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单项选择题
2024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新深度唤醒”。这个主题旨在唤醒人们对海洋的理解、同情、合作和承诺的新深度,强调在保护海洋环境、管理海洋资源方面,个人和团体都有义务采取行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洋是资源的宝库,海洋可以为我们人类提供的资源不包括( )
A.生物资源 B.森林资源 C.矿产资源 D.潮汐能
2.下列对我国南海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措施,错误的是( )
A.加大海洋渔业资源捕捞力度 B.合理勘探和开发南海油气资源
C.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 D.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海洋
【答案】1.B 2.A
【解析】1.海洋中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比如各种鱼类、贝类等;海洋里也蕴含着大量的矿产资源,像石油、天然气、锰结核等;潮汐能是由于海水涨落形成的能量,也是海洋能为我们提供的资源,ACD不符合题意。森林资源通常是在陆地上形成和存在的,不是海洋直接为我们人类提供的资源,B符合题意。故选B。
2.海洋是人类发展的资源宝库,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需要实施综合管理海洋渔业资源的捕捞力度要适当,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海洋等,BC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
绿氢是指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取的氢气,生产过程中几乎没有碳排放。2023年4月,我国“西氢东送”工程正式启动,管道建成后,将用于替代京津冀地区现有的燃煤等方式制氢。下图是“西氩东送”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西氢东送”工程( )
A.途经陕、冀、京等省级行政区 B.跨越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C.沿线地区植被以森林为主 D.面临高寒、冻土等问题
4.乌兰察布市生产绿氢可广泛利用的能源有( )
①太阳能 ②水能 ③风能 ④地热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西氢东送”工程投入使用后对北京市和乌兰察布市发展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利于改善北京市的空气质量 B.能够缓解乌兰察布市的缺水问题
C.极大促进两地旅游业的发展 D.彻底解决北京市的能源短缺问题
【答案】3.B 4.D 5.A
【解析】3.“西氢东送”工程途经的省级行政区域有内蒙古、冀、京;跨越地势第二、三级阶梯;沿线地区植被由草原到森林;沿线位于中纬度地区且地势较低,不会面临高寒、冻土等问题,该题选B。
4.乌兰察布市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多大风,生产绿氢可广泛利用的能源有太阳能、风能,乌兰察布市位于西北内陆,降水少,不适宜发展水能,②错误;乌兰察布位于板块内部,地热能缺乏,④错误,该题选D。
5.“西氢东送"工程投入使用后将用于替代京津冀地区现有的化石能源制氢,利于改善北京市的空气质量,A正确;西氢东送工程能够缓解北京能源紧张局面,不能彻底解决能源短缺,D错误;加剧乌兰察布缺水问题,B错误;“西氢东送”工程对旅游业的发展影响不大,C错误,该题选A。
2024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图为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农业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谷子开花要水拉,麦子开花要风刮”中的农作物主要生长在图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7.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结合地形和气候因素综合考虑,耕地主要分布在( )
A.东部的山地及低矮的丘陵地区 B.西北内陆地区
C.北部的高原山地 D.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
8.下列不属于我国三大林区的是( )
A.西南林区 B.西北林区 C.东北林区 D.东南林区
【答案】6.A 7.D 8.B
【解析】6.读图可知,甲为旱地,乙为水田,丙为草地,丁为戈壁。谷子、麦子主要分布在旱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 。这些地区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适合农作物生长,因此耕地分布较为集中 。高原、山地、内陆地区,不适宜发展耕作业。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我国三大林区的是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西北林区不属于我国三大林区,B正确、排除ACD;故选B。
针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国家颁布了《土地管理法》以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和保护。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漫画能体现对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是( )
