是虎门条约中的片面最惠国待遇对中国进行侵略,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英国使用美国条约内容的原因,而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排除B项;材料未说明具体修约内容,不能反映中国东南边疆地区的安全遇到严重危机,排除C项;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D项。
2.A
从1846年到1905年,上海、汉口、天津、北京等四地英国建筑师的数量在不断地上涨,且分布呈现伴随着列强侵略中国的进程,不断深入中国内地和腹地特点,体现了不平等条约的陆续签订,晚清外交的不断退让,半殖民地化色彩日益浓厚,A项正确;英国建筑师在上海、汉口、天津、北京等四地的分布不能代表英国势力范围的扩展,且英国的势力范围主要在长江流域,排除B项;鸦片战争之后列强侵略方式主要是商品输出,直到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列强侵略方式转变为资本输出,排除C项;仅凭四地英国建筑师的分布,不能简单得出中西文化交流深入的结论,排除D项。
3.C
太平天国在江南地区进行了长期的战争,期间大量地主被杀或逃亡,其土地被没收或重新分配,许多佃农和无地的农民获得土地,这直接导致了地主阶级势力的削弱和土地所有权的分散,C项正确;西方列强入侵导致自然经济解体,小农破产,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集中于城市而非农村,排除B项;农村土地商品化程度提高,会导致土地高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农民无法获得土地,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4.C
这是洋务运动中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再进一步”是指创办民用工业,C项正确;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而非救国,也非民族工业,排除A项;向西方学习创办军事工业是前进的第一步,排除B项;主张兴民权倡导君主立宪的是维新运动,排除D项。
5.A
据材料“在十九世纪,历史和价值在许多中国人的心灵中被撕裂了“"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影响,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挑战,这导致了文化认同的危机。列文森用“历史与价值的张力”与“理智一情感"的二分来解释这种危机。他认为,历史和价值在许多中国人的心灵中被撕裂了,这里的“撕裂”是指中国人在面对西方文化时,既想保持传统文化的价值和认同,又不得不面对历史的发展和现实的挑战,从而产生了内心的冲突和矛盾。即传统文化秩序崩解带来的现代性困境,A项正确;“甲午战争惨败彻底打碎天朝上国迷梦"是对国人心态的影响,与材料中“文化认同危机"没有必然关系,排除B项;十九世纪,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的转变,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排除C项;戊戌维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对戊戌维新积极性的描述,不能体现“撕裂”,排除D项。
6.C
根据材料“帝国主义列强夺取……许多经济、政治特权”“路成而中国亦遂不国矣”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攫取中国的铁路修筑权和管理权等,凭借铁路扩大其在华势力范围,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命脉,这些举措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C项正确;材料仅强调列强攫取中国的铁路修筑权和管理权等,清政府完全丧失铁路主权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后,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列强夺取中国铁路修筑权等是其对华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排除B项;材料仅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加强对华侵略,不能由此判断出侵华列强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
7.C
从“其鸷悍长大既胜我矣,而德慧术智又为我民所远不及……苟求其故,则彼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可知严复认为西方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们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说明突破了中体西用的藩篱,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严复思想产生的结果,排除A项;严复是维新派的代表,不主张推翻清政府,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对甲午战败的论述,排除D项。
8.A
义和团运动期间,东南各省督抚与列强签订条约,与中央意图相悖,表明了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A项正确;鸦片战争后列强已经侵略东南各省,排除B项;东南各省督抚与各国领事互相保护,不属于卖国行径,排除C项;东南各省督抚对义和团运动的反对,排除D项。
9.B
门户开放政策的被接受体现了列强以更为隐藏的手段来“瓜分中国”,维护各方的利益,B项正确;材料本质上反映的是列强侵略方式的变化,并未体现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A项;这一变化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关,排除C项;“维护中国领土与主权完整“ 只是表象,不是本质,并且此时中国的主权并不完整,且该表述与史实明显不符,排除D项。
