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泽林镇泽林中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8课华南虎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鄂州市泽林镇泽林中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8课华南虎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11 15:1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8、《华南虎》导案
学习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 1、抓住关键,品味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2、研读赏析,形象探究,感受诗歌中浓厚的象征意义。 3、鼓励学生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鄙弃世俗、勇于抗争,特别在充满诱惑的现代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重点:激发学生善待动物,关爱生命的意识。难点:了解诗中的众多形象,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1诵读法,2.研讨法。诵读法,在诵读中逐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老虎历来被人们称为“兽中之王”,它的形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已成为古今中外文人描绘抒写的对象。虎,以它的威猛和高贵一直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华南虎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具体感受一只被囚老虎的震撼力吧。二、明确目标三、预习展示1、文学常识库走进作者: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西定襄县人。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 2、基础知识园(1)书写和注音铰(jiǎo)掉 栅(zhà)栏 胆怯(qiè) 劝诱(yòu) 抽搐(chù ) 沟壑(hè) 不羁(jī) 斑斓(lán)(2)词语解释铰——用剪子剪。抽搐——肌肉不随意地收缩的症状,多见于四肢和颜面,这里指(心灵)因痛苦而颤抖。沟壑——山沟。不羁——不受束缚。3、朗读训练营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互相评价并谈体会。 相关知识:课文背景 ——这首诗作于1973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6月,正是“十年动乱”期间。诗人牛汉正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文革”中,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华南虎》,表现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对自由的追求。
导学过程
四、课文探究1、小组合作学习问题预设:(1)这首诗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华南虎及“铁笼”分别象征什么?“观众”代表什么 所谓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2)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感觉“屈辱” 感到“屈辱”有两层含义:浅 ( http: / / www.21cnjy.com )层意思是为自己的尊严被践踏、自由被剥夺而感到“屈辱”;深层意思是为生活在这个自由被剥夺、人格被侮辱的世界而感到“屈辱”。(3)诗人笔下的这只老虎具有怎样的个性 从课文中找出诗句说明。具有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个性(4)在华南虎面前,“我”为什么会感到“羞愧” “我”作为庸俗大众中的一员,来“观赏”老虎。在“不羁的灵魂”面前,感到了自己人格的卑微、心灵的堕落。2、展示探究结果五、质疑解惑 各小组展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如:赏析课文的语言特色。六、感悟创作朗读英国诗人布莱克《老虎》一诗,说一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和课文同样是写虎,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