A. B.
C. D.
10.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 )
A.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 B.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比重最大
C.耕地资源分布均衡 D.耕地后备资源充足
11.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活、生产空间,土地是立国之本,我国把____作为土地利用的一项基本国策,并采取各种措施加以落实( )
A.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B.珍惜土地资源,严禁乱占耕地
C.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林地 D.保障土地供应,确保粮食安全
12.针对下列四幅图中土地利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最合理的措施是( )
A.①一加强预防,防止污染 B.②一加强农田建设,扩大耕地面积
C.③一加强宣传,依法保护 D.④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植业
【答案】9.D 10.A 11.A 12.C
【解析】9.图中A为建筑用地占用耕地,B为超载放牧,C为过度砍伐,D为建设自然保护区能体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故选D。
10.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A正确;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耕地资源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的比例是不同的,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积较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选项BC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落实。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①水土流失﹣﹣植树种草、生态治理,故A错误;②土地石漠化﹣﹣一是通过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型林(果、药) 草业,大幅度提高所在区域的植被覆盖率.二是发展适合石漠化地区的特色产业,故B错误;③浪费和滥占耕地﹣﹣加强宣传,依法保护,故C正确;④矿山废弃物侵占耕地﹣﹣加强宣传,依法保护,故D错误。故选:C。
读“中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示意图”和“我国耕地和水资源南北方地区分配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我国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最大的自然资源是( )
A.耕地 B.水资源 C.石油 D.煤炭
14.据图可知,我国耕地和水资源分布特点有( )
A.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南少北多
B.南北方水资源分布均匀
C.水资源南少北多,耕地资源南多北少
D.南北方耕地资源分布均匀
【答案】13.C 14.A
【解析】13.由图可知,我国石油资源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6.10%,和世界平均水平相差最大,C正确;耕地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3%,A错误;水资源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5%,比石油资源占比大,B错误;煤炭占世界平均水平的79%,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最小,D错误。故选C。
14.读图可得,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都不均匀,BD错误。北方地区的耕地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60%,但水资源仅占全国总水资源的20%,因此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状况是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南方地区的耕地约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40%,但水资源占80%,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A正确,C错误。故选A。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值,且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读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据图可知,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B.北方多,南方少 C.从西北向东南减少 D.东北多,西南少
16.为解决上述水资源空间分布存在的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 D.防治水污染
【答案】15.A 16.C
【解析】15.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受降水的影响,导致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或从东南向西北减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把水资源较丰富流域的水调至水资源紧缺的流域,以弥补缺水地区的用水不足。近几十年来,中国进行了多项跨流域调水工程。目前正在兴建的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中国最大规模的跨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工程建成后,将把长江流域富余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C正确;兴修水库主要解决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A错误;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是保护水资源的主要措施,B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
第十八届世界水资源大会在北京召开,以“水与万物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共商治水良策,共谋合作发展。下图示意“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据图可知( )
A.水资源从西向东减少 B.甲地是沙漠地区
C.水资源东北多,西南少 D.丁地位于多水带
18.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植树造林 B.修建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修建梯田
【答案】17.D 18.C
【解析】17.受夏季风影响,我国的降水东南多、西北少,水资源空间分布受降水影响明显,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AC错误;甲地位于我国大兴安岭附近,不是沙漠地区,B错误;丁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通过读图可以看出丁地位于多水带,D正确。故选D。