10.C
根据材料“割台澎以后又一国耻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因此材料的事件发生在1895年后,根据材料“端、刚纵匪”可知,这指的是义和团,因此材料评论的是《辛丑条约》的签订,C项正确;鸦片战争的战败是在1842年,排除A项;《北京条约》的签订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是1860年,排除B项;“二十一条”的提出是在1915年由日本向袁世凯提出,此时慈禧已去世,清政府已灭亡,排除D项。
11.B
据题干盛宣怀给闽浙总督许应骙的信息,可知李鸿章等地方督抚相互联络,打算“力保东南”,而许应骙也积极回应并表示做法一致,这反映了清朝地方督抚势力坐大,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削弱,体现出清政府统治的摇摇欲坠,也表明清政府灭亡具有必然性,B 项正确;题干主要体现的是清朝统治内部的状况,而非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排除 A 项;题干不能直接得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必败的结论,排除 C 项;此时清朝统治还未完全土崩瓦解,排除 D 项。
12.C
1900年以后,全国范围内的抗税活动数量急剧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中规定了巨额赔款,进一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得全国范围内抗税活动次数增加,激化了阶级矛盾,加剧了统治危机,C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全国范围内也存在抗税活动的增加,社会并不是相对稳定,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全国范围内的抗税活动,不能得知清政府的税收来源特点,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革命救国成为社会共识的结论,且这一说法错误,排除D项。
13.B
随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越来越多爱国团体成立,它们宣传了民权观念,传播了维新思想,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治改革,不同于之前学习“器物”的救亡运动,因此,这些民间团体的出现表明救亡路径的求新,B项正确;这些民间团体的出现表明救亡路径的求新,与中央权力的下移无关,排除A项;其中部分团体主张维新变法,并不主张革命,C项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此时中国依旧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未完成社会转型,排除D项。
14.D
根据材料“清廷发布对外宣战诏书,南方督抚拒不承认。”“上海道台与各国领事举行议谈,”和所学知识可知,“东南互保”是指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南方各省督抚 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说明这时期清朝面临着统治危机,D项正确;中外反动势力在太平天国运动时已有联合,不是此时开始的,排除A项;材料体现地方势力已有离心之势,而非外交灵活的表现,排除B项;此举未能遏制列强侵略势力深入,排除C项。
15.A
经历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人们发现清政府“不足图治”,这一情况表明清政府需要进行变革来挽救统治危机,政治变革渐成为时代潮流,A项正确;材料里并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无法体现“中央集权面临危机”,排除B项;材料里没有体现出社会各界支持义和团运动,排除C项;清朝廷要改革,并不是要重启戊戌变法,排除D项。
16.(1)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争夺路矿权利。在对华争夺中,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清政府进行新政等改革,谋求自强。
(2)这些举措反映了清政府为挽回利权所作的努力。清政府在订约时力争修改,维护自主权利,以及利用英法矛盾,成立专门机构,筹划开办矿业等,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主权,抵制了列强的侵略,推动了中国近代矿业的发展。这些举措属于对不平等条约中的补救措施,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主权和利益。(要求:能够结合清政府的立场、举措等进行评价,史论结合)
17.(1)不同:京师同文馆译书以社会科学类为主,尤以法律、对外关系类偏重,总体数量少;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书以翻译科技书籍为主,数量较多。京师同文馆译书成员主要是在校师生;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主要是聘请中西人士。
相同:向西方学习;服务于洋务运动的需要。
原因:京师同文馆以培养新式翻译和外交官为主要目标,并非专设的译书机构;洋务运动从“求强”阶段向“求富”阶段发展,需要更进一步了解西方科技。
(2)评价:促进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西学东渐);助推洋务运动的深入发展,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推动中国传统的语言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推动了中国近代出版发行事业的发展;对于西方政治制度及思想涉及较少,主要停留在科学技术层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