18.植树造林可以涵养水源,但不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A错误;修建水库可以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B错误;跨流域调水可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C正确;修建梯田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但不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D错误。故选C。
2024年6月12日15时20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自2014年12月全面通水以来,累计向北京市调水量达1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1600万,“南水”已占北京城区供水的70%以上,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及以上。下图为南水北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我国的水资源( )
A.总量多,人均丰富 B.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
C.主要是河流水和海水淡化 D.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夏秋少,冬春多
20.关于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
A.东线利用京杭运河河道调水 B.中线引长江干流水补给京津两地
C.南水北调工程主要缓解水资源的时间不均 D.彻底解决了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
【答案】19.B 20.A
【解析】19.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不足,A错误;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B正确;我国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和湖泊水,C错误;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D错误。故选B。
20.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借助京杭运河河道调水,A正确;中线引长江支流汉江的水补给京津两地,B错误;南水北调工程主要缓解水资源的空间不均,C错误;南水北调工程只是缓解了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并未彻底解决,D错误。故选A。
二、综合题
21.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形成周期长,用一点少一点,我们要珍惜和合理利用,并研发可替代资源产品。可再生资源虽然可再生和重复利用,但如果利用不当和浪费,可再生资源也会不断被浪费、退化。土地是万物生长的摇篮,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图1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图2为“2020年能源消费结构图”。
(1)土地资源属于 (可再生/不可再生)资源。
(2)在图1中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的丘陵地区。其中,水田主要分布在我国干湿区的 区,主要位于我国温度带的热带和 带。
材料二“十四五”是我国落实“双碳”目标的关键期、窗口期,我国能源行业加快转型,新能源及其相关产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能源革命势在必行】
(3)读图2“我国2020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可知,我国消费占比最大的能源是 ,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任答一点)
【以智创新领跑全球】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购置补贴、税收减免,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壮大。总部位于广东深圳的我国某汽车企业以技术突破为基础,成为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4)促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壮大主要因素是 。(答一条即可)
【绿色方案惠及世界】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中国造”新能源汽车正成为中国工业的又一闪亮名片,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5)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原因是什么?(任答1点)
【答案】(1)可再生
(2) 湿润 亚热
(3) 煤炭 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产生有害气体和悬浮颗粒物,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会导致资源枯竭等。
(4)政策;技术
(5)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国际承诺等。
【解析】(1)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对于再生速度受到自身繁殖能力和外界环境条件影响的可再生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土地属于可再生资源。
(2)我国的土地类型中,水田主要集中在我国的湿润地区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旱地主要集中在半湿润地区的温带地区。
(3)由图可知,我国2020年消费占比最大的能源是煤炭,占比56.5%左右,它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大量使用该能源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产生有害气体和悬浮颗粒物,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等。
(4)由材料可知,促成我国近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是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进步,我国出台了购置补贴、税收减免、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5)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降低对石油进口的依赖;传统汽车尾气排放大量碳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及有害雾霾颗粒,污染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新能源汽车几乎零排放,能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国际承诺,所以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22.“绿色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保护和改善环境,强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追求资源的高效利用、环境的良好质量和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绿色冬奥”的理念贯穿了北京冬奥会的申办、筹办和举办过程之中。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为北京、张家口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图2为2018年张家口逐月风力发电量。
材料二风力发电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来促使发电机发电。风力发电机在正常工作时,风轮扇叶正对着风吹来的方向。
(1)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的“绿色电力”主要来自河北省张家口市,这里矗立着一座座高达百米的风车,转动的风叶将“张家口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变成了现实。请将下面图3所示的结构图补充完整,说明张家口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① ② ③ ④ 。
(2)图4是张家口地区一所风力发电场的照片,图中风力发电机所处的地形部位是 ,在当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图5)中,风力发电机应分布在 (填字母)地。
(3)风力发电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由图2可知,张家口地区风力发电量最大的季节是 ,此时风轮扇叶的朝向主要是 。
(4)与燃烧煤炭进行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被称为“绿色电力”的原因是 。
【答案】(1) ①近 ②内蒙古高原 ③400 ④草原
(2) 山脊 B
(3) 冬季 西北
(4)无污染(或清洁、环保等)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家口地区风能资源丰富,主要是因为距离冬季西北季风的风源地蒙古高原较①近,风力较大;此处位于②内蒙古高原的东南侧,海拔较高且开阔,风吹过来无阻挡,风速较大;③400mm降水量穿过此地,降水少,大风日数多,气候干燥,植被多为低矮的④草原,对风的阻碍作用小,产生更多的风能。
(2)从图中等高线信息可知,图中风车多位于地势较高的山脊上,在当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图5)中,A为山谷,B为山脊,图中风车多位于地势较高的山脊上,因此主要在B地。
(3)从材料中逐月发电的数量看,12月、1月、2月是风力发电量最大的几个月,故张家口地区风力发电量最大的季节是冬季。材料给出风力发电机正常工作时风轮扇叶正对着风吹来的方向,张家口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冬季盛行西北风,此时风轮扇叶的朝向主要是西北方向。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用煤炭等能源矿产的火力发电会产生造成粉尘等大气污染、产生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气体,而风电清洁无污染(或清洁、环保等)且属于可再生资源,故被称为“绿色电力”。
23.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全面加强节水,统筹需求和供给管理。如图为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和汉江流量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地域辽阔,气温和干湿状况差异大,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空间分布看南方多北方少,从季节分配看 。南水北调将我国长江流域的水调往 流域,工程将缓解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
(2)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属于 (选填“内流河”或“外流河”)。
(3)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就华北平原农业生产如何节约用水与防治水污染提出两点措施。① ;② 。
【答案】(1) 夏秋多,冬春少 黄河
(2)外流河
(3) 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改变作物品种,多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农作物
【解析】(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季节分配看夏秋多,冬春少,并且年际变化大。南水北调将我国长江流域的水调往黄河流域,中线工程的起点是汉江流域的丹江口水库,终点是北京市和天津市,该工程将缓解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
(2)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汇入长江,最终注入海洋,属于外流河。
(3)华北平原节约用水与防治水污染的措施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作物品种,多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农作物;改变灌溉方式,推广滴灌和喷灌技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单项选择题
2024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新深度唤醒”。这个主题旨在唤醒人们对海洋的理解、同情、合作和承诺的新深度,强调在保护海洋环境、管理海洋资源方面,个人和团体都有义务采取行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洋是资源的宝库,海洋可以为我们人类提供的资源不包括( )
A.生物资源 B.森林资源 C.矿产资源 D.潮汐能
2.下列对我国南海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措施,错误的是( )
A.加大海洋渔业资源捕捞力度 B.合理勘探和开发南海油气资源
C.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 D.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海洋
绿氢是指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取的氢气,生产过程中几乎没有碳排放。2023年4月,我国“西氢东送”工程正式启动,管道建成后,将用于替代京津冀地区现有的燃煤等方式制氢。下图是“西氩东送”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西氢东送”工程( )
A.途经陕、冀、京等省级行政区 B.跨越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C.沿线地区植被以森林为主 D.面临高寒、冻土等问题
4.乌兰察布市生产绿氢可广泛利用的能源有( )
①太阳能 ②水能 ③风能 ④地热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西氢东送”工程投入使用后对北京市和乌兰察布市发展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利于改善北京市的空气质量 B.能够缓解乌兰察布市的缺水问题
C.极大促进两地旅游业的发展 D.彻底解决北京市的能源短缺问题
2024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图为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农业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谷子开花要水拉,麦子开花要风刮”中的农作物主要生长在图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7.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结合地形和气候因素综合考虑,耕地主要分布在( )
A.东部的山地及低矮的丘陵地区 B.西北内陆地区
C.北部的高原山地 D.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
8.下列不属于我国三大林区的是( )
A.西南林区 B.西北林区 C.东北林区 D.东南林区
针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国家颁布了《土地管理法》以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和保护。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漫画能体现对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是( )
A. B.
C. D.
10.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 )
A.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 B.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比重最大
C.耕地资源分布均衡 D.耕地后备资源充足
11.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活、生产空间,土地是立国之本,我国把____作为土地利用的一项基本国策,并采取各种措施加以落实( )
A.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B.珍惜土地资源,严禁乱占耕地
C.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林地 D.保障土地供应,确保粮食安全
12.针对下列四幅图中土地利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最合理的措施是( )
A.①一加强预防,防止污染 B.②一加强农田建设,扩大耕地面积
C.③一加强宣传,依法保护 D.④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植业
读“中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示意图”和“我国耕地和水资源南北方地区分配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我国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最大的自然资源是( )
A.耕地 B.水资源 C.石油 D.煤炭
14.据图可知,我国耕地和水资源分布特点有( )
A.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南少北多
B.南北方水资源分布均匀
C.水资源南少北多,耕地资源南多北少
D.南北方耕地资源分布均匀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值,且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读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据图可知,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B.北方多,南方少 C.从西北向东南减少 D.东北多,西南少
16.为解决上述水资源空间分布存在的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 D.防治水污染
第十八届世界水资源大会在北京召开,以“水与万物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共商治水良策,共谋合作发展。下图示意“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据图可知( )
A.水资源从西向东减少 B.甲地是沙漠地区
C.水资源东北多,西南少 D.丁地位于多水带
18.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植树造林 B.修建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修建梯田
2024年6月12日15时20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自2014年12月全面通水以来,累计向北京市调水量达1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1600万,“南水”已占北京城区供水的70%以上,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及以上。下图为南水北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我国的水资源( )
A.总量多,人均丰富 B.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
C.主要是河流水和海水淡化 D.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夏秋少,冬春多
20.关于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
A.东线利用京杭运河河道调水 B.中线引长江干流水补给京津两地
C.南水北调工程主要缓解水资源的时间不均 D.彻底解决了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
二、综合题
21.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形成周期长,用一点少一点,我们要珍惜和合理利用,并研发可替代资源产品。可再生资源虽然可再生和重复利用,但如果利用不当和浪费,可再生资源也会不断被浪费、退化。土地是万物生长的摇篮,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图1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图2为“2020年能源消费结构图”。
(1)土地资源属于 (可再生/不可再生)资源。
(2)在图1中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的丘陵地区。其中,水田主要分布在我国干湿区的 区,主要位于我国温度带的热带和 带。
材料二“十四五”是我国落实“双碳”目标的关键期、窗口期,我国能源行业加快转型,新能源及其相关产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能源革命势在必行】
(3)读图2“我国2020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可知,我国消费占比最大的能源是 ,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任答一点)
【以智创新领跑全球】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购置补贴、税收减免,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壮大。总部位于广东深圳的我国某汽车企业以技术突破为基础,成为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4)促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壮大主要因素是 。(答一条即可)
【绿色方案惠及世界】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中国造”新能源汽车正成为中国工业的又一闪亮名片,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5)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原因是什么?(任答1点)
22.“绿色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保护和改善环境,强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追求资源的高效利用、环境的良好质量和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绿色冬奥”的理念贯穿了北京冬奥会的申办、筹办和举办过程之中。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为北京、张家口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图2为2018年张家口逐月风力发电量。
材料二风力发电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来促使发电机发电。风力发电机在正常工作时,风轮扇叶正对着风吹来的方向。
(1)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的“绿色电力”主要来自河北省张家口市,这里矗立着一座座高达百米的风车,转动的风叶将“张家口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变成了现实。请将下面图3所示的结构图补充完整,说明张家口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① ② ③ ④ 。
(2)图4是张家口地区一所风力发电场的照片,图中风力发电机所处的地形部位是 ,在当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图5)中,风力发电机应分布在 (填字母)地。
(3)风力发电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由图2可知,张家口地区风力发电量最大的季节是 ,此时风轮扇叶的朝向主要是 。
(4)与燃烧煤炭进行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被称为“绿色电力”的原因是 。
23.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全面加强节水,统筹需求和供给管理。如图为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和汉江流量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地域辽阔,气温和干湿状况差异大,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空间分布看南方多北方少,从季节分配看 。南水北调将我国长江流域的水调往 流域,工程将缓解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
(2)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属于 (选填“内流河”或“外流河”)。
(3)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就华北平原农业生产如何节约用水与防治水污染提出两点措施。① ;②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